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X Giloo|《基因諾亞方舟》 :收藏種子的人們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一個人專門收藏沙。他走遍世界,無論他去到海灘、河邊或湖畔,去到沙漠,或去到荒原,總會抓起一把沙,帶著離開。回到家,等待他的是長長層架上數百個玻璃瓶,其中有來自匈牙利巴拉頓湖畔的灰色細沙、暹羅灣的如雪白沙、流入塞內加爾的甘比亞河畔的紅沙,儘管顆粒大小和密度不同,沙子看上去如月球表面一樣單調,實則在其有限色相中展露細緻的色彩表現。像是裏海的黑白相間小沙礫彷彿仍浸泡在海水中,南義馬拉泰雅海邊撿拾的細小石頭也是黑白兼有,肯亞馬林迪附近海龜灣的極白沙粒上有一點一點的紫色渦形。

─卡爾維諾《收藏沙子的人》
《基因諾亞方舟》從介紹收藏種子的人們開始,到收藏細胞──一座巨大圓桶罐容器可塞滿六萬支二釐米試管──再導向人類打造的諾亞方舟之中,數量更大也更微型的基因庫。
基因庫的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學技術最尖端方向也最確鑿的計劃,但如何連結到人類一生的進程以及疾病的進程,卻仍有無窮課題。
紀錄片主要貫串著各家「收藏者說」──對植物學家、演化學家、微生物學家、細胞生物學家、分子生物學家等科學家訪談。
其中有技術樂觀到令人咋舌的「廣告標語」;也有諷刺人類介入自然,或娓娓道來「人類 vs. 自然」概念今昔對比的反思;還有綜觀歷史,政治形塑或阻礙研究的唏噓和警醒。當然,之中也很難有反面敘述,很難想像這些從事生命科學研究者,實際上能夠「技術悲觀」到什麼程度。
畢竟這些收藏是比如,蒐集特性可利用的「可控」、不讓它再行自由成長演化「可防」的「純種」種子,為「因應氣候變遷或新疾病新耕作方式」的控制。而隨著研究發展,知識地圖上未知領域愈來愈大,就算不再是從前分類學家在陌生島嶼大陸上的迷航,只知道自己領域的百分之一種系,一樣令研究者焦慮。還有,「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
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一方面,《基因諾亞方舟》這部紀錄片也收藏著,這些收藏者群像。一開始出場的幾位科學家,幾乎代表了印象中歷史文化的民族「多樣性」:被古樸舊式木櫃包圍的長者,說起拯救百萬人免於飢荒但卻入獄餓死的基因學先驅,以及為保護種子寧可餓死幾十萬庶民和十幾名科學家的列寧格勒圍城戰,這般蘇聯時期的荒謬哀歌。
語帶機鋒的英國女科學家,說起「想觀察物種卻變成觀察滅種」的科學研究黑暗面,仍持著「若沒有事先收集好,機會就會溜走」的無法減緩失去、只好積極進攻的解決態度。說話的此時,鏡頭切到表現出複雜齒論結構的機械時鐘,同時指向時間、歷史、秩序、控制感,遙映 H.G.威爾斯式的美學──同樣也是費邊主義(Fabianism),與技術相偕、且走且戰的調調。
別忘了還有引領著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思潮的法國──「古老的世界觀或許比我們的還要真實,因那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以及,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崛起,將新的中美競爭,以美蘇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比擬的美國學者;和影片一開頭冰天雪地的挪威,生活在其中的研究者,也彷彿帶著實用至上、不容置疑的冷清⋯⋯。
紀錄片本身,不也在做著人類/角色分類學嗎?
彷彿對應科學家們分類學 2.0 的樂觀與焦慮,這部紀錄片除了座鐘,亦採用許多很直觀的美學暗示、一種「機械、物質與風景」的象徵分類學。用旋轉木馬的空轉作為「高速前進卻沒有時間發展對眼前事物認知」的比喻;地下洞穴的倒行攝影機逡巡,如未來遊魂凝視 DNA 保存於冷凍液態氮的萬年不滅;研究員手調著五顏六色的試劑,玻璃燒杯鏗鏘響,這些手,也是持著玻璃玻片放在顯微鏡下、拍攝著動物園展覽窗的文明之手。
穿過黑暗廊廳,玻璃箱內是絕種動物舞台,博物館之中穿行著彷彿來自空寂樹林的迴響。冰雪覆蓋的樹,枝端晶瑩如玻璃,科學家在室內夸夸其談,影像仍停留在寂寥的風景。大片草原中,羊隻點點如玻片下的微生物蹤跡。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觀察箱。
觀察箱,從玻璃箱藍色幽光中的擁擠魚群,到摩天大樓的投影:人類蛙泳的剪影,不斷向上游動。
──真是直白的「科學巴別塔」暗示。我想起社會認識論的提倡者 Steve Fuller 主張,比起政治信念的左翼/右翼之分,往後更為拉鋸的兩派將是「相信科技 vs. 保守看待」的上/下之分。
想像基因數據庫這艘方舟「浮在雲端」,個人與企業有管道可利用的一天,個人是否握有擁有權、企業如何分享資源或行銷牟利、誰能監督監管⋯⋯?那一日,採(基因)礦船將收藏的不只是人類的種子,也是文明延續的火種,珍稀又弱勢的少數族群,可以對採集說不嗎?
但這部紀錄片並沒有打算讓你這麼不安。儘管「全世界都是我們的玻璃箱」,卻也不觸及,我們如何/應該怎麼跟玻璃箱內的自己自處。只是展現帶了一點反省的科技樂觀論者,用一點小小的不安作為陰影,在空景、音效、配樂之中瀰漫開來。但也不怎麼確鑿指出,這份不安感是什麼,又能夠做到什麼?
或許,我們可以回到「收藏」這件事本身來看。
關於細胞庫的訪談有這樣一段話:「大象和細菌在生物銀行佔的空間一樣多。」卻讓人感到,不反映生物特徵(比如大或小)的「平等」儲存,是這麼地暴力。
雖然這部片的「收藏」背後是如此複雜的角力和共謀,早就不是因「讓你怦然心動的物種」而決定留予空間的收納術。但收藏本身,橫斷與其它事物的連結,將物件靜止凝固於特定空間和時間,其秩序再有彈性或獨特,必有其暴力,而令人不安──包括收藏分類的命名,包括收藏物質、情感和概念於象徵的創作⋯⋯都為了,盡可能地,永恆不變。
⋯⋯多年來持續不懈收集沙的那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或許逼著自己遠離那扭曲、變形步步進逼的喧鬧感受,和曾經體驗過的狂亂的風,最終才能擁有萬物的沙之本質,觸碰生命的二氧化矽結構。她的視線始終無法離開那些沙,她小心翼翼地進入其中一個瓶子,在那裡挖掘她的窩,與之融為一體,解讀埋藏在一小撮沙中無以計數的訊息。每一個灰一旦被拆解為深的淺的、亮的暗的、圓的、圓柱的、扁平的微粒,看起來就不再是灰,或許得等到那時候你才理解灰的意義。

─卡爾維諾《收藏沙子的人》
全文劇照來源:《基因諾亞方舟》官方網站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習以為常的類型劇模樣,似乎總以洗盡俗世鉛華的視角,或藉著放大外在與內在需求間的矛盾去談親密關係中的遺憾與圓滿,把愛情宗教化成「想得而不可得」的超然普世價值,而黃綺琳顯然不甘心做它的祭司。在《金都》中,愛情似乎沒那麼高尚,反倒是生活的瑣細零碎成了將這形而上價值硬生生拖回地表的無窮引力。
「我們一起去死吧。」直子與賢治躺在富士山口的海報前,假裝自己正要被吸進洞中,當年背叛與被拋下的兩人假裝死亡,卻不會真正死亡,今日再度相擁的兩人用身體迎接世界的喪鐘。世界或許不會真正地毀滅,但卻是不復從前,今日留下的是,沒有變的你、愛我的你、坦誠相對的你。
如果說,不存在而感到存在的部分肢體是幻肢,那反過來看,斷手的「擬人」,是不是以為整具身體還在,所以能思考的腦、能看的眼、能聽見的耳朵,才是斷手的巨大「幻肢」?之於斷手,幻肢的巨大,承擔了孤獨的巨大:剩下的太少,失去的太多;擁有的太少,記得的太多。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專題|某天坐在我前座的同學突然剪了個男生頭。對,是髮尾貼頭皮的那種男生頭,而不是大家都有的妹妹頭。「我昨天去看了《第六感生死戀》」她轉過頭來悄聲跟我說。她有個很少見的姓,名字美得像首詩,在班上是屬於那種很女生的類型。以下容我用P(poem)來稱呼她。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十八年後重看《藍色大門》,我還是沒有答案,那樣的夏天一個又一個過去了,「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長大成大人,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麼簡單又直率,穿過青春的過於複雜,用躲的,用寫的,用燒的,用吻的,用問的,用追的,用奮力滑開池水游的,都無法到達彼岸。
《刺激1995》在94年上映,直至今日,它在影迷傳頌的力量下成為當今影史上最熱門的通俗經典。重新進入戲院觀賞讓我好奇,甚麼原因使得它這麼好?正如史蒂芬.金本人的通俗文學長期被相對嚴肅的文學界嫌惡,本片或許也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它可能太過煽情,太過通俗,甚至訊息太過直白。然而,為甚麼它能如此打動人心?
我們習以為常的類型劇模樣,似乎總以洗盡俗世鉛華的視角,或藉著放大外在與內在需求間的矛盾去談親密關係中的遺憾與圓滿,把愛情宗教化成「想得而不可得」的超然普世價值,而黃綺琳顯然不甘心做它的祭司。在《金都》中,愛情似乎沒那麼高尚,反倒是生活的瑣細零碎成了將這形而上價值硬生生拖回地表的無窮引力。
「我們一起去死吧。」直子與賢治躺在富士山口的海報前,假裝自己正要被吸進洞中,當年背叛與被拋下的兩人假裝死亡,卻不會真正死亡,今日再度相擁的兩人用身體迎接世界的喪鐘。世界或許不會真正地毀滅,但卻是不復從前,今日留下的是,沒有變的你、愛我的你、坦誠相對的你。
如果說,不存在而感到存在的部分肢體是幻肢,那反過來看,斷手的「擬人」,是不是以為整具身體還在,所以能思考的腦、能看的眼、能聽見的耳朵,才是斷手的巨大「幻肢」?之於斷手,幻肢的巨大,承擔了孤獨的巨大:剩下的太少,失去的太多;擁有的太少,記得的太多。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專題|某天坐在我前座的同學突然剪了個男生頭。對,是髮尾貼頭皮的那種男生頭,而不是大家都有的妹妹頭。「我昨天去看了《第六感生死戀》」她轉過頭來悄聲跟我說。她有個很少見的姓,名字美得像首詩,在班上是屬於那種很女生的類型。以下容我用P(poem)來稱呼她。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十八年後重看《藍色大門》,我還是沒有答案,那樣的夏天一個又一個過去了,「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長大成大人,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麼簡單又直率,穿過青春的過於複雜,用躲的,用寫的,用燒的,用吻的,用問的,用追的,用奮力滑開池水游的,都無法到達彼岸。
《刺激1995》在94年上映,直至今日,它在影迷傳頌的力量下成為當今影史上最熱門的通俗經典。重新進入戲院觀賞讓我好奇,甚麼原因使得它這麼好?正如史蒂芬.金本人的通俗文學長期被相對嚴肅的文學界嫌惡,本片或許也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它可能太過煽情,太過通俗,甚至訊息太過直白。然而,為甚麼它能如此打動人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憂鬱症困囿他的內在心靈,社會體制侷限他的創作自由。他說地面是他的天空,自己如一隻風箏,於世間飄飄蕩蕩,他焦慮、亦惶恐,憂懼如影隨形,他的夜晚失去睡眠、白日盡是幻覺。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憂鬱症困囿他的內在心靈,社會體制侷限他的創作自由。他說地面是他的天空,自己如一隻風箏,於世間飄飄蕩蕩,他焦慮、亦惶恐,憂懼如影隨形,他的夜晚失去睡眠、白日盡是幻覺。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