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個刺激提問》思考什麼是非營利組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NPO非營利組織,有人會有許多的誤解,並不是只有社會服務或慈善事業才是非贏裡組織,上有很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存在,像是政黨、俱樂部、宗教團體、學會和工會等等,涵蓋範圍更廣,但都是以公共事務和服務人群為出發點,我們需要有更寬廣的心胸去認識不同的非營利組織,以及組織的運作方式。

筆者也正為經營一個非營利組織剛滿十年,類型偏向是宗教團體,但不是教堂,也不從是主要的宗教禮儀活動,專注在相同信仰的人所需要的公共資源,透過方展公共資源提供信眾和社會大眾能善用宗教團體的社會資源,為了能讓經營更上軌道,讓自己去修了一個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程,接觸更多不同團體的非營利組織。

這本書談的非營利組織主要還是社會慈善服務,因此就少觀看其他不同的非營利組織的特色,例如這陣子兒福購買辦公室的消息,讓許多人反感,但反觀宗教團體,大量興建寺廟、教堂、佛堂,卻又是被大眾所擁護,看的出來同樣是非營利組織卻有如此的差別,但回到社福團體,還是有不少人以購買建築物做為募款呼籲,改建大樓、增建安置建築,直接以此為目的的也不少。

但面對社會的觀感,很多時候期望是百分百的捐助,能百分百的用於受助者身上,但如果沒有將資源轉換成為有效的幫助,往往這些資源反而不是幫助受助者,可能還會害人他,因此幫助人本身也是一種專業,因此我們需要專業社工的投入,提出更有效的資源應用,因此需要行政人事規畫等經費;做正確的幫助,而不是不負責的把資源投入,然後留下另一個爛攤子。

做好事事需要學會負責,正如簡介提到的,把我想好事做對,我學會把對的事情做好,我變成自己喜歡的人,這個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非營利組織,懂得負責任的態度,不要再用膚淺的方式去做慈善,更不要用施捨的高姿態自以為是,我們需要的是一起讓社會更好更融洽,也用感恩的心態去做每件事情。

55個刺激提問:把好事做對,思辨後的生命價值問答,國際NGO的現場實戰

raw-image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05/12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55個刺激提問

簡介:
  我想「把好事做對」→我學會「把對的事做好」→我變成「自己喜歡的人」
  熱情捐錢,卻覺得愛心被綁架!
  想做善事,卻不知道做得對不對?
  志工之夢,真的無法用金錢衡量嗎?
  我們是否想過自己是以愛之名,還是拿愛當藉口?
  我們是否想過對與錯的答案?好與壞的界限?

   給錢能救命,但是要給一輩子,我該給嗎?
  每個月捐120元,太多還是太少?
  有錢上鋼琴課的孩子,不應該得到營養午餐補助嗎?
  街頭的募款志工原來是工讀生,錯在哪裡?
  不想捐錢給大型組織,還能捐給誰?
  公益組織不應該拿加班費,因為那是捐款人的錢……

  長期在NGO第一線的作者褚士瑩,實戰經驗讓許多讀者有很多問題想問。
  《55個刺激提問》直指核心,尖銳敏感!
  褚士瑩給出了什麼樣的回答?或者褚士瑩給的是「標準答案」嗎?

   他說,幫助別人,把世界變得更美好,是一種專業。
  NGO跟做生意一樣,程序要對,數字要合理。
  NPO如果不顧現實只把「認同」當作資產,還是趕快解散比較實際!
  只要做對的事,大家當然要一起做,這是不合理的說法……

   過去我們認為正確的答案,現在看來可能可笑荒謬;
  現在覺得對的,也許將來是錯的;
  很多人把捐錢等於做好事,很多人把當志工等於做對的事;
  如果不能依賴標準答案,我們的判斷要如何確認?
  找出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先從這55個刺激提問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做公益,三個字很容易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年紀不大的時候,對「做公益」這個行為是有誤會的,或許是傳媒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給的訊息不夠全面?也或許是自己察看的不夠立體?因此對於「做公益」最能聯想的通常是捐款。 心裡落下「做公益」等於「給錢」,工作穩定後我便開啟
Thumbnail
做公益,三個字很容易理解,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去做對公共大眾與社會有益處的事情。 年紀不大的時候,對「做公益」這個行為是有誤會的,或許是傳媒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給的訊息不夠全面?也或許是自己察看的不夠立體?因此對於「做公益」最能聯想的通常是捐款。 心裡落下「做公益」等於「給錢」,工作穩定後我便開啟
Thumbnail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會需要與參與某個單位合作,起初的起心動念很單純,我出人力,對方提供資源,各取所需的配合,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些新領域的接觸,也希望藉由實戰累積經驗,去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然想像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Thumbnail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會需要與參與某個單位合作,起初的起心動念很單純,我出人力,對方提供資源,各取所需的配合,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些新領域的接觸,也希望藉由實戰累積經驗,去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然想像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Thumbnail
定義: 這裏講的「做好事」,指的是為別人(或團體)付出錢、東西、力氣或時間,幫他做事情,幫助別人,希望對方的生活或特定事項可以好一點。 做好事的人很多,舉例: 個案的媽媽在市場做生意,忙得不得了,偶而休假,就跑出去做好事,送很多東西給別人。 是師父沒提醒要先照顧自己,或是自己沒聽到呢? 註:
Thumbnail
定義: 這裏講的「做好事」,指的是為別人(或團體)付出錢、東西、力氣或時間,幫他做事情,幫助別人,希望對方的生活或特定事項可以好一點。 做好事的人很多,舉例: 個案的媽媽在市場做生意,忙得不得了,偶而休假,就跑出去做好事,送很多東西給別人。 是師父沒提醒要先照顧自己,或是自己沒聽到呢? 註:
Thumbnail
  氣象預報說今天會變冷,中午出門一趟時好像也還好,挺期待變冷的感覺。可能因前陣子猴硐瑞芳段坍方的事情,今天的火車很多班誤點,回程的火車上人很多,擠滿了人潮,連站立都貼得很靠近。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內容大概是A問為什麼要捐款,我就不相信某社團這麼缺錢,B回答就當作做一點善事而且還可以抵稅啊。
Thumbnail
  氣象預報說今天會變冷,中午出門一趟時好像也還好,挺期待變冷的感覺。可能因前陣子猴硐瑞芳段坍方的事情,今天的火車很多班誤點,回程的火車上人很多,擠滿了人潮,連站立都貼得很靠近。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內容大概是A問為什麼要捐款,我就不相信某社團這麼缺錢,B回答就當作做一點善事而且還可以抵稅啊。
Thumbnail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Thumbnail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Thumbnail
這幾年聽聞不少公益活動,結束後會把獲利全數捐給社福機構,這當然毫無疑問是件好事,但我總覺得哪邊怪怪的。當這些人願意把錢捐給其他機構,而不是變成自己的收入,那是不是代表在沒有那筆錢的情況下,這些人仍能好好過生活,因此做公益的人其實多侷限在行有餘力,還能提供協助的那些人。
Thumbnail
這幾年聽聞不少公益活動,結束後會把獲利全數捐給社福機構,這當然毫無疑問是件好事,但我總覺得哪邊怪怪的。當這些人願意把錢捐給其他機構,而不是變成自己的收入,那是不是代表在沒有那筆錢的情況下,這些人仍能好好過生活,因此做公益的人其實多侷限在行有餘力,還能提供協助的那些人。
Thumbnail
對於NPO非營利組織,有人會有許多的誤解,並不是只有社會服務或慈善事業才是非贏裡組織,上有很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存在,像是政黨、俱樂部、宗教團體、學會和工會等等,涵蓋範圍更廣,但都是以公共事務和服務人群為出發點,我們需要有更寬廣的心胸去認識不同的非營利組織,以及組織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對於NPO非營利組織,有人會有許多的誤解,並不是只有社會服務或慈善事業才是非贏裡組織,上有很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存在,像是政黨、俱樂部、宗教團體、學會和工會等等,涵蓋範圍更廣,但都是以公共事務和服務人群為出發點,我們需要有更寬廣的心胸去認識不同的非營利組織,以及組織的運作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