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釀影癡限定|《DAU. Natasha》:攝影機的侵入對演員的傷害如何估計?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癡限定|《DAU. Natasha》:攝影機的侵入對演員的傷害如何估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各大影展都因為疫情而取消或延期的 2020 年,柏林影展因為舉辦時間較早而逃過一劫,在映前就備受爭議的《DAU. Natasha》也如期與觀眾見面,並掀起了軒然大波。

《DAU. Natasha》為《DAU》計畫的其中一部電影。導演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Илья Хржановский)和葉卡捷琳娜.愛特爾(Екатерина Эртель)本想拍攝蘇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列夫.朗道(Лев Ландау)的故事,卻意外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系列計畫。劇組於烏克蘭小鎮哈爾科夫重建了一個 12000 平方公尺的科學研究機關,並還原蘇聯時期的一切生活,食、衣、住、行、育、樂都在劇組的掌控之中,甚至是 24 小時地開著攝影機拍攝人們的生活。

多年來因為計劃過於不透明,且參與的素人演員非常多(392000 次試鏡/10000 名臨演/400 名主要演員),關於本計畫的傳聞也四處流傳,即便其中的《DAU. Natasha》與《DAU. Degeneration》已經在柏林影展首映,其他電影也會在官方網站逐步釋出,世人依舊是霧裡看花。

在《DAU. Natasha》裡,「主角」Natasha 和 Olga 在蘇聯秘密科學研究所的食堂工作,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但時常在酒後大吵。一天 Natasha 與 Olga 一起出席實驗室員工的派對,結識了負責某項實驗的法國科學家 Luc。Natasha 與 Luc 互有好感,醉酒後展開了一夜情,兩人的性愛過程也被攝影機毫不保留地收入。一夜春風過後,等待 Natasha 的卻是 KGB 特務 Azhippo 的審問,在偵訊室中 Natasha 不僅被暴力對待,甚至還被要求脫光衣服,用酒瓶侵入自己的下體。

raw-image

《DAU. Natasha》的劇情即便放在劇情片,都可能令部分觀眾中途離席,本片卻是讓素人演員出演,甚至是介於紀錄片和劇情片中間的模糊地帶。本片最爭議的問題是,我們可以看見散落各處的「真實情感」,人們的歡喜、悲傷、恐懼,所有的情緒都被記錄下來,無劇本的性愛是否違反了演員的意願?Natasha 在偵訊室中是否真的遭受了性暴力?即便導演在訪問中曾提及酒瓶並未真的侵入,但片中透出的恐懼卻是如此駭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