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前或在後
不要騙了,在考慮「耶穌會怎麼做」之前,你早就心有所屬了。
如果你支持候選人A,即使老亞為候選人B從信仰出發打造出一套無懈可擊的論述,難道你就會投給候選人B?
老亞連一個字都還沒說,你就已經打從心底否定這一套論述出現的可能了。
「我們應該用信仰的價值作為選舉的判準嗎?」所有基督徒都會點頭。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要從信仰出發考慮投給誰,必要的前提是我們都有放棄自己初始選擇的意願。台灣選舉充斥著親痛仇快的氛圍,我們真有這樣的意願嗎?
我們都擅長把自己的價值觀「披戴基督」,把耶穌拉來為自己的喜好背書。
即使我們的喜好真的和耶穌的品味恰巧一致,但是「先有立場再找耶穌」和「先找耶穌再形成立場」在信仰上顯然有關鍵的差異。
二、口號與實際
不幸的是牧長們無法參透小羊們的愚頑,還是發布了相關文件試圖指示基督徒如何在選舉中使用信仰價值。或者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力挽狂瀾的嘗試?
例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布了「 2020 年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支持準則」(全文
PDF檔)。另外「台灣基督教聯盟」,由理事長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 秘書長台中旌旗教會蕭祥修牧師等人,以及各地179間教會牧長聯署,也提出「
對2020大選聲明」。
首先,和老亞一樣,這兩份文件的知名度顯然不足,各位看官如果現在才知道它們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據。如果基督徒連它們存在都不知道,當然就不用談依據準則思考了。
其次,如果善良的基督徒真的要用它們當作判斷的標準,很快就會發現無所適從,因為這兩份文件的前提根本就是南轅北轍。長老教會總會認為當前的台灣
年金改革帶來世代正義,有利國家永續發展;轉型正義檢討威權錯謬,揭露真相撫平歷史傷痕;經濟發展卓著,吸引外資、創造就業機會,兼顧國防自主與綠能產業;社會祥和安定,育兒長照減稅有感,觀光客熱愛台灣美景人情;族群平等相互合作,破除歧視推動平權;同婚爭議亦在行政院努力之下,審酌公投結果與大法官解釋,提出多數國人可接受的法案。感謝上主賜福台灣,得風調雨順,使國泰民安。
若使用聖經的語言,就是「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列王紀上4:25)這樣的景象。
台灣基督教聯盟則認為:
我們看到貧富差距擴大、世代對立加劇、教育政策走調、人民無法信任政府,各政黨惡性競爭,漠視民主制度。使我們的國家失去了「國格」與「尊嚴」,也讓這塊土地的百姓失去了平安。
咦?我們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嗎?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忽略前言的分歧,直接看這兩份文件對於篩選候選人的建議。長老教會總會列出六點:
- 行公義、好憐憫、心存謙卑。
- 反賄選、反黑金、反暴力、反假訊息。
- 維護台灣價值、鞏固國家主權,推行正名、制憲、入聯等國家正常化進程。 拒絕九二共識、一國二制、兩岸一家親等主張。
- 尊重自由人權,落實民主法治,降低公投門檻,重視家庭價值。
- 落實公平正義原則,支持推動轉型正義、經濟正義、居住正義、土地正義、 環境正義、族群正義。
- 主張非核家園,發展再生能源。
台灣基督教聯盟也列出六點:
老亞的疑問是:為什麼不直接跟我講評比的結果?總統候選人也就三組,用六條標準檢視,應該可以分出上下吧?。這六條是你想的,怎麼運用應該你最清楚,現在卻「為德不卒」,要每位基督徒自己判斷?
這就好像上帝跟撒母耳說:「人是看外表,我是看內心。」
「所以要選誰?」
「自己判斷!」
只列出標準,卻不講結果,讓老亞更加徬徨。
好吧,那我們就自己來做一番判斷吧!這時候會發現,實際執行起來更是困難重重。首先,看官顯然需要了解三位候選人的政見,才能應用標準評比。
拜託!有誰會去看候選人的政見!
連公視政論節目「有話好說」的主持人,到了十二月底的時候,還誤以為這次選舉三方沒有提出政策白皮書,更何況市井小民的我們?每天自顧不暇,還要找政策來研究?
期待基督徒都讀完一遍聖經,已經難逃不食人間煙火之譏了,何況要求基督徒把三方的政策研究透徹,而不是僅憑媒體餵給我們的第二手、第三手資訊所形成的印象,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若我們都懶得看政策,只有「草包」、「空心菜」和「不存在」這樣的印象,那麼「用信仰檢視」的主張,顯然也只是打假球。
其實這兩份文件的起草者大概也沒有真的想要基督徒去檢視候選人的政策,才會使用「台灣價值」或「家庭主流化政策」這種語焉不詳的詞彙。老亞根本不知道這些詞是啥意思,又要怎麼實際應用?
如果真的有好事之人,把各方的政見都找出來,實際上又要怎麼評比呢?
如果反對九二共識,但是沒有推動正名制憲,這樣算是符合標準嗎?如果推動轉型正義,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弊端,變質為政治工具,這樣算符合標準嗎?家庭政策,三方都各有口號和主張,又要怎麼比較誰真的重視家庭?如果某一方口號都喊得和這些準則一樣,但是實際執行力不能確定,這樣又怎麼評斷?
具體的給分標準是什麼?存在一個客觀的標準嗎?
如果考慮了半天,還是變成用自己的初始喜好決定某候選人是否符合標準,那又何必自欺欺人繞這一圈?
三、天選之人或神選之人
不論實際操作的困難,老亞還有一大困惑是:為什麼不直接寫支持基督徒候選人就好了?這次選舉,副總統候選人余湘姊妹大概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基督徒候選人,為什麼台灣教會不直接表示唯一支持余湘就好?
兩份準則都提到候選人要「行公義,好憐憫」,這句口號顯然只有基督徒能夠參透其中的奧義不是嗎?
教會一直教導基督徒要為國家領導人能夠被神使用禱告,為什麼要那麼迂迴?直接選一個神的子民當作國家領導人不是最簡捷有力?為領導者禱告?怎麼想都是領導者自己禱告最好。
如果神的國應該介入、領導這個世界,那全體教會不是都應該唯一支持基督徒?還是我們一直呼求「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也是在打假球?
如果候選人的品格是評量的關鍵,基督徒的身分難道不是品質保證?如果「唯一支持基督徒」不是我們的主張,基督徒又有什麼資格宣稱只有自己掌握道路、真理和生命?我們就是承認被上帝揀選、為基督的寶血所洗淨、從聖靈結果子的人,在生命品格上未必比敵對上帝的人健全。
難道只敬拜獨一真神的人,比不上有廟到處拜的人?光明之子比不上走在黑暗中的瞎子?
四、兩座城的困境
選舉是暴露教會中許多口號在現實窒礙難行的好機會。
身為台灣社會的少數,基督徒一向擅長「見人說人話,見神說神話」,禮拜天和其他日子的思維和語言涇渭分明。在神的殿中可以疾呼「願你的國降臨」,同時在社會上可以高喊「抗中保台」或「保衛中華民國」,但是不用思考這兩者之間是否需要連結,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但是不幸當台灣基督徒數量增加、並且開始投入實際的選舉之後,從前互不侵犯的兩個世界開始互相干擾,以至於諸多從前可以快樂地漂浮在教會中,不需要用在世界如何執行來檢驗的信仰告白,開始顯露出脆弱的一面。
用負面的描述,就是裝假、虛偽、心口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虛偽是信仰之大敵,這是老亞從《掌嘴集》
第一篇文以來一貫的立場。
但是基督徒只能正面思考,所以老亞認為,可以把當前的這些困惑視為神國拓展的必然過程。
當基督徒還是羅馬帝國中極度邊緣的小教團,根本沒什麼政治權力,當然不用什麼政治論述,只要為當權者禱告,在患難中相信上帝依然掌權就好了。
但是當羅馬皇帝都成了基督徒,教會就必須思考和回應:為何世界還是一團亂?
如果眾多基督徒所期待、禱告和呼求的終於成真了,台灣的基督徒越來越多,可以預期種種理論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尖銳和迫切。
在台灣「天上的城」和「地上的城」到底該如何調和,還有待來者,為神的兒女指明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