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45) - 高情已逐曉雲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當年東坡從黃州「量移汝洲」後,便已上書朝廷想告老還鄉,隨著太皇太后的重用(元佑元年),官職平步青雲,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政敵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攻擊,此時告老還鄉的聲音,無時不刻在東坡的心裡迴盪著。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且儒家的用世之心仍在,因此外調杭州擔任知州(行政首長)。

之後東坡在穎州擔任知州半年後,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月,朝廷告下,調蘇軾以龍圖閣學士充淮南東路兵馬鈐轄知揚州軍州事。在潁州前往揚州的途中,聽到當年在杭州任官時得力助手蘇堅,字伯固,號後湖居士,準備退休回到故鄉吳中(江浙一帶),勾起了自己告老還鄉的情緒,作《青玉案》送伯固。

青玉案 和賀方回韻送伯固還吳中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上片表達自己對吳中思念的情懷。

三年來我做夢都想回到吳中歸隱,如今讓黃犬代我傳書,跟隨著你去吳中,將我的消息告知好友們。當你走到松江渡口叫渡時,千萬不要驚動了海鷗與白鷺鷥,因為當我歸隱吳中時,他們都將會是我的朋友。蘇州四橋全都是我當年曾經遊覽的地方。

下片想像回到吳中的生活。

王維晚年隱居在陝西藍田,並於藍田清涼寺壁上畫《輞川圖》,表示林泉隱逸之閒情逸致,我常記得高人王維的詩句。老天必定會准許我歸鄉的安排,因為我身上的春衣還是朝雲一針一線縫製,而衣衫上面還淋著西湖的雨水。

「賀方回」:即賀鑄 ,字方回,北宋詞人。
「黃犬」:此句用《 晉書 ·陸機傳》:晉之陸機,蓄一犬,曰黃耳。機官京師,久無家音,疑有不測。一日,戲語犬曰:「汝能攜書馳取消息否?」犬喜,搖尾。機遂作書,盛以竹筒,系犬頸。犬經驛路,晝夜亟馳。家人見書,又反書陸機。犬即就路,越嶺翻山,馳往京師。其間千里之遙,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餘。後犬死,機葬之,名之曰黃耳塚。(可謂神犬 XD)

唐代白居易有侍姬小蠻,善舞。詞中用以代指東坡侍妾朝雲。春衫還是朝雲在杭州的針線,那西湖的濛濛春雨還曾把它潤濕過,見其地之風物念及其地,是人們共有的一種情感。

不直接說思念西湖,而說雨濕春衫,更加含蘊有致。正因為盼歸的心情是那樣強烈,以至連蒼天也深深感動,應會准許他的歸期。


東坡離開朝廷一部分原因是弟弟蘇轍為門下侍郎,門下侍郎是元豐時期改定官制前的參知政事,蘇轍至此,已經官拜副相了,而東坡是翰林學士,通常下一個官職就是宰相,兄弟將同時擔任宰相與副宰相,這是政敵們最不想見到的。

七月才到任揚州的東坡,八月中又收到朝廷詔令:召蘇軾還京為兵部尚書,兼差充南郊鹵簿使。東坡雖再三懇辭,但太皇太后終不准,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九月,蘇軾以兵部尚書兼侍讀,再度還朝。

此時哲宗皇帝已是十八歲的青年,即位以來,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朝廷大臣,都當他是個不足論事的孩子,實際政務,非但沒有讓他插手,甚至不向他請示,內心所蘊藏的不滿與憤恨,造成後來不願聽取太皇太后時大臣們的任何建言,政治鬥爭腥風血雨。

九月初三,太皇太后高氏崩於壽康殿。預言:「官家(哲宗)要別用一番人了。」

朝廷告下「蘇軾罷禮部尚書任,以兩學士充河北西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出知定州軍州事」。東坡將行,九月十四日往別蘇轍於東府,時值深秋,冷雨蕭瑟,心情尤其沉重。還鄉之計似乎又遙遙無期了。

失意多年的新政派,個個摩拳擦掌,只待重執權柄,而元祐舊臣,只能泣血諫宣仁太皇太后維持政局的苦心,希望意氣用事的皇帝,能夠感悟。

四月十二日詔改元祐九年為紹聖元年(西元1094年),天下均明白新皇帝決然要紹述神宗時代的新政了。以人治為骨幹的政治體制裡,國家政策變更,必須從調整人事,汰舊換新下手,以司馬光開創「元祐更化」也是一樣。不過,紹聖朝的轉變,於人事更迭之外,另又挾著報復仇恨心理,皇帝要報復當年被太皇太后壓制、被大臣漠視的仇恨,而捲土重來的新政官僚們,則要報復這多年來被排擠在外的怨憤。

至紹聖元年閏四月初三日,朝廷告下定州,「蘇軾坐前掌制命,語涉譏訕,落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以左朝奉郎責知英州(廣東英德)軍州事。」這是東坡貶謫黃州時期的官職,宋朝祖傳體制不殺士大夫,因此對士大夫最重的懲罰便是貶謫嶺南,東坡烏臺詩案差點獲殺身之禍,此時被貶嶺南,最差的境遇都遇到了,時勢如此,沒有人能擋得了這一股滔天的逆流。

元朝陳秀明「東坡詩話錄」引東坡手記一則(前往嶺南途中):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余十八年前中秋夜,與子由觀月彭城(徐州),作此詩,以陽關歌之。今復此夜,宿於贛(江西)上,方遷嶺表,獨歌此曲,聊復書之,以識一時之事,殊未覺有今日之悲,懸知有他日之喜也。《老子》的經典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東坡此時已參透。

六月初七,因風大無法開船,留宿金陵(南京),崇因禪院長老宗襲,新造一尊觀世音菩薩聖像,法相莊嚴,東坡前往瞻拜,在觀音前許下一個心願:「吾如北歸,必將再過此地,當為大士作頌。」後來東坡如願以償,作《觀世音菩薩頌》如下

金陵崇因禪院長老宗襲,自以衣缽造觀世音像,極相好之妙。余南遷,過而禱焉,曰:「吾北歸當復過此,而為之頌。」建中靖國元年五月,自海南歸至金陵。乃作頌曰:

慈近乎仁,悲近乎義。忍近乎勇,憂近乎智。四者似之,而卒非是。有大圓覺,平等無二。無冤故仁,無親故義。無人故勇,無我故智。彼四雖近,有作有止。此四本無,有取無匱。有二長者,皆樂檀施。其一大富,千金日費。其一甚貧,百錢而已。我說二人,等無有異。籲觀世音,凈聖大士。遍滿空界,挈攜天地。大解脫力,非我敢議。若其四無,我亦如此。

還沒到貶所,朝廷又改了詔命:蘇軾落左承議郎,責授建昌軍同馬,惠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英州(廣東英德),惠州(廣東惠陽),皆在廣南,都是大庾嶺外,東坡心裡毫無計較。只是萬里投荒,他沒有理由要拖累家人,事實上也無法帶全家前往,所以堅決要獨自一人前往貶所。經一番商議,最後決定,帶幼子蘇過一人同去,叫次子蘇迨帶領兩房到宜興去, 跟大哥蘇邁同居。是年,蘇過二十三歲,侍妾中唯有朝雲,她堅決不肯在這患難之中,離棄家主於不顧,於是一同前往。

紹聖元年(西元1094年,東坡59歲)九月,過大庾嶺(江西與廣東交界附近)。大庾嶺分隔內陸文明與南國蠻荒。在那個時代,人們對嶺外地方還很陌生,眾皆認是蠻荒瘴惡之地。東坡作「過大庾嶺詩」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淨。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
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頂,結髮受長生

此次被貶,東坡對於榮辱已不再執著,「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前種種就留在嶺北,嶺南生活又是新的開始,五年前在京師王定國的一場宴會上,與宇文柔奴的一席對話,「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時東坡腦海裡迴盪著這句話。

過了大庾嶺,遂從南雄下始興,到韶州,過月華寺而至曹溪,一路遊山玩水。曹溪南華山南華寺,是唐朝禪宗六祖慧能的道場,原名寶林寺,後因戰亂毀壞,宋太祖開寶元年(西元968年),令修復全寺,賜名「南華禪寺」。東坡禮拜大鑑塔,塔藏六祖真身。西元1936年至1943年,近代名僧虛雲和尚駐錫南華寺。

紹聖元年十月初二,東坡一行人奔波千里,抵達惠州。

長子蘇邁在宜興,苦念南行的老父,大嶺隔絕,音訊難通,一家人憂愁不堪。東坡有個世交晚輩錢世雄(濟明),服官吳中,蘇邁來與世雄商量,世雄將此事與蘇州定慧院的長老守欽說起,該院淨人(未出家受戒)卓契順慨然願意擔當這個差使。

佛印和尚聽到卓契順南行的消息,也託他帶信。佛印此函,氣概不凡,不愧是東坡的知己朋友,書言:

子瞻中大科,登金門,上玉堂,遠於寂寞之濱,權臣忌子瞻為宰相耳。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貴,轉盼成空,何不一筆鈞斷,尋取自家本來面目,萬劫常住,永無墮落,縱未得到如來地,亦可以驂駕鸞鶴,翱翔三島為不死人,何乃膠柱守株,待入惡趣。

昔有問師佛法在甚麼處,師云:在行住坐臥處,著衣吃飯處,疴矢刺撒處,沒理沒會處,死活不得處。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到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聰明,要做甚麼?

三世諸佛,只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子瞻若能腳下承當,把三二十年富貴功名,賤如泥土, 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這是佛印與東坡最後一次的書信,隔年紹聖三年(西元1096年),他就離開了塵世。


嶺南荔枝因為楊貴妃而名聞天下,東坡是個吃貨,當然利用在惠州的時候,大吃特吃:「余在南中五年,每食荔枝,幾與飯相半。」甚至作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枇杷)楊梅次第新,日喫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因為無處而不自得,享受生活,這些詩句傳到政敵眼中,無不憤憤,也埋下後續貶謫海南的遠因。

閒居無事,一日賞梅時,想起王昌齡的梅花詩,作《西江月》來詠梅。

前一篇詠物的作品我們介紹的是《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柳絮與離別有關,東坡以其天才,次韻寫出了楊花的形態與神韻,而且別出心裁的採用擬人法,把物與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兩不能別。」此篇詠梅,把梅花擬仙化。

西江月 梅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常嫌粉涴(ㄨㄛˋ ),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傅幹注:「公(東坡)自跋云: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南海有珍禽(綠毛么鳳),名倒挂子,綠毛,如鸚鵡而小。惠州多梅花,故作此詞。」東坡認為倒挂子是從海上來的仙鳥。

開篇描繪梅花的姿態。

宋代因為嶺南尚未開發,而且如果得了瘴氣病容易致死,因此被貶嶺南的人,通常後事都會先安排好,這也是為什麼東坡當初要一個人前往惠州。

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更能對比出梅花高雅的姿態,如神仙般不受瘴氣影響而屹立不倒,因此說「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這麼特別的梅花,連海上的神仙都不時派遣「倒挂子」來探訪梅花,「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下片描寫梅花的神韻。

塗抹胭脂都還怕弄髒梅花潔白的臉龐,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梅花的高潔情操,已隨著清晨的霧氣一同散去,她不屑與梨花同入一夢。指梅花獨開獨謝,不與梨花同時。


「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涴」:沾污,弄髒。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坊間解釋版本多擴大解釋為朝雲所作,主因「高情已逐曉雲空」,「曉雲」者,朝雲也。欣賞文學作品需從文字本身,不需穿鑿附會。

下篇預告:東坡因為朝雲而不願再聽的《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5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20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Thumbnail
2020/02/20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Thumbnail
2020/02/13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Thumbnail
2020/02/13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Thumbnail
2020/01/15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2020/01/15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Thumbnail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Thumbnail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1. 潁州、揚州 2.《木蘭花令 霜餘已失長淮闊》、《滿江紅 清潁東流》
Thumbnail
1. 杭州知州事蹟 2.《如夢令》、《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八聲甘州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Thumbnail
1. 杭州知州事蹟 2.《如夢令》、《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八聲甘州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Thumbnail
1. 東坡詞黃州以後特色 2. 風雨京華 3.《滿庭芳 歸去來兮》、《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Thumbnail
1. 東坡詞黃州以後特色 2. 風雨京華 3.《滿庭芳 歸去來兮》、《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Thumbnail
1. 別黃州 2.《西江月 點點樓頭細雨》、《滿庭芳 歸去來兮》
Thumbnail
1. 別黃州 2.《西江月 點點樓頭細雨》、《滿庭芳 歸去來兮》
Thumbnail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Thumbnail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Thumbnail
1. 烏臺詩案 2.《南歌子 帶酒衝山雨》
Thumbnail
1. 烏臺詩案 2.《南歌子 帶酒衝山雨》
Thumbnail
1. 離開密州轉往徐州任官 2.《陽關曲 中秋作》《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
Thumbnail
1. 離開密州轉往徐州任官 2.《陽關曲 中秋作》《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
Thumbnail
1. 為何熙寧七年是東坡詞裡關鍵的一年 2. 東坡與陳襄亦師亦友的情誼 3.《行香子 丹陽寄述古》、《卜算子 自京口還錢塘,道中寄述古太守》、《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
Thumbnail
1. 為何熙寧七年是東坡詞裡關鍵的一年 2. 東坡與陳襄亦師亦友的情誼 3.《行香子 丹陽寄述古》、《卜算子 自京口還錢塘,道中寄述古太守》、《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
Thumbnail
1.杭州通判 2.詠西湖佳作 3.東坡寫景之詞《行香子過七里瀨》、《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Thumbnail
1.杭州通判 2.詠西湖佳作 3.東坡寫景之詞《行香子過七里瀨》、《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