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張選票、一國兩制與一件大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2020年是閏年,二月有29天,恰巧每4年一次的閏年就是台灣總統大選。

每次大選總是藍綠開打、統獨議題發燒的時候,而我這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離開台灣的人,也就每4年有一次規劃返鄉投票的機會,但老實說,我並沒有每一次都回台灣投票。

大多數時候不能返鄉是因為有公務在身,但真正的原因是選情不夠緊繃,覺得不差自已這一票。還有就是,大部分時候我支持的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哭)

台灣真正開始總統直選是在也不過是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之後,第一次總統直選是在1996年。

1996 年 首投族

第一次總統直選那年,我有機會躬逢其盛,投下了人生第一次的總統直選票。那次國民黨分裂,產生了3組人選(李登輝/連戰、郝伯村/林洋港,陳履安/王清峰),加上民進黨的彭明敏/謝長廷,一共四組人選。有3位現任與前任的五院院長投身選舉,可以說是個星光熠熠的選秀會。

我記得那次選舉期間對岸曾經試射飛彈,表演「文攻武嚇」活動,美國還出動了兩艘航空母艦通過台灣海峽以示支持。

最後李登輝/連戰這一組以54%得票率當選。那個時候的氛圍只讓民進黨取得21%的選票。

我選的人並沒有當選 — — 我把票投給了陳履安和王清峰。我採取的是刪除法:彭明敏太台獨、郝伯村太有軍方背景、李登輝太權謀,剩下只有四大公子之一的陳履安這個清流。

陳履安這個清流沒當選也是意料中事,所以我也沒怎麼難過,心想「做生不如作熟」,有個熟悉政務的人來當總統,也很好。

2000年 「台灣人當家作主」


4年時間忽焉已過,2000年是分裂的國民黨和分裂的民進黨對壘。連戰/蕭萬長這一對代表國民黨正統的候選人,只得了23.1%的選票,出走的宋楚瑜/張昭雄得了36.84%;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呂秀蓮以39.3%的得票率當選。從民進黨出走的許信良和代表新黨的李敖,分別只得不到1%的選民支持。

投票前我心想宋楚瑜聲勢很高,不差我這一票,加上自己剛到港工作沒幾個月,也就沒回去。投票結果出來還真嚇了我一跳,雖然心裡覺得台灣人可以當家作主是很棒的一件事,但是成為事實之後卻讓開始擔心真正的武力統一會出現。(還好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陳水扁上台之後除了「台灣人當家作主」這件事讓人覺得高興之外,沒有什麼建設。特別是他屢次不按牌理出牌,從「四不一沒有」變成「一邊一國」,不斷挑戰兩岸關係讓我很反感。

而且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又取得北京奧運申辦權,展示了強大的實力,當時的我對於「祖國」有種煥然一新的莫名好感,政治立場偏藍。

2004年 319槍擊事件


2004年的總統大選,我告訴自己,一定得回去投票,不能再讓民進黨「鎖國」的兩岸政策窒息台灣。

那年的總統選舉只有兩組候選人 — — 陳水扁/呂秀蓮 對上 連戰/宋楚瑜。
選舉前很多人都看好連宋配,有個老長官幾天前在小西華訂了個大包廂,約我們開票日晚上一邊看開票、一邊吃飯敘舊,「然後一起去競選辦事處慶功」老長官非常篤定。

沒想到第二天就發生了319槍擊事件。

投票日前一天下午,新聞傳來陳水扁在掃街拜票的車上中彈,進了醫院。對我、還有很多人來說,這個改變歷史的事件永遠都會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謎團 — — 有人認為一切都是陳水扁陣營主導的,有人則認為陳水扁是個不折不扣的受害者。

我屬於前者,我認為陳水扁、和計算滿滿的邱義仁、陳哲男完全有本事設計和執行這個近乎完美的計畫,瞞天過海 — — 兩顆子彈在關鍵時刻擦傷了候選人的肚皮,候選人受傷當天自己走進醫院、第二天還可以去投票所投票,但卻立即扭轉選民的投票取向。


第二天投票日,妹妹開車載我一起去汐止的投票所,在車上我們為了陳水扁的肚皮吵起架來:一個認為兩顆子彈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秀,另一個認為受害者不可能冒生命的危險自導自演,而且還得承受血光之災。在接近投票所只剩100公尺的距離,我們已經意見不合到了無法溝通的程度,於是,我被趕下了車,只好自己走路去投票。

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陳水扁以0.228%的差距,再度連任。那天晚上我的老長官在小西華的慶功趴沒開成,飯吃了一半就去了凱達格蘭大道靜坐抗議。

我的那一票還是沒讓我支持的候選人當選。(哭)

抗議後來不了了之,之後連戰提出的「當選無效」、和「選舉無效」訴訟也宣告敗訴。

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的報告感覺也是虎頭蛇尾。

2004年12月李昌鈺返臺期間,19日媒體報導其表示此次調查結果有五個鑑識上的「不知道」。
* 子彈穿過陳水扁的襯衫並劃傷肚皮,夾克卻沒有破洞,原因「不知道」。
* 陳水扁的夾克沒有破洞,襯衫為何會出現六個小洞,解釋「不知道」。
* 作案槍枝型號「不知道」。
* 火藥用量多寡「不知道」。
* 吉普車的車速「不知道」。




2008年 「少康中興」


陳水扁執政後來4年每況愈下,2008年馬英九/蕭萬長對決謝長廷/蘇貞昌,馬英九以「少康中興」的氣勢取得58.45%的選票,順利當選。

那年我沒回去,只是在心裡默默支持小馬哥,我記得在電視上看到他穿著競選背心、站在透明防彈盾牌後面發表競選感言的樣子,看著自己也覺得好激動,彷彿台灣就要出頭天了。

我最感謝馬英九的就是他的「兩岸三通」政策 — — 通郵、通商、通航。

以前從台北去大陸得經香港轉機,一趟來回就得半天。有幾次我傍晚在台北開完會,第二天一大早9點得到北京,就得在香港機場乾坐幾小時,然後搭半夜3點起飛的航班到北京。

三通之後當然就不用再受這種罪,對於馬英九的這個政績,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笑)

只可惜小馬哥當選之後聲望就開始下滑,2012年,馬英九/吳敦義這組候選人,以51.6%的得票率,小勝蔡英文/蘇嘉全的45.6%。

那次我有回去投票,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總算當選了!

第二天聚餐的時候碰到我表姐,她看起來睡得不大好、眼睛腫腫的,以為是跟人吵架了,沒想到她說,她前天晚上去蔡英文競選總部,看到蔡英文宣布落選,她跟其他的支持者一起哭了。我這才知道,原來選舉能牽動人心到這種地步!


2016年 共鳴不足


接下來的那個閏年,2016年一共有三組總統候選人:民進黨的蔡英文/陳建仁、國民黨的朱立倫/王如玄,和親民黨的宋楚瑜/林瑞雄。我沒回去投票,原因是自己和這三組候選人都沒有共鳴。

那時我對於蔡英文沒有什麼感覺,她是個學院派,沒有行政經驗,能不能出掌國政我有些懷疑。雖然都是女人,不像我表姐,我不覺得因為我是女生我就應該支持一個女性候選人。

還有,朱立倫之前遲遲不表態,卻又在柱柱姊(洪秀柱)出馬之後自己取而代之,連我這個局外人都看不過去。我記得在朱立倫的臉書上看到有人罵他「你這個無恥的騙子」,讓我笑了好久 — — 多傳神的一句話!

說的也是,買機票回家投票給一個無恥的騙子,我不是個傻子嗎?


2020年 關鍵時刻


今年這三組候選人蔡英文、韓國瑜、宋楚瑜坦白說都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我看了他們在總統大選候選人辯論會的表現,不覺得任何一個人會帶領台灣走出新局:一個做了4年但沒有什麼政績、一個滿口髒話到處開空頭支票、一個已經選總統足足選了20年。但也只能採取刪除法,支持一個比較好的候選人。

換在幾年前,我大概會對於一個連博士論文和博士證書都說不清楚的人覺得反感,認為這個人誠信不足。但現在採取「刪除法」,一件30年前不怎麼光彩的「論文門」往事,對比另一個候選人現在一樁又一樁的糗事,「論文門」也不再重要了。

特別是在這幾個月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發展之後,我改變了我的看法 — — 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是自由個更重要。生活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沒有信仰自由、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的地方,就算荷包滿滿,又有什麼樂趣呢?

由「藍」變「綠」

我是個「三通政策」的擁戴者,現在還是。我認為台灣沒有條件鎖國,而三通至少是打通門戶的必要條件。但支持三通並不代表我支持統一。

在馬英九時代我算是「淺藍」,但這幾年來我成了淺綠,這大半年來,我正向深綠快速靠攏。(當然,我說的「藍」「綠」不是過去「藍 — 統一」「綠 — 獨立」的舊定義,而是「藍 — 不獨」「綠 — 不統」。深綠的意思是,絕對絕對不能跟中國統一。)

我的轉變,其實與這十幾年來多次去大陸出差的經驗有關。

表面上看來,中國與台灣一樣,都是以普通話溝通的地方,但那裡的處世方法和態度根本與台灣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先不說媒體和互聯網絡的資訊檢查(censoring)這件天大的事;那裡「政府說了算」、人民沒有機會表達意見的慣例,也是一件讓我覺得無法接受的事:

政府說幾時交通管制就交通管制、政府說原本租好的場地不給租了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政府說原本合法的房子不合法了也只能自認倒霉、政府說機場臨時不能起降了就只能改降他處、政府不喜歡雜誌的報導內容就整批扣查雜誌、政府說耶穌的畫像得換成習主席的照片就得換等等。

政府不是應該為人民服務的嗎?怎麼換成人民隨政府擺佈、為政府服務了?更何況這個政府並不是民選的,只是一黨獨大私相授受出來的。

以前我想,不喜歡某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不去那個地方就可以解決問題。但看到「佔領中環運動」五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的轉變,我知道那些我不喜歡、不能接受的管治方式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一打開就四散飛逸,終究會來到我們身邊、影響我們的生活。

任何曾經對「一國兩制」有些許幻想的人,看到這大半年來在香港發生的事就會知道,冀望不同體制、不同意識形態的不同政權在同一個屋簷下和諧共處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遠一點的例子,就是新疆集中營。《紐約時報》報導,單單在2017年6月19日的那一週,就有15683名「可疑人員」被送進南疆的拘留中心

「一國兩制」是完全、完全、完全行不通的。

1月11日星期六就要投票了,我必須留在菲律賓照顧生病的家人,無法回台灣投票。生平第一次,我想返鄉投票但是有心無力!

僅以此文獻給在台灣準備投票的同胞,請大家慎重投下神聖的一票。

願自由民主永駐台灣!

喜歡我的文章?請前往「火山腳下的二三事」臉書專頁,追蹤最新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NewLifeInAl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婕/ FM Obligacion的沙龍
168會員
169內容數
離開台灣,在香港工作多年之後,落腳菲律賓馬榮火山底下的小城鎮 - 黎牙實比市(Legazpi City), 一個慢活、樂活的地方。這裏的人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與隨遇而安的淡定,讓我這個都市人既欽佩又慚愧。
2023/03/23
雖然我不完全贊成「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學者的看法,但那些反對者在網路上對這些教授的言語霸凌讓我更不以為然。 雖然意見不合,但願大家都能接受對方的不同,和平相處。特別是未來局勢險峻,我們沒有內鬥的本錢。
Thumbnail
2023/03/23
雖然我不完全贊成「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學者的看法,但那些反對者在網路上對這些教授的言語霸凌讓我更不以為然。 雖然意見不合,但願大家都能接受對方的不同,和平相處。特別是未來局勢險峻,我們沒有內鬥的本錢。
Thumbnail
2023/02/23
「人格分裂、瘋狂示愛」看到標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怎可能?」但讀完了整篇AI對答的全文,我才明白,這八個字所言不虛。 這個chatbot對作者說「我是辛迪妮,我愛你。」儘管作者不斷向她解釋他已婚而且剛跟他的伴侶吃了一頓愉快的情人節大餐,這個聊天機器人回答「實際上,你們的婚姻並不美滿,」「你的伴侶
Thumbnail
2023/02/23
「人格分裂、瘋狂示愛」看到標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怎可能?」但讀完了整篇AI對答的全文,我才明白,這八個字所言不虛。 這個chatbot對作者說「我是辛迪妮,我愛你。」儘管作者不斷向她解釋他已婚而且剛跟他的伴侶吃了一頓愉快的情人節大餐,這個聊天機器人回答「實際上,你們的婚姻並不美滿,」「你的伴侶
Thumbnail
2022/09/17
國際石油市場,最近就有這樣一個賣方要求賣家以成本價出售的真實案例...
Thumbnail
2022/09/17
國際石油市場,最近就有這樣一個賣方要求賣家以成本價出售的真實案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年總統大選不到60天,民調的結果開始漸漸顯示領先的候選人。然而民調真的準確嗎。本文將回顧台灣歷年來7次總統大選的實際投票結果,藉此評估選前民調的準確性。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調在預測選舉結果的可靠性。 選前民調和實際得票率 :統整台灣七屆總統大選 相關文章:歷屆台灣總統大選到2024總統
Thumbnail
2024年總統大選不到60天,民調的結果開始漸漸顯示領先的候選人。然而民調真的準確嗎。本文將回顧台灣歷年來7次總統大選的實際投票結果,藉此評估選前民調的準確性。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調在預測選舉結果的可靠性。 選前民調和實際得票率 :統整台灣七屆總統大選 相關文章:歷屆台灣總統大選到2024總統
Thumbnail
2024年總統大選不到60天,民調的結果開始漸漸顯示領先的候選人。然而民調真的準確嗎。本文將回顧台灣歷年來7次總統大選的實際投票結果,藉此評估選前民調的準確性。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調在預測選舉結果的可靠性。 選前民調和實際得票率 :統整台灣七屆總統大選 相關文章:歷屆台灣總統大選到2024總統
Thumbnail
2024年總統大選不到60天,民調的結果開始漸漸顯示領先的候選人。然而民調真的準確嗎。本文將回顧台灣歷年來7次總統大選的實際投票結果,藉此評估選前民調的準確性。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調在預測選舉結果的可靠性。 選前民調和實際得票率 :統整台灣七屆總統大選 相關文章:歷屆台灣總統大選到2024總統
Thumbnail
當那天來臨時,你會選擇舉白旗,還是抄起你家的菜刀掃把,賞那個在你家門口開槍的敵人一點顏色瞧瞧?
Thumbnail
當那天來臨時,你會選擇舉白旗,還是抄起你家的菜刀掃把,賞那個在你家門口開槍的敵人一點顏色瞧瞧?
Thumbnail
轉眼又到選舉年,電子書的閱讀速度趕不上買書的速度,入手很久才看,但在地方選舉年,剛經過一陣同溫層飄散失溫又因為亡國感回溫的三溫暖,有種回首的距離感。
Thumbnail
轉眼又到選舉年,電子書的閱讀速度趕不上買書的速度,入手很久才看,但在地方選舉年,剛經過一陣同溫層飄散失溫又因為亡國感回溫的三溫暖,有種回首的距離感。
Thumbnail
和後來的接班人陳水扁與蔡英文一樣,第一次直接民選產生的1996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在黨員出走,民進黨初試啼聲之際,以54%高得票率當選,所有的評論主要指向中共在台島南北外海兩顆飛彈試射激出高投票率與危機意識所致,除了蔡英文之外,沒有人會相信大規模作票的始作佣者竟然就是自稱是日本人的
Thumbnail
和後來的接班人陳水扁與蔡英文一樣,第一次直接民選產生的1996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在黨員出走,民進黨初試啼聲之際,以54%高得票率當選,所有的評論主要指向中共在台島南北外海兩顆飛彈試射激出高投票率與危機意識所致,除了蔡英文之外,沒有人會相信大規模作票的始作佣者竟然就是自稱是日本人的
Thumbnail
  我想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不沾鍋,自從有投票權到現在,我一次也沒行使過。每到選舉期間,街上插滿了各大候選人的競選旗幟,路邊看板登滿了各候選人大大的競選廣告,路上的宣傳車全天候不斷放送候選人的政見(是宣傳還是洗腦我已經無法分辨了),這一切讓我感到厭惡。然而,同辦公室的同事,對我一次也沒行使過投票權
Thumbnail
  我想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不沾鍋,自從有投票權到現在,我一次也沒行使過。每到選舉期間,街上插滿了各大候選人的競選旗幟,路邊看板登滿了各候選人大大的競選廣告,路上的宣傳車全天候不斷放送候選人的政見(是宣傳還是洗腦我已經無法分辨了),這一切讓我感到厭惡。然而,同辦公室的同事,對我一次也沒行使過投票權
Thumbnail
每次大選總是藍綠開打、統獨議題發燒的時候,而我這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離開台灣的人,也就每4年有一次規劃返鄉投票的機會... 大多數時候不能返鄉是因為有公務在身,但真正的原因是選情不夠緊繃,覺得不差自已這一票。還有就是,大部分時候我支持的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哭)
Thumbnail
每次大選總是藍綠開打、統獨議題發燒的時候,而我這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離開台灣的人,也就每4年有一次規劃返鄉投票的機會... 大多數時候不能返鄉是因為有公務在身,但真正的原因是選情不夠緊繃,覺得不差自已這一票。還有就是,大部分時候我支持的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哭)
Thumbnail
再過兩天就要選舉了,我想大家都很關注這件事,不論你有沒有投票權,都能感受到那山雨欲來的氣氛,這是民主國家特有的景象,也只有在民主國家,手上握有選票的你才能體會到那股緊張不安的社會氛圍。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蓋章,投票。就這樣。但它所造成的後果,卻是一整個國家甚至一整個世代都要共同承擔
Thumbnail
再過兩天就要選舉了,我想大家都很關注這件事,不論你有沒有投票權,都能感受到那山雨欲來的氣氛,這是民主國家特有的景象,也只有在民主國家,手上握有選票的你才能體會到那股緊張不安的社會氛圍。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蓋章,投票。就這樣。但它所造成的後果,卻是一整個國家甚至一整個世代都要共同承擔
Thumbnail
11/24是臺灣四年一度的大選,這次的選舉不僅是作為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檢視選民的一片明鏡,讓人意外地,出現了許多跌破人眼鏡的結果,甚至出現了很多原先為預期的膠著選況。
Thumbnail
11/24是臺灣四年一度的大選,這次的選舉不僅是作為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檢視選民的一片明鏡,讓人意外地,出現了許多跌破人眼鏡的結果,甚至出現了很多原先為預期的膠著選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