編輯嚴選
美國準備好接受「專家統治」了嗎?

clau
發佈於心戰
2019/11/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專家統治(Technocracy),是一種由在技術上擁有高水平的專家控制一切決策的政體。在這種政體中,擁有知識和技術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取代了傳統政體中政治家,商人和經濟學家的地位。在專家統治的政體中,選取決策者的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在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的知識和技術水平。
圖片來源網絡
現年77歲、曾出任3屆紐約市長的億萬富豪彭博(Michael Bloomberg)24日宣布角逐下屆美國總統。他年初深入考慮後決定不選,現在又決定參選,難道是他的數據模型顯示有勝出機會?
眾所週知彭博是財經資訊界鉅子,作為第一代創富者,他和夥伴溫克樂(Matthew Winkler)創辦財經媒體彭博有限合夥企業(Bloomberg LP),以創新的電腦終端機Bloomberg Terminal為股票交易帶來革命,大大提升金融家獲得資料的速度。
彭博希望藉自己的財富,為角逐總統大位鋪路,在沒有地方黨部支持下,將花費數千萬元以上,作全國廣告,冀在短期內獲得一定的支持。
「福布斯」雜誌(Forbes)今年把彭博列為全球第15名的富人。而他也坦率地,將主張開徵富人稅的沃倫和桑德斯視為「極端主義分子」。
專家政治,其實早於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已經是進步運動提出的理念,成為相當吸引的話題。這種主張是基於一些假定,藉著提高技術性專家決策的發言力量,充實政府的效能,增進人類的幸福生活,為了實現此種專家政治,要用技術性專家來取代非技術性的政治家和行政人員,但技術性的標準為何,卻有待考量及斟酌,由於專家政治運動無法為社會提供一個政治上可行的改革方案而趨於式微,復以人們對社會工程的專制性心存恐懼,此主張遂也僅曇花一現。
筆者在2013年曾經採訪過彭博,與他的一席話告訴我,他是一個真心覺得,政治是一無是處的人。在他的眼中有結果,有過程,有黑白,灰色地帶愈少愈好。美國是一個合眾國,從來是異多於同,州權與聯邦權時常角力,永遠在求同存異的路上走半步思考前面半步。
圖片來源網絡
在他的紐約市長任內,最大的「敵人」可算是擁有7萬5千名成員的聯合教師工會(United Federation of Teachers)。
在美國高校,教師一般實行終身聘任制,目的是保護學術自由,一旦被認定,教授們很少被解僱。但美國基礎教育領域(K-12)的教師任期規則各州不一,有些州採用的規則更類似於大學,另外一些州只提供就業保障法規定的保障,理由是保護老師們不被無理由地解聘。紐約K-12教師正是實行終身聘任制的。
而彭博卻不怎麼認為。他相信,教育的教席應該與學生成績掛鉤。他治下的紐約市府於是要求給教師的評估用「滿意」或「不滿意」,而不是過去的「合格」和「不合格」,以「非常有效」、「有效」、「有進步」、和「無效」來評估教師的工作,並希望以此參加奧巴馬總統獎勵優秀教育表現的撥款計劃。經常獲得「無效」差評的教師將被解僱。學生參加州裡考試的分數佔評估系統的20% ,課上對教師的觀摩以及家長和學生的問卷佔60%,剩下的20%就是跟當地工會協商的部分。
聯合教師工會堅持,以學生表現來評估教師不合理。彭博當時解釋,人們期待我們僱佣最好的教師,能夠教好他們的小孩。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孩子們的前途。沒有好的教育就找不到工作,沒有機會實現「美國夢」。
他與教師工會之爭從考評擴至合同、教師加薪,一直爭議到他任滿下台。外界普遍認為,在他手上的紐約市公立教育,學生成績是有進步的,教師待遇有提升。諷刺的是,幾乎所有教師,公校的行政人員,甚至家長,都對他不滿意。這可算是他治理下的紐約市寫照。
彭博今次會不會再白忙一場呢?又或者,彭博是對的。只不過美國似乎還沒準備好。
作者為資深記者,都市可持續發展政策推動者,現居美國紐約。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希望和大家一起,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覺得我為您帶來新的觀點,少許思考,請考慮付費訂閱,或者單次贊助我的寫作。我會把訂閱收益,全數捐給「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幫助香港的抗爭者。「612人道支援基金」是為所有在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或有關人士,提供醫療費用、心理/精神輔導費用,法律費用及其他相關的人道支援。我會在收到贊助的下一個月,第一篇文章公布捐款詳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clau
clau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