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生病的期間,筆者每天這樣看著一堆部落格,看著看著也覺得一些事情很有趣,這大概是因為發生了所謂的洗錢風暴吧,所以各大部落格的殺氣特別重。
說實在話,部落格的文章本身有趣是一回事,回應的訊息更有趣,完全可以應驗管仁健大哥在他一篇文章中對讀者的回應:「一個人的層次看回應就知道」。筆者也不打算說誰對誰錯,我們就拿幾個比較知名的部落格來談談好了,就某種程度來說,這倒是提升人氣的好方法。
草莓起司蛋糕冰淇淋的部落格在這次的阿扁風暴中,看得出來他想說的是什麼,筆者比較訝異的是他對其他部落格的攻擊火力,一下說某比利潘的標準他看不懂,一會兒又說酥餅的邏輯很詭異,又在某一篇中提到他最討厭的是哪一些人。這些筆者都完全同意,筆者完全同意「以他的標準來說,某A與某B以及某C等人,邏輯不通與雙重標準」,更讓筆者莞爾的是回應的訊息,講白一點就是全部都是某一色彩的人在互相「打氣」,就跟在某醫師的部落格裡面,幾乎全部都是另一個色彩的人在互相「打氣」一樣,其實如果不先看這些回應訊息的「主詞與受詞」指的是誰,純粹看「形容詞與副詞」,還真的是一模一樣,分不出來。
到此為止,可以看到最常見的批評,就是有人要說筆者企圖「各打五十大板以顯公正」,那筆者也要拜託一下,從BBS連線政治版開始到現在幾年了,這種各打五十大板以求公正的戲碼筆者不知道?筆者想說的,倒不是他們這幾個部落格要打對台怎樣,還是說看戲很過癮,筆者比較推薦宇文渙大哥的部落格,因為「經濟學是社會學中的帝國主義」,這句話筆者只能說「我不能同意你更多」。如果讀者對經濟學有點研究,就會發現到就算再怎麼講微觀或是個體經濟,這些道理對你個人的股市投資與理財基本上「完全沒幫助」,真的有幫助的還不是就那一些老格言,例如「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但這句話對於筆者的一些同事來說,同意歸同意,但不能用在明天股市上。經濟學再怎麼講求要貼近人性、講求事實,都不能幫助「個人」去賺大錢,用經濟學看世界的好處是,因為每個人都在追求對他最好的利益,這也就是一般人常講的生活,而偏偏經濟學就是最擅長分析這種利益關係的學問。
回過頭來,筆者為何對這些部落格有一些感觸?說真的,筆者看到最後真的有一種「脫力」的感覺,如果連這一些被筆者認為是水準頗高的部落格都在幹黨同伐異的鳥事,那還有什麼好期待的?以黃創夏大哥的部落格來說,他無疑的算是等級相當高的記者,但在最近一連串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得出,他個人對這些事情的看法與立場,而且在一些小地方也不自覺的露出他的出身背景。筆者非常同意他對馬英九的論述與評價,因為筆者的家庭就是這種標準的外省家庭,某K黨現任主席以前還是先父同事,要不是筆者是先父的「晚年得子」,筆者只要看看認識的叔叔伯伯與他們的兒女,就可以大致瞭解一二。
但這能做為期待某人的指標?這可以最為評斷某人的標準?
筆者舉一個報紙投書做為例子,就是卡神楊蕙如被拒絕入境,不能去北京看奧運的新聞。一般來說,自由與中時聯合的立場迴異,這讀者應該都沒意見吧?所以那兩天就有一堆不同意見的投書出現,讓筆者甚感訝異的是中時的一篇投書,一個中學老師對此發表的意見。他的意見很簡單,他認為雖然楊小姐被拒絕入境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泛綠立委之前放話要禁止成龍入境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將心比心。反正最後就是那一句什麼要有是非不能只問立場的鳥話。
為何說這是鳥話?我們用簡單的邏輯推斷一下,楊蕙如以A代表,成龍以B代表,中國為C台灣為D,禁止入境是E,那麼我們有兩個事件可以比較。
- 楊蕙如被中國禁止入境。A被C施以E的行為。
- 成龍被台灣立委放話不准入境。B被D的立委放話要E。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這兩個事件有根本性的問題,就是這是兩個幾乎無交集的事件,唯一有交集的就是「禁止入境」這件事。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楊蕙如被禁止入境是確實的事情,成龍則根本就沒被禁止入境,一件事情發生了而另一件事情沒發生,這能比較?如果真的要比較這兩個事件,頂多只有「禁止入境」的「精神」是一樣的(這還不見得),那這兩個事件怎麼能相比?我們可以徹底拆解其中每一事件的各種要素。
- 「楊蕙如」在「香港」轉機「前往」「北京」的時候,被「中國」「當局」「禁止入境」,並「遣返」回「台」。
- 「成龍」在「香港」發表某些言論,被「台灣」「某些立委」「放話」以後成龍「禁止入境」。
以上這些要素,大概只有「香港」跟「禁止入境」是相同的,其他根本就沒有一個是可以比較的。除非成龍當時來台灣,在機場被勒令原機遣返不得入境,不然成龍的不准入境風波,根本就只是嘴砲事件,簡單說就是有兩個主體,互相噴口水噴到結束,然後什麼事情都沒發生,成龍那段時間沒來台灣,那段時間「台灣」「當局」也沒有下令禁止成龍入境。楊蕙如的事件是,他不但去了香港,也弄了張機票要去北京,然後中國當局把他送回台灣。更白話一點的,就是你要把成龍的事件跟楊蕙如比,你起碼要先能證明,成龍之所以不來台灣,是因為台灣當局「不准」他來,而不是他沒意願。到此為止還會認為這兩件事情有可比較之處,那筆者還真的是服到底了。
簡單的說,你不能用「精神」相同去比較,精神這東西可以量化嗎?
筆者對各部落格感冒之處,並非是其邏輯不通,更不是論點謬誤,筆者會放到推薦部落格中,就不代表筆者只想要「嘲弄」他們,筆者是認為,他們的邏輯在旁人眼中看來「一團糨糊」的最大理由,是因為批評的人邏輯本身不好,而不是部落格主本身。一堆回應的小白,東批某醫生只會拼湊一堆圖表,西批某蛋糕邏輯不通,右打某餅健忘症,左打某記者雙標準。他們之所以會互批彼此邏輯不通或是雙重標準的理由,在於他們心中有更高一層的標準,而不是就事論事的指標。
筆者這麼說,並不是要替人脫罪,而只是想講,每一個人的言行都脫不了其背景,要是筆者不是外省家庭出身,可能還搞不懂為什麼黃創夏會說那一些好像「肉麻兮兮」的「歌功頌德」,要是筆者的老爸當年腰桿軟一點,現在當了什麼中X委或是X主席,也可能永遠碰不到如潘醫師這一類人。所以說人生是很有趣的,多碰碰多看看沒壞處。好了,這類恭維的話說完了,筆者到底要說什麼?
筆者不打算去評論他們這幾位知名部落客的是非對錯,這讀者自己去判斷,筆者要說的是。
- 為什麼酥餅在他的部落格裡面不斷的強調「黨國」、「黨國」,而且散發出濃厚的反國民黨情結?
- 為什麼黃創夏在他的部落格裡面會提到民進黨「干預」媒體,字裡行間透露出對馬英九的期待?
- 為什麼潘醫師會在他的部落格裡反覆提到「鄭南榕」,篇篇文章都極力主張言論自由?
- 如果你多想想,某教授當年受到的待遇,以及他出國唸書的經歷,你會知道為什麼。
- 如果你多想想,某記者在政黨輪替前後的所感受到的差異,你會知道為什麼。
- 如果你多想想,某醫生當年就走在自焚的鄭南榕後面,你會知道為什麼。
別再說什麼「藍丁腦殘」、「綠丁腦殘」這種腦殘的話了,他們這些部落客之所以會在阿扁這件事情上,展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只不過反映出其背景的差異,也代表著他們心中有一些「標準」存在,在這些標準前面,什麼阿扁洗錢或是小馬無能,又或者是民進黨執政不力國民黨黨產不公,都不過是在此一標準下去衡量。你能怪他們?
筆者說過,不想幹各打五十大板的事情,筆者研究的是戰略,戰略的極致是哲學的對抗,而不是武器與人員的抗爭。不管你說阿扁洗不洗錢,這到頭來唯一能證明的,只不過是阿扁違不違法而已,你要拿阿扁這件事情去引伸到民進黨都是混球,那你自己要先把混球的定義定義清楚。「陳水扁總統任職期間洗錢海外」,這件事情如果屬實,唯一能證明的也只是「陳水扁總統任職期間洗錢海外」而已,一樣不能證明誰是混球,筆者對某幾個部落客反感的理由是,他們每次都把所謂的民進黨骯髒齷齪的事情,與國民黨的骯髒齷齪事相比,而且強調都要一併處理,不然就是不公平。在不然就是當某一黨的骯髒齷齪事被抓出來,另一黨支持者馬上就可以忘光自己支持的對象也很骯髒齷齪。這些骯髒齷齪的事情都是獨立的事件,你無法由查A事件得到不查B事件是政治迫害,也不能由查了B也查A得到這也是一樁政治迫害。
的確,事情有先後順序的考量,但這種考量就是屬於各人或是各黨的價值觀問題,例如在管仁健大哥的文章中,有一篇屠殺越南難民的文章,其中提到郝柏村對於當時的黨外立委張俊雄的評語,說其有國家利益至上的精神,這是因為張俊雄在知道這件事情後,是跑去找部長私下詢問,不是直接開記者會。這顯示了張俊雄與郝柏村的價值觀,也只能證明他們的價值觀中,也許國家利益、國家尊嚴等等比較重要,你也不能得出他們比較冷血的結論,相反的當時的黨外立委吳淑珍直接質詢,也只能證明他認為這件事情揭發比不揭發好,也不能說她比較有人道精神。
回到剛剛說的,你查不查某案件,有何差別?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查」(這是廢話),一個國民黨的法務部長,他會「先」查有關民進黨的弊案是理所當然,會先去查國民黨的才是有問題,反過來說這道理也是一樣,這有沒有什麼不公平?就以案件的獨立來說,先查後查並無二致,唯一的差別不過是證明了某部長的價值觀是怎樣而已。當然了,談政治跟談邏輯不一樣,如果你能看到這邊還沒有按「上一頁」,大概也不需要筆者多費唇舌。
筆者對這些事件,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有的話大概只是冷笑),理由說穿了很簡單,以一個研究戰略的人角度來說,筆者在乎的是思想上的對抗,也可以說是價值觀的衝突,在這些事件的背後,筆者完全看不出其根本上的價值觀有何不同,黨同伐異、徇私護短這些都是屬於中國傳統「色彩」,我們都在這種色彩下受了教育幾十年,民眾哪裡有什麼思想上的差異?愛不愛台灣、愛不愛中國?你嘛好了,會只提愛台灣與愛中國,而不提其背後的思想根源差異,這種人要不是被政客洗腦洗久了,不然自己就是政客本身。筆者對這種同樣的價值觀產生的對抗,其實沒有多大興趣,就以筆者角度來說,這最多是執行面的差別,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
石之瑜教授的立場眾所皆知,在報紙雜誌的投書顯示其大中國思想與反台獨之砲火猛烈,但對他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問題與研究,政大國關中心出版的刊物,石之瑜投稿過很多次,筆者只能說這些「技術性」的文章,還真的是四平八穩,一點都看不出是石大教授的文筆。至於這代表什麼?讀者可以自己去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