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被動收入迷思】被動收入都是騙人的?|Mr. 西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我看過許多人駁斥有關財務自由以及被動收入的人,包括一些線上的作家,認為這些東西都是怪力亂神,都是假議題,而被動收入也常常遭到許多人的誤解,被認為是直銷跟詐騙集團的手法。

我認為不然,這是對被動收入很深的誤解。

首先,被動收入真的可行,但你要很努力。第二,會告訴你被動收入很輕鬆的,基本就是繞過了一圈告訴你結果,而沒告訴你前面要付出的資源,例如專注力、時間、金錢。

這樣說吧!我自己正在實驗30歲之前靠被動收入擺脫受雇於人的計畫,目前過了2年多,成果還不差,目前每個月有三萬以上的被動收入。

為甚麼我做得到,很簡單,我相信被動收入,也願意主動創造並堅持下去。

被動收入的本質

一切的被動收入都源自於提供某個價值,而且價值經過時間驗證具有持續性,所以能持續為你帶來收入。

而主動收入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被交付的任務,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只侷限在八個小時,有時候當然可能為公司帶來持續性收入,但是該行動不一定轉換成你的持續性收入。

以上出自【理財的第一堂課】一萬的被動收入和一萬的主動收入,價值天差地別|Mr. 西城

被動收入的本質依然是交換價值,跟其他所有的收入管道是一模一樣的。

那難道主動收入就沒有價值了嗎?當然不是,例如一個在迪士尼上班的執行長,年薪千萬美金,雖然不是被動收入,但卻極有價值;不過凡事總有意外,只要執行長沒了這份工作,可能是公司倒閉也可能是私人因素,依舊逃不了只要不販賣時間就沒了收入的困境。

我相信,這次的武漢肺炎更證明了,主動收入並非毫無風險,因為在變動的時代,安穩本身就成了一種風險。



被動收入的價值曲線

以上提到了被動收入和主動收入都具有價值,那到底區別在哪裡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 槓桿特性
  • 複利效應
  • 長尾效應


而以上三點可以總結為一個觀點,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的成長曲線不一樣。

對數學有一點概念的人應該知道所謂的複利效應是類似指數型成長的線圖,單位時間的變化(X軸),會對曲線上的一點位移(Y軸)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當X位移越是靠右,單位時間所對應的Y軸位移就越多,這就是複利效應的體現。

相較於被動收入擁有的是「指數型增長曲線」的型態,而主動收入則是「線性成長」,你付出的時間和薪水成正比,沒有累積的效應。

不只如此,當你停止付出努力,主動收入是說沒就沒,而被動收入通常會有長尾效應。簡單說,兩者你都可以投入等值的努力,但這份努力所創造的持續性收入,一個是零,一個可能是數月至幾年。

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做說明,如果我今天寫了一個文案,我可以選擇賣出給雇主賺取兩千塊,也可以選擇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累積,這兩種都付出等值的努力,但換來的收入曲線卻是截然不同

能夠體悟到這兩個差異,並清楚說明的人就應該知道,所謂的被動收入並非強調甚麼事情都不用做就有收入,或者是睡覺時也能賺錢,而是強調收入曲線的差異性。



raw-image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3 字、12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人物講股的投資理財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賴郁佳-avatar-img
2020/05/28
很清楚!!謝謝分享!三萬真的好多, 都快是我可悲的主中收入錢錢了~自律能力決定被動收入的高低吧~~
西城-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5/28
主動收入也可以有意識的提升,我把這稱為投資自我,被動收入則是投資資產。
avatar-img
西城的沙龍
470會員
155內容數
這是一個有關生活、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的頻道。 我會用簡單的文字分享我自己的投資心得,希望帶給讀者有價值的文章。 youtube頻道全新上線: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PuPQMNtCjsbsMRSqfYEg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過去的傳統思維總是認為沒有工作就沒有飯吃,而工作就是必須踏出家門,在固定的時間上下班,以時間換取金錢。 但時代的演進為我們揭示賺錢的模式千變萬化,甚至不需要親自花費時間與精力就能讓錢自動滾進來,這就是所謂的「被動式收入」。 相信許多人一提到工作總是會皺眉頭,而成千上萬的人只要聽到星期
Thumbnail
過去的傳統思維總是認為沒有工作就沒有飯吃,而工作就是必須踏出家門,在固定的時間上下班,以時間換取金錢。 但時代的演進為我們揭示賺錢的模式千變萬化,甚至不需要親自花費時間與精力就能讓錢自動滾進來,這就是所謂的「被動式收入」。 相信許多人一提到工作總是會皺眉頭,而成千上萬的人只要聽到星期
Thumbnail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斜槓此一職涯發展形式逐漸是年輕人追求的主流,使他們不再只限定自己從事單一職業或單一技能,而是選擇多重職業與身份的生活。這樣的職涯發展拜網路資訊普及化、社群網路及各式創作平台興起之賜成為可能。許多人都夢想藉由個人品牌成為斜槓者或是一夕爆紅,Youtuber也成為學生夢想的職業之一。
Thumbnail
斜槓此一職涯發展形式逐漸是年輕人追求的主流,使他們不再只限定自己從事單一職業或單一技能,而是選擇多重職業與身份的生活。這樣的職涯發展拜網路資訊普及化、社群網路及各式創作平台興起之賜成為可能。許多人都夢想藉由個人品牌成為斜槓者或是一夕爆紅,Youtuber也成為學生夢想的職業之一。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為什麼現代這麼多職業的考量,常常是一波起,就馬上能落下去?顯然是因為市場快速的被人群瓜分,後來進場的就無利可圖,而且也不會因為進入這行,就讓我們搖身一變成炙手可熱的稀有種。
Thumbnail
為什麼現代這麼多職業的考量,常常是一波起,就馬上能落下去?顯然是因為市場快速的被人群瓜分,後來進場的就無利可圖,而且也不會因為進入這行,就讓我們搖身一變成炙手可熱的稀有種。
Thumbnail
先說一個觀點:未來某一天,我們可能不用上班,也可以賺到錢,相反,因為不上班,一個人收入可能會比上班時候更多。 你沒有聽錯,是不上班,且不上班收入會增加。 但是不要想錯,不上班並不代表不工作。 只是人與社會之間生產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可能要接受
Thumbnail
先說一個觀點:未來某一天,我們可能不用上班,也可以賺到錢,相反,因為不上班,一個人收入可能會比上班時候更多。 你沒有聽錯,是不上班,且不上班收入會增加。 但是不要想錯,不上班並不代表不工作。 只是人與社會之間生產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可能要接受
Thumbnail
「 如果你覺得有關係,那麼,也許你可以想一想,把工作作為賺錢的方式,對你來說合不合理?我說的是『 對你來說 』,不是對其他人來說。 」
Thumbnail
「 如果你覺得有關係,那麼,也許你可以想一想,把工作作為賺錢的方式,對你來說合不合理?我說的是『 對你來說 』,不是對其他人來說。 」
Thumbnail
(此文章寫於2019/12/25) 2019年結束進入倒數時,再過沒幾天,一年一晃眼就要過完,回顧去年的這時,訂了些2019年的計劃目標,沒能全數達成,不過也還算有進步,年被動收入總額又再向上成長,離每年100萬的被動收入又再進了一步。 12月份累積到24號為止,網賺被動收入這個月已經來到四萬九左右
Thumbnail
(此文章寫於2019/12/25) 2019年結束進入倒數時,再過沒幾天,一年一晃眼就要過完,回顧去年的這時,訂了些2019年的計劃目標,沒能全數達成,不過也還算有進步,年被動收入總額又再向上成長,離每年100萬的被動收入又再進了一步。 12月份累積到24號為止,網賺被動收入這個月已經來到四萬九左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