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導師時間看星國的居安思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全世界為了防疫而忙的交頭爛額時,有大量中國移民的新加坡卻可以穩定的控制疫情,並以治癒人數獨佔全世界最高,除了有特撥預算的支持,病患診療費用由國家支出,各級學校上下有效率的應變,包括大量減少校職員員工及學生聚會的頻率,每天的消毒洗手等措施,以及嚴格執行隔離政策,課堂上,更是透過導師時間宣導“國家防禦”。

在新加坡,每年的全面防衛日定為2月15日,以紀念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淪陷於日本皇軍的慘痛經歷,涵蓋6條支柱,包括軍事(military)、民防(Civil)、經濟(Economy)、社會(Social)、心理(Psycology)和數碼(DIgital(防禦,並強調每個新加坡人在這策略中皆有重要角色。

每年年初在導師時間都會有一節課用在討論全民防衛的重要性,而今年在武漢病毒還未全面爆發之時,海峽時報特刊就有有如神算般預料到傳染病的發生。來看看特刊的封面吧!


海峽時報國家防衛日特刊封面

海峽時報國家防衛日特刊封面

大家有無注意到右上角有一個圓圓綠綠的東西,那是一個病毒的符號,一月20日的特刊封面就鮮明的體現新加坡未來可能預見的種種威脅。翻開內頁,討論的是2030後的新加坡:


內頁討論蝴蝶效應對新加坡的影響

內頁討論蝴蝶效應對新加坡的影響

2030年的客廳裡,有警察和救護車的緊急按鈕,電腦有必備的監控系統,電視上播報的是:以精品購物街聞名世界的烏節路有士兵駐守,路邊有乞丐即睡在街邊的街友 ,國家被駭客入侵,水源被切斷.....再往下看,


 2030的危機視覺預想圖

 2030的危機視覺預想圖

深度仰賴國際貿易的星國因為受到國際經濟衰退的影響,失業率飆高,民聲四怨,社會變得不穩定,進出購物商城都需被搜身,霧霾嚴重到大家都要戴上口罩,駭客入侵,水源被切斷......

很難想像以社會穩定安全聞名世界的新加坡預見的2030竟會如此可怕,不要說短短十年, 這份報紙出刊後的幾個星期,武漢疫情大爆發,進出各式公共場所不再像以前那麼容易,體溫測量為入場的第一關,酒精洗手為第二關,許多店家因為顧客減少而面臨關閉的危機,政府正以政策介入,透過40億的國家預算來協助企業度過這次的難關,像是租金減免, 就業支持,薪水補助等等來減少企業的裁員甚至倒閉。甚至2018年起,政府原本預計2021-2025年要提升消費稅,但在顧慮這波經濟的下滑後,提升消費稅的政策也會因此暫緩,並強調若未來提升,也會有相關配套( Assurance package)來協助所有新加坡人能因應稅費的提高。

課堂上有關武漢防疫,政府措施的討論,由國家課程(National Education)發展部統一發送給學校教學資源,學校也有公民課程委員會製作 PPT, 發送給各班級統一教學,並提供新聞案件,有的人是自私的囤積口罩,甚至高價賣出,而也有人是主動發送食物給隔離在家的病患,讓學生透過課堂上的討論,了解社會上對這波傳染病的不同回應方式,並思考一個好公民的行為。



課堂上的情境討論:黃牛口罩

課堂上的情境討論:黃牛口罩


對比不肖商人,有的公民卻主動提供洗手液及口罩供大家使用

對比不肖商人,有的公民卻主動提供洗手液及口罩供大家使用


短短一小時的導師時間,可以看出由上而下的教育系統,以及新加坡如何培養一個有責任與使命感的公民,即使現下在教育經濟各方面都為世界借鏡的小紅點,不但不自豪現下所有,反而更深的思考國家需如何地做更萬全的準備,以因應瞬息萬變的世界趨勢。


備註:每年二月新加坡政府都會公布預算,今年除了提到防疫預算外,也一如往常地提到政府對新加坡各個公民的照護及補助措施,有興趣的可以前往連結:

https://www.mof.gov.sg/Newsroom/press-releases/budget-2020-advancing-as-one-singapo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鄉說書人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2021/09/11
閱讀兩本書下的讀書心得,從美國種族歧視看新加坡的種族議題,多元種族和諧共處下的新加坡,有沒有敏感的種族偏見呢?文章娓娓道出筆者十年下來的工作與生活的體驗。
2021/09/11
閱讀兩本書下的讀書心得,從美國種族歧視看新加坡的種族議題,多元種族和諧共處下的新加坡,有沒有敏感的種族偏見呢?文章娓娓道出筆者十年下來的工作與生活的體驗。
2020/09/05
曾經想過教師節為學校的國定假日嗎?碰到今年的冠狀病毒,教師情慶祝會還能怎麼玩? 在新加坡,新加坡的教师节,一開始是9月1日、後來演變為9月第一个星期五,最终改為了每年“第三个学期(Term 3)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通常是星期五),像今年就是今天啦(9月4日)
Thumbnail
2020/09/05
曾經想過教師節為學校的國定假日嗎?碰到今年的冠狀病毒,教師情慶祝會還能怎麼玩? 在新加坡,新加坡的教师节,一開始是9月1日、後來演變為9月第一个星期五,最终改為了每年“第三个学期(Term 3)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通常是星期五),像今年就是今天啦(9月4日)
Thumbnail
2020/08/10
五五歲的新加坡國慶很不一樣,有別於以往,今年一切表演改為直播,而在學校又有什麼樣的活動呢?
Thumbnail
2020/08/10
五五歲的新加坡國慶很不一樣,有別於以往,今年一切表演改為直播,而在學校又有什麼樣的活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2.4.27 這兩天出門、通勤,明顯感覺路上、車上人變多了,甚至遊客也出現了。今天早上到已經來過幾次的醫院卻過門不識,原來門口掃碼和填寫健康聲明的檢查哨已全數撤掉,我想起,正是昨日,新加坡的疫情管制措施全面解封了,我們似乎這才真正進到”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2.4.27 這兩天出門、通勤,明顯感覺路上、車上人變多了,甚至遊客也出現了。今天早上到已經來過幾次的醫院卻過門不識,原來門口掃碼和填寫健康聲明的檢查哨已全數撤掉,我想起,正是昨日,新加坡的疫情管制措施全面解封了,我們似乎這才真正進到”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文 / 賴珩佳 藉著印尼新年長假,上週飛到久違了兩年的新加坡。機上與偌大機場,已無任何一人穿防護衣,新加坡航空機組人員也只戴一層口罩。新加坡機場、商場、甚至書店,用「人潮洶湧」絕不為過,以往或者覺得紛亂,現在竟對人潮有份「好久不見」的感動。 延伸閱讀 「造氧死於缺氧」的學習!印尼被疫情推著往前走
Thumbnail
文 / 賴珩佳 藉著印尼新年長假,上週飛到久違了兩年的新加坡。機上與偌大機場,已無任何一人穿防護衣,新加坡航空機組人員也只戴一層口罩。新加坡機場、商場、甚至書店,用「人潮洶湧」絕不為過,以往或者覺得紛亂,現在竟對人潮有份「好久不見」的感動。 延伸閱讀 「造氧死於缺氧」的學習!印尼被疫情推著往前走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疫情下各國政府企業們紛紛撐不住,且疫苗接種率高的情況下,國外逐漸打開「與病毒共存」的風氣,新加坡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高峰似乎已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4日宣佈,自29日起將大幅放寬防疫措施,投資銀行巴克萊研判,此舉有助新加坡經濟大躍進,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4.9%。
Thumbnail
疫情下各國政府企業們紛紛撐不住,且疫苗接種率高的情況下,國外逐漸打開「與病毒共存」的風氣,新加坡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高峰似乎已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4日宣佈,自29日起將大幅放寬防疫措施,投資銀行巴克萊研判,此舉有助新加坡經濟大躍進,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4.9%。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Thumbnail
五五歲的新加坡國慶很不一樣,有別於以往,今年一切表演改為直播,而在學校又有什麼樣的活動呢?
Thumbnail
五五歲的新加坡國慶很不一樣,有別於以往,今年一切表演改為直播,而在學校又有什麼樣的活動呢?
Thumbnail
當全世界為了防疫而忙的交頭爛額時,有大量中國移民的新加坡卻可以穩定的控制疫情,並以治癒人數獨佔全世界最高,除了有特撥預算的支持,病患診療費用由國家支出,各級學校上下有效率的應變,包括大量減少校職員員工及學生聚會的頻率,每天的消毒洗手等措施,以及嚴格執行隔離政策,課堂上,更是透過導師時間宣導“國家防禦
Thumbnail
當全世界為了防疫而忙的交頭爛額時,有大量中國移民的新加坡卻可以穩定的控制疫情,並以治癒人數獨佔全世界最高,除了有特撥預算的支持,病患診療費用由國家支出,各級學校上下有效率的應變,包括大量減少校職員員工及學生聚會的頻率,每天的消毒洗手等措施,以及嚴格執行隔離政策,課堂上,更是透過導師時間宣導“國家防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