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標題:of 與「于」或「關于」、「由于」、「源于」、「屬于」、「擁于」(有于) 甚至「範圍于」(位于) 及「于附」、「于(一)份」、「于(一)方」、「于(一)方面」等即類似但不完全等同於「於」、「關於」、「由於」、「源於」、「屬於」、「擁於」(有於)、「範圍於」、「位於」、「附於」、「(一)份於」、「(一)方於」、「(一)方面於」等之轉換密碼
【附圖ㄧ:「于、於」字形演化及 of 與「于」的橋接分析】
o:約略形聲台閩語的「芋」式發音 ó 而轉換漢字「于」,此外殷商甲骨文「于」字也有「弓于」合寫的字體,或表示弓箭對準目標或放弓的聲音之意 (P.S. 以篆文解字的《說文解字》記載「亏,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从亏。今變隸作于。」即可能來自此意的引申。),而此處 o 音也可能來自「弓」的漢語發音 gong 或 giong 等之 o;o 或同時有 close to、concering to、original from、belong to、owned to 等含意,即與「關于」、「源于」、「由于」、「屬于」、「擁于」(意通「有于」) 甚至「範圍于」(位于) 等含意相關。
f:通過大寫 F 象徵漢字「于」。
o + f = of,相當於漢字「于」或「關于」、「源于」、「由于」、「屬于」、「擁于」(有于) 甚至「範圍于」(位于) 等,語法是「A 于 B = B 之 A」,或類似但不完全等同於「於」或「關於」、「源於」、「由於」、「屬於」、「擁於」(有於) 之意,但是在現代漢字白話文中「于」字幾乎已成罕用字。
此外,of 和後世的漢字「于」也可能有一個更精簡的橋接方式就是「of = 偶F = FF = 于」,其中 FF 左邊的 F 以左右鏡影的方式與右邊的 F 相連組合而約略象徵漢字「于」。或者是,通過另一個橋接式「of = one.f = 一.F = 一.一Γ = 一一Γ = 一一L = 一一亅 = 二亅= 于」轉換漢字「于」,其中 f 通過大寫 F 分解爲符號「一Γ」,且符號 Γ 通過旋轉鏡射約略象徵符號 L 再約略象徵漢字符號「亅」。
也就是說,古代漢字文本中的「于」字有時也可能和 English 的 of 用法相當,例如「A 于 B」即 「A of B」,但是這個規則其實在古代漢字文化中也運用的很混亂,沒有完全普及化,所以有時候「于」又像「於」、「在」的意思,不像 English 表達「於」、「在」時使用的是與 of 不同的字,如 in (於、於內)、at (於點、於地)、on (于面、于昂面、于昂面內,意指「在表面」、「在面上」或「在上面」) 等。
個人認為,由於漢字「于」的字形上部帶有刻度線,在關係的表達中也似乎比「於」字更加準確或精確,而「於」字則可能用於表達「在某個方面」、「含概」之類的關係而較類似 English 的 about (含包於至、含包約至、含包關聯至、大約關於至) 之語意,但是當今「于」字在中文裡幾乎已成罕用字。此外,也許在位置的表達中「于」比較接近 on (于面、于昂面、于昂面內,意指「在表面」、「在面上」或「在上面」) 或較準確的 at (於點、於地),但是若 at 也有 about 的縮寫之意,那麼 at 就還是更接近「於」而不是「于」了。
另外,由於 of 或有「關于」之意,即代表「有關聯」、「有關係」之類的含意,例如:"He is a friend of mine." 直譯即「他是ㄧ位友人者關于我之有。」 ,意思是「他是和我有關聯的友人」而不ㄧ定是說「他是屬於我的友人」或「他是我擁有的友人」,這樣可能會被以為是ㄧ種太過於所有格的講法,English 或許講得比較謹慎、含蓄ㄧ些。
從發音的線索和前述的推論來看,of 一字可能另有一些其它含意,例如:「于附」(類似「附于」、「屬于」或「附屬于」之類);「于份」、「于ㄧ份」(此時 o 同時代表 one -- 一),即類似「ㄧ部份于」、「一部份在」;「于方」、「于ㄧ方」,即類似「方于」或「一方在」甚至可能還有「于方面」、「于一方面」(此時 f 又同時代表 face 之類而轉換漢字「面」) 即「一方面在」之意等。
在台閩語中,有人講芋仔冰,也有人講芋冰;有人講魷魚,但是沒聽過魷仔魚;有人講樹仔腳,但是無人講厝仔內;有人講兵仔車,但是無人講機仔車。「仔」看似ㄧ種中綴字或語助字,何有ㄧ定的邏輯?所以,這個「仔」除了中綴字和語助字,可能有時也佮 English 的 of 用法相通,親像「A of B 」代表 「B 中之 A 」的講法,例如「鯽仔魚」轉成「鯽 of 魚」(鯽于魚) 意思就是「魚中之鯽」,意義清楚合理,又例如「墓仔坡」即「墓于坡」即「墓 of 坡」即「坡中之墓」,但是無有普遍將此規則運用在台閩語所有的名稱裡,變得有點混亂,不過可能還有其它未知的章法也不一定。
台閩語「在」發音 di,可能是從「在」字的殷商甲骨文字體形似包含字母 T 的關聯而來,又和 Old French 的 de (當作介繫詞時也可和 English 的 of 相通,也能橋接於漢字「于」即 de = 丁一 = 于,又能橋接於漢字「在」即 de = 土E = 土彐 = 土扌= 在,或 de = décennie.état = 十.土 = 十土 = 在) 系出同源。漢字「在」於金文中演變出類似「土十」或「十土」合成的字體,篆文又演變爲「才土」或有點形似符號「扌土」合成的字體,至於現代中文的「在」字之字形則可能是受到《說文解字》記載「在,存也。从土才聲。」的影響而使得它和「存」字的部份符號變得ㄧ樣。(P.S. 參考【附圖二:「在、存」字形演化】)
P.S. 另有玄機的 of course
of course:然當,此時爲「當然」的同義倒裝詞;問無題,此時意通「沒問題」;于弗可有另思疑,即「于關(某某)沒有其它可以懷疑的想法」或「關于(某某)不可置疑」;于弗可置疑,類似「于關(某某)不可置疑」;無非然當;無非當然;無非當之,類似「當之無愧」;無非當應;無非當是;無非看來是。
此片語中的 of 和介繫詞 of 的一般含意不完全相同,並且其中的 course 也不是一般的 course (課程,其中 se 約略形聲台閩語「程」;趕于凹陷,類似「以陷井捉捕」;圍捕獵狩;犬于用獵狩,意通「獵犬」;哭流泪、哭湧淚水溢、啜泣、淚下、淚流,此時類似「哭泣或啜泣而流下眼淚」;溝讓水移、溝用於流水、溝用於流洩,此時又類似「洩水溝」或「行水道」;水流;場所;處理;過程;情勢;況情;況形;況樣;況狀;況態;況) 之含意。
亦即,個人懷疑原來造字時可能是寫爲 ofcourse 而不是 of course,但可能後來被誤會是 of 和 course 的組合,或是只在故弄玄虛而已。
所以,若以漢字「然當」(當然) 的轉換為例,從橋接式「of course = ofcourse = o.f.c.o.u.r.s.e = dot.four.canis.one.月.round.尚.一 = 點.四.犬.1.月.〇.尚.一 = 丶.四.犬.丨.月.囗.尚.一 = 丶四.犬.丨.月.囗.尚.一 = 灬.犬.丨.月.囗.尚.一 = 灬犬丨月囗尚一 = 然當」(爲「當然」的同義倒裝詞) 中即可能証明這個推論,因爲其中 of 其實可能是 dot.four 即「點四」之意,用來表示漢字「然」下部的四個意通漢字符號「火」且可能意通 fire 的點狀符號「灬」。
補記:become of 中的 of 可能帶有的語意
become of:become于;become關于;become果于、become于甫、become于莆,類似「become結果于」,o 或象徵「果」或「結果」;become後甫于、become後莆于,此時類似「become後果于」,此時 o 同時約略形聲台閩語「後」。其中「于」也包含「關于」之意,「甫」、「莆」意通「果」、fr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