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亮眼的投資報酬源於永恆的脈絡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Surprise!沒想到竟然一個月不到我又發稿了(疫情真的讓時間變多!),上次3/22發稿其實是在暗示助推有投資美股的朋友:"是時候再買入囉!",也沒意外,美股在三月崩跌30%後,這幾周以來又瘋狂上漲30%(下圖),這時候許多朋友又會開始擔憂:「這反彈結束了嗎?是不是又要跌了?」,甚至手腳太慢的還會問:「我現在買還來的及嗎?」

raw-image

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可以說很難也可說很簡單,難的我就不多說,說說簡單的吧!

  1. 反彈結束了嗎?我不知道也不想花時間去知道,因為沒意義。
  2. 是不是又要跌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反彈結束不見得是跌,可能是持續震盪盤整,非漲即跌的二分法思考往往是投資人失敗的主因。我只需要知道金融環境會不會比之前三月更糟糕?明年或兩年後的現在還會這麼差嗎?投資不必把自己的腦袋放入非黑即白的短線思考(除非你是在做交易trading)。
  3. 現在買還來的及嗎?如果你壽命只剩不到一兩年,那我想你也許沒時間享受投資的成果了,也不應該把人生最後一段路關注在投資上,如果你還年輕,何時不是買股時?

當然 落在個股選擇上確實會讓你有擇時的憂心,最近有個防疫概念普遍為人所知「超前部署」,這也符合我的投資箴言:「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如果你買股的當下,還會疑惑自己是否太晚買?我認為那未必是你目前買太遲了,而是你的思考太晚開始或不夠超前!

倉促的思考卻得到絕佳的投資成果,我覺得可能只有運氣好能做到!

這一次我本身趁著股災買入了我觀察多年但沒有便宜價格的股票,我不敢稱這些對你們來說是好股票,但對個人而言,他們都是寶貝。此外許多堅持持有多年的股票,竟然在這次疫情大放光彩!例如抱好多年的Netflix,疫情讓本來沒訂閱的人,因居家隔離而提高訂閱可能!

前陣子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決策,發覺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有一個恆常的思考脈絡在推動我的主要投資決策,我想用這篇文章跟你們分享,當然,我不為這些股票作推薦,想買就自己去買吧!我很希望妳能挑些好資產買給自己。

一份自2013持續至今的投資脈絡

raw-image

我快速簡述這份剪報緣由,當時是在講述如何由各類新聞訊息"提前"找出投資契機與消費趨勢,其中給聽眾的一個重點就是:【一般人眼中的離奇/新奇新聞往往是投資高手前瞻布局的機會】,你越是輕描淡寫、事不關己的讀過就忘,反而是在浪費生命!所以 【有趣的新聞請嚴肅讀,無聊的新聞則請試著找出其中的趣味性】。

因此我分享了由各種新奇新聞察覺到氣候變遷正在加速的趨勢(2008年開始,登革熱疫區加速往溫帶寒帶地區擴散)!並從這個無可避免的現象推導出各種可能的投資概念(下圖)。

raw-image

以下就分享一下上張圖中各概念,我所持有的股票

【動物用藥】

我討厭碰醫藥類股,產業競爭激烈而且藥物審查與法規複雜,所以我很早就將氣候異常導致疫病增加的後果,聚焦在家禽家畜身上!畢竟動物用藥與疫苗的審查比人類用藥寬鬆許多,這幾年各種動物的疫情也頻繁出現,我這次就趁股災買入碩騰(NYSE: ZTS )這個在動物用藥近乎壟斷的公司,其母公司為知名藥廠輝瑞(富爸爸)

raw-image

【合成食品】

早在2013年就開始追蹤人造雞蛋這個新創科技,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很火紅的人造肉先驅 Beyond Meat(超越肉),最早期推出的產品其實是 超越蛋,等待多年 這家公司在去年終於上市,我也在上市當天買入,但在180元左右覺得太離譜而多數獲利減碼,目前只剩餘幾股。

未來我認為人造肉當然仍有市場,但站在投資角度,經過去年股價的膨脹與崩跌,現階段就是回歸現實考量,關注這公司商品的普及化程度與獲利規模,因此不建議過多持有,我目前對於人造肉產業著眼於人造鮭魚等更高技術門檻的新創公司,畢竟食用海產的稀有性與價格持續漲價在在都是人造肉切入的絕佳利基。

raw-image

【潔淨能源】

這部分就是前述持有七年,直到今年才爆發的股票Tesla,許多人會用汽車發展來思考特斯拉,我由衷建議各位可以去閱讀亞馬遜書店與蘋果iphone的早期發展到普及的過程,再去看特斯拉的股價是否高估(我認為還嚴重低估!),總之 我仍然會持有其股票到特斯拉電動車滿街跑的那一天。

raw-image

另外還有一家潔淨能源股 博楓再生能源BEP,多數都在2018年底股災買入,至今仍持續買入持有。有興趣的朋友可再自行研究這家優秀公司。

raw-image

【基礎建設】

氣候異常將考驗過往基礎建設所設定的安全標準與縮短使用壽命,例如橋梁耐洪的程度、堤防耐海嘯的程度都會需要新標準來因應,需要加速新基礎建設的投入,對於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面臨多數基礎設施都已逼近或超過使用年限,我去年寫過的太平洋瓦電就是因電路過於老舊而增加其營運風險,但美國政黨不合導致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更新一直拖延。相比起來,新興國家如中國則被笑稱為基建狂魔,他這幾年更拼命鼓吹一帶一路藉機將高鐵等基礎建設投放到中亞南亞各國,這種態勢目前仍未見趨緩。

不過改變的契機來了,武漢肺炎帶來的效果宛如戰爭,讓民間消費力降至極點,隨著疫情緩解後,各國政府勢必會大量投入新基礎建設,對這方面你可以去看看中國自從其國內疫情緩解後做了些什麼?擴大基礎建設的規模!

其中最關鍵的是『特高壓配電技術』,簡單講,電流經過傳輸距離越遠就耗損越多,如同水管會漏水會出水很小,大樓就需要裝半夜吵死人的加壓馬達,大家可以把自己放在大陸型國家角度思考,當我們喊著要乾淨能源時,似乎沒想過乾淨能源通常都得架設在人煙稀少地區,例如沙漠的太陽能田、高原的風力發電、崎嶇谷地的水力發電,用電量大的地區卻都在沿海都市,因此新的潔淨能源不是只蓋新型電廠就打發,整個配電輸電系統得更新成特高壓!所以投資潔淨能源勢必也得投資基礎建設!(想多瞭解可以去youtube搜尋特高壓,有許多紀錄片介紹)

這方面的產業鏈蠻複雜,沒時間去鑽研太細,我目前只有配套買入博楓基礎設施(BIP)做定期買入長期投資,反正有博楓的一堆資產專家幫我打理與尋找絕妙的基礎建設標的。

raw-image

衍伸思考:【採礦鑿井業+無人機+潔淨能源=太空採礦業】

概念圖畢竟是2013年的思考雛形,這幾年下來對於投資概念又有了更聚焦/發散的思考,例如概念圖中 【農畜產品的產量價格波動變大】 這點,讓我在這幾年發掘到冷鏈溫控產業具備發氣候財的特徵(詳見本站的多篇文章)。

另一個就是私人太空產業,起初我只是對這塊領域有著技術宅男天然的喜愛與狂熱,但這幾年私人太空產業逐漸成為現實且確切成長中的產業!

用低成本的新航太技術,配合無人機器去太空採集地球稀有的礦物,然後發大財」是一個美國早年西部淘金的太空版本,即使目前盧森堡、日本、美國都有公司正在往這塊發展,我原先也沒細想過這件事與氣候變遷有何關係,直到這幾年看了一部美劇《太空無垠The Expanse)》,此劇講述人類在太空時代,政體分裂為地球、火星與小行星帶三者之間的角力,最有趣的是其中小行星帶發展礦業,是其中生活環境最惡劣也最弱勢的,也許是因為將這些汙染高的行業移往火星與小行星帶,地球反而是自然環境優的極佳生活環境!這思路妙啊!原來去汙染外太空也可以是愛護地球的方式!同理,核廢料放蘭嶼就是愛台灣?呸!

上面這則報導就是「太空開發有利地球環保」的例子,這種說法姑且不論你贊同與否,但將論點會在這幾年逐漸為人所熟悉,我認為投資市場終究會為這個論點買單,相關的產業為了加速發展,一定也會在這幾年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吸金,去年維京航空創立的太空旅遊公司 維京銀河(Virgin Galactic 代號SPCE)就打響第一槍,然而我認為太空旅遊是太空產業中最無聊且受限最多的。

raw-image

這個例子不是說我看好要鼓勵你投資太空產業類股(目前我反對一般人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即使看起來很幻想的太空採礦,在清晰的投資脈絡思考下,真的沒那麼離奇!甚至你能以此思考藍圖去「超前部署」!而不是每次都在問:「我現在買會不會太遲」。

raw-image


結論:這次疫情結束後,我們是否能一如往昔?

深度且長時間跨度的主題式思考能讓你對突如其來的驟變,比他人多了幾分能處變不驚的從容,因你知道世事某些難以改變的趨勢仍在進行,除此,由於投資脈絡是環環相扣卻又跨產業別,你的投資組合將沒有明顯弱點!因為拉長時間來看,世事的發展終究是對你的持股有利的。

最後,這次疫情結束後,我們是否能一如往昔?我認為我們回不去了,但我們終究會努力變得更好,讓自己與讓這個世界更好,這也是我想跟你們分享的投資真意:

如果你只是投資賺錢的公司,那麼你不可能長期持有它,但如果你投資的是賺錢之餘,還具備讓世界變更好的可能性的公司,你才可能做到超長期持有!

我們下次見,希望你與你的投資組合都能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冰山美股投資觀點的沙龍
159會員
9內容數
2021/03/24
本來沒有那麼快要更新一篇,但有感於上一篇竟然迴響好的不可思議,感謝讀者好評,正好今天閒到發慌,也適逢股災一周年整,趁著我有1小時空檔,來快速摘要式聊聊最近行情與記憶這件事。
Thumbnail
2021/03/24
本來沒有那麼快要更新一篇,但有感於上一篇竟然迴響好的不可思議,感謝讀者好評,正好今天閒到發慌,也適逢股災一周年整,趁著我有1小時空檔,來快速摘要式聊聊最近行情與記憶這件事。
Thumbnail
2021/02/21
我很關注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發展,但站在投資立場,環保不能當飯吃,甚至因為歐美消費越來越有環保意識,對於這些ESG型的公司,我認為看待其銷售成長的標準得提高!因為sustainability對於現在的企業來說,不是二擇一的是非題,而是一定得做的必選題。
Thumbnail
2021/02/21
我很關注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發展,但站在投資立場,環保不能當飯吃,甚至因為歐美消費越來越有環保意識,對於這些ESG型的公司,我認為看待其銷售成長的標準得提高!因為sustainability對於現在的企業來說,不是二擇一的是非題,而是一定得做的必選題。
Thumbnail
2020/08/01
美股跟其他股市最大的不同,我認為是美國普遍有種莫名積極樂觀的企業家精神,他們認為「問題存在的意義就是等待被解決」,當然也是有那種出問題就開始卸責歸咎於他者的情況,但普遍來說,這種氛圍相較台灣來的少,這也是美國創新源源不絕的基礎所在!
Thumbnail
2020/08/01
美股跟其他股市最大的不同,我認為是美國普遍有種莫名積極樂觀的企業家精神,他們認為「問題存在的意義就是等待被解決」,當然也是有那種出問題就開始卸責歸咎於他者的情況,但普遍來說,這種氛圍相較台灣來的少,這也是美國創新源源不絕的基礎所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時間來到3/31,不僅是3月最後一天,也是Q1最後一天,簡單檢視市場變化。 ⇧VT全球股市指數:相對於去年慘澹的一年好很多,2月中旬後,時空彷彿回到去年的恐懼時期,好在3月有拉尾盤。 ⇧BND全球債券指數:美國連續升息和通膨,讓債券價格掉得很快(對我來說是個好的買入時機),進入3月算是止跌反彈。 ⇩
Thumbnail
時間來到3/31,不僅是3月最後一天,也是Q1最後一天,簡單檢視市場變化。 ⇧VT全球股市指數:相對於去年慘澹的一年好很多,2月中旬後,時空彷彿回到去年的恐懼時期,好在3月有拉尾盤。 ⇧BND全球債券指數:美國連續升息和通膨,讓債券價格掉得很快(對我來說是個好的買入時機),進入3月算是止跌反彈。 ⇩
Thumbnail
周末陪家人回了趟雲林,十一月的深秋,田間的二期稻作結滿了金黃色的穀穗,收割已在不遠之時。 雖然現在距離年末還有一個多月,關於投資,所需要做的事情卻已經不多,因此,我想提前來做一下2022的年度檢討,並且為明年調整的方向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周末陪家人回了趟雲林,十一月的深秋,田間的二期稻作結滿了金黃色的穀穗,收割已在不遠之時。 雖然現在距離年末還有一個多月,關於投資,所需要做的事情卻已經不多,因此,我想提前來做一下2022的年度檢討,並且為明年調整的方向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半年回顧:大盤回落超過30% 只能挺住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真正的見識多空循環。 永遠不要被市場嚇跑,上一次放棄投資的原因就是,虧太多了,最後索性蓋盤不看,過了幾年又陸續賣掉套牢的持股,最終是小虧。 2019年 創業開始獲利 才又開始回到投資市場。但是逝去的時間與機會成本卻是相當巨大的。
Thumbnail
半年回顧:大盤回落超過30% 只能挺住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真正的見識多空循環。 永遠不要被市場嚇跑,上一次放棄投資的原因就是,虧太多了,最後索性蓋盤不看,過了幾年又陸續賣掉套牢的持股,最終是小虧。 2019年 創業開始獲利 才又開始回到投資市場。但是逝去的時間與機會成本卻是相當巨大的。
Thumbnail
提醒和唱衰只在一線之隔,事情發生之前,大家總是一片樂觀,而發生後又哀鴻遍野,這就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這就是為甚麼成長股一直只是我的衛星持股。 二月績效來到了3.16%,沒什麼好吹噓的,但至少維持住正報酬,從債券收益率不停升高就能提早預判到股市回測,因此在月中就開始獲利了結。
Thumbnail
提醒和唱衰只在一線之隔,事情發生之前,大家總是一片樂觀,而發生後又哀鴻遍野,這就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這就是為甚麼成長股一直只是我的衛星持股。 二月績效來到了3.16%,沒什麼好吹噓的,但至少維持住正報酬,從債券收益率不停升高就能提早預判到股市回測,因此在月中就開始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0的投資就在驚滔駭浪中度過,讓我們一同看看YP在2021的10大預測。
Thumbnail
2020的投資就在驚滔駭浪中度過,讓我們一同看看YP在2021的10大預測。
Thumbnail
每當大盤創下波段新高...甚至突破歷史新高的時候,投資人常常出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沒買的扼腕,有買的卻想閃... 「欸...現在那麼高,到時候如果又跌下來,現在漲的不就白完了?」 「現在先贖回賺一波,到時候跌下來再低接,而且還可以買更多,不是更好?」 適時獲利了結?買進持有一直抱?哪個方式比較好?
Thumbnail
每當大盤創下波段新高...甚至突破歷史新高的時候,投資人常常出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沒買的扼腕,有買的卻想閃... 「欸...現在那麼高,到時候如果又跌下來,現在漲的不就白完了?」 「現在先贖回賺一波,到時候跌下來再低接,而且還可以買更多,不是更好?」 適時獲利了結?買進持有一直抱?哪個方式比較好?
Thumbnail
好久沒動筆了,我沒有從股市畢業喔!只是自農曆年前去了一趟歐洲旅遊回來後,日子就忙個不停!忙看病 (在歐洲水土不服生病了,絕不是因為 COVID-19);然後...
Thumbnail
好久沒動筆了,我沒有從股市畢業喔!只是自農曆年前去了一趟歐洲旅遊回來後,日子就忙個不停!忙看病 (在歐洲水土不服生病了,絕不是因為 COVID-19);然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