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書籍改編電影,「達文西密碼」完美的呈現了影視化的優點和缺點,從優點上來說,在透過模擬歷史場景及機械細部運作動畫與演員場景間的穿插,可以讓讀者立體並真實化自己原有的想像,文字不再是硬板板的筆劃,從夜之羅浮宮的迷幻到滿布藝術品的詭譎命案現場,從夜晚燈火閃爍的街頭飛車追逐到慾望瀰漫的極靜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多變的巴黎面貌都在一部電影中交錯呈現著。
攝影師:Vlada Karpovich,連結:Pexels
但缺點也很明顯,礙於影片的長度勢必得犧牲部份故事的劇情,這點就考驗著電影團隊想怎麼「詮釋」這篇故事,只是很遺憾的是,最後的成品沒有了文字的旁白,邏輯和言外之意在電影裡形同被閹割了。舉個例子,為了羅浮宮館長命案,法舍刑警局長請來了哈佛大學宗教象徵和符號學教授羅柏蘭登當顧(ㄒㄧㄢˊ)問(ㄈㄢˋ) ,在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前問了教授喜不喜歡這個法國象徵,電影裡讓蘭登淡淡地回答說:「非常壯觀。」而法舍局長不領情的回說這是法國臉上的一道疤,徒留蘭登一臉錯愕。書中的蘭登明白這是個兩難問題,表達喜歡會被認為沒品味,但說不喜歡會讓法國人覺得不敬,這源於法國人對玻璃金字塔矛盾心態的情節,被簡化成這局長很難伺候(事實上他的確很難伺候)。
這本書出版之際引起宗教世界的反彈,而電影也適度修飾了原著對教廷的指責,如果詳細去了解蘭登對於聖杯為何物所舉的例證,其實不乏爭議,以尼西亞會議為例,這個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公會議究竟討論了甚麼?又是否真如蘭登教授所說用一次會議的結論將耶穌從人變成神?
沒有甚麼是開一次會議不能定義的!如果有,那就開兩....開三次啦!
從字面上來看,尊稱「聖子」的耶穌跟有著「聖父」稱呼的神在一開始的定義應為從屬關係,但當時有位叫亞他那修的埃及主教越想越不對勁,如果神是唯一的存在,那從屬於神的耶穌不就一樣是人?那是否該把敬拜回歸上帝,並為耶穌這樣半人半神的模糊空間給予一個較明確的定義。
Image by Thomas B. from Pixabay
此話一出震驚基督世界,如果認定耶穌是神的代言人,那可能會造成「神的代言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到時會有讀不完的聖經、翻不完的福音......這種事情可不能發生!亞他那修並知道這會一起廣大的爭議,所以他不是單單提出一個問題,準備萬全的他同時也給出簡潔的解答。
就摻在一起當神拜啊!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此分裂了基督世界,讓支持從屬關係和父子一體的流派為此爭論不已。當時的埃及隸屬羅馬帝國,其君王君士坦丁大帝因此跳出來在拜占庭的尼西亞城召開第一次大公會議。你可以想見當時各說各話的情形,大家都是憑藉各自的認定從書中發掘並解釋有利自己的文字。在這樣的情形下要決定誰說的對就是要比誰拳頭大,該次會議出席約300名主教,其中只有兩位不認同一體論,也因此定調了父與子同體的基本教義。只是雖然這樣的投票數差距很大,但當時全帝國受到邀請的主教其實高達1800名,只有六分之一出席者來決定教義,這立論基礎其實不算穩固。
所以說實話,尼西亞會議其實不是為耶穌賦與神性,兩派都已經認定耶穌為神子,只是與神之間的地位到底為何而有不同意見,但從之後幾次的會議也可以看見很多教義並非有很穩固的證據,反倒比較像是比誰說服力較好,使自己能立足為多數派。
- 第二次君士坦丁大公會議確立了另一個更模糊的「聖靈」與神同階的地位,也自此「三位一體」就成了基督的基本教義。
- 第三次以弗所公會議確立了瑪莉亞為聖母,從耶穌之母晉升為「天主之母」。
- 第四次迦克墩公會議、第五次第二度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及第六次第三度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確立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沒錯,一個議題從西元451年一直討論到西元681年都還有不同意見。)
- 第七次第二度尼西亞公會議恢復聖像尊養但不得崇拜,對於《聖經》聲稱基督為「僕人」,定義為不是指其身分地位,而是指其謙卑、服從和聽命至死的態度。
以上總總,都說明了教義立論的出發點必為「耶穌等於神」,並應據此解釋經典,否則便會被指責是異端。
誰是異端?你才是異端!你全派都是異端!
異端(heresy)最初是從希臘文的 hairesis衍生而來,其意最初為「選擇」。也就是說這字代表的是對方做出了與你不同的選擇,但不帶負面意義。這字很頻繁出現在每次的大公會議,因為每次召開會議都一定是各方主教對於某個教義沒有一致觀點,所以才找大家來討論。而會議決議支持的一方就會變成教義的一部分,而敗者則會被指責為「異端」。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話雖如此,如果單單只是被定義為不同選擇的人,其實對各區主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反正會議決議出來了,大家照做就好。但對於一個新興宗教來說,在立論基礎薄弱之際,這類爭議很容易會引發後續不止息的紛爭,這可不是教廷所樂見的。於是在每次會議被指責為異端者,最後都會面臨的「流放」命運。
- 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裡,不支持「聖子與聖父同質」而拒絕簽署的兩位主教與亞流被驅逐
- 第三次以弗所公會議裡,不主張將瑪利亞稱為「天主之母」,只視之為「耶穌之母」的聶斯脫利及追隨者定為異端並革除職務。
- 第四次迦克墩公會議主張「基督一性論」的猶提干被放逐、第五次第二度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教宗維吉呂被判定散播異端思想,而被主持會議的查士丁尼一世驅逐。及第六次第三度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主張「基督一志論」的教宗和諾理一世被革除了教籍,宣布他為支持異端者。(說到底只有支持「基督的神人二性」,才能免遭迫害。)
- 第七次第二度尼西亞公會議將提出「耶穌養子論」的學派定義為異端。
這樣的場景在歷史上屢屢可見,甚至如同現在社會的縮影,包容和理解被視為會分裂自身的權力,利用更高層級的力量來迫使團體內形成和諧的氛圍,非我族類者,趨之別院。思考不等於質疑,一旦你對神的信仰有所動搖,便會被排除在神所保護的國度之外,那誰來定義動搖?其實也不用定義,拳頭小還嘰嘰喳喳的人,如果不先排除那還有誰要被排除?
包容和理解並不全然只有好處,人類總會先評估後續風險再來決定是否接納「異見」。
參考資料
- 尼西亞會議,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尼西亞會議)
- 三位一體,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三位一體)
- 大公會議,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大公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