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專題|《做工的人》Part3:多棲之路:從《浪漫滿屋》到《做工的人》。

詩人專題|《做工的人》Part3:多棲之路:從《浪漫滿屋》到《做工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做工的人》(Workers) / 2020 / 台灣

《做工的人》影集海報(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海報(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改變風格的困難,像是要搖滾樂手輕巧凌駕爵士,要抽象畫家重現風水光景,何況是轉變領域的艱鉅,要做工的人寫得一手好文,要音樂人演得一齣好戲。但種種看似要求天份與努力的棘手挑戰,對於南韓演藝圈而言,卻像是每位藝人必備的基礎技能。

大約十年之前,能跨足影、視、歌、主持等多方面的台灣藝人寥寥無幾,能舉出的,或許只有周杰倫。但隨著「韓風」盛行,從戲劇《浪漫滿屋》的 Rain 、《原來是美男》的 FTISLAND 李洪基、 CNBLUE 鄭容和,到綜藝上的 Super Junior 希澈、利特等人,皆使台灣觀眾看見演藝人員的無限可能,而當南韓文化重創台灣影視多年,也讓台灣藝人備受刺激,逐漸開始多元化的領域嘗試。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而在觀賞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時,相信你也被那「噗嚨共」中單純善良的青年阿全吸引住眼球,但愈看愈覺熟悉,才得知他就是那奪下兩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大嘴巴」成員,也曾任娛樂新聞主持人的,40薛仕凌。在前篇《做工的人》專題文章,曾提過影集配角之難,是在游安順的「少」與「精」,但若是單純提起角色詮釋,不可錯過的正在薛仕凌的精彩演出。

實際上,這是首次欣賞他的演出,卻意外看見了,少數轉型演員擁有的自然、細膩,以及層次變化。從對於兄弟的單純樣貌,到面對女神的癡心絕對,薛仕凌將兩種情感分割得清楚又曖昧,他明確的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拉出距離,卻又以純真的角色性格讓一切不止於癡心妄想,而這也正是角色阿全最具特色與難度的精華,不過,已經被完美駕馭。此外,薛仕凌的銀幕形象讓這以車為家的工地青年來得討人喜愛,除單純和善良,人情關懷與為愛奮鬥的精神,都被演員容納於可愛之內,這也是演員放大角色魅力的實際範例,不著痕跡地使人喜愛、同理。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放眼今日,從南韓《德魯納酒店》的 IU ,到台灣《做工的人》的薛仕凌等,亞洲藝人的技能似乎已無法侷限在單種項目,能長久獲得青睞的,無非得達成雙棲、三棲,更甚四棲全能的呈現樣貌。而從歌唱組合轉身至主持人的薛仕凌,今日再以演員身份驚豔群眾,不僅給予了台灣演藝新氣象,也證明自己的才華橫溢。而他的果實,正在《做工的人》綻放光彩,顯得刺眼。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影集劇照(大慕影藝提供)。

影集評價:B+

台灣播映日期:2020.05.10(每週日播岀)

台灣播映平台:HBO、HBO GO、myVideo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6.3K會員
466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存在主角光環的角色,總令人有額外的共鳴和感愁,這在真實性之下獲得的同理心,讓故事中的配角容易獲得支持與喜愛,有時更想令人提醒主角「有他在,小心被搶走觀眾眼球!」
令人驚醒。《陪你玩最大》有著今年名列前茅的聰慧編排和對話內容,並打翻以往對絕症題材的情節與預測,愈加引發一段實為真誠、溫馨的難得友誼。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它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他們跨越了曾經的阻礙;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編導改寫了歷史的錯誤。與此同時,作品給予世界一個美滿、平等的權利,獻給那些害怕成為自我的人們,那些追夢的受傷心靈,過往錯失的,我們現在來彌補,遲來虧欠的,我們仍會拼搏爭取。
作為描寫音樂家岡薩雷斯的首部紀錄片,也是導演菲利浦傑德克的初次執導作品,《閉嘴!彈琴》成功以伶俐手法打造出藝術家的離奇古怪,成為一部新奇、趣味,荒誕又真誠的另類電影。說是感心動耳,或許還不足表述。
片名《日暮》,誠然已囊括作品的本質與意象,無論是文明的殞落,時代的革命,個體的覺醒,然而導演拉斯洛那米斯不著墨於落日歷程與結果,而是聚焦於那飄忽迷離的未知旅途,任由時代擺弄的無常命運。
不存在主角光環的角色,總令人有額外的共鳴和感愁,這在真實性之下獲得的同理心,讓故事中的配角容易獲得支持與喜愛,有時更想令人提醒主角「有他在,小心被搶走觀眾眼球!」
令人驚醒。《陪你玩最大》有著今年名列前茅的聰慧編排和對話內容,並打翻以往對絕症題材的情節與預測,愈加引發一段實為真誠、溫馨的難得友誼。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它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他們跨越了曾經的阻礙;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編導改寫了歷史的錯誤。與此同時,作品給予世界一個美滿、平等的權利,獻給那些害怕成為自我的人們,那些追夢的受傷心靈,過往錯失的,我們現在來彌補,遲來虧欠的,我們仍會拼搏爭取。
作為描寫音樂家岡薩雷斯的首部紀錄片,也是導演菲利浦傑德克的初次執導作品,《閉嘴!彈琴》成功以伶俐手法打造出藝術家的離奇古怪,成為一部新奇、趣味,荒誕又真誠的另類電影。說是感心動耳,或許還不足表述。
片名《日暮》,誠然已囊括作品的本質與意象,無論是文明的殞落,時代的革命,個體的覺醒,然而導演拉斯洛那米斯不著墨於落日歷程與結果,而是聚焦於那飄忽迷離的未知旅途,任由時代擺弄的無常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