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這部紀錄片與另一部紀錄片電影配樂傳奇滿相似的,都從早期電影的發展開始說起,有點像是歷史課,每個時代都會介紹一位改變電影製作方式的大師,看他們如何在有限的環境和資源下做出突破。
最早的電影只有畫面沒有音樂,得由影廳內的樂隊提供配樂,以及在場的音效人員透過各種組合器具,迅速模擬畫面裡的音效,顯示當時的觀眾已經對「聽覺」有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30年代初終於出現影像和音軌能併行的影片,各家製片商也錄製自己的罐頭音效,並且重複使用,像是槍聲、落水聲、馬蹄聲,有些音效甚至反覆使用長達30年以上。
早期的音效從業人員並不被重視,被歸類在音樂配樂的體系裡面,一直到5、60年代才開始有「客製化音效」的概念,音效也漸漸從音樂裡分離出來,發展成更龐大的產業鏈。
片中將音效的工作細分成六大類,具體我有點忘了,大致可分成對白、環境音、特效音,以及聲音方面的混音和剪輯,音軌層層堆疊上去,最後才是我們在電影院聽到的聲音。
早期的音效剪輯是用剪刀和膠布,並且各自分工,因此剪輯人員無法知道電影最後「聽」起來會長怎樣,一直到西元兩千年,個人電腦問世,現今大家熟悉的剪輯軟體才開始普及,這些電子化的音訊也終於能在電腦裡「重逢」。
其中有講到一段歷史非常有趣,很值得一聊。
在60年代,電影曾一度面臨電視劇、音樂表演的壓迫而生意冷淡,這讓許多從業人員有了提升電影院規格,提高體驗水準的想法,那時候的戲院大多都是單聲道,所謂雙聲道的概念最早是應用在音樂專輯和演唱會上,特別是披頭四給當時的人們很大的啟發,之後雙聲道才被部分的業者引進到戲院裡,但一開始也只有少數幾間影廳有提供這個服務。
從這點可以發現,『電影院』並非停滯不動的場合,它從早期沒有聲音,進步到單聲道,然後雙聲道,最後是現在主流的環繞音效,而4D版本甚至提供體感和嗅覺的服務,加強觀眾的體驗感。
片中舉例了芭芭拉史翠珊的星夢淚痕是如何促成音響硬體的進步,比較相近的例子,大概就是阿凡達推動了全球3D影廳的普及吧。
這部紀錄片詳細解釋了「聲音」對電影的重要性,以及觀眾不曾注意和發現的細節,其實都對觀影有很大的影響。片中以搶救雷恩大兵為例,什麼時候該塞入滿滿的環境音?當角色開始說話的時候,環境音、配樂、人聲的比重又該如何調整?無聲又該用在什麼時候?
片中也剖析了好萊塢電影是如何創造近乎逼真的音效,他們以星際大戰、亞果出任務、自由大道等電影為例子,可以一窺這些音效人員是如何在幕後透過各種創意和新奇的手段錄製聲音效果。
這部紀錄片對於影迷來說,會是很新鮮的體驗,對影視產業或拍片有興趣的人更是教科書等級的電影。
周末如果還有場次,去戲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