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兇宅之《台北民宿藏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民宿裡有畫,還是兇宅裡的照片?

來看展:汪正翔的《台北民宿藏畫》,走進三樓民宅的藝廊空間,上樓前已經看到封鎖線圍在一幅掛在牆上的名畫複製品前,階梯的扶手也纏上。


作品自述還沒看完,想說待會再補上就逕自前往「犯罪現場」的第二個樓層。鑑識光桌上佈滿這次個展主題的照片,有台接著線的機器放置在桌面,可以移動這台機器投影照片本身到牆上——有個畫框也釘在牆上——於是呢,可以自己透過機器操作各種效果如X光照的黑白對比,視域可以依想觀看的大小Zoom in 及Zoom out,並能移動位置看想要看的畫面。

這些效果有什麼意思?這些拍攝現場可以被轉化為另一種「場景」, 當然「功能」有限,很快就會玩完;擴增實境(AR)的技術,似乎是這次策展的主軸。但AR雖然能提供觀展者獨特單一的視域,我們卻好像離不開光桌上貼齊的照片(與文件)。我定格了畫面,然後去看我覺得這次比較有意思的一幅作品。
展覽資訊之投影畫面

(想當然在這樣的展場,就會拿起相機拍這些定格的畫面,成了「兇宅裡的照片」。)
作品採用日本和紙

同行夥伴說,因為紙張的關係(導覽員有說明紙的材質),所以作品看起來模糊了攝影照片與繪畫質地的界線。形式本身被模糊了(也可以說是破壞)。而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掛在牆上的畫」有明顯後製的修改,畫本身(邊緣)被裁成標準的長方形,畫框也不見了。因為相片紙的材質,使得作品像一幅畫,畫中之畫卻突兀的存在,畫中之人成了這幅作品的核心。

終究在尋找一幅適合的畫在某個空間擺上,但作者暗藏玄機——這樣人工的「四方型圖塊」我們並不會在這樣的房間看到。題外話——頓時困惑——為什麼畫都是四方形的,沒有三角形、多邊形、圓形等?

視覺中我們被馴化的結果?當然或許四方形好收藏、擺放,有另一層實用的考量。但我現在的確想不到有什麼不是四方形的(每天看的螢幕大概是刺激我眼睛最久的四方體)。

還有一幅複製畫的作品在剛進來的三樓,獨自被放置的名畫。很便宜那種。圍起來的封鎖線就像那是真跡所保留的安全距離——觀看的位置也決定了鑑賞的品味——隱含真偽價值的判斷——不過在這個展場裡我們很曉得該怎麼判斷。這只是個隱喻。

最酷的還是這次的海報,貼在樓下鐵門——喧賓奪主的意味,有一天民宅租不出去,就交給藝廊吧,如果廣大的房東有看到的話。

刻意營造的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展場風格——作品自述提到:「 ……有一天,他們終於要我去拍攝,我看到三四箱行李堆在旁邊,不知道是把住客趕跑了,還是她暫時把房間清空;實際上也沒有清,我看到辦公桌被擱置在房內,有綠色的桌墊,上面塞了一些紙條。有一條毛巾掛在椅子上。室內完全沒有窗,只有一個抽風扇,感覺就像是一個命案的現場。拍完之後我很難過,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更難過的是,這樣卑微的生存狀態被我輕易地摧毀了。」——並沒有懸疑的氣氛,反倒是那些像恐怖旅社的民宿照,增添了都市傳說新的面貌。

展覽時間|2020/5/2 至 5/31,14:00-19:30 (五六日開放、毋需預約)
主辦單位|ONFOTO STUDIO
展覽策劃|汪正翔
企劃執行|ONFOTO STUDIO
​展場設計|胡幼函
補助單位|2020 國藝會視覺藝術類補助
展覽地點|ONFOTO 承德空間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 90 巷 14 號 3F
avatar-img
5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vin Chen 的其他內容
「迦納抬棺舞」,源於酋長家屬希望殯葬業者的儀隊,可以扛著棺材跳舞,迷因因而誕生。
媽媽重獲新生卻很悲地失去女兒,離婚的爸爸因為意外而得到幸福,而主角自己呢? ——讀自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短篇小說集《親愛的人生》,〈採礫場〉
「迦納抬棺舞」,源於酋長家屬希望殯葬業者的儀隊,可以扛著棺材跳舞,迷因因而誕生。
媽媽重獲新生卻很悲地失去女兒,離婚的爸爸因為意外而得到幸福,而主角自己呢? ——讀自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短篇小說集《親愛的人生》,〈採礫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花蓮參加多羅滿賞鯨的經歷,描述了與弗氏海豚和飛旋海豚的近距離接觸,以及對抹香鯨的嚮往。文章並呼籲讀者關注海洋保育,從自身做起,選擇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花蓮參加多羅滿賞鯨的經歷,描述了與弗氏海豚和飛旋海豚的近距離接觸,以及對抹香鯨的嚮往。文章並呼籲讀者關注海洋保育,從自身做起,選擇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東湖旅店大堂 在東湖的這家旅店大堂中,花牆成為了引人注目的焦點。這些熱帶風情的裝飾花卉,不僅讓人感到舒適自然,還有一種清新的感覺,仿佛能夠隔絕外界台北市區的燥熱。 利用機會素描 在等待客人下來開會的這段時間裡,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拿出素描本來描繪這個大堂的花牆。這樣的休閒時光,不僅可以享受創作的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冷淡的管家、不好客的主人、勿在宅邸四處走動的忠告、禁止踏入的三樓……皆在暗示宅邸內的不平靜;而餐桌上與人數相符的椅子數量、與眾人姓氏同音的裝飾圖案,以及劇團成員深月長相神似的已逝女主人……這一切似乎又在暗示九人來到此處並非偶然。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一開始接觸大尺度攝影,還蠻常到MD的房間裡拍攝。跟去旅館拍攝不同,每個人的房間都有其獨特風味,現場能拍的梗也比較多一點,除非MD房間東西很少,但還沒碰過這種情況就是了(笑)。 而後來會取名私房寫真,除了大陸那邊會把大尺拍攝稱作"私房"之外,把私房兩個字拆解開來,"私"在日語是我的意思,"房
Thumbnail
「這裡是怎樣啊?簡直像迷宮一樣嘛。」 「咦?/我覺得廁所和玄關都很普通啊。」 「為什麼兩邊會連起來啊?」 「這房子原本是房子住的房子喔。」 「房子住的房子?」 ——〈家の家〉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
Thumbnail
That.. Kaohsiung Xionggang Xinyi Art Museum Chan house. 高雄 雄崗信義美術館 陳宅設計 Design Concept. 6 people + 1 housekeeper. Clean/ Comfortable/ Custom-mad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東湖旅店大堂 在東湖的這家旅店大堂中,花牆成為了引人注目的焦點。這些熱帶風情的裝飾花卉,不僅讓人感到舒適自然,還有一種清新的感覺,仿佛能夠隔絕外界台北市區的燥熱。 利用機會素描 在等待客人下來開會的這段時間裡,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拿出素描本來描繪這個大堂的花牆。這樣的休閒時光,不僅可以享受創作的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冷淡的管家、不好客的主人、勿在宅邸四處走動的忠告、禁止踏入的三樓……皆在暗示宅邸內的不平靜;而餐桌上與人數相符的椅子數量、與眾人姓氏同音的裝飾圖案,以及劇團成員深月長相神似的已逝女主人……這一切似乎又在暗示九人來到此處並非偶然。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一開始接觸大尺度攝影,還蠻常到MD的房間裡拍攝。跟去旅館拍攝不同,每個人的房間都有其獨特風味,現場能拍的梗也比較多一點,除非MD房間東西很少,但還沒碰過這種情況就是了(笑)。 而後來會取名私房寫真,除了大陸那邊會把大尺拍攝稱作"私房"之外,把私房兩個字拆解開來,"私"在日語是我的意思,"房
Thumbnail
「這裡是怎樣啊?簡直像迷宮一樣嘛。」 「咦?/我覺得廁所和玄關都很普通啊。」 「為什麼兩邊會連起來啊?」 「這房子原本是房子住的房子喔。」 「房子住的房子?」 ——〈家の家〉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
Thumbnail
That.. Kaohsiung Xionggang Xinyi Art Museum Chan house. 高雄 雄崗信義美術館 陳宅設計 Design Concept. 6 people + 1 housekeeper. Clean/ Comfortable/ Custom-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