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歌》電影心得二部曲:教育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二部曲我們將直接進入正文。
若尚未看過電影,溫馨提醒以下內容會劇透,請小心服用。
本電影共分三部曲。
今日來到二部曲,將就「教育」這層面來與您們分享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體會跟領悟之處。
二、教育篇
1.理想V.S.現實
說到教育這個議題,因為大學時曾修習過教育學程,所以,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相關劇情會格外省思。
當時,大學畢業後,我並沒有像大家所想的往「老師」這條路邁進。
那時候的想法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若真要走教學,我認為不會想教課本制式的學問,而是會選擇像講師那樣,分享故事或教軟硬實力相關的內容等。
第二個原因,不只因為聽過一場楊老師的演講,讓我不想還年輕,就選擇安穩的工作,也是因為爸爸年紀偏大,若可以,希望成功的速度能超越父母老去的速度,因此,勢必要跳脫舊有的框架,迎接未來全新的挑戰。
而電影中的流浪教師老師是個會為了理想不顧一切的老師,但他的流浪生涯眼看來到第6年,今年的他從台北被調往偏鄉學校。
在現今少子化的時代,電影中提及需設5到7年的停損點,若真的不行,就當考慮轉行。
儘管如此,老師依然沒有放棄,他一邊看著操場的學生,一邊思索著:「你們的機會,怎麼變成我的機會?
並懂得抓對時機適時把握住機會,大膽跟校長講自己的想法,於是,得以付出行動實踐。
不過,其實也像電影中說的:「所謂理想,人們都以為是獲得,其實是犧牲,要明白的人,才走得遠。
後來,老師去參加好朋友的婚禮被許多人批評,當晚回到家後,他爸爸也嘲諷他,說每個月都接到銀行催債的電話。
因此,在喝醉之餘,老師也憤憤不平,跟余靜老師不斷抱怨著。
但我很佩服他隔天一樣繼續朝著理想前進的這份精神,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終於,經過一番的努力,以往拒絕他的學校紛紛前來邀聘,他原先考慮好其中一家。
因為電影的轉折,他明白一個道理:「原來我一直在尋找的成功,都是從心裡開始的。
最後,他決定留下來替偏遠地區打造理想,去實現心中的藍圖。
2.因材施教
流浪教師老師因為從小品學兼優,身邊的每個人都給予他無限的壓力與期待。
因此,他一直堅持當老師的原因很簡單—希望孩子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沒有答案的問題不敢問,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敢想,成功的定義不是只有一種,成功必須自己定義,想讓孩子們成為可以成為的人
於是,他跟著音樂老師余靜一起培育孩子們,這過程中,兩位老師的個性互補,搭配的恰如其分,讓原本不被看好的孩子們開始改變,而且他們各自的教學方式,都有值得欣賞之處。
老師特別擅長用故事跟比喻,而且十分了解學生在想什麼,總能適時提點他們,給予指導。
像是老師舉例蔡依林的故事跟阿東說:「她會成功,除了天賦跟努力以外,也是因為她找到機會就上台,你現在不想當大明星,當你想的時候,已經是昨天了。
還有老師在阿東家裡,拿著盆栽跟阿東說:「若未發芽,就將土翻出來重新檢查,重新施肥,只要根沒爛,就都有機會。
余靜老師則用愛靜靜聆聽孩子的想法,陪著孩子經歷迷惘、疑惑之際,提供智慧的建議。
這兩位老師不管孩子們過去如何,始終相信他們,並發掘出他們的長處,讓他們的生命得以閃耀,也擁有無限的可能,值得欽佩。
P.S.附上阿東唱給余靜老師的這首青春主打曲《美麗新世界》
希望大家閱讀完內容之後,都能有所收穫,喜歡的話,也請持續鎖定最後一部曲。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我都會一一回覆。
若轉載與引用,請註明文章出處,謝謝您們。
下篇文章預告:《你的情歌》終曲:人生篇,將於2/7(五)早上7:30發佈
歡迎追蹤各式社群平台,掌握即時消息:(喜歡可直接點選支持哦)
1️⃣Instagram
2️⃣方格子
3️⃣痞客邦

4️⃣臉書粉絲專頁
每週三、每週五,早上 7:30 準時更新。
陪您在通勤時光及擾攘生活開始前,給自己片刻寧靜,思考充電,再展開新的一天。
歡迎您設下鬧鐘持續鎖定追蹤,您的一份支持,將成為 90 後孩子追逐夢想的一個希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1會員
1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mil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情歌》首部曲:愛情篇】 首部電影心得登場🥳 內含劇透,請小心服用🙈 🙈 此部電影共計「三」部曲,若喜歡,歡迎持續鎖定❤️ ❤️ ❤️
【部落格重新開張暨發文公告】 首篇文章熱騰騰出爐🔥 歡迎進來品嚐😋😋😋 誠摯邀請有相同理想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相互交流👋
【《你的情歌》首部曲:愛情篇】 首部電影心得登場🥳 內含劇透,請小心服用🙈 🙈 此部電影共計「三」部曲,若喜歡,歡迎持續鎖定❤️ ❤️ ❤️
【部落格重新開張暨發文公告】 首篇文章熱騰騰出爐🔥 歡迎進來品嚐😋😋😋 誠摯邀請有相同理想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相互交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活佛與情聖似乎是兩個相衝突的身份,這也使得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不論是情歌或是道歌,不論你想從詞曲中尋求佛理還是情愛,你都能從倉央嘉措的詩中找到理性或是感性的依靠!且不要糾結於情歌還是道歌、活佛or情聖,一起來聽歌吧!
Thumbnail
自稱來自貝果星球的樂團「奶油貝狗咬」,揉合少女情懷與日系搖滾,致力打造出可甜可怪、奇趣謎樣的「粉色搖滾樂」。繼去年樂團發行首張 EP《沒有貝果的話,愛情會幸福嗎?》後,於5月13日發行清新浪漫的台語單曲〈海邊的你〉。
Thumbnail
被你遺忘的笑容 困在冷颼颼的靈魂 迷失在無邊的漆黑 誰解救我被困的心 無法掙脫的枷鎖 我彷彿無助的孤鳥 在長夜中徬徨 我尋找光亮 穿越的勇氣哪 (副歌 2) 遠離你的光害
Thumbnail
Hi there,今天來說說我個人蠻喜歡、但在台灣好像受眾不多的美國歌手 MyKey,他在2017年時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Faces》(2017),而我今天想分享的是其中的一首非主打歌曲〈Why Baby Why〉(2017)。初次聽到這首歌是在街邊的小吃店,當時立刻拿出手機 app 想要
Thumbnail
🌿「我說話,只是為了確認你想不想聽。」 🌿「但你不講話,跟離開是不是一樣呢?」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唷! 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朢海涵~🙏
Thumbnail
2020情人節推薦電影;不希望想太多,容易想太多的人都可以看——家安老師替你整理的一些電影重要話題。
Thumbnail
,公視所製作的著名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上月剛獲得金鐘獎十四項獎項提名,筆者藉由這齣劇裡出現的「對話」、「鏡頭」、「故事性」來詮釋教育體制出現的問題,但也因為劇中只有提出問題,而沒有給出解答,此處也以筆者的視角給予想法。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活佛與情聖似乎是兩個相衝突的身份,這也使得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不論是情歌或是道歌,不論你想從詞曲中尋求佛理還是情愛,你都能從倉央嘉措的詩中找到理性或是感性的依靠!且不要糾結於情歌還是道歌、活佛or情聖,一起來聽歌吧!
Thumbnail
自稱來自貝果星球的樂團「奶油貝狗咬」,揉合少女情懷與日系搖滾,致力打造出可甜可怪、奇趣謎樣的「粉色搖滾樂」。繼去年樂團發行首張 EP《沒有貝果的話,愛情會幸福嗎?》後,於5月13日發行清新浪漫的台語單曲〈海邊的你〉。
Thumbnail
被你遺忘的笑容 困在冷颼颼的靈魂 迷失在無邊的漆黑 誰解救我被困的心 無法掙脫的枷鎖 我彷彿無助的孤鳥 在長夜中徬徨 我尋找光亮 穿越的勇氣哪 (副歌 2) 遠離你的光害
Thumbnail
Hi there,今天來說說我個人蠻喜歡、但在台灣好像受眾不多的美國歌手 MyKey,他在2017年時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Faces》(2017),而我今天想分享的是其中的一首非主打歌曲〈Why Baby Why〉(2017)。初次聽到這首歌是在街邊的小吃店,當時立刻拿出手機 app 想要
Thumbnail
🌿「我說話,只是為了確認你想不想聽。」 🌿「但你不講話,跟離開是不是一樣呢?」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唷! 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朢海涵~🙏
Thumbnail
2020情人節推薦電影;不希望想太多,容易想太多的人都可以看——家安老師替你整理的一些電影重要話題。
Thumbnail
,公視所製作的著名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上月剛獲得金鐘獎十四項獎項提名,筆者藉由這齣劇裡出現的「對話」、「鏡頭」、「故事性」來詮釋教育體制出現的問題,但也因為劇中只有提出問題,而沒有給出解答,此處也以筆者的視角給予想法。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