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搖滾外衣包裝的爵士靈魂:紐約爵士吉他好手Jonathan Kreisber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上個月參加紐約吉他好手Jonathan Kreisberg四重奏音樂會的朋友,想必都還對JK音樂的震撼力「餘悸猶存」。首先真的非常要感謝主辦單位河岸留言的用心,不僅積極籌辦台北爵士音樂節提供大家精彩的節目,也在平日邀約當代爵士吉他名家來台,讓大家得以在台灣就直擊世界級的音樂好手。以後還請大家多支持這樣的活動,才有機會看到愈來愈多優質的演出!

而同時也要感謝爵式生活誌的安排,讓我得以JK進行訪談,完成這篇文章。JK對身為爵士演奏者的我來說,影響力相當巨大。不僅在作曲與演奏上深受他的啟發,也在錄製自己的專輯時因為他而決定了鼓手的人選。綜合我對JK的了解以及JK在訪談時透漏的幕後祕辛,這次的撰文將詳盡地與大家分享這位紐約當代爵士吉他名家的音樂。

raw-image
爵士吉他在90年代中後期開始出現許多迥異於先前世代的新聲音(註1),而Jonathan Kreisberg絕對是指標性的人物之一。

雖然生於紐約,但JK隨後就跟著父母遷居邁阿密。JK表示一開始是因為聽了搖滾吉他手Eddie Van Halen的演奏而選擇了吉他,但後來發現Van Halen追求的是融合爵士吉他大師Allan Holdsworth的聲音,而Holdsworth則想要重現爵士薩克斯風大師John Coltrane的演奏。因此,JK不僅彈奏搖滾樂,也在邁阿密完成爵士吉他演奏的學位。

由於這樣環環相扣的音樂啟發過程,剛起步的JK風格其實和大家現在熟知的他有相當大的差異。雖然曾在學生時期與學校的樂團和Joe Henderson、Michael Brecker以及Red Rodney等爵士大師共同演出,但是他最初加入的樂團Third Wish(猜猜下圖哪個是JK?)可是個前衛搖滾樂團,還曾替Steve Vai、Yngwie Malmsteen等搖滾吉他手暖場。他從Third Wish發展而來的第一個三重奏(註2)聽起來也像極Holdsworth的融合風格,幾乎不帶有現在的他的任何色彩。

raw-image

決心在往前邁進之餘也回溯傳統的他,離開邁阿密來到爵士之城紐約,並在各種演出機會中磨練自己的爵士根基。其中最重要的合作,莫過於和鼓手Ari Hoenig以及貝斯手Johannes Weidenmueller的三重奏。

raw-image

這個先前已在鋼琴手Kenny Werner三重奏中磨合已久的節奏組充滿節奏上的創意,他們可以輕易地在不同的節奏群組(grouping)切換、駕馭各種奇數拍,以及運用音符的密集與鬆散製造速度改變的假象(註3)。也因此,JK在2002年進入原音爵士世界的第一張專輯《Trioing》,不意外地在樂曲表現上是如此的有張力,整張專輯的經典曲目以絕佳的創意翻玩。"Countdown"在前奏中精采的獨奏編曲以及"Old Devil Moon"的七拍改編都讓人十足印象深刻。而如"All of You"和"Sweet and Lovely"的即興也已展現他爆發力十足的招牌句法(註4)。

雖然許多人對他這張專輯讚賞不已,但由於JK是自己出資發表,還為了付混音費用賣掉一些音箱家當才得以問世。然而,JK與Ari始終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在Ari的專輯《Bert's Playground》與《Punkbop Band Live》中,JK搭配著Ari令人血脈噴張的節奏對點與切換,有著十足狂野的表現。

或許因為自己出版太過昂貴,JK隨後與荷蘭廠牌Criss Cross合作不少專輯。由於Criss Cross的合作方式是「廠牌擁有音樂版權」,多數音樂家都是錄製標準曲目或其改編來履約。JK在此所發表的《Nine Stories Wide》、《New for Now》、《Night Songs》也不例外(僅有少數原創),但許多的編曲如"Summertime"、"Juju"、"Gone With the Wind"都相當讓人驚艷,非常推薦聆聽。

值得注意的是,在專輯《New for Now》中,鼓手是由Mark Ferber擔任。在Ferber的協助下的後兩張專輯《The South of Everywhere》與《Shadowless》,是JK第一階段音樂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raw-image

00年後的當代爵士鼓手以細碎精密的鼓點、行雲流水的奇數拍與變拍見長,又兼具傳統爵士細膩的音色,而Mark Ferber可說是這個新世代打法的開拓者之一。07年在Mel Bay發行的五重奏專輯《The South of Everywhere》是JK建立其原創風格的重要作品。然而其成功不僅是JK本人更上層樓的作曲能力,也有賴Ferber的詮釋而得以發揮這些曲目的精妙之處。不論是段落編排巧妙的"The South of Everywhere"、寫意搖擺的"Strange Resolution"、自由鬆散的"Kiitos"(註5)、帶有搖滾色彩的"Funeral for the Ants",都同時有著JK的精心設計以及Ferber風格多元又恰到好處的演奏。而JK揉合搖滾樂手般的快速掃弦,以及在理性思考和努力練習下鑲嵌於和弦行進中的音程排列,也在此展露無遺,成為樂迷們愛不釋耳的特色。

這張專輯的中音薩克斯風手Will Vinson則是另一位與JK有著長遠密切合作關係的音樂家。就猶如和Coltrane相對的Miles般,和JK強而有力招招見骨的表現相較,Vinson既旋律性又帶有彷彿飄忽不定的節奏詮釋,正適合帶給樂團不同獨奏者間顯著的對比。聽聽他們兩位在"Funeral for the Ants"的即興,當能更明白兩人互補的巧妙。

raw-image

或許是想要自己完全主導音樂的方向,2011年的專輯《Shadowless》JK又回到了自力更生獨自發行的模式,維持五重奏的編制,僅鋼琴由原先的Gary Versace改為Henry Hey入替。這是我最愛的一張JK作品。複雜的節奏概念、Drum N' Bass節奏的運用、深具特色的和弦編寫、Second line節奏,散見於"Twenty-one"、"Stir the Stars"、"Shadowless"、"The Common Climb"等曲目中。"Long, Like a Mercury Day"更讓人憶起Kurt Rosenwinkel和Mark Turner這對吉他/薩克斯風組合的經典聲響。甚至連唯一一首標準曲"Nice Work If You Can Get It"的特殊變拍設計都是如此富有巧思。如果想要了解JK的音樂,這張是絕對無法錯過的經典之作。

JK自認為鼓手對他的音樂生涯分界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2012年起Mark Ferber的離團可說是他第一階段音樂歷程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新生代鼓手Colin Stranahan協助JK展開第二階段的音樂旅程。

Colin出身自孟克音樂學院(Monk Institute of Jazz),接受眾多歷史級大師的指導,又獲孟克爵士鼓手大賽(Thelonious Monk Competition)第三名的肯定,近年也是紐約爵士樂壇多人競相邀請的紅人。如同Ferber,Colin也因為節奏上有著無比的複雜度與張力,而與JK的音樂異常契合。

當被問及為何與每一任鼓手都維持這麼長的合作關係,JK認為吉他手和鼓手有種密切的連結關係。就好比Pat Metheny和Antonio Sanchez、John Scofield和Bill Stewart這樣長達二、三十年的緊密合作(註6)。JK表示,Scofield甚至說過「如果他背後不是Stewart在打鼓,他就會覺得哪裡怪怪的」。感同身受地JK也因此不論如何增減陣容,鼓手人選都是不動如山。

raw-image

然而,雖然錄音室中JK偏好五重奏(註7),但因為成本考量,在非大型音樂節的巡迴演出時,JK往往剔除鋼琴手,改以四重奏進行。由於Will Vinson本身也會彈奏鋼琴,在部分鋼琴較為吃重的曲目會由Vinson改彈鋼琴(請見下面的影片)。這樣時而五重奏、時而四重奏並由Vinson支援鋼琴的樂團過渡期,也在接下來的專輯《Wave Upon Wave》中被記錄下來。但是隨著JK的曲目愈來愈複雜,不是專職鋼琴手難以負荷,Vinson建議他不如直接以鋼琴手取代薩克斯風手,JK才正式考慮完全以吉他與鋼琴的四重奏編制演出,因此誕生這次的新現場專輯《Capturing Spirits - JKQ Live!》。而他帶來台灣演出的,也正是這樣的組合。

專輯中新任的鋼琴手Martin Bejerano出身邁阿密。他其實出道已久,長期擔任鼓手Roy Haynes的"Fountain of Youth"樂團的鋼琴手,但可能因為主要活動在邁阿密而名氣較不響亮。與JK先前合作的幾位鋼琴手略有不同,這位來自距古巴只有90哩的城市的鋼琴家,不免帶有拉丁音樂的影響。當我向JK提起Martin在專輯中開場曲目"The Lift"的9/8拍節奏上精準的Montuno即興時,連JK自己都覺得相當享受他刺激的演奏。

raw-image

然而可惜的是他無法搭配行程,在此次亞洲巡演中是由另一位斯洛維尼亞籍的Marko Churnchetz代班,無緣讓台灣聽眾一睹其現場風采。無庸置疑地,Marko也是身經百戰的能手,但是也許是這個巡迴剛開始的第二場,可以感受到默契上還是差了一些些,是略為可惜之處。然而貝斯手Matt Clohesy、鼓手Colin都是JK巡迴已久的老搭檔,變拍、拆拍、互動上都是毫無滯礙,依舊可圈可點。

在樂團編制外,JK也分別在2013和2018年做了不同的嘗試,錄製獨奏專輯《One》以及與另一位吉他手Nelson Veras的二重奏《Kreisberg Meets Veras》。
raw-image

就專輯《One》而言,JK表示自己常常在家隨手獨奏彈琴試圖捕捉靈感,便斷斷續續的宅錄記下自己的樂思。原本對獨奏不甚具有信心的他,在成功錄製完此輯第一首曲目、Baden Powell的作品"Canto de Ossanha"後,決心要延伸出一整張專輯。對於複節奏興趣滿滿的他,在"Caravan"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精采編曲。而"My Favorite Things"、"Skylark"、"I Thought About You"等標準曲目的重配和聲,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

這張專輯的成功讓他曾受指彈吉他的音樂節邀請去演出,但JK表示他本人十分緊張:畢竟滿場都是像Andy McKee這種敲敲打打相當炫目的吉他手,和爵士樂講究的方向並不相同。然而,即便受到廣大的好評,JK亦表明他短時間可能不會再繼續往獨奏的方向努力,畢竟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鑽研,而他還是熱愛與樂團的合作。

raw-image

來自巴西且旅居歐洲的Nelson Veras,是個只有爵士音樂圈內,甚至只有爵士吉他手之間才知道的人物(註8)。他低調而寡言(但JK說在他面前Veras話很多),音樂如其人般,即便手指在指板上彈著快要著火的樂句,聽起來還是相當冷靜。兩人相識以後互相欣賞對方的音樂,很快成為好友。自謙演奏能力遠遠不如Veras的JK,原本因為希望讓這位低調吉他手更廣為人知,而計畫幫他到紐約錄音。但在Veras一句:「為什麼不我們兩個二重奏就好了?」的催化下,誕生了這張二重奏作品《Kreisberg Meets Veras》。沸熱如火的JK與冷調似水的Veras,分別在厚實的爵士吉他以及清脆的古典吉他展現截然不同的創意與想法,是近年來少見的爵士吉他二重奏佳作。

而在生涯的第二階段中,他也依靠著建立起來的國際知名度,受到許多Sideman的演出與錄音邀約。

從電風琴大師Dr. Lonnie Smith的三重奏錄音與巡迴、來自辛辛那提的小號手Eric Siereveld、義大利薩克斯風手Stefano di Battista、Fabio Marziali的錄音,到與丹麥貝斯手Morten Haxholm多張專輯的錄音與邀約,JK不論是自己樂團或是擔任Sideman的足跡都遍布歐美。其中Haxholm的三張作品《Equilibrium》、《Quintessence of Dust》、《Vestigium》都有JK與老戰友Ari的參與,作曲也相當有特色,十分推薦。

而他在多張專輯中的演奏,也被許多人採下進而模仿學習。若是說到這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吉他手之一,JK絕對當之無愧。對他的音樂有興趣的朋友,不論是想聆聽或是學習,都可以上他的網站瞧瞧:http://www.jonathankreisberg.com/

JK作品:

  • Trioing (New for Now, 2002)
  • Nine Stories Wide (Criss Cross, 2003)
  • Unearth (Mel Bay, 2005)
  • New for Now (Criss Cross, 2005)
  • The South of Everywhere (Mel Bay, 2007)
  • Night Songs (Criss Cross, 2009)
  • Shadowless (New for Now, 2011)
  • One (New for Now, 2013)
  • Wave Upon Wave (New for Now, 2014)
  • Kreisberg Meets Veras with Nelson Veras (New for Now, 2018)
  • Capturing Spirits - JKQ LIVE! (New For Now, 2019)

(註1)先前世代在此指的是如Pat Metheny、John Scofield、Mike Stern等70~80年代的爵士吉他手。

(註2)成員包括貝斯手Vince Verderame和鼓手Javier Carrion,並錄過一張非常Allan Holdsworth風的融合樂專輯《Jonathan Kreisberg Trio》,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也不想承認,連官方網站都沒有列出這張專輯XD。我自己聽過這張,和現在的風格差異非常大。

(註3)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Ari和Johannes錄製的教學影片《Intro To Polyrhythm》。

(註4)JK的招牌樂句包括三連音複節奏群組樂句以及音程大跨句法。他喜歡以三和弦出發,排列以四個音為一組的複節奏句型,從出道到現在運用過不少類似概念的組合。這樣的思考方式也延伸到他演奏5/4拍的樂曲(五個音一組的三連音句型)、7/4拍的樂曲(七個音一組的八分音符句型)。有的排列方式因為音程跨非常大而極度考驗技巧。

(註5)芬蘭文的謝謝。

(註6)像Mike Stern和Dennis Chambers、Bill Frisell和Kenny Wollensen/Rudy Royston也是很好的範例。

(註7)JK在09年的專輯《Night Songs》其實也是吉他與鋼琴的四重奏。但是《Night Songs》比較像是張口水歌專輯,收錄的全是Ballad的標準曲而非原創。

(註8)Veras在Youtube有個16歲時和Pat Metheny共同彈奏的影片,當時即已讓Pat稱讚不已。

參考資料:

https://www.allaboutjazz.com/jonathan-kreisberg-unearthed-jonathan-kreisberg-by-matthew-warnock.php

https://www.baltimorejazz.com/2020/01/interview-with-guitarist-jonathan-kreisbe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華勁的沙龍
119會員
65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林華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8
90年代的經典名團The Bad Plus是由鋼琴手Ethan Iverson、貝斯手Reid Anderson以及鼓手Dave King三個明尼蘇達老鄉所組成。換過一次團員的The Bad Plus,這回又有人事異動了....
Thumbnail
2021/08/18
90年代的經典名團The Bad Plus是由鋼琴手Ethan Iverson、貝斯手Reid Anderson以及鼓手Dave King三個明尼蘇達老鄉所組成。換過一次團員的The Bad Plus,這回又有人事異動了....
Thumbnail
2021/08/09
今天是爵士鼓手大師Jack DeJohnette的78歲生日。DeJohnette自出道就以流動、細碎、自由的節奏詮釋著稱,再加上精準的技巧,猶如Paul Motian與Tony Williams合體的產物。
Thumbnail
2021/08/09
今天是爵士鼓手大師Jack DeJohnette的78歲生日。DeJohnette自出道就以流動、細碎、自由的節奏詮釋著稱,再加上精準的技巧,猶如Paul Motian與Tony Williams合體的產物。
Thumbnail
2021/06/28
幾個月沒寫寫最近聽了甚麼,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如就再提供一些最近聽的音樂,好讓大家 ̶宅̶在̶家̶積極地參與防疫吧。
Thumbnail
2021/06/28
幾個月沒寫寫最近聽了甚麼,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如就再提供一些最近聽的音樂,好讓大家 ̶宅̶在̶家̶積極地參與防疫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Thumbnail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Thumbnail
西岸的悠閒賣ㄎㄧㄤ風格、芝加哥揉合自由即興與電子元素、跨洋傳到英倫的非洲未來主義。在東岸之外,各地的爵士樂都已被當代流行元素攻陷,音樂家們紛紛投身新潮流之中,企圖形塑爵士樂的新方向...
Thumbnail
西岸的悠閒賣ㄎㄧㄤ風格、芝加哥揉合自由即興與電子元素、跨洋傳到英倫的非洲未來主義。在東岸之外,各地的爵士樂都已被當代流行元素攻陷,音樂家們紛紛投身新潮流之中,企圖形塑爵士樂的新方向...
Thumbnail
這個第一張,只有五首曲子,也是競跑錄音的開始,尤其在初夏默默放著,在持續不間斷的鋼琴聲裡,偶然發現低音提琴跑出來嘣嘣唱一段、空心電吉他也時常會接唱著合作無間的電弦音,而鼓,竟差不多都只是輕輕的敲著,而且一直和我們保持距離。這種錄音的排列位置,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有種在熱帶雨林的濃密樹蔭的氣息...
Thumbnail
這個第一張,只有五首曲子,也是競跑錄音的開始,尤其在初夏默默放著,在持續不間斷的鋼琴聲裡,偶然發現低音提琴跑出來嘣嘣唱一段、空心電吉他也時常會接唱著合作無間的電弦音,而鼓,竟差不多都只是輕輕的敲著,而且一直和我們保持距離。這種錄音的排列位置,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有種在熱帶雨林的濃密樹蔭的氣息...
Thumbnail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Thumbnail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Thumbnail
身為爵士吉他手、作曲家與推廣者的林華勁,自高中就戀上爵士樂,大學後投入爵士吉他演奏至今,常於台灣各大爵士音樂節與藝文空間演出;他也好撰文分享爵士見聞與心得,文章中穿插影音分享,還有文末長串的推薦聆聽清單,對於渴求親近爵士音樂的人來說,是很棒的導引指南。
Thumbnail
身為爵士吉他手、作曲家與推廣者的林華勁,自高中就戀上爵士樂,大學後投入爵士吉他演奏至今,常於台灣各大爵士音樂節與藝文空間演出;他也好撰文分享爵士見聞與心得,文章中穿插影音分享,還有文末長串的推薦聆聽清單,對於渴求親近爵士音樂的人來說,是很棒的導引指南。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Thumbnail
在我決定要錄製自己的專輯時,第一個想要找的成員是Mark Ferber。原因無他,我許多作曲上的想法與靈感,都來自他參與過的專輯錄音。如果能找到他詮釋我的作品,那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紐約厲害的鼓手何其多,但是我認為Mark Ferber始終是相當被低估的一位。或許是因為他從不使用社群媒體的關係,也
Thumbnail
在我決定要錄製自己的專輯時,第一個想要找的成員是Mark Ferber。原因無他,我許多作曲上的想法與靈感,都來自他參與過的專輯錄音。如果能找到他詮釋我的作品,那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紐約厲害的鼓手何其多,但是我認為Mark Ferber始終是相當被低估的一位。或許是因為他從不使用社群媒體的關係,也
Thumbnail
上個月參加紐約吉他好手Jonathan Kreisberg四重奏音樂會的朋友,想必都還對JK音樂的震撼力「餘悸猶存」。首先真的非常要感謝主辦單位河岸留言的用心,不僅積極籌辦台北爵士音樂節提供大家精彩的節目,也在平日邀約當代爵士吉他名家來台,讓大家得以在台灣就直擊世界級的音樂好手。以後還請大家多支持這
Thumbnail
上個月參加紐約吉他好手Jonathan Kreisberg四重奏音樂會的朋友,想必都還對JK音樂的震撼力「餘悸猶存」。首先真的非常要感謝主辦單位河岸留言的用心,不僅積極籌辦台北爵士音樂節提供大家精彩的節目,也在平日邀約當代爵士吉他名家來台,讓大家得以在台灣就直擊世界級的音樂好手。以後還請大家多支持這
Thumbnail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Thumbnail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