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影評|《驚爆焦點》人們需要的是謊言的慰藉還是殘酷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驚爆焦點》是由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在2003年獲得普立茲公共服務獎的教會人員性侵事件的報道所改編,同時也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及最佳原創劇本。
故事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波士頓環球報中有一個與本片片名相同的驚爆焦點小組(Spotlight),專門負責重大獨家新聞深度挖掘,有一天他們收到新任主編的任務去調查發生已久的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案件,隨著深入調查進而發覺這並非神父性侵孩童的單一事件,除了受害者、神職人員人數及發生地區的擴大,還發現教會高層可能不僅知情,甚至保護這些涉嫌性侵的神父,與受害家庭和解(因為受害者是兒童),協助掩蓋司法資料,而後將涉嫌性侵的神父派到別的教區,在新的教區繼續執行神職工作,也製造了更多受害者。在報導之後,越來越多的受害者發聲,影響超乎原本調查結果,範圍甚至可能擴及世界。
驚爆焦點小組中也有著偏向教會的成員,畢竟那是從小到大的信仰,即使看到證據也會想告訴自己這些只是個案,宗教對於個人及社會的影響無庸置疑,所以在《驚爆焦點》中也提出了這樣的討論,「911過後,在這個教會與社會緊緊相嵌的地區,十分需要宗教的慰藉。報導如此重大的新聞宗教醜聞,難道不會傷害到民眾嗎?」、「如果不報導,我們又該怎麼面對被傷害的民眾呢?」人們需要的是謊言的慰藉還是殘酷的真相?
教會性侵案並不少見,台灣也不難聽見此類案件。性侵案的受害者多數不願意報案,除了不願意再想起發生經過外,社會對於被性侵者的異樣眼光也讓他們乃至於家人不希望事件公開,而在《驚爆焦點》中加害者是受到景仰信任的神職人員,「如果你是窮人家的孩子,宗教便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牧師對你友好時,那可是件大事。他叫你幫忙收善款,或者倒下垃圾,都讓你感覺自己與眾不同,就好像天主在請求你的協助。他跟你講黃色笑話時,你或許會覺得有點奇怪,可也意味著你們有共同的秘密了。於是你默許,接著他會給你看情色雜誌,你繼續默許,就這麼一路縱容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會要你幫他手淫或口交,但你還是接受了。你沒什麼選擇,你怎麼拒絕得了上帝?」受害著的陳述讓人不禁想像如果易地而處,我們是否拒絕得了神的代理人?
《驚爆焦點》是一部可以從片名和開頭猜到結尾的電影,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不是一部精采的電影,或許這代表的這些真相我們的心裡其實都早有模糊的影子,而我們又何嘗不是縱容一切持續發生的沉默共犯呢!
除了事件本身以外,《驚爆焦點》的配樂大多給人沉靜枯燥的壓迫感,就像是記者工作的感覺,繁雜無趣的文書調查、探訪中無數閉門羹、冷眼、威脅與敵意,以及想到截稿死線一個字都敲不出的焦慮,有人說一個專業的記者需要不屈不撓、揮汗如雨,才能接近真相,也僅僅是接近而已,這是我們認為值得尊敬的記者,然而現在當我們打開電視新聞、翻開報紙,卻感覺記者是一個敷衍了事、譁眾取寵的職業,或許我們該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對於追求真相所付出的關注是否已經低到讓新聞界只能以這種方式生存了?就像Gadgette網站創辦人Holly Brockwell的推文「身為一名記者,我很激動看到《驚爆焦點》榮獲奧斯卡。(轉頭繼續寫「你的狗狗討厭你的十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22內容數
電影短短的幾小時,凝聚了藝術美感、演員情緒、編劇故事、導演世界,在關片後腦中總浮現一縷靈感卻又隨風而逝 ,所以記錄下來,雖然不是專業影評,但希望這些讓文字可以有機會與各位默默談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urmu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計算能力比電腦更令人信賴的"NASA""非裔""女性""工程師",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對她的逝世發文表示哀悼,這樣的人物似乎只會出現在小說中,但她卻真實存在現實社會中,她是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同時是2017年電影《關鍵少數》主角之一。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 莊子 人們總是苦苦追求聖人所言的仁義道德,然而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物極必反,當大盜發現聖人之道有利可圖,便把仁義道德的正面價值「偷去」,然後將自已包裝成聖人同時完美掩護其大盜行為,而成為聖人只需要學會如何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而這本小說在韓國社會充滿爭議,因為這是一本敘述現代韓國男女不平等現象的小說,然而現在社會上女權主義的小說並不稀少,為什麼《82年生的金智英》會特別備受爭議被稱為禁書?
計算能力比電腦更令人信賴的"NASA""非裔""女性""工程師",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對她的逝世發文表示哀悼,這樣的人物似乎只會出現在小說中,但她卻真實存在現實社會中,她是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同時是2017年電影《關鍵少數》主角之一。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 莊子 人們總是苦苦追求聖人所言的仁義道德,然而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物極必反,當大盜發現聖人之道有利可圖,便把仁義道德的正面價值「偷去」,然後將自已包裝成聖人同時完美掩護其大盜行為,而成為聖人只需要學會如何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而這本小說在韓國社會充滿爭議,因為這是一本敘述現代韓國男女不平等現象的小說,然而現在社會上女權主義的小說並不稀少,為什麼《82年生的金智英》會特別備受爭議被稱為禁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覺得邪教這種題材看起來特別不舒服,就那種反差的噁心感令人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哽的很難受...。一百多具屍體在某個偏僻的山間教堂中被發現,慘烈的景象讓所有在場人士永生難忘;但身為專業警員的人們內心卻隱隱升起一種除了恐怖之外的詭異的違和感:雖然現場的一切無不是問題,但究竟還有哪裡不對勁?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人家都寫日記,我寫回憶錄,而這回憶錄的回憶其實蠻不堪的,原本一直掙扎要不要這麼赤裸裸的剝下教會那層偽善的面罩,寫或不寫,都有難處,但想想,反正基督教在台灣就是小眾中的小眾,看的人應該有不多,而像我這樣經歷這麼多而有能寫出真相的,應該更少,而會對我寫的興趣的,那應該是滄海一粟,應該安全,所以就來寫吧。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本文討論了宗教在社區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式微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個人手一支手機,人人都可以是新聞人的時代,新聞的價值是什麼?是這部片帶給我最大的省思。 《驚爆焦點》描述波士頓郵報中的一個部門─「Spot Light」這個僅僅四人的,一個報社裡作專題報導的部門,某天在新任總編上任後,丟出一篇關於天主教性侵醜聞的專欄評論,問著當下各部門的編輯,為什麼沒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覺得邪教這種題材看起來特別不舒服,就那種反差的噁心感令人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哽的很難受...。一百多具屍體在某個偏僻的山間教堂中被發現,慘烈的景象讓所有在場人士永生難忘;但身為專業警員的人們內心卻隱隱升起一種除了恐怖之外的詭異的違和感:雖然現場的一切無不是問題,但究竟還有哪裡不對勁?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探索次級禱告如何幫助我們鑑定原始禱告的真偽。方舟群體於二○二○上半年,邀請醫師兼心理治療師莎迪兒(Isabelle Chartier-Siben),分享教內性侵的防治方法。她以一位受助修女的個案為例,揭穿神職人員以禱告之名性侵教友的真相。
人家都寫日記,我寫回憶錄,而這回憶錄的回憶其實蠻不堪的,原本一直掙扎要不要這麼赤裸裸的剝下教會那層偽善的面罩,寫或不寫,都有難處,但想想,反正基督教在台灣就是小眾中的小眾,看的人應該有不多,而像我這樣經歷這麼多而有能寫出真相的,應該更少,而會對我寫的興趣的,那應該是滄海一粟,應該安全,所以就來寫吧。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本文討論了宗教在社區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式微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個人手一支手機,人人都可以是新聞人的時代,新聞的價值是什麼?是這部片帶給我最大的省思。 《驚爆焦點》描述波士頓郵報中的一個部門─「Spot Light」這個僅僅四人的,一個報社裡作專題報導的部門,某天在新任總編上任後,丟出一篇關於天主教性侵醜聞的專欄評論,問著當下各部門的編輯,為什麼沒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討論宗教團體,強調了邪教活動對信徒的影響,描述工作環境及特殊規章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