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想要政府「發放現金」紓困嗎?政府什麼時候該發現金? /Vivian Fa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知道嗎?全世界已有133個國家針對COVID-19疫情提出社福保障紓困方案;而在這133個國家裡,至少有87個已經祭出「現金發放」來協助民眾度過難關。那麼,「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Vivian Fang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學教授經濟系課程7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關懷社會的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業戰場、深耕國際市場商業開發十餘年;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相關等領域,擔任智囊、幕僚、業務、行銷、商業開發等職務。目前提供商業智庫服務,商業顧問教學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Pareto)改善與最優化。
raw-image

發放現金的國家

目前全球有5個國家或地方,發放了「單次無門檻現金」:

  1. 香港:US$1,290;
  2. 日本:US$955;
  3. 澳門:US$1,268;
  4. 賽爾維亞共和國:US$108;
  5. 新加坡:US$420。

有些政府則為發放現金設定了條件、門檻、或是特定身分限制;列舉部分如下:

  1. 澳洲:US$455,限低收入戶;
  2. 加拿大:US$1,400/月,失業補助可達4個月;
  3. 法國:US$1,624,限自營業者、低收入家庭;
  4. 德國:最多US$16,240,限自由工作者(藝術家、護士等等);
  5. 希臘:US$866,限自營業者及因疫情失業者;
  6. 印度:農民可收到US$40補助;
  7. 伊朗:可收到US$400,限低收入及失業者;
  8. 馬來西亞:各式現金發放方案,最多US$365,限低收入戶;
  9. 菲律賓:各式現金發放方案,低收入戶最多US$160,工作受疫情影響勞工最多US$100;
  10. 南韓:各式現金發放方案,家庭收入在百分位70%之後者最多US$800;
  11. 美國:成人最多US$1,200、小孩US$500,實際補助數字與收入相關,低收入戶補助金額高;
  12. 英國:US$1,232,與收入相關;
  13. 台灣:最高US$1,000,針對自營業者與低收入戶。

直覺上來看,大家當然都愛現金;但你知道「發放現金」為什麼是目前全球各國政府最愛使用的紓困工具嗎?

政府的紓困工具

政府的紓困工具種類很多,包括現金發放、薪資補助、社會保險(勞工、醫療)繳納補助、失業補助、兒童津貼、減稅、稅務延遲、寬鬆貸款(含融資等)、搶救產業補助、官方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等等。

上述這些紓困工具,各有其優缺點。有些政策需要政府事先額外編列經費後,法規才能上路,但有些則不太需要。

在幫助企業及民眾預支資金調度的紓困角度來看,寬鬆貸款有其必要性;然而無論是條件多優渥的貸款或融資,畢竟這是預支將來的儲蓄,遲早要還。所以,如果企業或個人對於未來景氣與收入不看好,要跨出借貸這一步、以及真正借貸成功的機會,相對也都不高。

所以,在上述的這些紓困方案之中,我個人傾向政府朝「減稅」方向來發想。

尤其是針對「營業稅率調低」這種可以直接「刺激需求」的政策(demand-side approach),絕對是景氣低迷時振興整體經濟的必要作法。

台灣的現金發放

根據政府目前推出的紓困方案,大約有133.5萬人的目標群組,符合自營業、且薪資低於標準薪資的條件;這個群組的勞工可以向政府申請每月1萬元、為期3個月的現金發放。

根據台灣的勞動整體數據(含就業及失業人口總數約為1,120萬人),這個措施可以說大約照顧了11%的勞工。

同時,政府也正在研擬受眾更多的紓困方案,以利振興經濟。目前提出的「酷碰券」類似消費的「滿額回饋」:消費者購物滿特定金額之後,就回饋消費金額的25%。

這個方案目前尚未確定實施方式,可能是讓消費者在下次消費時抵用、也可能當下就退款到消費者的帳戶。

針對疫情紓困及振興經濟,政府到底該「發放現金」、「消費券」,還是類似「滿額回饋」的方式?目前各方仍在密切討論之中,尚無定案。

不過,讓我們先來看簡單一下這幾種付款方式的分別。

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

在貨幣學的學理中,「錢」有三大功能:

  1. 交易的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2. 儲存價值(Store of Value);
  3. 計算單位(Unit of Account)。

大家都喜歡「現金」,因為現金最直接、最能讓我們購買到想要的物品或服務;所以從「交易媒介」這個功能來說,現金的確是最佳的媒介的不二之選。現金幾乎在哪裡都可以使用,是最佳的流通方式,使用方便、而且彈性也高。

理論上來說,「消費券」或百貨禮券,一般都有使用上的限制;可能某些商品不能使用、有些地方不接受、或者有其使用期限、甚至不找零等等。

我個人並不太喜歡消費券或禮券。因為我覺得,它雖然理論上與現金同值,但因為些使用上的規範,並沒有像現金一樣的支配自由。

再講「滿額回饋」:以消費者的心態來看,我個人最不喜歡這種行銷方案;如果能挑,我寧可店家直接給我折扣,也不挑滿額的回饋禮。

道理很簡單,我想大家都能分辨百貨公司「打九折」、「買千送百」這兩種行銷方案對我們荷包的影響。

以「打九折」來說,消費者只需要掏出900元就可以買到想要的商品;但如果是「買千送百」,其實消費者需要拿出1,000元消費,才會得到這個滿額贈送的100 元回饋。

如果這贈送的100元只能用於消費、不能折現,那麼實際上「買千送百」的折扣其實不到9折,約略估算應該是91折(1,000/1100*100%=91%)。

哪個比較好?

以「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這幾種來看,我個人喜愛「現金」,因為它最直接,也最有感;需要被協助的人拿到後能馬上使用。

不過我認為即便廣為發放現金,政府也應設置發放的門檻;貧困群組獲得較多補助的「累進補貼」(progressive subsidy) 方式,我就很贊成。

以即時獲得援助來說,現金的確是最能應急的幫助;因為現金使用最方便,政府也不需要在短時間內設計規劃一個新的(不論是線上或線下)付費方案,消費者也不需要學習,行政成本最低、可以最快開始運作。

當然,有可能部分拿到現金的人不去消費,導致這個「振興」經濟的政策失去本意;但我想政府發放的補助金額,並不會大到讓人想要「存起來賺利息」。何況讓民眾自由選擇在消費上的支配,不也是一個讓民眾「感到幸福」的好方式。

話說回來,如果要仔細比較「哪一個政策比較好」,我覺得重點要看「政策的目的」。

如果「幫助急需幫忙的人」是政策的優先目的,那麼「現金」的確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但如果「吸引最多消費總金額,以利振興總體經濟」是優先考量,理論上來看,因為消費者得先把錢掏出來,才拿得到折扣,無疑「滿額回饋」這種方案效果更佳。

唯一要思考的是,消費者在面對疫情衝擊之後,是否仍有這些錢可以支配和消費、進而造成透過「滿額回饋」振興經濟的效果?

後記

這篇文章原本在四月初就打算寫,剛好那時受邀優質電台IC之音97.5的訪談,以「紓困振興經濟:保住企業更要保護百姓」為主題,談台灣政府推出的紓困方案。在此謝謝資深媒體人郭宏章的邀約,也歡迎大家收聽廣播內容

參考資料

特別感謝這篇文章的作者,本文中大部分的數字及現金發放金額都參考自這篇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國「全民夢想計畫」的優惠政策 美國部分州推出了什麼樣的購屋補助政策,讓首次購屋的人可以獲得頭期款的補助?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直接免費獲得頭期款?
Thumbnail
美國「全民夢想計畫」的優惠政策 美國部分州推出了什麼樣的購屋補助政策,讓首次購屋的人可以獲得頭期款的補助?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直接免費獲得頭期款?
Thumbnail
預估今年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台灣政府有錢嗎?
Thumbnail
預估今年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台灣政府有錢嗎?
Thumbnail
你搶到消費券了沒? 定鬧鐘!明天早上10點搶消費券! 自美中貿易衝突以來,經濟各項指標都已經顯示下行,本想依靠內需來維持高增長,一場大瘟疫不僅使國內經濟積重難返,也重創了全球經濟。 這幾天又有消費券搶了,這次是數字貨幣的消費券!什麼意思?真的要推行數字人民幣了?
Thumbnail
你搶到消費券了沒? 定鬧鐘!明天早上10點搶消費券! 自美中貿易衝突以來,經濟各項指標都已經顯示下行,本想依靠內需來維持高增長,一場大瘟疫不僅使國內經濟積重難返,也重創了全球經濟。 這幾天又有消費券搶了,這次是數字貨幣的消費券!什麼意思?真的要推行數字人民幣了?
Thumbnail
剛剛下午台灣宣布跟進美國升息一碼。
Thumbnail
剛剛下午台灣宣布跟進美國升息一碼。
Thumbnail
代替國民管理國家的政務官及官僚們的本職工作沒有做好,他們會不會像民營企業一樣,被扣薪被處罰呢?現在已經不幹國會議員的"丸山穗高"曬出他自己今年的夏季獎金,一文不少的匯入他的銀行戶頭。對了,可以仔細看看薪資明細單上的扣稅金額,約莫1/3金額是日本政府收走的所得稅。
Thumbnail
代替國民管理國家的政務官及官僚們的本職工作沒有做好,他們會不會像民營企業一樣,被扣薪被處罰呢?現在已經不幹國會議員的"丸山穗高"曬出他自己今年的夏季獎金,一文不少的匯入他的銀行戶頭。對了,可以仔細看看薪資明細單上的扣稅金額,約莫1/3金額是日本政府收走的所得稅。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8年11月,在當時強大的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促使政府想要發放消費券來刺激經濟。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8年11月,在當時強大的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促使政府想要發放消費券來刺激經濟。
Thumbnail
因應本土疫情對民生經濟的衝擊,行政院預計將推出「振興五倍券」,比照去年三倍券以1,000元兌換振興券的方式,這次振興券的面額更是直接加碼到5,000元。不僅如此,各縣市政府也響應中央政策,推出振興加碼活動。 一、振興五倍券 (一)發放對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初步規劃,擬讓全國109萬名中
Thumbnail
因應本土疫情對民生經濟的衝擊,行政院預計將推出「振興五倍券」,比照去年三倍券以1,000元兌換振興券的方式,這次振興券的面額更是直接加碼到5,000元。不僅如此,各縣市政府也響應中央政策,推出振興加碼活動。 一、振興五倍券 (一)發放對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初步規劃,擬讓全國109萬名中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全世界已有133個國家針對COVID-19疫情提出社福保障紓困方案;而在這133個國家裡,至少有87個已經祭出「現金發放」來協助民眾度過難關。那麼,「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全世界已有133個國家針對COVID-19疫情提出社福保障紓困方案;而在這133個國家裡,至少有87個已經祭出「現金發放」來協助民眾度過難關。那麼,「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Thumbnail
你知道全世界已有133個國家,針對COVID-19疫情,擬出社福保障相關紓困方案嗎? 你又知不知道,在這133個國家裡,至少87個政府已經祭出「現金發放」來協助民眾度過難關? 「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你比較喜歡哪個? 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你知道全世界已有133個國家,針對COVID-19疫情,擬出社福保障相關紓困方案嗎? 你又知不知道,在這133個國家裡,至少87個政府已經祭出「現金發放」來協助民眾度過難關? 「現金」、「消費券」、「滿額回饋」,你比較喜歡哪個? 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