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從「南向政策」到「新南向政策」,台灣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能分散投資方向,不要過度集中於中國,以減輕被中國以商圍政的問題。只是說實話,雖然「新南向政策」擁有天時、地利、人和,遠較過去的南向政策成功,但距離台灣真正想要達成的目標,恐怕是還有很大一段的距離。雖然已經有許多台商轉移到東南亞投資,不過原因都是因為便宜的人力,與較寬鬆的法規,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國家的瞭解就是外勞與動盪的政局,對於近在咫尺的東南亞諸國,其實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或者就是毫不關心。
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有幾個關鍵的原因。其一當然是台灣屬於華語文化圈之一,歷史的因緣際會,讓台灣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是中文教育。而文史本來就高度相關,再加上政治的因素,讓台灣人不止受中華文化影響,也熟知中國歷史。但相對的,台灣人對於有語言隔閡的東南亞,就瞭解不多。台灣教育界多次嘗試以東亞史觀來取代中國史觀,也引發政治上的攻防。在在說明了台灣這種情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到了今天,台灣社會內部仍有一股很強的力量,希望維持華語文化在台灣的強勢主流地位。就算台灣今日擁有了更多的新住民,但短期內恐怕都無法扭轉這種情況。
其二是台灣受到西方世界影響很深,近年來的民主運動與社會制度改革,無一不是參考西方先進國家的典章制度。畢竟在今日世界,這些西方國家代表的是先進、文明的價值,台灣接收這些國家的媒體資訊、許多留學生到這些國家深造,更不用說一般翻譯書籍,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普羅大眾的影音作品,也多數來自這些國家。這也導致台灣社會學習模仿與關心效法的對象,鎖定在歐美國家。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見到批評台灣不足之處的文章,在討論介紹歐美國家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卻幾乎很少見到引用東南亞國家的例子,即使有些領域這些東南亞國家做的比台灣還好也一樣。
其三是近年來在整個東亞地區,強勢的流行文化是日本與韓國。日本在戰後快速的復甦,其流行文化從七○年代開始,快速襲捲亞洲,甚至整個世界。台灣人看日劇、去日本玩、學日語的族群非常龐大,許多人對日本各地的文化或歷史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瞭解。而近幾年來快速崛起的韓國,以韓劇與流行音樂也快速攻佔東亞各國,相關文化快速向外傳播。台灣身處於東南亞國家的北側,更靠近日本與韓國,再加入開放的社會與過去的歷史因素,對於日、韓流行文化的接收程度最深。即使政府正在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台灣也有許多東南亞移工在本地工作,但台灣社會與東南亞國家的接觸並不深,彷彿只停留在台商投資、外籍配偶、移工問題的層面上。
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東南亞國家自身的諸多問題,也是台灣對東南亞國家存在歧見的原因。在「血路盛世:當代東南亞的權力與衝突」這本書中,作者麥可.瓦提裘提斯(Michael R. J. Vatikiotis)討論了東南亞國家貪污腐敗、政局動盪、貧困凋蔽與種族紛爭等各種問題,讓我們理解到這些國家與台灣社會的極度不同之處。比如對台灣來說非常遙遠的緬甸,同時接壤了印度與中國這兩個區域大國,受這兩國的影響極為深遠,境內的種族複雜,有來自孟加拉與印度的穆斯林,也有華裔背景的武裝自治組織,還有這個國家最多的佛教徒,讓這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其實難以有效控制整個國家。
而與緬甸之有一線之隔的泰國,則有極為特殊的國情,皇室遊走在軍人干政與民主派之間,操弄兩者間的矛盾來獲取皇室的最大利益,並利用嚴刑峻法來阻止人民批評皇室。在受到人民愛戴的前泰皇蒲美蓬過世以後,不得人心的新泰皇讓這個問題急速浮出水面。過去泰國的軍事政變都能被控制在對社會危害最小的情況下落幕,但未來新泰皇是否有能力平衡這樣的危局,頗令人質疑。至於更貧困的寮國與柬埔寨,則令人不忍卒睹,曾遭到赤柬大規模血洗的柬埔寨社會至今仍然一窮二白。在作者喬.布林克里(Joel Brinkley)所寫的「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這本書中,驚悚地寫道這個國家的多數百姓,都還有很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因為他們都親身經歷過大屠殺,見過家人、親威、朋友或鄰居被赤柬殘忍殺害。
柬埔寨曾有過非常璀燦的文明,如今卻是東亞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
就連在中南半島裡算是傳統區域強權的越南,也一直未能完全從法國殖民與越戰中走出來。在「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這本書中,我們發現原來越南這個國家處於分裂的狀態遠比統一的時間還要長很多,越戰除了是美、蘇兩大強權的代理人戰爭外,也是這個狹長國家長期南北矛盾的縮影。越南既是侵略者,也是被侵略者,作者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在書中談到越南的這種兩面性格,一方面如何不斷地抵禦來自中國、法國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又持續侵略鄰近的柬埔寨與寮國,這種被侵略與侵略別人的過程,形成了越南複雜的社會文化與民族結構,而我們平日所認知的越南,往往只是北越紅河三角洲文化區的那個越南而已。
而這種情況最為明顯的,就是菲律賓與印尼這兩個國家,因為菲律賓與印尼一樣都是由大量的島嶼所組成。這些島嶼有完全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文化語言與社會制度,有的甚至長期遺世獨立,鮮少與外界往來。菲律賓的這些島嶼還往往由各宗族勢力所長期把持,因此他們所組成的菲律賓聯邦共和國,其實國中有國,政府部門常常被各派系勢力把持,即使今日強人杜特蒂擔任總統,仍然無法有效控制整個政府。這對於習於西方民主制度運作的外界而言,常常感到不可思議,但從菲律賓希望進一步增加地方自治權,以化解菲律賓南部獨立運動的情況,就知道這個問題的盤根錯節,遠遠超乎外界的想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