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佳影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去年2019年上映的電影),南韓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拿下了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的外語片。
其實從10多年前第81屆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公布後,備受好評的《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沒有入圍最佳影片和導演獎而遭受非議後隔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從5部電影增加最多至10部;且數年後,更將投票制度從”相對多數制”(類似台灣的選舉制度)改為”相對偏好制”(要求投票會員須將所有最佳影片入圍名單排序,計票時須考慮每個會員的序位),且奧斯卡近年來積極招募會員,包含歐洲三大影展獎得主、有色人種、與女性,使得最佳影片得主更難預測但也更多元化與更多的驚喜。
從82屆奧斯卡迄今已有98部電影入圍,並有11部得獎。本文即收集近年來奧斯卡獎的入圍名單與其他獎項(如英國影藝學院獎等等)的得獎名單比較,將82屆奧斯卡做為基期,來分析最佳影片的特色轉變(本來想採Probit分析,但分析結果更不精準)。
其實每個獎項的評審口味不同,重點是要自己能夠喜歡。
第一回 奧斯卡入圍名單
1. 最佳影片”絕緣體”?
從82屆奧斯卡以來,入圍”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歌曲”、”最佳化妝”、與”最佳視覺特效”等4個獎項的電影到最後都與最佳影片獎擦身而過。
上述的動畫片包含《天外奇蹟》(Up)與《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其實和將近30年前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有一樣的結果是可以理解:最佳影片都是劇情或音樂喜劇長片得獎。
至於其他3個獎項就讓人難以接受,因為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有兩首歌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獎”,最終得獎;《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也同時拿下3個獎項;鐵達尼號(Titanic)也入圍這3個獎項,最後拿下”電影歌曲”與”視覺特效”獎。
其中原因是,近年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呼聲相當高的《神鬼獵人》(The Revenant)─入圍”最佳視覺特效” 與"最佳化妝"獎;《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和《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一樣有兩首歌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獎”,最終得獎;與《1917》─入圍”最佳化妝獎”,並獲得”最佳視覺特效獎”,均敗給《驚爆焦點》(Spotligh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與《寄生上流》(Parasite)等片。
但是不代表入圍這幾個獎項就無法得到最佳影片獎,畢竟來日方長。
2. 差點成為最佳影片”絕緣體”的”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名最佳外語片)?
本屆奧斯卡獎將”最佳外語片”改為”最佳國際影片”獎,而不強調語言的區別,而《寄生上流》也成為首部獲得”最佳國際影片”與”最佳影片”獎的電影。
先前的《愛‧慕》(Amour)與《羅馬》(Roma)均同時入圍”最佳外語片”與”最佳影片”獎,然而僅能拿下”最佳外語片”等獎項。如果今年是《1917》拿下”最佳影片”獎而非《寄生上流》,分析結果將會翻轉。
3.最佳導演獎:
奧斯卡獎幾乎最佳影片和導演獎不分家,最佳影片僅有《亞果出任務》(Argo)和《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未入圍最佳導演獎。
不過,《亞果出任務》(Argo)的導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雖然贏得美國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與美國導演工會獎的最佳導演獎,卻意外地未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算是比較特殊的。
4.性別平權嗎?
性別平權是近年來奧斯卡獎最被詬病與關切的議題,而演技獎項也被視為大獎。然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僅有《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中的演員” 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有入圍最佳女主角獎;但入圍甚至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最佳影片”,卻有6部!
不過這也並非代表奧斯卡獎不重視性別平權,畢竟20多年前的最佳影片─《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鐵達尼號》(Titanic)、與《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中的女主角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與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均有入圍或是贏得最佳女主角獎(部分原因是該片入圍獎項最多,或片商行銷策略成功)。
可能原因是,近年來最佳影片呼聲極高的影片《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與《羅馬》(Roma)中的女主角艾瑪·史東(Emma Stone)與墨西哥裔演員耶莉莎·阿帕里西奧(Yalitza Aparicio)均有贏得或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然而在最佳影片獎項中,卻分別敗給第一部探討LGBT議題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與探討黑人平權的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此外,《大藝術家》(The Artist)的女主角貝妮絲·碧祖(Bérénice Bejo)雖然贏得法國凱薩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但僅能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而《寄生上流》(Parasite)的女主角曹如晶雖然贏得南韓電影青龍獎,但美國的演技獎幾乎都是白人的天下,最後雖然贏得美國演員工會的最佳整體演出獎,但無法入圍最佳女主角獎(不過其對手真的很難取代)。
值得嘉許的,《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是陽剛味很重的戰爭電影,卻是由女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執導,並成為史上第一位贏得數個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可見就電影獎來說,性別平權、LGBT、與黑人平權等議題其實是很難取捨的。
5.紅花vs.綠葉:
如果男女主角獎是”紅花”,那麼男女配角獎就是襯托紅花的”綠葉”。而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有入圍甚至獲得”最佳男配角”獎的有8部,有7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可見的配角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主角。
6.沉默的配樂vs.傳頌的歌曲vs.震撼的音效:
許多經典電影都有動聽的配樂,而配樂在電影中的角色其實和配角很像,要很低調且不搶戲,雖然一般觀眾不會特別注意,但卻也會影響觀眾情緒與視角。
而動人的歌曲雖然可以傳頌很久(雖然很多電影都沒有歌曲或插曲),但配樂對於”最佳影片”獎確實有較多加分的功能,有半數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也同時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原著配樂”獎。
除了音樂外,音效也是聲音的重要部門。音效可以分為音效剪輯(sound editing)─於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園等處收集聲音,並將其重新剪輯變成新的聲音;與混音(sound mixing)─將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混入影像中。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音樂與音效會產生衝突。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也有5部獲得”最佳音效剪輯”獎的提名甚至得獎,4部獲得”最佳混音”獎的提名甚至得獎,略少於配樂獎。
7.原著vs.改編劇本:
每部電影都會有劇本,也是大家所關注的獎項。
這些獲得最佳影片的11部電影,有8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其他3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原著劇本與改編劇本的差異是:原著劇本須要有所創新、對社會的觀察、或是對於未來的預測─例如《寄生上流》;然而,最佳改編劇本,係改編已經存在的小說、舞台劇、或電影,而容易和原著比較,除了要忠於原著外,更要有所突破與亮點─例如《亞果出任務》。
9.場景設計vs. 服裝設計:
場景與服裝設計可以幫助演員與觀眾更加融入劇情,雖然可以視覺特效取代,但演員必須要靠想像才能發揮演技;而場景與服裝設計的工作類似─場景設計可以想像成是替場景穿上服裝。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也有5部獲得”最佳場景設計”獎的提名甚至得獎,4部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提名甚至得獎。
10.攝影vs.剪接:
攝影的目的係要取得影像,雖然部分影像可以視覺特效取代,但仍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剪接的功能係將不必要的影像移除掉並重新排列組合,使得故事更流暢。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僅有2部未獲得”最佳剪接”獎提名,另外有5部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提名甚至得獎。
11.入圍最多獎項?
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僅有4部入圍最多獎項─《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鳥人》(Birdman)、與《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然而早期的最佳影片─諸如《賓漢》(Ben-Hur)、《鐵達尼號》(Titanic)、與《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均能獲得最多最多獎項的提名,最後獲得最多獎項(共11項)。
第二回 考慮其他獎項:
將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和其他電影獎比較:
1. 金球獎:
有2部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與音樂劇獎,有3部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除了表示奧斯卡評審偏好劇情片外,更表示金球獎係由美國外籍記者投票,其結果往往和專業電影人當會員與評審的奧斯卡獎口味不同。
2. 美國製片工會獎:
有8部獲得最佳製片工會獎,原因可能是投票均採”相對偏好制”外,評審的組成也是以專業電影人為主(如電影製片)。
3. 美國演員工會獎與獨立電影精神獎:
有5部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獎,亦有5部獲得獨立電影精神獎最佳影片。
然而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獎係強調電影每個演員的整體演技(採用群戲表演會較吃香),會員評審均為專業演員;獨立電影精神獎係以小成本獨立製作電影為主。
而這些電影也通常較少有預算用在技術層面上,如視覺特效或化妝等,因此入圍獎項較少但也容易獲得最佳影片。
4. 英國影藝學院獎:
僅有4部拿下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影片獎,且近6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與英國影藝學院獎不一致。
可能原因是,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影片偏好以英國電影、大場面大製作的電影為主,而會和美國演員工會獎與獨立電影精神獎有不同的取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110內容數
電影音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顧名思義,本片從英文片名可知,係描述兩家汽車公司福特(Ford)和法拉利(Ferrari)競爭與鬥爭的故事,但其實對於公司內鬥和同事情誼也有很深刻的描述。 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的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是一位賽車選手,然而因為心臟問題轉而從事汽車設計師與銷售人
顧名思義,本片從英文片名可知,係描述兩家汽車公司福特(Ford)和法拉利(Ferrari)競爭與鬥爭的故事,但其實對於公司內鬥和同事情誼也有很深刻的描述。 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的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是一位賽車選手,然而因為心臟問題轉而從事汽車設計師與銷售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La La Land樂來越愛你》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史東和萊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音樂愛情電影。這部電影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14項提名,最終贏得了6項大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大獎。
Thumbnail
22023年獲得金獅獎的《可憐的東西》,是該年度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可以留名影史的精采電影,這部片是導演尤格藍西莫拍過時長最長的電影,最終讓艾瑪史東在35歲的年紀二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如果要說近年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可憐的東西》大概會名列前茅,它荒誕、獵奇、露骨,卻又極具思考性及餘韻,大膽的角色設定與腦洞大開的劇情,想必讓每個走進影廳的觀眾,都完全能夠理解,為何它能夠入圍2024奧斯卡多項大獎,而艾瑪.史東能獲得最佳女主角絕對是實至名歸。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畫上句點,然而,得獎者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艾瑪史東(Emma Stone)卻因爭議捲入歧視風波。艾瑪史東應得的獎項被楊紫瓊頒發,為此,楊紫瓊特地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試圖平息這場風波。
Thumbnail
去年的經驗好像都猜不準XD,不過重點是有對每個獎項都認真寫了分析,誰的贏面大誰又只是入圍即肯定?得不得獎真的是蠻看運氣的,不只看電影本身還看對上了哪些對手。 綜觀來看,今年似乎沒有太多懸念,<奧本海默>、<可憐的東西>應該包辦最受矚目的幾個獎項,其他影片較有機會在技術類別被看見
Thumbnail
在2024奧斯卡金像獎中獲5項大獎提名(包括 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由《繼承人生》亞歷山大潘恩執導,《叢林奇航》保羅·基安馬提和《失落謎城》達芬·喬伊·藍道夫主演。難搞怪老師大戰叛逆學生,由廚娘作催化劑,即將改變彼此的一生。
Thumbnail
今年(2024)第 77 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又稱英國奧斯卡 )完整得獎名單正式出爐!其中由諾蘭執導的傳記片《奧本海默》成功再下一城!無懸念直接橫掃最佳影片等 7 項大獎,成為本屆的最大贏家;由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獲得最佳女主角 5 項大獎居次。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等影壇盛事,紛紛公布入圍或揭曉,趨勢一致,都是「奧本海默」大勝、「芭比」點綴小獎。
Thumbnail
2024年第51屆,有著「動畫奧斯卡」之稱的安妮獎於昨天公佈了完整入圍名單,其中長片類獎項由熱門串流 Netflix 出品的原創動畫片《怪物少女妮莫娜》一共入圍最佳影片、角色動畫、角色設計、導演、聲音演出、剪輯 6 大獎,成為目前階段的大贏家。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La La Land樂來越愛你》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史東和萊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音樂愛情電影。這部電影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14項提名,最終贏得了6項大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大獎。
Thumbnail
22023年獲得金獅獎的《可憐的東西》,是該年度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可以留名影史的精采電影,這部片是導演尤格藍西莫拍過時長最長的電影,最終讓艾瑪史東在35歲的年紀二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如果要說近年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可憐的東西》大概會名列前茅,它荒誕、獵奇、露骨,卻又極具思考性及餘韻,大膽的角色設定與腦洞大開的劇情,想必讓每個走進影廳的觀眾,都完全能夠理解,為何它能夠入圍2024奧斯卡多項大獎,而艾瑪.史東能獲得最佳女主角絕對是實至名歸。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畫上句點,然而,得獎者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艾瑪史東(Emma Stone)卻因爭議捲入歧視風波。艾瑪史東應得的獎項被楊紫瓊頒發,為此,楊紫瓊特地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試圖平息這場風波。
Thumbnail
去年的經驗好像都猜不準XD,不過重點是有對每個獎項都認真寫了分析,誰的贏面大誰又只是入圍即肯定?得不得獎真的是蠻看運氣的,不只看電影本身還看對上了哪些對手。 綜觀來看,今年似乎沒有太多懸念,<奧本海默>、<可憐的東西>應該包辦最受矚目的幾個獎項,其他影片較有機會在技術類別被看見
Thumbnail
在2024奧斯卡金像獎中獲5項大獎提名(包括 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由《繼承人生》亞歷山大潘恩執導,《叢林奇航》保羅·基安馬提和《失落謎城》達芬·喬伊·藍道夫主演。難搞怪老師大戰叛逆學生,由廚娘作催化劑,即將改變彼此的一生。
Thumbnail
今年(2024)第 77 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又稱英國奧斯卡 )完整得獎名單正式出爐!其中由諾蘭執導的傳記片《奧本海默》成功再下一城!無懸念直接橫掃最佳影片等 7 項大獎,成為本屆的最大贏家;由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獲得最佳女主角 5 項大獎居次。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等影壇盛事,紛紛公布入圍或揭曉,趨勢一致,都是「奧本海默」大勝、「芭比」點綴小獎。
Thumbnail
2024年第51屆,有著「動畫奧斯卡」之稱的安妮獎於昨天公佈了完整入圍名單,其中長片類獎項由熱門串流 Netflix 出品的原創動畫片《怪物少女妮莫娜》一共入圍最佳影片、角色動畫、角色設計、導演、聲音演出、剪輯 6 大獎,成為目前階段的大贏家。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