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微雷: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2013年教宗本篤十六世與繼位教宗方濟各的互動和背後的故事。本篤十六世的名字是「若瑟 · 拉辛格」,德國人;方濟各的名字是「喬治 · 馬里奧 · 伯格里奧」,阿根廷人。為了簡化描述,以下都用教宗名號稱呼他們。
我沒有什麼固定的宗教信仰,大多時候是抱持研究人類文明的精神去探索這些宗教的內涵和存在意義,一直到某年我玩了一款遊戲叫生化奇兵無限,才開始對基督文化裡的救贖概念產生濃厚興趣。
加上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推薦,便決定在奧斯卡頒獎前把這部片看完。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我知道幾部以基督教為主題的電影,像是馬丁史柯西斯的沉默、抹大拉的馬利亞、眾星雲集的諾亞方舟、蝙蝠俠的出埃及記,但我一部都沒看過,所以無從比較,但我很高興『教宗的承繼』是我接觸的第一部宗教電影。
故事從2005年的教宗選舉開始說起,電影鉅細靡遺地交代了秘密會議的過程。在教宗過世的15-20天內,各地天主教會的樞機必須趕到梵諦岡參加教宗選舉,全程不對外開放,儀式過程非常莊重,有許多象徵性的儀式,例如用紅線串紙,投完的票要燒掉等等。
如果成功選出教宗,禮拜堂的煙囪就會冒白煙,反之則是放黑煙。投票會一輪一輪地進行下去,直到有某位樞機成功取得三分之二的票數。
透過這部電影,一般人也能一窺教宗秘密選舉的過程,對我來說非常新鮮,這是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習俗,而且對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2012年的天主教發生多起醜聞事件,重創了梵諦岡在世界上的地位,本篤十六世承受巨大壓力,進而有了與方濟各對談的契機。
劇情的核心就是兩位前後任教宗在思想上的碰撞,本篤十六世是一位性格溫和,對基督的理解偏向保守的教宗(至少在電影裡的呈現是這樣),方濟各則是一位活潑、熱愛足球、親近世人的阿根廷神父,思想上偏向改革派。
兩位的價值觀截然不同,這讓他們每次的對談都充滿火花,在溫和的表象下其實是鏗鏘有力的想法和批判,他們對基督的願景也截然不同。
但電影想呈現的不是立場差異,而是他們如何認識彼此,最後成為莫逆之交。
本片的敘事重心是方濟各這位人物,劇本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他為何會放棄婚姻,選擇走進神職,以及他曾經鑄下的大錯,那份無法放下的愧疚和悔恨,進而帶到了本片的主旨『救贖』。
阿根廷在70-80年代經歷了軍政府的恐怖統治,九千名異議分子遭殺害,超過三萬名阿根廷人失蹤,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時期,方濟各的衝動行為導致他沒能保護好教會的同伴。
這段往事有點像「返校」,都是一時間的錯誤抉擇導致身旁的人被國家暴力給吞噬。電影重現當時的情景,將那些殘暴行徑放到螢幕上,也找了年輕的演員飾演方濟各,我非常訝異這部片是有野心的,劇本想探討的議題不只是宗教。
儘管兩位教宗的地位崇高,但在鏡頭的捕捉下,他們更多時候只是兩位信仰基督的老人,也會分享自己的喜好,談論過去的日子,傾聽對方的人生。
飾演方濟各的喬納斯·普賴斯,以及飾演本篤十六世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兩位演員大多時候都在談話,卻彷彿真的經歷過那些事情,那份情緒非常真實,在電腦螢幕前甚至不太容易分神。
這部片雖然是講述基督文化,但背後想傳遞的內涵其實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其實是一個人在面臨精神壓力、人生煩惱和負面情緒時,所需要的宣洩出口。
在這個時代,把神掛在嘴邊似乎顯得很愚昧、很好笑,但隨著貧富差距的惡化、消費主義的盛行、社交平台營造的表象,我們對信仰的依賴其實並未減少,只是替換成別的事物。
基督也隨著時代的浪潮正逐漸改變,對教義的解讀並非一成不變,世界上有保守的基督,也有願意傾聽和改變的基督,也許在更加庸碌的未來世界,人們也更需要被傾聽、被接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