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雨天有菌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雨天有菌 ?

雨天有菌 ?

雨天要不要戴口罩😷?

這幾天

在臺灣,到處都是暴雨⛈️,大家出門都是濕濕的,忽然有人問:雨天,走在街上,要不要帶口罩😷?

對吼!這真是一個我想不到的問題?你有想過嗎?

raw-image

或許你不用想,但是你一定遇到過類似情況:

當乾燥的土地,很久沒有下雨了,忽然天空溜下了幾滴雨水,不久之後,你會聞到濃濃的土壤和雨水灑下的大地清香味道,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幾滴雨水,不久之後,你會聞到濃濃的土壤和雨水灑下的大地清香味道

幾滴雨水,不久之後,你會聞到濃濃的土壤和雨水灑下的大地清香味道

我個人學醫學,又超愛文學,多少文人騷客,流行歌手,都會為了幾滴雨水的芬芳,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詞,歌曲...

梅雨霽,暑風猜

此時情緒 此時天,神仙遊哉

如此陶醉的文學,但是我個人學醫學,有時並不是如此的..

如此陶醉的文學,但是我個人學醫學,有時並不是如此的..

下雨天,在詩人的筆下,有著不同的風情,有的清麗如畫,有的婉約動人,有的滄桑如夢,有的輕鬆愜意……我也如此陶醉的文學,但是我個人學醫學,有時並不是如此的..

雨水味道的真相

美國的MIT 團隊,在2015年左右,為了確定「久旱逢甘雨」,那種雨滴在乾燥大地,升起的大地芬芳味道,他們用了高速解析度的攝影機拍攝了「久旱逢甘雨」的現場影像:

高速解析度的攝影機拍攝了「久旱逢甘雨」的現場影像

高速解析度的攝影機拍攝了「久旱逢甘雨」的現場影像

雨水產生氣溶膠的機制:

當下落的水滴與地面接觸時,它會在地面上捕獲微小的氣泡,氣泡會上升並通過水滴破裂,從而形成大量噴霧較小的水滴或氣溶膠。當時,該小組提出,這種機制可以解釋“潮土油(petrichor)”的味道。

雨滴在乾燥大地,升起的大地芬芳味道

雨滴在乾燥大地,升起的大地芬芳味道

其實早在1964年,澳洲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發表過:在乾旱氣候,我們的週邊自然界的植物,為了生存會滲出油保護自己的水分流失。這些油,也會被土吸收。在這種油和土臭素(細菌的代謝物),一起釋放到空氣中,我們才會在下雨的乾旱地方,聞到一陣潮土油的味道了。只是MIT 用高科技攝影機,把一顆雨滴,落在土壤上的變化機制呈現於影像。



好奇的科學家們

土壤傳播細菌會在降雨之後,散佈到空氣中,再成氣溶膠吸進去的嗎

土壤傳播細菌會在降雨之後,散佈到空氣中,再成氣溶膠吸進去的嗎

英國科學家看到上述的影像,就馬上和美國MIT聯繫,以查看這種相同的下雨的機制是否有助於解釋,土壤細菌可以氣溶膠傳播?因為在英國,有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像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該細菌已知會導致人類肺部感染。有時候被稱為旋律病。英國科學家注意,在下雨後,這種疾病的感染數量會增加,他們一直推測這種特殊的土壤傳播細菌會在降雨之後,散佈到空氣中,再成氣溶膠吸進去的嗎?

下雨,會使細菌傳播?

下雨,會使細菌傳播

下雨,會使細菌傳播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就開始研究了下雨對三種土壤細菌,是否會影響成氣溶膠傳播,他們將六種類型的干燥土壤中,包括粘土,沙質粘土和沙子。

土壤樣品上方的小圓盤的孔中,分配不同高度的單滴水來模擬下雨的雨滴

土壤樣品上方的小圓盤的孔中,分配不同高度的單滴水來模擬下雨的雨滴

研究人員通過從位於土壤樣品上方的小圓盤的孔中,分配不同高度的單滴水來模擬下雨的雨滴,以捕獲從表面噴出的任何氣溶膠。

模擬不同強度的下雨衝擊到地面

模擬不同強度的下雨衝擊到地面

他們也改變了土壤的表面溫度,以及液滴釋放的高度,以加快或減慢液滴的撞擊速度,從而模擬不同強度的下雨衝擊到地面。

他們發現:

1.土壤溫度

土壤溫度約為攝氏三十度下,飛沫產生的氣溶膠數量最多,這個是與熱帶地區的土壤溫度相似。

2.土壤質料

當雨滴,滴在沙質粘土上時,液滴還會產生更多的氣溶膠。因為在形成任何氣泡或氣溶膠之前,沙子往往已經完全吸收雨滴。

3.雨滴速度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當雨滴以每秒1.4至1.7米的速度落下時,氣溶膠計數更高,約為小雨淋的強度。(小雨,不要隨便出門?)

雨滴以每秒1.4至1.7米的速度落下時,氣溶膠計數更高

雨滴以每秒1.4至1.7米的速度落下時,氣溶膠計數更高

雨中培養出🧫細菌

研究小組收集了雨滴形成的氣溶膠,然後將它們轉移到培養皿中,以計算每種氣溶膠中細菌的數量。他們發現單個雨滴中的細菌數量從零到幾千不等,

單個雨滴中的細菌數量從零到幾千不等

單個雨滴中的細菌數量從零到幾千不等

這取決於:

1.土壤的類型

2.土壤中細菌的密度

3.土壤溫度

4.雨滴的撞擊速度

每種氣溶膠從土壤中攜帶出多達數千種細菌。

每種氣溶膠從土壤中攜帶出多達數千種細菌。

研究人員使用高分辨率成像觀察了,雨滴落在充滿細菌的干燥土壤上的影響。 當以類似於小雨的速度墜落時,在與熱帶地區相似的溫度下,水滴釋放出的氣溶膠是最大的量。 而此時,每種氣溶膠從土壤中攜帶出多達數千種細菌。 研究人員還發現【細菌在此後,仍存活了1個多小時。

https://forskning.no/vaer-og-vind-bakterier/se-regndraper-spre-bakterier-fra-bakken/359563

空被風吹,就會一段拋物線的距離,然後再落回到地面上

空被風吹,就會一段拋物線的距離,然後再落回到地面上

如果這種空氣傳播的細菌,又被風吹,就會飄到不遠不高的地方,這些細菌可能會傳播【一段拋物線的距離】,然後再落回到地面上,落在一個新的土壤位置上,再等下次的下雨,產生氣溶膠再帶牠們出遊找感染宿主了。

等下次的下雨,產生氣溶膠再帶牠們出遊找感染宿主了。

等下次的下雨,產生氣溶膠再帶牠們出遊找感染宿主了。

研究人員估計,雨滴散佈的細菌,總數每年可達到10,000萬至80萬億個細胞。 結果,以全球降水情況,雨滴到土壤,可能導致【從土地釋放細菌總數的1.6%到25%】。

雨滴到土壤,可能導致從土地釋放細菌總數的1.6%到25%

雨滴到土壤,可能導致從土地釋放細菌總數的1.6%到25%


其實一般民眾,【保持衞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土壤飛起來細微的病菌要感染在人的身上,機率就不會太高了。

保持衞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衞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

不管是雨天或晴天,還是要記得【「防疫新生活」的措施】才正確喔!


資料來源 : Bioaerosol generation by raindrops on soil

DOI: 10.1038/ncomms1466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又下雨了!前一陣子下的是—有點讓人生氣的大雨;這次下得有點討厭的—綿綿細雨,這種雨,淋了不會很快濕,總是讓人想著「要不要帶傘」的煩惱。不帶嘛!淋久了,給人一種濕濕的感覺,有點討厭!帶嘛!就是嫌麻煩…… 今天一大早起來,覺得有些無聊,外面正下著很討厭的綿綿細雨,就像走在霧氣迷漫山頭裡,久了,就衫濕寒氣
Thumbnail
又下雨了!前一陣子下的是—有點讓人生氣的大雨;這次下得有點討厭的—綿綿細雨,這種雨,淋了不會很快濕,總是讓人想著「要不要帶傘」的煩惱。不帶嘛!淋久了,給人一種濕濕的感覺,有點討厭!帶嘛!就是嫌麻煩…… 今天一大早起來,覺得有些無聊,外面正下著很討厭的綿綿細雨,就像走在霧氣迷漫山頭裡,久了,就衫濕寒氣
Thumbnail
/ 漲潮 除濕機閃著紅燈,水又滿了;ㄧ天大概可以倒出兩桶的水。台北空氣中的濕氣一但被收集,就是如此驚人的量。飽滿的溼氣,濃厚的雨量,看著被倒入馬桶的水凝聚成的漩渦胡思亂想:「這水要是能運到赤道,估計那裡的貧民就不用再喝可樂了...。」頭腦裡閃過那些在探索頻道上看到的畫面:黝黑的皮膚,頂著烈日提著混濁
Thumbnail
/ 漲潮 除濕機閃著紅燈,水又滿了;ㄧ天大概可以倒出兩桶的水。台北空氣中的濕氣一但被收集,就是如此驚人的量。飽滿的溼氣,濃厚的雨量,看著被倒入馬桶的水凝聚成的漩渦胡思亂想:「這水要是能運到赤道,估計那裡的貧民就不用再喝可樂了...。」頭腦裡閃過那些在探索頻道上看到的畫面:黝黑的皮膚,頂著烈日提著混濁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梅雨季。 雨天對有閒的人是一種悠然、詩意,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或小樓ㄧ夜聽春雨。 但對現代上班小老百姓只有徒增交通不變,身體無法乾燥的微濕不適感而已。就算再進步,人類還是脫離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 以個人例子,雨天帶來的負面經歷,還真不少。 (同學愛是什麼?能吃嗎?) 經驗三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梅雨季。 雨天對有閒的人是一種悠然、詩意,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或小樓ㄧ夜聽春雨。 但對現代上班小老百姓只有徒增交通不變,身體無法乾燥的微濕不適感而已。就算再進步,人類還是脫離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 以個人例子,雨天帶來的負面經歷,還真不少。 (同學愛是什麼?能吃嗎?) 經驗三
Thumbnail
影音動畫https://www.facebook.com/conscientious36987/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影音動畫https://www.facebook.com/conscientious36987/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最近的台北一直下雨,早晨飄雨、中午大雨、睡前毛毛雨。據說此節氣也反映著大自然的現象,雨水到來也下著雨水呢。
Thumbnail
最近的台北一直下雨,早晨飄雨、中午大雨、睡前毛毛雨。據說此節氣也反映著大自然的現象,雨水到來也下著雨水呢。
Thumbnail
即將要蒸散的,消融於空氣中的悶濕土味,一出現這種氣味就代表要下大雨了。果然沒錯,整個午後大雨如注,大雨嘩啦嘩啦、嘩啦嘩啦地下,如滾珠般斗大的雨滴殷切地回應乾燥已久的大地。
Thumbnail
即將要蒸散的,消融於空氣中的悶濕土味,一出現這種氣味就代表要下大雨了。果然沒錯,整個午後大雨如注,大雨嘩啦嘩啦、嘩啦嘩啦地下,如滾珠般斗大的雨滴殷切地回應乾燥已久的大地。
Thumbnail
  雨天是多麼的讓人不愉快,是多麼的讓人不想上班。
Thumbnail
  雨天是多麼的讓人不愉快,是多麼的讓人不想上班。
Thumbnail
一般說來,陽光普照的晴天,美麗舒適、讓人心情愉快,想出門踏青或辦事,都非常便利。反之,下雨天就實在不方便,尤其以前住在台北時,出門大多是騎腳踏車或走路,下雨天出門在外,不但腳上的鞋子容易打溼,身上也可能被飛馳而過的車子濺溼。
Thumbnail
一般說來,陽光普照的晴天,美麗舒適、讓人心情愉快,想出門踏青或辦事,都非常便利。反之,下雨天就實在不方便,尤其以前住在台北時,出門大多是騎腳踏車或走路,下雨天出門在外,不但腳上的鞋子容易打溼,身上也可能被飛馳而過的車子濺溼。
Thumbnail
想著去山林遊走的日子,轉瞬間卻又下起了春雨。 "在島嶼南北兩方短居生活裡的雨水,因循著時節和城市的變換,相異的氣味堆疊掩覆,澆灌著腦內的聲響和影像。我把記憶浸於水中,在水面上望著它們浮動閃爍,不再伸手去取..."
Thumbnail
想著去山林遊走的日子,轉瞬間卻又下起了春雨。 "在島嶼南北兩方短居生活裡的雨水,因循著時節和城市的變換,相異的氣味堆疊掩覆,澆灌著腦內的聲響和影像。我把記憶浸於水中,在水面上望著它們浮動閃爍,不再伸手去取..."
Thumbnail
雨天要不要戴口罩😷? 這幾天 在臺灣,到處都是暴雨⛈️,大家出門都是濕濕的,忽然有人問:雨天,走在街上,要不要帶口罩😷? 對吼!這真是一個我想不到的問題?你有想過嗎? 或許你不用想,但是你一定遇到過類似情況: 當乾燥的土地,很久沒有下雨了,忽然天空溜下了幾滴雨水,不久之後,你會聞到濃濃的土壤
Thumbnail
雨天要不要戴口罩😷? 這幾天 在臺灣,到處都是暴雨⛈️,大家出門都是濕濕的,忽然有人問:雨天,走在街上,要不要帶口罩😷? 對吼!這真是一個我想不到的問題?你有想過嗎? 或許你不用想,但是你一定遇到過類似情況: 當乾燥的土地,很久沒有下雨了,忽然天空溜下了幾滴雨水,不久之後,你會聞到濃濃的土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