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影集║Mindhunter 破案神探第一季: 了解瘋子才能成功抓捕他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mage Source: IMDb)
國家: 美國
集數: 目前兩季,每季十集
語言: 英語
類型: 犯罪、紀錄
本影集改編是真人真事,講述FBI在1980年代由傳統刑偵手法逐漸開始重視並著手研究刑偵心理學的發展史,有別於以往的刑偵劇,以破案為主軸,Mind Hunter其實比較像是在記錄一段奮鬥故事。
傳統探案 × 刑偵心理學
就像很多新的理論或學說剛剛被提出來時一樣,不免遭受許多人的批評及不看好,霍登和比爾在一開始提出將行為心理學應用在刑偵探案時遭受不少挫折,像是上司不斷的打壓並告誡學術的理論不可能運用在現實探案上,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應用的各種思維方式或使用的工具,最初不都是從學術研究中發想出來的嗎?
罪惡昭彰的罪犯 × 研究貢獻
研究刑偵心理學需要大量的數據參考分析,而已經被捕的重刑罪犯們就如同現成的大型資料庫,於是他們開始走訪各監獄面談這些惡名昭彰的殺人犯,而這個行為在當時果然又遭受不少批判,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善與惡的觀念就是非黑即白,且加上當時社會的正義風氣氾濫,像主角們這樣以客觀的角度,去聆聽罪犯的心路歷程並加以利用在現實探案裡根本是天方夜譚,也因為有他們的堅持與貢獻,奠基了往後的刑偵心理學應用的基礎。
第一位受訪者 × Edmund Kemper
劇中所採訪的連環殺手大部分是真實人物,但如果他們第一個採訪的對象不是Edmund Kemper或許就不會有後面的發展。Edmund Kemper是個有禮貌、健談且說話非常有條理的人,智商甚至高達145。與大多數的殺人犯不同的是Edmund並非激情殺人,每一次的殺戮都是有計畫且具意義的,而且他在殺害自己母親之後,便毅然自首。從小深受母親在言語上的霸凌和對其外貌體形的自卑,他對於與女性接觸交談相當沒有自信,更隨著他殺害祖父母被送進少年精神院直到21歲被釋放,他完全沒有接觸過同年齡的女性進而加重他對於女性交往的自卑甚至是性能力的自我懷疑。被害者都是女大學生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與同齡女性交往的經驗,而斬首是因為追求瞬間快速的發洩,姦淫屍體則是因為對自身性能力的懷疑。母親是最後的受害者,因為Edmund清楚表示母親是那個因,所以最後的果也是母親。
寫實度: ★★★★☆
血腥度: ★★☆☆☆
推薦指數: ★★★★☆
請支持正版影片到Netflix追影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3內容數
那些影集和那些故事都在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壹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加拿大懸疑作家Giles Blunt的John Cardinal系列小說改編的犯罪影集,敘述資深警官John Cardinal與新搭檔Lise Delorme一起調查多起重大案件。
由加拿大懸疑作家Giles Blunt的John Cardinal系列小說改編的犯罪影集,敘述資深警官John Cardinal與新搭檔Lise Delorme一起調查多起重大案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網上串流影視風行之後,各種影劇百花齊放,帶給我們休閒時取之不盡的娛樂。我從小愛讀偵探小說,從啓蒙的福爾摩斯到亞森羅頻,接著是通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從英國開始的推理探案。有了串流Stream之後,偵探推理影集更是目不暇接;
Thumbnail
《血字的研究》是柯南道爾的一部短篇小說
Thumbnail
年紀到了一個程度,會開始翻一些老電影出來看,除了當作對記憶的複習跟提取,也發現似乎看懂一些過去沒看懂的地方,產生更多的理解。這個過年,就又看了一次「心靈捕手」,還真的跟20年傻傻的看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長期在學校擔任清潔工的麥特.戴蒙,乍看之下,之所以可以出現人生轉折,也是要遇到猶如伯樂知音的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已經淡忘了《誰是受害者》第一季的內容,當時應該覺得不難看吧,所以看到第二季將要上檔,還留意了一下上檔日期。 週五很適合追劇,八集也不長,精彩的話,會收不住就熬夜把它追完,但這套劇,我大概看了一半再多,在劇情交代了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網上串流影視風行之後,各種影劇百花齊放,帶給我們休閒時取之不盡的娛樂。我從小愛讀偵探小說,從啓蒙的福爾摩斯到亞森羅頻,接著是通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從英國開始的推理探案。有了串流Stream之後,偵探推理影集更是目不暇接;
Thumbnail
《血字的研究》是柯南道爾的一部短篇小說
Thumbnail
年紀到了一個程度,會開始翻一些老電影出來看,除了當作對記憶的複習跟提取,也發現似乎看懂一些過去沒看懂的地方,產生更多的理解。這個過年,就又看了一次「心靈捕手」,還真的跟20年傻傻的看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長期在學校擔任清潔工的麥特.戴蒙,乍看之下,之所以可以出現人生轉折,也是要遇到猶如伯樂知音的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心靈判官》(日語: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是Production I.G所製作的電視動畫系列。 因為想要達到完全的和平,但是卻有致命盲點. 裡面提到的他們的世界創造出集體最強腦袋瓜的系統性判斷,卻還是出現問題。 但是那應該是他們沒有深入不同人的認知和處遇和狀態,也就是說編劇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