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情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5周年版的濫情者
看的濫情者的版本,是2002年版的。而如今濫情者應該有好幾刷了。
濫情者是台灣女作家胡晴舫用辭典的概念,將現代都市文明中各種流行的語彙重新定義,詮釋。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入生活中的流行語彙,揭露背後的空洞、矛盾性,呈現一些重要價值如何在現代社中被扭曲、消磨。現代文明中濫情眾生相背後的不道德、輕度狂躁以及思考的無能為力,透過本書,清楚的裸露在我們眼前。
摘自濫情者介紹
「我屬於的這一代,生於一個任何人擁有的心智和心性都缺乏確定性的世界。上一代人的消解性工作意味著,在我們出生的時候,世界已經不能使我們把宗教視為安全的提供,把道德視為支撐,把政治視為穩定。.....我們繼承了破壞以及破壞的後果在現代生活中,世界屬於愚蠢、麻木以及紛擾。在今天,正確的生活與成功,是爭得一個人進入瘋人院所需要的同等資格:不道德、輕度狂躁以及思考的無能。」
書本的一開篇引言,就寫著葡萄牙詩人及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的作品《惶然集》
生於1888年的費爾南多,已經透徹的理解,後現代的我們處於心智和心性都缺乏確定性的世界。可以想見這樣的開篇多麼的赤裸裸的像一把利刃,刺入人的心。有那麼一點被看穿的茫然感,我就是生於這世代的人啊。
而濫情者總共有187的語彙,187個語彙胡晴舫用充滿詩意散文般的寫法,寫出了屬於她的理解。
曖昧。那些應該說而未曾說、就算說了也等於沒說的話語,那些多餘不必要卻意義深遠的微笑,那些過份炙熱卻又躲避他人注視的明亮眼神,那些希望默默進行卻又堅持引起注意的姿態。曖昧。
是一種不想弄明白的耽溺,一份自願糊塗的傻氣。是淘氣貓咪瓜下戲耍的那團毛線球,只能凌亂而令人費解。一個人可以不斷猜測,來回踱步,如在畫布塗上油彩般,一層又一層加深加厚自己心頭的迷惑,咬透十根指頭的指甲,都得不出任具體結論。曖昧使痛苦成歡樂,讓過程即是結果。
喜歡曖昧的人擅長等待。他無懼青春的消耗,只怕結束。他不要真相大白,但求儘量延遲結局的來臨。他擔心直率的告白僅能帶來毀滅性的結尾。他寧可一直活在假設愛情尚未適當發生的期待之中,也不願真正理解對方漸行漸遠的心意,他情願迷路,而避免抵達終點。
摘至濫情者《曖昧》
光是一篇《曖昧》,透過胡晴舫充滿詩意的散文下,將曖昧的不定確性及逃避現實耽溺和那種渾沌不明迷惑猜測焦躁卻又深陷於曖昧中的幻想式情節的狀態進行到底。那種情願迷路而不願抵達終點,只想享受曖昧中間給予的幻想迷藥,也不願承擔未來的責任而深陷曖昧之中的人們的赤裸裸的寫照。
這樣充滿浪漫且又帶著真實的告訴你,就有點像被人打了一拳,又輕輕的輕撫你的傷口,說著你活該的錯覺。
《曖昧》只是187語彙中的其中一個語彙,就已經打得我頭暈目眩,卻又覺得痛快,後現代的我們,經歷了文明的更代迭換,也許失去了最純真的,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價值觀。如果這個世界是確定性的,好像也不怎麼有趣了。就如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論述幸福與痛苦必需要交叉淪替著,才叫人生。
2020.05.02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薛丁格的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年前其實就讀完了這本書,但今天不小心聽了樊登說書(大陸一位很有名的說書人),說了一本萬物皆數。聽了萬物皆數,就想到了這本書無限小,說的也是關於數學如何成為世界的根本,也說了當時宗教社會的價值觀如何干預科學,而那時的科學家們如何從眼見為憑的世界,一步一步的用數學來打
5年前其實就讀完了這本書,但今天不小心聽了樊登說書(大陸一位很有名的說書人),說了一本萬物皆數。聽了萬物皆數,就想到了這本書無限小,說的也是關於數學如何成為世界的根本,也說了當時宗教社會的價值觀如何干預科學,而那時的科學家們如何從眼見為憑的世界,一步一步的用數學來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破浪男女》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填滿心裡的那個破,在情潮裡載浮載沉讓人滅頂的那層浪。心動的最初,純愛的開始,說是初戀的亡靈糾纏,是因為初次用自己的眼睛確認在另一個人的眼睛裡看見自己,那樣的著魔與自我附著。 (內文有雷、政治不正確用詞與個人觀點,請年滿十八歲與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這是禪定的一個境界,但是我是個皮膚濫淫、慧根低下的人。我無法打座數息而後入定,偶爾起床後,能有這樣的狀態,我就很高興了! 腦袋裡有著所有的回想、妄想、念想。卻如蜻蜓點水般,一件都不會深入去想。自然就不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悲喜愛怨! 原來以為今天自己的情緒會有點低落,昨天從旺旺中時看到鄭華娟的死訊,我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人一直在往前,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害怕停頓,一停頓過往的情感就都會喚起。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或有感動,或有傷心,總有那些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經歷,也因為這些記憶讓我們被那些無關與己的事情引起情緒的波瀾。「多情卻被無情惱」應證了人們的多情總會被時間沖淡,也正好應證了這句,人總因無情的時間而惱怒和無可奈何。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
Thumbnail
曖昧,這個詞代表著什麼?有些人覺得是在成為戀人前了解對方的一種方式,有些人覺得是一種培養感情的方式,但有些人卻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或逃避的方式,有些人是經過曖昧變成情人,有些則是沒有曖昧期就成為了情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破浪男女》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填滿心裡的那個破,在情潮裡載浮載沉讓人滅頂的那層浪。心動的最初,純愛的開始,說是初戀的亡靈糾纏,是因為初次用自己的眼睛確認在另一個人的眼睛裡看見自己,那樣的著魔與自我附著。 (內文有雷、政治不正確用詞與個人觀點,請年滿十八歲與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瞹眛   我有曖昧過嗎?好像沒有,曖昧應該是2個人都有感覺,有些表情或動作或內心戲吧!   有人得不到,只好以瞹睞來自我滿足(有總比沒有好)   「唯有對方眼中有我,亦把我視為他(她)的理想,愛情方能成就;也唯有這樣,孤獨與自我不滿才能真的掃空。但是是誰去明言告別呢?不也是自己嗎?」
Thumbnail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這是禪定的一個境界,但是我是個皮膚濫淫、慧根低下的人。我無法打座數息而後入定,偶爾起床後,能有這樣的狀態,我就很高興了! 腦袋裡有著所有的回想、妄想、念想。卻如蜻蜓點水般,一件都不會深入去想。自然就不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悲喜愛怨! 原來以為今天自己的情緒會有點低落,昨天從旺旺中時看到鄭華娟的死訊,我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人一直在往前,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害怕停頓,一停頓過往的情感就都會喚起。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或有感動,或有傷心,總有那些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經歷,也因為這些記憶讓我們被那些無關與己的事情引起情緒的波瀾。「多情卻被無情惱」應證了人們的多情總會被時間沖淡,也正好應證了這句,人總因無情的時間而惱怒和無可奈何。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
Thumbnail
曖昧,這個詞代表著什麼?有些人覺得是在成為戀人前了解對方的一種方式,有些人覺得是一種培養感情的方式,但有些人卻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或逃避的方式,有些人是經過曖昧變成情人,有些則是沒有曖昧期就成為了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