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時代:屬於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戰國時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英格蘭的戰國時期

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當時有七個大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合蹤連橫,最後由秦國一統天下。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征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Heptarchy)。七國時代的英文名稱來自希臘文,本來是指由七人組成的寡頭政權,在英語世界則是指七國時代。雖然被稱為「七國時代」,但實際上七國並存獨立的時間並不算長。在早期歷史裡,政權數目更遠遠超過七個,但這些政權大多只是部落級數的國家。

七國時代的確實開始時期一般定在西元410年。這年後,本來統治不列顛尼亞行省(Britainia)的西羅馬帝國已經油盡燈枯,其中央政府已再無力量統治這個遠在邊陲的行省。為了集中軍事力量和節省開支以對抗被蠻族蹂躪的帝國防線,羅馬人撤出了不列顛尼亞,留下了一片處於無政府狀態的土地。後來,來自不同地方的日耳曼族群開始進入這個地方。他們分別是來自今天荷蘭和德國北部的盎格魯人(Angles)和撒克遜人(Saxons),以及來自今天丹麥日德蘭(Jutland)的朱特人(Jutes)。由於盎格魯和撒克遜是兩個在文化、語言和宗教都非常相似的部落,他們進入不列顛後不斷融和在一起,因此我們一般都會統稱他們為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而羅馬的「不列顛」也變成了「英格蘭」(England)。

raw-image

七個王國

這些來自海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初初進入不列顛進行征服戰爭,受到了當地的原住民凱爾特不列顛人(Celtic Britons)的激烈反抗。相傳在西元500年,傳說中的亞瑟王(King Arthur)作為凱爾特人的國王,帶領人民奮起抵抗,留下了英雄傳奇。雖然亞瑟王在歷史上是否真正存在仍然未得到證實,但其原型卻很有可能是在西元六世紀中葉時一位帶領不列顛人對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羅馬人安布羅修斯.奧理安努斯(Ambrosius Aurelianus)。

凱爾特人最後還是不敵這些日耳曼族群,只好後撤至有許多高地、環境較惡劣的威爾斯(Wales)和蘇格蘭(Scotland)地區。因為這些天險關係,盎格魯—撒克遜人再沒有繼續推進,並決定留在氣候較宜居的英格蘭地區,而凱爾特人則在威爾斯和蘇格蘭地區建立了屬於他們的王國。從此,威爾斯和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恩怨情仇就在這刻定下了。

初初佔領英格蘭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並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無數互不統屬的小國遍佈整個地區。經過一輪兼併後,七世紀時剩下七個較重要的國家,分別是肯特(Kent)、麥西亞(Mercia)、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a)、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埃塞克斯(Essex)、薩塞克斯(Sussex)和威塞克斯(Wessex)。當然,這個時期其實還存在一些擁有一定自治權的細小領地。

raw-image

布雷特瓦爾達

麥西亞、諾森布里亞和東盎格利亞由盎格魯人建立,埃塞克斯、薩塞克斯和威塞克斯則是撒克遜人的政權,只有肯特是由朱特人建立的。這七國彼此間經常發生戰爭,如果其中有國王能夠在七國中稱霸,他便會被其他王國承認為「布雷特瓦爾達」(Bretwalda),即「不列顛的統治者」的意思,頗有華夏歷史春秋五霸的味道。

歷史上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布雷特瓦爾達」,是薩塞克斯國王埃爾(Ælle of Sussex),他在西元490年得到這個稱號。接著他先後稱霸的是威塞克斯國王查烏林(Ceawlin of Wessex)、肯特國王艾塞爾伯特(Ethelbert of Kent)和東盎格利亞國王雷德沃爾德(Rædwald of East Anglia)。到了七至八世紀時,則先後由諾森布里亞和麥西亞的國王贏得稱號。一直到西元828年,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Ecgbert of Wessex)基本上結束了英格蘭割據的局面,被稱為「第一位統治全英格蘭的國王」(The first king of all England),成為史上最強大的「布雷特瓦爾達」。

raw-image

這七國其實都經歷過勢力上的大起大跌,而麥西亞算是最具野心的國家。例如,威塞克斯、東盎格利亞和肯特都曾在七至九世紀時期某段時間成為了麥西亞的附庸。然而,麥西亞卻沒有因此成為最終嬴家。隨著國力物換星移,它反過來先後在七世紀和九世紀成為了諾森布里亞和威塞克斯的附庸。七國時代其實也非純為英格蘭地區的內戰史,同時期這些王國都曾遭受外來者的侵略。例如東盎格利亞和麥西亞在九世紀末時便被來自斯堪的那維亞(Scandinavia)的維京人佔領及控制。

阿佛烈大帝

在七國時代的歷史裡,出現過一位偉大的君主,他是九世紀時的威塞克斯國王阿佛烈(King Alfred of Wessex)。他在位時,威塞克斯實際上控制了其他六國。歷史不斷重演,當年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顛後,趕走了凱爾特人,並定居此地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直至九世紀末,維京人由北歐渡海而來,從英格蘭北部和東部展開入侵,這次換作盎格魯—撒克遜人抵抗外來者入侵了。不過,阿佛烈沒有屈服於可怕的維京人,他帶領人民在西元878年的艾丁頓之戰(Battle of Edington)中擊潰了維京人軍隊,保衛屬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從維京人手中奪回倫敦這個重要城市。

raw-image

得到決定性的勝利後,阿佛烈與維京人首領古思倫(Guthrum)簽訂和約,雙方明確劃定疆界,維京人在英格蘭的領地從此被稱為丹麥區(Danelaw),因他們來自歐洲的丹麥地區。古思倫也同意皈依基督教,並承認阿佛烈為英格蘭的霸主。阿佛烈擊退維京人後,並沒有因此疏於防範,他建立了海上艦隊作為對抗擅長海戰的維京人,成為英國史上第一支海軍。除此之外,他下令把書藉翻譯成古英語(Old English),使知識能廣泛在英格蘭傳播,並下令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成為我們現在理解當時歷史的重要史料。宗教方面,他在位時修建了很多基督教修道院。阿佛烈作為歐洲中世紀前期的君主,其統治期所為卻異常前行,也因為他的功德,他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得到「大帝」稱號的君主,被稱為「阿佛烈大帝」(Alfred the Great)。

raw-image

七國時期的結束

狹義中的七國時代結束於威塞克斯統一英格蘭,廣義來說便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失去英格蘭的統治權。西元1066年,擁有維京血統、統治法蘭克王國北部的諾曼第公爵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Duke of Normandy)渡過英倫海峽侵略並成功征服英格蘭,結束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王國時期,英格蘭從此進入全新的時代,也開啟了英國與法國長達幾個世紀的恩怨。這次入侵不只是軍事上的征服,更為英格蘭文化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英語逐漸消亡,法語成為宮廷正式語言,並影響了英語,建立了現代英語的雛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ayu的沙龍
146會員
53內容數
歐洲史不是國別史,我們不能單獨研究某個歐洲國家的歷史。因為在歐洲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一直都是國家林立的狀態,國家之間的互動是恆常的事,而一個國家的行為,很可能就會直接影響另一些國家的政策、文化和歷史發展。
seay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5
馬木留克王朝是在混亂中建立的。內部政治鬥爭不斷,外部則有十字軍和蒙古人等強敵虎視眈眈。不過,王朝第四任蘇丹拜巴爾一世,是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名符其實的奠基人,名字在突厥語中解作「偉大的黑豹」。在他之後,這個新生奴隸王朝才真正站穩住腳。
Thumbnail
2021/07/05
馬木留克王朝是在混亂中建立的。內部政治鬥爭不斷,外部則有十字軍和蒙古人等強敵虎視眈眈。不過,王朝第四任蘇丹拜巴爾一世,是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名符其實的奠基人,名字在突厥語中解作「偉大的黑豹」。在他之後,這個新生奴隸王朝才真正站穩住腳。
Thumbnail
2021/07/05
在西元1240年代,馬木留克推翻其主人控制的機會終於來臨。當時,統治敘利亞和埃及的阿尤布蘇丹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阿尤布蘇丹王朝是由庫德人薩拉丁在1171年創立的穆斯林王國。
Thumbnail
2021/07/05
在西元1240年代,馬木留克推翻其主人控制的機會終於來臨。當時,統治敘利亞和埃及的阿尤布蘇丹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阿尤布蘇丹王朝是由庫德人薩拉丁在1171年創立的穆斯林王國。
Thumbnail
2021/07/05
有玩過經典電玩遊戲《世紀帝國(二)》的讀者會知道,在遊戲中,薩拉森人有一種特殊兵種,名為「阿拉伯奴隸兵」。這種兵種在遊戲中被設定對騎兵有相剋能力,會戰時十分強大。事實上在中世紀,他們確實存在,而他們的真正名字是「馬木留克」。
Thumbnail
2021/07/05
有玩過經典電玩遊戲《世紀帝國(二)》的讀者會知道,在遊戲中,薩拉森人有一種特殊兵種,名為「阿拉伯奴隸兵」。這種兵種在遊戲中被設定對騎兵有相剋能力,會戰時十分強大。事實上在中世紀,他們確實存在,而他們的真正名字是「馬木留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本書我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 還要往前翻看是哪位國王幹掉哪一位國王, 名字都太像了。 簡言之, 幾乎就是殺來殺去的歷史, 不是為了權力就是為了宗教因素。 作者還會告訴讀者同時期的日本發生了什麼事情, 讀者可做東西方的對照。 我也學到一些有趣知識, 據說英國地名有‘’比by‘’的地方, 過去曾是丹人(
Thumbnail
這本書我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 還要往前翻看是哪位國王幹掉哪一位國王, 名字都太像了。 簡言之, 幾乎就是殺來殺去的歷史, 不是為了權力就是為了宗教因素。 作者還會告訴讀者同時期的日本發生了什麼事情, 讀者可做東西方的對照。 我也學到一些有趣知識, 據說英國地名有‘’比by‘’的地方, 過去曾是丹人(
Thumbnail
光榮革命是一個引起疑義的概念,其事光榮的是在戰爭的陰霾下,最終和平實現共治,而不是革命。 — — 旭
Thumbnail
光榮革命是一個引起疑義的概念,其事光榮的是在戰爭的陰霾下,最終和平實現共治,而不是革命。 — — 旭
Thumbnail
光榮革命是一個引起疑義的概念,其事光榮的是在戰爭的陰霾下,最終和平實現共治,而不是革命。 — — 旭
Thumbnail
光榮革命是一個引起疑義的概念,其事光榮的是在戰爭的陰霾下,最終和平實現共治,而不是革命。 — — 旭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亞瑟王的廢文,但是如果你對亞瑟王有興趣應該會讀得很開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亞瑟王的廢文,但是如果你對亞瑟王有興趣應該會讀得很開心。
Thumbnail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如果我們試著了解「亞瑟王」這段傳說的背景,我們就可以明白,自有文字紀錄以來,英格蘭最早的居民並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盎格魯薩克遜人是在大約西元第五世紀時從現在的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遷徙而來的。因為亞瑟王的傳說,圓桌武士成為現代議會政治的象徵。只是,英格蘭議會的聖杯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我們試著了解「亞瑟王」這段傳說的背景,我們就可以明白,自有文字紀錄以來,英格蘭最早的居民並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盎格魯薩克遜人是在大約西元第五世紀時從現在的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遷徙而來的。因為亞瑟王的傳說,圓桌武士成為現代議會政治的象徵。只是,英格蘭議會的聖杯是什麼?
Thumbnail
如今,時移世易,英格蘭經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後,國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顛峰,如今王位竟然就這樣送給了統治蘇格蘭的王族。也許,當時的英國人民,怎也沒想到自己會反過來給蘇格蘭人統治。
Thumbnail
如今,時移世易,英格蘭經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後,國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顛峰,如今王位竟然就這樣送給了統治蘇格蘭的王族。也許,當時的英國人民,怎也沒想到自己會反過來給蘇格蘭人統治。
Thumbnail
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當時有七個大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合蹤連橫,最後由秦國一統天下。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征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Heptarchy)。
Thumbnail
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當時有七個大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合蹤連橫,最後由秦國一統天下。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征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Heptarchy)。
Thumbnail
國家富強了,國王富有了。亨利七世既是結束內戰的英雄,有錢有名聲有地位,話語權也大很多。此時國王變得強勢,不用看那些貴族的面色,在這時國王的權威要比議會大,把議會給壓了下去,開啟了都鐸王朝統治較為鐵腕的特色。
Thumbnail
國家富強了,國王富有了。亨利七世既是結束內戰的英雄,有錢有名聲有地位,話語權也大很多。此時國王變得強勢,不用看那些貴族的面色,在這時國王的權威要比議會大,把議會給壓了下去,開啟了都鐸王朝統治較為鐵腕的特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