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佳影片?

2020/03/30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給去年2019年上映的電影),南韓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拿下了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的外語片。
其實從10多年前第81屆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公布後,備受好評的《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沒有入圍最佳影片和導演獎而遭受非議後隔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從5部電影增加最多至10部;且數年後,更將投票制度從”相對多數制”(類似台灣的選舉制度)改為”相對偏好制”(要求投票會員須將所有最佳影片入圍名單排序,計票時須考慮每個會員的序位),且奧斯卡近年來積極招募會員,包含歐洲三大影展獎得主、有色人種、與女性,使得最佳影片得主更難預測但也更多元化與更多的驚喜。
從82屆奧斯卡迄今已有98部電影入圍,並有11部得獎。本文即收集近年來奧斯卡獎的入圍名單與其他獎項(如英國影藝學院獎等等)的得獎名單比較,將82屆奧斯卡做為基期,來分析最佳影片的特色轉變(本來想採Probit分析,但分析結果更不精準)。
其實每個獎項的評審口味不同,重點是要自己能夠喜歡。
第一回 奧斯卡入圍名單
1. 最佳影片”絕緣體”?
從82屆奧斯卡以來,入圍”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歌曲”、”最佳化妝”、與”最佳視覺特效”等4個獎項的電影到最後都與最佳影片獎擦身而過。
上述的動畫片包含《天外奇蹟》(Up)與《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其實和將近30年前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有一樣的結果是可以理解:最佳影片都是劇情或音樂喜劇長片得獎。
至於其他3個獎項就讓人難以接受,因為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有兩首歌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獎”,最終得獎;《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也同時拿下3個獎項;鐵達尼號(Titanic)也入圍這3個獎項,最後拿下”電影歌曲”與”視覺特效”獎。
其中原因是,近年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呼聲相當高的《神鬼獵人》(The Revenant)─入圍”最佳視覺特效” 與"最佳化妝"獎;《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和《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一樣有兩首歌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獎”,最終得獎;與《1917》─入圍”最佳化妝獎”,並獲得”最佳視覺特效獎”,均敗給《驚爆焦點》(Spotligh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與《寄生上流》(Parasite)等片。
但是不代表入圍這幾個獎項就無法得到最佳影片獎,畢竟來日方長。
2. 差點成為最佳影片”絕緣體”的”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名最佳外語片)?
本屆奧斯卡獎將”最佳外語片”改為”最佳國際影片”獎,而不強調語言的區別,而《寄生上流》也成為首部獲得”最佳國際影片”與”最佳影片”獎的電影。
先前的《愛‧慕》(Amour)與《羅馬》(Roma)均同時入圍”最佳外語片”與”最佳影片”獎,然而僅能拿下”最佳外語片”等獎項。如果今年是《1917》拿下”最佳影片”獎而非《寄生上流》,分析結果將會翻轉。
3.最佳導演獎:
奧斯卡獎幾乎最佳影片和導演獎不分家,最佳影片僅有《亞果出任務》(Argo)和《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未入圍最佳導演獎。
不過,《亞果出任務》(Argo)的導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雖然贏得美國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與美國導演工會獎的最佳導演獎,卻意外地未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算是比較特殊的。
4.性別平權嗎?
性別平權是近年來奧斯卡獎最被詬病與關切的議題,而演技獎項也被視為大獎。然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僅有《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中的演員” 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有入圍最佳女主角獎;但入圍甚至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最佳影片”,卻有6部!
不過這也並非代表奧斯卡獎不重視性別平權,畢竟20多年前的最佳影片─《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鐵達尼號》(Titanic)、與《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中的女主角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與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均有入圍或是贏得最佳女主角獎(部分原因是該片入圍獎項最多,或片商行銷策略成功)。
可能原因是,近年來最佳影片呼聲極高的影片《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與《羅馬》(Roma)中的女主角艾瑪·史東(Emma Stone)與墨西哥裔演員耶莉莎·阿帕里西奧(Yalitza Aparicio)均有贏得或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然而在最佳影片獎項中,卻分別敗給第一部探討LGBT議題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與探討黑人平權的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此外,《大藝術家》(The Artist)的女主角貝妮絲·碧祖(Bérénice Bejo)雖然贏得法國凱薩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但僅能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而《寄生上流》(Parasite)的女主角曹如晶雖然贏得南韓電影青龍獎,但美國的演技獎幾乎都是白人的天下,最後雖然贏得美國演員工會的最佳整體演出獎,但無法入圍最佳女主角獎(不過其對手真的很難取代)。
值得嘉許的,《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是陽剛味很重的戰爭電影,卻是由女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執導,並成為史上第一位贏得數個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可見就電影獎來說,性別平權、LGBT、與黑人平權等議題其實是很難取捨的。
5.紅花vs.綠葉:
如果男女主角獎是”紅花”,那麼男女配角獎就是襯托紅花的”綠葉”。而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有入圍甚至獲得”最佳男配角”獎的有8部,有7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可見的配角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主角。
6.沉默的配樂vs.傳頌的歌曲vs.震撼的音效:
許多經典電影都有動聽的配樂,而配樂在電影中的角色其實和配角很像,要很低調且不搶戲,雖然一般觀眾不會特別注意,但卻也會影響觀眾情緒與視角。
而動人的歌曲雖然可以傳頌很久(雖然很多電影都沒有歌曲或插曲),但配樂對於”最佳影片”獎確實有較多加分的功能,有半數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也同時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原著配樂”獎。
除了音樂外,音效也是聲音的重要部門。音效可以分為音效剪輯(sound editing)─於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園等處收集聲音,並將其重新剪輯變成新的聲音;與混音(sound mixing)─將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混入影像中。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音樂與音效會產生衝突。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也有5部獲得”最佳音效剪輯”獎的提名甚至得獎,4部獲得”最佳混音”獎的提名甚至得獎,略少於配樂獎。
7.原著vs.改編劇本:
每部電影都會有劇本,也是大家所關注的獎項。
這些獲得最佳影片的11部電影,有8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其他3部入圍甚至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原著劇本與改編劇本的差異是:原著劇本須要有所創新、對社會的觀察、或是對於未來的預測─例如《寄生上流》;然而,最佳改編劇本,係改編已經存在的小說、舞台劇、或電影,而容易和原著比較,除了要忠於原著外,更要有所突破與亮點─例如《亞果出任務》。
9.場景設計vs. 服裝設計:
場景與服裝設計可以幫助演員與觀眾更加融入劇情,雖然可以視覺特效取代,但演員必須要靠想像才能發揮演技;而場景與服裝設計的工作類似─場景設計可以想像成是替場景穿上服裝。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也有5部獲得”最佳場景設計”獎的提名甚至得獎,4部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提名甚至得獎。
10.攝影vs.剪接:
攝影的目的係要取得影像,雖然部分影像可以視覺特效取代,但仍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剪接的功能係將不必要的影像移除掉並重新排列組合,使得故事更流暢。
而這11部最佳影片中,僅有2部未獲得”最佳剪接”獎提名,另外有5部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提名甚至得獎。
11.入圍最多獎項?
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僅有4部入圍最多獎項─《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鳥人》(Birdman)、與《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然而早期的最佳影片─諸如《賓漢》(Ben-Hur)、《鐵達尼號》(Titanic)、與《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均能獲得最多最多獎項的提名,最後獲得最多獎項(共11項)。
第二回 考慮其他獎項:
將這11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和其他電影獎比較:
1. 金球獎:
有2部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與音樂劇獎,有3部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除了表示奧斯卡評審偏好劇情片外,更表示金球獎係由美國外籍記者投票,其結果往往和專業電影人當會員與評審的奧斯卡獎口味不同。
2. 美國製片工會獎:
有8部獲得最佳製片工會獎,原因可能是投票均採”相對偏好制”外,評審的組成也是以專業電影人為主(如電影製片)。
3. 美國演員工會獎與獨立電影精神獎:
有5部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獎,亦有5部獲得獨立電影精神獎最佳影片。
然而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獎係強調電影每個演員的整體演技(採用群戲表演會較吃香),會員評審均為專業演員;獨立電影精神獎係以小成本獨立製作電影為主。
而這些電影也通常較少有預算用在技術層面上,如視覺特效或化妝等,因此入圍獎項較少但也容易獲得最佳影片。
4. 英國影藝學院獎:
僅有4部拿下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影片獎,且近6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與英國影藝學院獎不一致。
可能原因是,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影片偏好以英國電影、大場面大製作的電影為主,而會和美國演員工會獎與獨立電影精神獎有不同的取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85內容數
電影音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