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品牌的產品分析|活動趨勢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撰文者:張家惟Evan

raw-image

由於目前的活動品牌還在驗證階段,本篇不特定指出是哪個品牌。

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大約經過 3 個月的產品歷程,想把部分產品足跡記錄下來,以下會從 #分類、#受眾、#品牌、#拓展、#價格、#市場來探討:

一、分類

活動品牌的產品,顧名思義就是「活動」,可能包含講座、論壇、營隊、戶外探索、團體互動、展會等「動態」的多人進行模式。

將整個品牌視為大產品的話,可再將不同類的小活動視為不同小產品;大產品的競爭對手像是不同活動舉辦單位,或是講座單位;小產品的競品則是時不時會舉辦的職涯講座或單場次活動。

目前品牌的階段在小產品(小型活動)的產出,未來可能會持續提升到大產品(大型活動)的產出,將小產品設定在附屬產品。

二、定位

整體品牌目前預計打造成「青年職涯社群」,專門提供更多元的職涯講座(產品),並希望針對想提早接觸、了解職場真實文化的新鮮人。

這個社群未來也可能會以學院、課程、培育計畫的形式呈現,不會只是單純的一堂一堂的講座,也可能結合工作坊、企業參訪、實習對接等內容,但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青年培育計畫有類似的服務媒介,因此目前還在探索中各種可能性。

三、受眾

預設參與對象為 18–25 歲對自己職涯有迷惘的青年,原本是定位在大學生跟新鮮人,後來在幾次活動測試後,發現打不到原本預期受眾,反而來了一群比較有明確需求的人,例如 #基本認識 XX 領域 、#想知道某個職缺 等。

目前的受眾設定也是因為其他相關品牌的受眾都是類似族群,若拉高到中高階的消費者,反而會跟原本定位不同。

四、拓展

目前產品(講座)通路都是臉書居多,由於目前客群都還是大學生以上,通路仍以臉書為大宗,接著是其他論壇,如 Dcard、Blink、Zuvio、PTT 等,臉書則以不同校園粉專合作宣傳。

宣傳則透過交換條件的方式,例如公關票換取社團協助宣傳,或是針對特定群體有折扣碼。而在 IG 的轉單率則相對低很多,一部份也是因為 IG 是新建立的,追蹤者滿大部分跟 FB 可能重疊。

五、價格

針對上述提到的 18–25 歲客群,價格暫定落在 200–450 元(1堂)之間,包含一般票、學生票、團體票等。

也有思考過是否要走高價策略,像是 800-1500 元(1堂),但後來考慮到原本客群的平均消費等級,並非高價端,未來可能嘗試階段性開設中高價的活動,不斷嘗試價格的可能性。

六、市場

老實說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在驗證,測試原先的假設是否是對的,測試 #主題吸引程度、#講者在受眾的聲量、#價格接受度、#內容滿意度 等。

也漸漸培養自己對於市場的敏銳度,開始能判斷這個產品推出去的市場聲量大概會落在哪個區間,而哪些命題可能打不中,


目前還在嘗試做「產品分析」這個環節,先初步拿「活動品牌」作為嘗試拆解,尚未很完整的分析流程及驗證模式,如果看到這裡有任何回饋或建議都可以再跟我說~



目前還在嘗試做「產品分析」這個環節,先初步拿「活動品牌」作為嘗試拆解,尚未很完整的分析流程及驗證模式,如果看到這裡有任何回饋或建議都可以再跟我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08會員
188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2025/04/20
從 ChatGPT、Claude、Gemini 各種模型的出現,「AI 是否會取代 PM / UX / RD」一直是軟體業在討論的話題,AI 已能撰寫 PRD 產品需求文件、分析用戶、設計原型 Prototype,甚至提供產品決策建議,甚至對於一些產品主管來說,只會執行的初級產品經理職缺可能會越來越
Thumbnail
2025/04/20
從 ChatGPT、Claude、Gemini 各種模型的出現,「AI 是否會取代 PM / UX / RD」一直是軟體業在討論的話題,AI 已能撰寫 PRD 產品需求文件、分析用戶、設計原型 Prototype,甚至提供產品決策建議,甚至對於一些產品主管來說,只會執行的初級產品經理職缺可能會越來越
Thumbnail
2025/04/17
在電商產業擔任產品經理,最常被問的就是「AI 可以在電商平台做哪些事」,像是個人化商品推薦、文案生成、加速上架、AI 客服等,市面上已陸續有 AI 功能逐漸釋出,但 AI 協助購物這段流程要怎麼進行,這篇想記錄初步想法。
Thumbnail
2025/04/17
在電商產業擔任產品經理,最常被問的就是「AI 可以在電商平台做哪些事」,像是個人化商品推薦、文案生成、加速上架、AI 客服等,市面上已陸續有 AI 功能逐漸釋出,但 AI 協助購物這段流程要怎麼進行,這篇想記錄初步想法。
Thumbnail
2025/04/12
Retrospective 是敏捷流程中的回顧環節,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一個可以回顧過往、反思的時刻,這篇會記錄 Retro 的重點,以及產品經理可以如何運用 Retro,讓產品團隊提升開發效率。
Thumbnail
2025/04/12
Retrospective 是敏捷流程中的回顧環節,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一個可以回顧過往、反思的時刻,這篇會記錄 Retro 的重點,以及產品經理可以如何運用 Retro,讓產品團隊提升開發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理產品飛輪效應工作坊-心理師知識產品(講座/寫作)接地策略與技術』 授課講師: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課程時間:4月22日(六)8:30-16:00 課程時數:6.0 小時 上課地點:旌旗教會國光分點 (台中市大里區國光路二段259號 3 樓 之1, R301) 名額: 12名。 費用:特價5800
Thumbnail
『心理產品飛輪效應工作坊-心理師知識產品(講座/寫作)接地策略與技術』 授課講師: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課程時間:4月22日(六)8:30-16:00 課程時數:6.0 小時 上課地點:旌旗教會國光分點 (台中市大里區國光路二段259號 3 樓 之1, R301) 名額: 12名。 費用:特價5800
Thumbnail
活動設計雖然不是一門專精的學科,但我相信做活動出身的設計個個都是雜學高手! 活動設計人的小宇宙就被燃起了
Thumbnail
活動設計雖然不是一門專精的學科,但我相信做活動出身的設計個個都是雜學高手! 活動設計人的小宇宙就被燃起了
Thumbnail
時尚圈日漸惡化的跟風問題,大眾真的知道自己消費了甚麼嗎?社會階級?炫耀心理?透過穿插於消費行為中的教育性質空間,是否能做到這件事情? 本土設計師必須經歷各大國際時裝周的洗禮,才有機會嶄露頭角,但參與一次時裝周的經費不容小覷,又回到經費的問題-本土服裝品牌極度缺乏舞台。
Thumbnail
時尚圈日漸惡化的跟風問題,大眾真的知道自己消費了甚麼嗎?社會階級?炫耀心理?透過穿插於消費行為中的教育性質空間,是否能做到這件事情? 本土設計師必須經歷各大國際時裝周的洗禮,才有機會嶄露頭角,但參與一次時裝周的經費不容小覷,又回到經費的問題-本土服裝品牌極度缺乏舞台。
Thumbnail
本篇分成 #優化 跟 #迭代,優化偏向持續改善的過程,將原本形式做調整;迭代則是改變,將現有的講座形式,進行階段的進化。
Thumbnail
本篇分成 #優化 跟 #迭代,優化偏向持續改善的過程,將原本形式做調整;迭代則是改變,將現有的講座形式,進行階段的進化。
Thumbnail
「我們的活動明明很有價值,為什麼沒人要來?」、「我覺得這個內容很不錯啊,大家不要低估自己的價值。」最近在辦活動常會遇到「#價值的衡量」,到底價值高或低誰說了算,如果是消費者說高又如何?如果是舉辦方說高又如何?
Thumbnail
「我們的活動明明很有價值,為什麼沒人要來?」、「我覺得這個內容很不錯啊,大家不要低估自己的價值。」最近在辦活動常會遇到「#價值的衡量」,到底價值高或低誰說了算,如果是消費者說高又如何?如果是舉辦方說高又如何?
Thumbnail
在這一年的活動策畫,有參與決策一些活動的標題設定,雖然次數相比真正的文案師,或是專業活動策展人還有點遠,但想先記錄這幾次的思考邏輯,希望幾個月後回來看可以狠狠打臉自己XD 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思考是有邏輯脈絡的,而非都是「我認為/我覺得」、「感覺/好像」、「大家可能覺得」這種不確定性來表達一個想法
Thumbnail
在這一年的活動策畫,有參與決策一些活動的標題設定,雖然次數相比真正的文案師,或是專業活動策展人還有點遠,但想先記錄這幾次的思考邏輯,希望幾個月後回來看可以狠狠打臉自己XD 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思考是有邏輯脈絡的,而非都是「我認為/我覺得」、「感覺/好像」、「大家可能覺得」這種不確定性來表達一個想法
Thumbnail
由於目前的活動品牌還在驗證階段,本篇不特定指出是哪個品牌。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大約經過 3 個月的產品歷程,想把部分產品足跡記錄下來,以下會從 #分類、#受眾、#品牌、#拓展、#價格、#市場來探討:
Thumbnail
由於目前的活動品牌還在驗證階段,本篇不特定指出是哪個品牌。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大約經過 3 個月的產品歷程,想把部分產品足跡記錄下來,以下會從 #分類、#受眾、#品牌、#拓展、#價格、#市場來探討:
Thumbnail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Thumbnail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