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從前,行政院長眼球擠爆出來:自由血淚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信仰小叮嚀:基督信仰內容,有很長的歷史,很深厚的思想脈絡

社科小常識:《哲學的慰藉》,從六世紀初成書直到十八世紀,歐洲有教養的人近乎無一不愛;淺嚐本書,甚至足以歸化(naturalised)中世紀。

應用小撇步:留意還有什麼很重要,但被世人遺忘的好書?

《納尼亞傳奇》真正的亮點

我們對魯益師(CS Lewis)的認識很容易陷入一個盲點,就是以自身作為基督徒、對文學和電影的愛好為出發點,把魯益師定型為護教大師和大文豪。這樣做是沒有錯,不過就有點可惜。就像我們去米其林甜點店不點招牌手工蛋糕,只點一杯咖啡;或者慕名光顧牛肉麵店,排隊等候一小時,最後只點一碗陽春麵。咖啡和陽春麵可能真的也很好喝、很好吃,可是我們錯過了重點。讀魯益師的作品也會出現這個情況。他的本業、研究領域其實是歐洲文學,執教劍橋的終身教席頭銜叫「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文學教授」,可是華人基督徒以至一般讀者,卻很少涉獵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果。

中世紀的知識,很重要

魯益師生前最後出版的學術著作The Discarded Image (暫時只有簡體中譯本《被棄的意象》)是一本平實但讓人驚豔的作品。這本書來自他在大學講授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文學課的講義,用他自己的說法,是一張帶領門外漢進入中世紀思想世界的地圖。在念神學院的時候,中世紀神學讓我又愛又恨。愛者,是因為在宗教改革初期,基督新教與天主教在聖經詮釋、教會制度、聖禮功效等分道揚鑣,細微的關鍵就在於他們的神學爭論。因此,先不考慮文藝復興影響、印刷術發展、教廷道德敗壞等有時候簡化、戲劇化的解釋,了解中世紀神學(宗教改革的論述素材)是了解基督新教思想根源的入門鑰匙。恨者,是因為我在神學院顧好聖經原文已經不容易,所以沒有時間學拉丁文,以練好基本功進入中世紀思想之境。此外,中世紀的神學論述,跨越悠久歷史的學問經緯。例如阿奎那只要提出一個觀點,他的論述往往向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安瑟倫等大量古代思想家輻射,或旁徵博引,或逐點擊破。這就是說,我認識一個概念,就必須上溯幾百甚至上千年,了解許多更老、更生僻的概念。

一千年的經典:《哲學的慰藉》

離開神學院,投身牧養的江湖,實在無暇做什麼神學。不過魯益師這本《被棄的意象》,卻重燃我對於中世紀世界,以至神學的興趣,讓我在載浮載沉的服事中,有更廣闊的格局,用前人的洞見自勉。《被棄的意象》描述中世紀的人怎麼看待世界,包括天堂與世界、身體與靈魂,用作者的說法叫world models,用今天的說法叫「世界觀」。這世界觀不但有地理、物理、天文、神學上的意義,更深刻影響當時的人對於自由的看法。那麼當時的人怎樣看自由呢?魯益師特別提到一本歷經超過一千年、僅次於聖經的西方思想正典《哲學的慰藉》。他有點誇張地向讀者推薦:「從六世紀初成書直到十八世紀,歐洲有教養的人近乎無一不愛;淺嚐本書,甚至足以歸化(naturalised)中世紀。」

最「衰」的文青

《哲學的慰藉》作者波愛修斯(Boethius,480~524)得魯益師肯定「無庸置疑是基督徒,甚至是一位神學家,其他作品包括《論三位一體》、《論大公信仰》等」。他出身羅馬貴族,生於西羅馬帝國瓦解的時代,深受基督教和古典文化熏陶;二十出頭開始於東哥德王國問政,官拜宮廷總管,名副其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深得國王信任。東哥德王國是入侵、併吞西羅馬的「野蠻」外族之一,這王國日後成為眾矢之的,主要是因為它接管了西羅馬的「蛋黃區」,即整個義大利半島以及周邊範圍。東哥德王一直都是東羅馬帝國傀儡,他得以在蛋黃區稱王,全因為東羅馬皇的支持。東羅馬皇支持東哥德王的理由有兩個。首先是宗教層面的。當時以羅馬主教為首的西方教會,與以君士坦丁堡主教為首的東方教會關係緊張,東羅馬皇希望東哥德王擔任調停溝通角色,緩和東西教會的關係。另外是政治層面的理由。東羅馬皇視東哥德人為野蠻外族,對他們蔑視且痛恨,期盼有一天光復羅馬,讓羅馬重拾昔日榮耀;他一直靜待時機成熟,輕則打壓,重則用武力占領東哥德王國。於是,東哥德王就成為東羅馬皇復國大業的工具、隨時可棄的一顆棋子。在這種宗教和政治張力之下,東哥德王的地位岌岌可危,精神緊繃,甚至有被害妄想,實在不足為奇。

眼珠擠爆出來的行政院長

東哥德王統治三十年之後,東西教會漸趨和好,羅馬教宗帶領訪問團到東羅馬,為東羅馬皇加冕;因為東哥德人信奉亞流派的基督教(尼西亞大公會議判為異端),東西教會更有意以消滅異端的名義,聯手把東哥德人剷除,東羅馬君主在背後作為太上皇當然樂見其成。可憐的是,東哥德王年過七十、身心俱疲,更擔心兔死狗烹的惡夢逐漸應驗。他聽信祕書的虛假指控,順勢捏造叛國的罪名,牽連親近羅馬教廷的波愛修斯,把他關在牢獄中。在拘禁期間,他寫成《哲學的慰藉》,最後不幸被處死。有關他受刑方式有兩個版本的記載,一個是限制級版本,他的頭顱被一條粗繩子綁緊,力度加強直到眼睛自動擠壓脫出,再遭棍子打死。按照羅馬傳統,這種殘酷的死刑只用來對付地位卑賤的人,位極人臣的波愛修斯不應遭此報。另一個是版本沒有那麼殘忍,就是以刀劍了斷。在政界頂峰和不得善終之間的距離,波愛修斯在想什麼?他在獄中失去自由,對自由的反思是什麼?下回繼續。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神聖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都是以基督教為國教,但究竟是兩者的發展卻大為不同。究竟、神聖帝國在中世紀時將世俗權力和神聖權力分開運作的作法,對帝國的命運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如果我們從比對拜占庭和神聖帝國的不同,又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論呢?
Thumbnail
雖然神聖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都是以基督教為國教,但究竟是兩者的發展卻大為不同。究竟、神聖帝國在中世紀時將世俗權力和神聖權力分開運作的作法,對帝國的命運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如果我們從比對拜占庭和神聖帝國的不同,又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論呢?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利瑪竇的一貫舉止是不對抗,強調和諧的關系。他知道如何對慕名的來訪者表現出耐心、寬容和善良。他以耶穌基督的心出發,帶出的良好舉止、理解和尊重中國人民和文化,加上他杰出的學術成就,使他適應了中國的環境。因此, 其中一些也被他生命的不同帶來的福音信息和耶穌基督的救恩所吸引,而成為神的兒女。
Thumbnail
利瑪竇的一貫舉止是不對抗,強調和諧的關系。他知道如何對慕名的來訪者表現出耐心、寬容和善良。他以耶穌基督的心出發,帶出的良好舉止、理解和尊重中國人民和文化,加上他杰出的學術成就,使他適應了中國的環境。因此, 其中一些也被他生命的不同帶來的福音信息和耶穌基督的救恩所吸引,而成為神的兒女。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神的恩典與人的努力,悠久的神學議題 社科小常識:《雅典學院》這幅畫足以歸納西方思想史 應用小撇步:從自由而來的責任,是民主社會想要逃避但又不能逃避的現實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神的恩典與人的努力,悠久的神學議題 社科小常識:《雅典學院》這幅畫足以歸納西方思想史 應用小撇步:從自由而來的責任,是民主社會想要逃避但又不能逃避的現實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有細微但重要的因素 社科小常識:宗教改革需要在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潮下理解 應用小撇步:每個時代都有革命與改革之爭,今天也是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有細微但重要的因素 社科小常識:宗教改革需要在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潮下理解 應用小撇步:每個時代都有革命與改革之爭,今天也是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信仰內容,有很長的歷史,很深厚的思想脈絡 社科小常識:《哲學的慰藉》,從六世紀初成書直到十八世紀,歐洲有教養的人近乎無一不愛;淺嚐本書,甚至足以歸化(naturalised)中世紀。 應用小撇步:留意還有什麼很重要,但被世人遺忘的好書?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信仰內容,有很長的歷史,很深厚的思想脈絡 社科小常識:《哲學的慰藉》,從六世紀初成書直到十八世紀,歐洲有教養的人近乎無一不愛;淺嚐本書,甚至足以歸化(naturalised)中世紀。 應用小撇步:留意還有什麼很重要,但被世人遺忘的好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