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失落的地帶-浮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文:林宜樺、網路/圖:林宜樺

  凌亂的環境、擁擠的矮公寓、密度極高的廟宇以及總是徘徊在空氣中那不討喜的味道,這是我對浮洲地區的印象。在認識他之前,我甚至是帶著輕蔑的態度看他,但沒想到我竟然在浮洲這塊土地上看見了不一樣的故事。

▲高密度的居住型態。

▲高密度的居住型態。

浮洲?

  浮洲,顧名思義,即是由大漢溪沉積而成的小沙洲,最初形成時是塊沼澤,歷經大水必會造成相當的災害,建堤防後浮洲地貌漸趨穩定,人們開始開拓這塊土地,種植甘蔗、香花等經濟作物。然而鄰近的板橋市區開始繁華起來,浮洲雖為交通中繼點,卻停留在城市邊陲區,就像是沼澤般緩緩地流動。

▲浮洲地區最古老的巷子-茉莉花巷。

▲浮洲地區最古老的巷子-茉莉花巷。

  浮洲是臺灣的縮影,無論是外觀上或是歷史沿革上。外觀上浮洲由大漢溪及湳仔溝環繞,中間以臺灣藝術大學為首是相似於中央山脈的骨幹;而由歷史脈絡而言,可見這塊小小的土地上許多口耳相傳,資料難以蒐集整理的故事,例如:戰後臺灣淪為國際孤兒時產生出另類的臺灣之光-榮工棒球隊、浮洲站二沉三浮的鐵路交通史、板橋榮譽國民之家…等等,種種故事流傳著先民在浮洲打拼的過去,更啟發著現今對浮洲地區隱憂之改造。

▲與「大觀事件」息息相關之地,許多承先啟後的故事於此。

▲與「大觀事件」息息相關之地,許多承先啟後的故事於此。

浮洲印象

  最近由臺藝大側門附近的「書店」亦發起了一個企劃-「浮洲印象」,與新北市政府、枋橋文化協會合作,將浮洲地區的故事用文字與圖像的方式整理記載下來,以網路、紙本文宣為媒介保存文化同時,將這塊特別的土地推廣出去。由此可見以藝文協同當地一起保留文化並改造現況,亦有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主任張純櫻老師帶領的通識課程,其中與龍興社區居民合作,共同完成了社區營造計畫;以及由駐點於臺藝大文創園區的「建築的光工作坊」與居民協調合作完成了「回家的路」改造計畫。相較於備受反彈的都更計畫,以藝術溫和柔軟帶有渲染性的藝文營造計畫,顯得更有彈性與持久性。

▲位於大觀路二十九巷的「書店」。

▲位於大觀路二十九巷的「書店」。

我所居住的浮洲

  因讀書來到了板橋浮洲,才認識了浮洲的發展歷程,發現原來人與浮洲是如此相近啊!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座浮洲,原先沒有固定的樣貌,總隨著環境顯現出不同的自己,最後才漸漸穩定。

  浮洲這塊地上正在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單只是哪條街上新開了一家小吃店或火鍋店,而是攸關這個地區居民所居住的空間,亦包括我們,例如:浮洲合宜住宅、浮洲濕地、臺藝大後街區爭議。這塊看似平淡樸實的邊陲地帶,故事俯拾即是。許多部落客覺得浮洲地區像是暫停的時空,處於板橋大都市的角落,隨處可見的是,擁擠巷弄中僅有的陽光、觀望著國小操場的長輩,而我們在浮洲,錯綜複雜的巷弄中,有時迷了路,卻可以遇見整個下午的悠閒。

▲擁擠的巷弄中,抬頭所見的藍天依舊美麗。

▲擁擠的巷弄中,抬頭所見的藍天依舊美麗。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大觀事件:http://www.slideshare.net/ssuserf5faa4/ss-6656978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宜樺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板橋的鄉下-浮洲? 我在浮游共生計畫中體驗和觀察到的浮洲碎片, 邀請大家10月來參加浮洲故事特展看看我們的發現。
Thumbnail
板橋的鄉下-浮洲? 我在浮游共生計畫中體驗和觀察到的浮洲碎片, 邀請大家10月來參加浮洲故事特展看看我們的發現。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填海造陸、建港不稀奇,但沒想過經常逛的崁仔頂漁市底下是一條河?這件驚奇的事,開啟我追朔過去的地理脈絡、河道環境現況,與三棟住商大樓進駐店家。上網查詢旭川河,多數內容為汙水排放、水質淨化、加蓋大樓、空橋墩柱龜裂、空橋牆面混凝土剝落鋼筋鏽蝕。
Thumbnail
填海造陸、建港不稀奇,但沒想過經常逛的崁仔頂漁市底下是一條河?這件驚奇的事,開啟我追朔過去的地理脈絡、河道環境現況,與三棟住商大樓進駐店家。上網查詢旭川河,多數內容為汙水排放、水質淨化、加蓋大樓、空橋墩柱龜裂、空橋牆面混凝土剝落鋼筋鏽蝕。
Thumbnail
眷村是許多人從小到大成長記憶,小編不是眷村子弟出生。但是對於眷村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小編是在眷村附近長大對於眷村也有許多回憶。台灣隨著時代演變,眷村在歷史中紛紛改建;改建成大樓、博物館、商場、辦公大樓等多種用途。新北市板橋區力行新村改建成浮州親民公園,算是少數從眷村改建為公園地方。 浮州親民公園相關資
Thumbnail
眷村是許多人從小到大成長記憶,小編不是眷村子弟出生。但是對於眷村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小編是在眷村附近長大對於眷村也有許多回憶。台灣隨著時代演變,眷村在歷史中紛紛改建;改建成大樓、博物館、商場、辦公大樓等多種用途。新北市板橋區力行新村改建成浮州親民公園,算是少數從眷村改建為公園地方。 浮州親民公園相關資
Thumbnail
書店的存在,如同魔戒般的魅力,走進它,就會被其中的文藝氣息深深吸引,越是接觸越難抗拒,如同宇宙的黑洞,陷入其中。倘若,社區鄰里間的某個巷弄街角,有一間文人氣質的書店靜靜地待著,遠觀賞心近看悅目,自然沉澱散發舒適怡人的氛圍,將會是文明社會裡最迷人的角落。
Thumbnail
書店的存在,如同魔戒般的魅力,走進它,就會被其中的文藝氣息深深吸引,越是接觸越難抗拒,如同宇宙的黑洞,陷入其中。倘若,社區鄰里間的某個巷弄街角,有一間文人氣質的書店靜靜地待著,遠觀賞心近看悅目,自然沉澱散發舒適怡人的氛圍,將會是文明社會裡最迷人的角落。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夜,已然來到,金黃色的聚落與海沈睡。
Thumbnail
夜,已然來到,金黃色的聚落與海沈睡。
Thumbnail
說來慚愧,來香港這幾年大多的日子過得匆忙焦慮,沒有太多閒遊的心思,很多離島的風光都未能好好見識。托了香港朋友的熱心帶領,從中環6號碼頭搭乘港九小輪出發,大約半個小時就從繁華的市中心來到另一個世界。才剛剛步出碼頭,便被島上寧靜祥和的自然氣息所包圍。這裡建築的色彩讓人想起南歐建築粉彩繽紛,在寬闊湛
Thumbnail
說來慚愧,來香港這幾年大多的日子過得匆忙焦慮,沒有太多閒遊的心思,很多離島的風光都未能好好見識。托了香港朋友的熱心帶領,從中環6號碼頭搭乘港九小輪出發,大約半個小時就從繁華的市中心來到另一個世界。才剛剛步出碼頭,便被島上寧靜祥和的自然氣息所包圍。這裡建築的色彩讓人想起南歐建築粉彩繽紛,在寬闊湛
Thumbnail
  凌亂的環境、擁擠的矮公寓、密度極高的廟宇以及總是徘徊在空氣中那不討喜的味道,這是我對浮洲地區的印象。在認識他之前,我甚至是帶著輕蔑的態度看他,但沒想到我竟然在浮洲這塊土地上看見了不一樣的故事。
Thumbnail
  凌亂的環境、擁擠的矮公寓、密度極高的廟宇以及總是徘徊在空氣中那不討喜的味道,這是我對浮洲地區的印象。在認識他之前,我甚至是帶著輕蔑的態度看他,但沒想到我竟然在浮洲這塊土地上看見了不一樣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