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21) - 明月明年何處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情提要
東坡在密州做了將近三年的知州,接到朝廷的派令,準備到徐州擔任知州(州長的意思)。只有在移官時,東坡才終於有機會與弟弟碰面。與好友離別時,東坡寫下了「我思君處君思我」優美的篇章。

久別重逢

原本的派令是以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移知河中府,但在路途上,朝廷更改了派令,導致東坡無法進入京城,因外地的官員沒有朝廷的詔令,不得進京城,於是東坡就在陳橋驛暫歇,剛好去年冬入京的弟弟也準備回齊州(今山東濟南市),兩人就在陳橋驛見面,這是闊別七年來兄弟首次相聚。回到范鎮的東園住了兩個多月,蘇轍寫了「寄范丈景仁」詩:
敝裘瘦馬不知路,獨向城西尋隱君。隱君白髮養浩氣,高論驚世門無賓。
欣然為我解東閣,明窗淨幾舒華茵。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斷絕愁四鄰。
平明熟睡呼不覺,清詩淥酒時相親。我兄東來知東武,走馬出見黃河濱。
及門卻遣不得入,回顧欲去行無人。東園桃李正欲發,開門借與停車輪。
青天露坐列觴豆,落花飛絮飄衣巾。留連四月聽鶡鴂,扁舟一去浮奔渾。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險惡終勞神。交遊畏避恐坐累,言詞欲吐聊復吞。
安得如公百無忌,百間廣廈安貧身
東坡接到駙馬都尉王詵(ㄕㄣ)邀約,定期於北城外之四照亭中相見。
王詵,字晉卿,太原人,開國元勳王全斌後裔,娶英宗之女賢惠公主,而公主與宋神宗是兄妹,算是金枝玉葉的皇親國戚。 王詵是當代山水畫的名家,繼承李營丘(成)後的松石寒林一派的大師,他與東坡是繪畫藝術上的好友,之後烏臺詩案王詵得知消息後,立即派人通知蘇轍。
酒酣,倩奴求東坡作詞相贈,便為當筵歌唱。
《殢(ㄊㄧˋ)人嬌 小王都尉席上贈侍人》
滿院桃花,盡是劉郎未見。於中更一枝纖軟。仙家日月,笑人間春晚。濃睡起、驚飛亂紅千片。
密意難窺,羞容易見。平白地為伊腸斷。問君終日、怎安排心眼?須信道、司空自來見慣。
其中引用了唐劉禹錫的典故,因參與永貞革新後被貶流放郎州十年,召至京師等候新職,寫了一首詩《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 儘是劉郎去後栽。」
東坡開了王詵玩笑,這麼多國色天香的歌女,在王公貴族的家中,早就司空見慣了。
四月東坡啟程前往徐州,兄弟同行,過南都(河南商丘),謁方平。 張方平剛奉旨任為宣徽南院使(即南京留守),兼判應天府。 蘇轍尚無出處,在京時,雖得人薦舉,改官著作郎,但無實職,尚在候補中,方平一見大喜,就舉蘇轍為簽書應天府判官。
熙寧十年(西元1077年)四月二十一日東坡到達徐州,照例進謝上表。 弟弟陪東坡赴徐州任官,難得聚首,東坡請弟弟八月中秋之後再離去,以後兄弟倆見面,短則幾天,長則幾周。
八月十五日於徐州,兄弟共度中秋,然而東坡卻開心不起來,因為隔天弟弟就要離開了,在這種背景下創作了《陽關曲 中秋作》。

陽關曲 中秋作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ㄎㄢ)。
「陽關曲」:本名《渭城曲》,唐王維所做,「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宋秦觀云:《渭城曲》絕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陽關曲》。
東坡用此調,則涉及別情。東坡與弟弟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溢」:滿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明月先被雲遮,然後「暮雲收盡」,感覺月光更加明亮。
「銀漢」:銀河。唐袁暉《七月閨情》:「不如銀漢女,歲歲鵲成橋。」
「銀漢無聲」似乎說銀河本來應該有聲的,但由於遙遠,也就「無聲」了。
「轉」:代表時間的流逝。
「玉盤」: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晚間雲霧都已散開,月色如水般滿溢出來,天空的銀河悄無聲息,只見月亮靜靜地移動,奈何明月雖好,最後又會轉成缺。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短暫的歡聚,還是要面臨離別。明年此時,又將在何處共賞明月呢?
明月圓,東坡高興兄弟團聚,「此生此夜不長好」大有佳期難得,當盡情遊樂,不負今宵的意思。
「明月明年何處看」,含有「明年未必有機會共度中秋」的意思。
子由離去後,內心也相當難過,去年的中秋,東坡寫了《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送子由。而此次的離別,弟弟先作一首《水調歌頭 徐州中秋》送哥哥。
詞家尤重結句,而詞境界高低,則看收篇,因為是樂章終止與情意結束的地方,要做最好的收尾,餘音蕩漾,引人遐思。 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依消得人憔悴」,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去年中秋東坡想念著弟弟,而弟弟也在思念哥哥,真如我思君處君思我)。豈意彭城(徐州)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爲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弟弟想到中秋一過,兩人再聚不知何時,心中滿是不捨,憂傷地想:我們千萬不要像懷才不遇的王粲那樣,後半生流落天涯,只能登樓望故鄉!一時悲從中來,忍不住淚溼青衫。
《登樓賦》為王粲的代表作之一,為其流寓荊州期間登當陽城樓所作。主要抒發作者久客荊州的鄉愁與懷才不遇的悲慨。後詞曲中常以「王粲登樓」喻士不得志而懷故土之思。
爲了寬慰弟弟,東坡和之以《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海》,東坡很喜歡東晉的謝安,此篇多引用謝安典故。
水調歌頭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百餘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彭門」:即彭城,宋代徐州州治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
「百餘日」:熙寧十年四月到八月。
上片詠史,寫東晉謝安的經歷,意在「以不早退爲戒」。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安石」:晉朝的謝安,字安石。謝安石隱居於會稽的東山(今浙江省上虞縣西南),會稽郡境東瀕海,故稱東海。
「從事鬢驚秋」:謝安開始出仕,鬢髮已班白了(當時已四十幾歲了)。
「從事」:從政。
「難別」:離別時難分難捨。
「絲竹」:泛指音樂。
「緩」:沖淡,使緩和。
《晉書》《王羲之傳》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日: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
這裡以謝安比子由,以王羲之的話寬慰。
當年謝安隱居在東海,出仕做官時已經四十幾歲,鬢髮都已經斑白了。人到中年,遇到生離死別,只有音樂可以稍減悲苦。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顏色。及鎮新城,盡室而行,造汎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聞當輿入西州門,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謂所親曰...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遜位,詔遣侍中、尚書喻旨。」
「西州」:指東晉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雅志」:指退隱之志。
「軒冕」:軒,軒車也;冕,冕服也。指官位爵祿或貴顯的人。
「滄州」:濱水的地方,古代多用以指隱士的住處。
謝安本來打算功成名就之日,就退隱,不料後來抱病回來。
下片直抒己懷,寫「以退而相從之樂」。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
《詩‧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此引申其意,謂年歲已晚,須早點準備辭官,換上老百姓的衣服。
「佳處輒遲留」:遇到風景美好的地方就停留下來。 「遲」:徘徊,不向前。
在歸鄉的路途中,若逢山水名勝或有良朋接待的好去處,可以隨意逗留,盡情遊樂,不必如官場中,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倉促。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極寫想像中「退而相從之樂」,兄弟倆人如影隨形的情況。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三國志》《 魏志陳登傳》,許汜(ㄙˋ)與劉備論天下,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問氾:君言豪,寧有事耶? 氾日: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至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ㄔㄨㄤˊ )臥,使客臥下牀。備曰:君有國士之名。 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主之意。 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 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陳元龍覺得許汜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應當有所作為,但卻只知道謀求個人私利,因此看不起許汜,讓他睡在下鋪。劉備知道了這件事,認為陳元龍還算是對他客氣,劉備覺得如果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樓上,讓你睡地上!)
我沒有匡濟天下的大志,任憑被陳元龍這些有雄心大志的人瞧不起,我也不放在心上。
辛棄疾《水龍吟》:「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也是用此典故。
下篇預告:東坡的農村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此情不渝的信念。 2.《江城子 東武雪中送客》《蝶戀花 暮春別李公擇》
1. 東坡作《水調歌頭》是喜是悲?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 《超然臺記》的超然物外 2. 兩首因超然臺做的《望江南》
1. 東坡詞風的確立。 2. 《江城子》密州出獵、《雨中花慢》今歲花時深院
1. 密州環境概要 2.《 蝶戀花》密州上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 由杭赴密最後一站-海州 2.《永遇樂》長憶別時
1. 此情不渝的信念。 2.《江城子 東武雪中送客》《蝶戀花 暮春別李公擇》
1. 東坡作《水調歌頭》是喜是悲?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 《超然臺記》的超然物外 2. 兩首因超然臺做的《望江南》
1. 東坡詞風的確立。 2. 《江城子》密州出獵、《雨中花慢》今歲花時深院
1. 密州環境概要 2.《 蝶戀花》密州上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 由杭赴密最後一站-海州 2.《永遇樂》長憶別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辛漸的不舍之情。描繪了詩人在寒雨霏霏的夜晚到達吳地,江水與寒雨連成一片,烘托出蕭瑟淒涼的氛圍。清晨時分,詩人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離去,只剩下楚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江邊,更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時所作。詩中,作者通過對友人送別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前兩句直接點明送別的場景和主題。接下來兩句,作者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和原因。友人因為在官場上不得意,所以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通過描寫月夜長安城的景象和婦女們思念丈夫的情感,表現了思婦對遠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午夜台曲·冬詞 現代 普普 台北無數星,一片車馬龍。冬雪強渡海,何處黑水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辛漸的不舍之情。描繪了詩人在寒雨霏霏的夜晚到達吳地,江水與寒雨連成一片,烘托出蕭瑟淒涼的氛圍。清晨時分,詩人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離去,只剩下楚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江邊,更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時所作。詩中,作者通過對友人送別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前兩句直接點明送別的場景和主題。接下來兩句,作者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和原因。友人因為在官場上不得意,所以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通過描寫月夜長安城的景象和婦女們思念丈夫的情感,表現了思婦對遠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午夜台曲·冬詞 現代 普普 台北無數星,一片車馬龍。冬雪強渡海,何處黑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