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藏在鏡頭外的溫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同於布紐爾對人類禮教和社會現象的針鋒相對,這部講述布紐爾生命軌跡的《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是一部較為溫柔的作品

不同於布紐爾對人類禮教和社會現象的針鋒相對,這部講述布紐爾生命軌跡的《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是一部較為溫柔的作品

  作為一名超現實主義的導演,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uel)在1929年起,便以《安達魯之犬》和《黃金年代》挑釁式的利用影像直指人類禮俗與社會的惺惺作態。他在《安達魯之犬》裡露骨的呈現刀鋒劃過眼球的血腥畫面,又在《黃金年代》裡呈現男女慾望的泉湧,批判了社會與教宗,無疑直球對決當時相對保守的社會及人民的道德觀,終致《黃金年代》在當時遭到禁演,布紐爾也遭到打壓。

  好萊塢的特效及動畫製作師薩爾瓦多西莫(Salvador Simó),執起導演筒並擔任編劇,從《黃金年代》的映演遭到抵制開始,聚焦在布紐爾與製片拉蒙阿辛(Ramón Acín)拍攝紀錄短片《無糧之地》的幕後往事,以此建構出精采動人的《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

講述布紐爾故事的電影,出現超現實主義的影像是對布紐爾最適當的致敬

講述布紐爾故事的電影,出現超現實主義的影像是對布紐爾最適當的致敬

  為了向布紐爾的超現實主義風格致敬,薩爾瓦多西莫在呈現布紐爾拍片過程中,飽受過往回憶、夢魘的糾纏,在這些超現實的夢境戲裡,薩爾瓦多呈現出童年對布紐爾往後創作手法的直接關聯性。宛如聖母的母親和總是不願面見兒子的父親,則間接表述了布紐爾引人非議的拍片動機和內心活動。

  母親之所以為聖母的形象,是因為在布紐爾的童年裡,母親永遠是作為最照顧與支持布紐爾的角色。而父親正是傳統家庭中的嚴父,他未曾真正的正面肯定過布紐爾,甚至當布紐爾利用投影機創造出讓人驚嘆的影像故事:《神奇島嶼大冒險》時,父親雖感到驚嘆,但當布紐爾以眼神尋求父親肯定時,父親卻冷漠的轉身便走。

父親對布紐爾的冷漠態度,幻化為布紐爾生命裡最大的夢魘

父親對布紐爾的冷漠態度,幻化為布紐爾生命裡最大的夢魘

  也因此尋求父親的認同與肯定,成為布紐爾內心潛意識最渴望的事物。這層渴望也深深的種在布紐爾的心裡,而始終不願肯定認同兒子的冷酷父親背影,則幻化為最令布紐爾感到痛苦的夢魘,並以他最害怕的動物:雞的方式呈現。這道恐懼幻化而成的夢魘,不但形塑了他自我保護而攻訐世界的性格,或許也影響了他冷漠的拍片方式。

  而拉蒙阿辛則在布紐爾的生命裡,成為取代父親的角色。在布紐爾遭到梵蒂岡的打壓與抵制、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不再願意資助布紐爾拍片時,拉蒙阿辛和他的彩券如同布紐爾生命中的浮木,撐起了他的希望。

  然而對於拉蒙阿辛而言,布紐爾為了呈現他所想拍攝的影像,不惜拉斷活雞頭、刻意開槍讓山羊驚嚇墜谷,甚至打破蜂巢讓觀眾藉由鏡頭目睹驢子活生生遭蜂群叮咬致死。這一切令人髮指、殘暴的拍攝方式,漸漸地將拉蒙阿辛從生命裡推開。

拉蒙阿辛對布紐爾拍片的支持與鼓勵,無形中填補了父愛的心理空缺

拉蒙阿辛對布紐爾拍片的支持與鼓勵,無形中填補了父愛的心理空缺

  不過薩爾瓦多西莫並無意將布紐爾塑造成片場的獨裁者,他透過拉蒙阿辛窺視的視角,讓拉蒙阿辛重新認識並理解布紐爾拍片時的內心動機與活動,藉此整合布紐爾內心的缺憾。

  而整部片裡最讓筆者喜愛的,是布紐爾在阿賽圖尼拉的孤兒學校的那場戲。布紐爾宛如遺世獨立的孤島性格,源自於內心抵抗缺乏父愛認同的心理,從而以冷漠對待質疑自己作品的人的性格,保護自己不再受到他人的否定而受傷。但是當那些同樣未曾被父母疼愛的孩子,爭相熱情的擁抱布紐爾時,布紐爾的靈魂受到了滌淨,他對孩子們的經歷產生了共鳴,那一抹藏在內心的溫柔,是即使他再次以冷酷武裝自己也隱藏不了的事實。而後段布紐爾關心身體不適而往生的女孩,又是他的心已被孩子融化的證明。

孤兒學校的孩童,映照出布紐爾內心的缺憾,也融化了布紐爾的心

孤兒學校的孩童,映照出布紐爾內心的缺憾,也融化了布紐爾的心

  薩爾瓦多西莫以《無糧之地》拍攝過程作為敘事核心,雜揉了布紐爾的童年、夢魘等作為影像的敘事層次,在致敬布紐爾的超現實風格之於,也一步一步地雕塑出布紐爾的生命軌跡,詮釋了布紐爾在鏡頭之外溫柔的一面,讓影迷對布紐爾的生命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成就了一部溫柔又動人的動畫作品。


以上劇照由佳映娛樂提供


文翼電影光譜粉絲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翼的沙龍
13會員
53內容數
劉文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05
《幸運女神》是一部十分迷人的電影。佛森歐茲派克藉由「家庭」的崩解與重建,探討生命認同的過程。
Thumbnail
2020/11/05
《幸運女神》是一部十分迷人的電影。佛森歐茲派克藉由「家庭」的崩解與重建,探討生命認同的過程。
Thumbnail
2020/07/30
今年是《小鬼當家》上映的三十周年,重看《小鬼當家》後,有了新的發現與感受。尤其《小鬼當家》並非純粹的以「智取竊賊」作為全片的敘事核心(但難以否認是賣點)。反而全片所有的情節安排,都與「家庭」難以脫卻關係
Thumbnail
2020/07/30
今年是《小鬼當家》上映的三十周年,重看《小鬼當家》後,有了新的發現與感受。尤其《小鬼當家》並非純粹的以「智取竊賊」作為全片的敘事核心(但難以否認是賣點)。反而全片所有的情節安排,都與「家庭」難以脫卻關係
Thumbnail
2020/03/31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和《聲入其境:電影配樂大師》皆為佩斯卡庫諾(Pascale Cuenot)所製作與執導的紀錄片,也就是說兩部紀錄片系出同源,擁有血緣關係。本片聚焦在亞歷山大戴斯培的創作歷程上,更藉由實際作品的舉例,讓人能更加瞭解亞歷山大戴斯培的音樂魅力。
Thumbnail
2020/03/31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和《聲入其境:電影配樂大師》皆為佩斯卡庫諾(Pascale Cuenot)所製作與執導的紀錄片,也就是說兩部紀錄片系出同源,擁有血緣關係。本片聚焦在亞歷山大戴斯培的創作歷程上,更藉由實際作品的舉例,讓人能更加瞭解亞歷山大戴斯培的音樂魅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丹是教室》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完全使用太陽能電力,敘述一位嚮往到澳洲當流浪歌手的年輕老師,被派往偏鄉魯納納教書,並從中找到教學的價值與歸屬感。
Thumbnail
《不丹是教室》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完全使用太陽能電力,敘述一位嚮往到澳洲當流浪歌手的年輕老師,被派往偏鄉魯納納教書,並從中找到教學的價值與歸屬感。
Thumbnail
幼年便對宗教產⽣不解和疑惑的阿莫多瓦,將⾃⼰的⼈⽣困境重構成各種形式的藝術,從現實⽣活中修剪出愛與恨,⾃⽣命旅程中揀選出那些步履維艱的為難與取捨,比起框框條條的教義,⿊暗戲院中光的乍現,才指引了他⼈⽣道路的⽅向,為他開拓謙遜無際的眼界,向他展現何謂⼭容海納的胸懷。電影,是阿莫多瓦⼼中最純真的信仰。
Thumbnail
幼年便對宗教產⽣不解和疑惑的阿莫多瓦,將⾃⼰的⼈⽣困境重構成各種形式的藝術,從現實⽣活中修剪出愛與恨,⾃⽣命旅程中揀選出那些步履維艱的為難與取捨,比起框框條條的教義,⿊暗戲院中光的乍現,才指引了他⼈⽣道路的⽅向,為他開拓謙遜無際的眼界,向他展現何謂⼭容海納的胸懷。電影,是阿莫多瓦⼼中最純真的信仰。
Thumbnail
布紐爾的電影從頭到尾充滿荒謬的幽默感,明明就在眼前的小女孩,但大家就是看不見,「我在這啊」「等我們問你話你再開口」警官這樣對他們判定失蹤的女孩說;詩人槍手被判死刑後,不但當庭釋放,眾人竟還與他握手致意;醫生對肝癌末期的病人毫不在乎,還問他要不要來根菸...
Thumbnail
布紐爾的電影從頭到尾充滿荒謬的幽默感,明明就在眼前的小女孩,但大家就是看不見,「我在這啊」「等我們問你話你再開口」警官這樣對他們判定失蹤的女孩說;詩人槍手被判死刑後,不但當庭釋放,眾人竟還與他握手致意;醫生對肝癌末期的病人毫不在乎,還問他要不要來根菸...
Thumbnail
接下來的五部片大多是我比較跟不上的布列松,因此每部片疑問會多於分析,也會聊到一些其他導演作品的聯想,當做摸索過程的記錄。
Thumbnail
接下來的五部片大多是我比較跟不上的布列松,因此每部片疑問會多於分析,也會聊到一些其他導演作品的聯想,當做摸索過程的記錄。
Thumbnail
2020年9月光點舉辦了羅伯布列松的小型回顧影展〈減法的影像〉,放映四部作品分別是《扒手》《驢子巴達薩》《武士蘭斯洛》《錢》,筆者另外自行補看了四部片《鄉村牧師日記》《死囚逃生記》《慕雪德》《心魔》,本文是觀影後的心得記錄,預計分為兩篇。
Thumbnail
2020年9月光點舉辦了羅伯布列松的小型回顧影展〈減法的影像〉,放映四部作品分別是《扒手》《驢子巴達薩》《武士蘭斯洛》《錢》,筆者另外自行補看了四部片《鄉村牧師日記》《死囚逃生記》《慕雪德》《心魔》,本文是觀影後的心得記錄,預計分為兩篇。
Thumbnail
 1 將溫柔女子離譜錯解為禁錮於婚姻煉獄之女子絕望自殺的故事,其實是預設天主教中心的詮釋結果 2 連同夢想者的四個夜晚兩次對杜斯妥也夫斯的改編均把重點放在主體單向建構世界的實驗 3武士蘭斯洛使得犯有體系偏執症的電影詮釋者,想將布列松全數作品置入條理一貫之系統脈絡的企圖,在此受阻、顯得曖昧 4心魔
Thumbnail
 1 將溫柔女子離譜錯解為禁錮於婚姻煉獄之女子絕望自殺的故事,其實是預設天主教中心的詮釋結果 2 連同夢想者的四個夜晚兩次對杜斯妥也夫斯的改編均把重點放在主體單向建構世界的實驗 3武士蘭斯洛使得犯有體系偏執症的電影詮釋者,想將布列松全數作品置入條理一貫之系統脈絡的企圖,在此受阻、顯得曖昧 4心魔
Thumbnail
如果要我用簡單幾句話總結這部電影:從精神病患的世界逃出來後,成為了一個名留青史的藝術家,但一生追逐的愛情,卻無法獲得。 上週看了《 隱藏的畫家 》,反覆咀嚼回味後,這部電影的畫面安排與音樂之好,但影廳裡空蕩蕩的,覺得很難過,甚至覺得不能不寫這篇電影,否則對不起我內心
Thumbnail
如果要我用簡單幾句話總結這部電影:從精神病患的世界逃出來後,成為了一個名留青史的藝術家,但一生追逐的愛情,卻無法獲得。 上週看了《 隱藏的畫家 》,反覆咀嚼回味後,這部電影的畫面安排與音樂之好,但影廳裡空蕩蕩的,覺得很難過,甚至覺得不能不寫這篇電影,否則對不起我內心
Thumbnail
  薩爾瓦多西莫編導的《布紐爾 超現實人》以《無糧之地》拍攝過程作為敘事核心,雜揉了布紐爾的童年、夢魘等作為影像的敘事層次,細膩的雕塑布紐爾的內心活動,成就了一部溫柔又動人的動畫作品。
Thumbnail
  薩爾瓦多西莫編導的《布紐爾 超現實人》以《無糧之地》拍攝過程作為敘事核心,雜揉了布紐爾的童年、夢魘等作為影像的敘事層次,細膩的雕塑布紐爾的內心活動,成就了一部溫柔又動人的動畫作品。
Thumbnail
妓女裝名流、無賴裝紳士、推銷員裝總理,厚重的白粉堆積而出一吹即散的表皮,曾經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保羅·索倫提諾用一種空洞的美來描寫空洞的義大利政治,最後把觀眾也丟到了一種精神身體全面陽痿的狀態,正如電影裡山雨欲來,最後卻雷聲大雨點小的高潮一樣,一個該死的小火山,你認真的?  
Thumbnail
妓女裝名流、無賴裝紳士、推銷員裝總理,厚重的白粉堆積而出一吹即散的表皮,曾經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保羅·索倫提諾用一種空洞的美來描寫空洞的義大利政治,最後把觀眾也丟到了一種精神身體全面陽痿的狀態,正如電影裡山雨欲來,最後卻雷聲大雨點小的高潮一樣,一個該死的小火山,你認真的?  
Thumbnail
在《魔愛》裡,吞食不但是動詞,還是現在式,這一家人在光天化日下如肢解牲口般,在自家後院大剁人肉,又在前院大啖手指頭——此地階級分明的程度,竟然使不同階級的人變成不同「物種」!於是這樣想起來也不會覺得食人者特別狠心,至少不比食肉的人狠心。因為中產階級毫不猶豫地劃分自己與當地人的差別,不也是同樣的心態?
Thumbnail
在《魔愛》裡,吞食不但是動詞,還是現在式,這一家人在光天化日下如肢解牲口般,在自家後院大剁人肉,又在前院大啖手指頭——此地階級分明的程度,竟然使不同階級的人變成不同「物種」!於是這樣想起來也不會覺得食人者特別狠心,至少不比食肉的人狠心。因為中產階級毫不猶豫地劃分自己與當地人的差別,不也是同樣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