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裡桔:我想嘗試設計「聲響地景」,你認爲台北捷運的設計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6/8 陶瓷跳媧收到一封來信,詢問:

我想嘗試設計聲響地景,但發現台北捷運的聲響地景好像太單調了,你認爲如何? 雪裡桔 敬上


陶瓷跳媧收信後,決定請采風耳回答如下:

親愛的雪裡桔:

很高興知道你仍然持續為成為一個設計師在努力中。

我聽了一下台北捷運各線的進站音樂以後,認為這些路線的音樂聽起來確實很相近,但是比起列車進站的轟轟聲倒是悅耳多了。所以,這進站音樂的設計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要看原來的設計目標是什麼。

依照你我聽覺系統的意見,如果這些音樂是遮蔽搭車旅客接受的噪音,那麼效果並不壞,但是如果這些音樂是要創造所謂聲景特色,那麼這設計因為對你我的區辨度不高,所以不算成功。

至於,其他乘客的意見如何,我並不清楚,但我想如果相關單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收集一些資料作為參考。當然,一般民調單位也可以做,只是如果民調單位評比的重點不在找出設計問題並加以改善的話,所有討論就可能會淪為口水。

我相信關心數與人的紅柿質子也會有與我相同的意見。

至於,要如何讓每一條路線彼此區隔開來呢?我覺得可以用不同樂器來著手。照我的觀察,大多數人區別樂器的音色能力其實相當高。

下面的樂器演奏給你參考。(如果在不同路線安排不同的樂器,每條路線聽起來都會很不一樣吧!)



當然,需不需要為每條路線創造不同的「情境」,如何規劃,那就要看設計師和相關當局的想法。

另外,不同的地景其實需要設計師考量各種因素後,提出不同的藝術設計,才能創造藝術價值。

下面是一個令許多人遊客讚嘆的「聲響地景設計」,提供你參考。


基本上,這樣的設計是為當地特別製作,所以被視為「地景藝術」。如果,一件作品放這裡也可以,放那裡也可以,就無法讓人覺得這作品是當地風景的一部分,並不能算是好的地景藝術創作。

例如,下面這兩個在古亭河濱公園的作品,就不該算是「地景作品」,只能算是「雕塑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我以爲,如果對設計有興趣,古亭河濱公園似乎可以放些更有趣的聲景作品。只是,我建議,如果你想嘗試設計的話,還是要先了解一下評審們是哪些人?他們如何評選作品?有沒有特殊的意識型態?這樣就比較知道自己作品入選的機會。(當然,如果你喜歡畫畫,喜歡想,不需要報酬,那就空想也可以。)

最後,附上一則英國的唱歌樹,我覺得這設計很不錯,但如果放在古亭河濱公園應該會被罵翻。你覺得呢?




希望你發現貴人的 采風耳 敬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03.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不斷的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推動台灣公運美學不遺餘力。繼2019年和交通部公路局合作「北花線・回遊號」 後成功建立了台灣巴士美學的標竿示範,讓民眾體驗到有感的公共運輸設計美學,翻轉了一般民眾過去公共運輸的刻板印象,重新詮釋台灣公路客運新樣貌。
Thumbnail
2024.03.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不斷的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推動台灣公運美學不遺餘力。繼2019年和交通部公路局合作「北花線・回遊號」 後成功建立了台灣巴士美學的標竿示範,讓民眾體驗到有感的公共運輸設計美學,翻轉了一般民眾過去公共運輸的刻板印象,重新詮釋台灣公路客運新樣貌。
Thumbnail
紐約有個空中鐵道公園(high line park),將原先廢棄的貨運鐵路整治成對全民開放的空中花園,沿著鐵道走,建築群像,四季更迭盡在眼裡展開。台中將鐵路高架化後,綠空鐵道應運而生,是歷史文化的載體,串起古往今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各地的地標在這幾年來百花齊放,連公共空間的裝置藝術也讓人耳目
Thumbnail
紐約有個空中鐵道公園(high line park),將原先廢棄的貨運鐵路整治成對全民開放的空中花園,沿著鐵道走,建築群像,四季更迭盡在眼裡展開。台中將鐵路高架化後,綠空鐵道應運而生,是歷史文化的載體,串起古往今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各地的地標在這幾年來百花齊放,連公共空間的裝置藝術也讓人耳目
Thumbnail
2022台灣設計展和龍貓隧道怎麼去?設計中島看起來好厲害,要搭到哪站? 高雄捷運話題正熱,不論是🔴紅線延伸岡山、東港,還是補足路網缺口的🟡黃線、🟢輕軌,甚至是合併後的🟣紫線,都可以在這篇文章一次看足!
Thumbnail
2022台灣設計展和龍貓隧道怎麼去?設計中島看起來好厲害,要搭到哪站? 高雄捷運話題正熱,不論是🔴紅線延伸岡山、東港,還是補足路網缺口的🟡黃線、🟢輕軌,甚至是合併後的🟣紫線,都可以在這篇文章一次看足!
Thumbnail
針對捷運萬大線第二期工程之軌道路線、車站位置地下化等變更,環保署3月9日召開「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第5次初審,結論通過,開發單位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補正報告後,將送環評大會審查......
Thumbnail
針對捷運萬大線第二期工程之軌道路線、車站位置地下化等變更,環保署3月9日召開「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第5次初審,結論通過,開發單位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補正報告後,將送環評大會審查......
Thumbnail
基地被市民大道分為南北基地兩塊(圖2),北基地敷地較為完整,南基地則為一條線狀空間,直接銜接南港車站大樓。基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面對都市紋理、開放空間及上位計劃的不同的回應方式,各種配置與想像方案輩出(備註一),可說是一個可以好好細細品味的題目。
Thumbnail
基地被市民大道分為南北基地兩塊(圖2),北基地敷地較為完整,南基地則為一條線狀空間,直接銜接南港車站大樓。基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面對都市紋理、開放空間及上位計劃的不同的回應方式,各種配置與想像方案輩出(備註一),可說是一個可以好好細細品味的題目。
Thumbnail
都市的成長無可避免是通往廢墟化的過程,如何透過基礎設施了解都市,並透過異質空間產生新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都市的成長無可避免是通往廢墟化的過程,如何透過基礎設施了解都市,並透過異質空間產生新的生活想像。
Thumbnail
▄︻┳┻─( 这是枪喔诶黑) 上禮拜吧?評圖的樣子~ 自我檢討一下,本來前面應該還要有一篇評圖前邊整理東西邊打的周記...但我不知道他去哪了,反正內容也亂七八糟的就統一一起在這篇發~ 評圖後整理一下,老師們的提問 1.金城车站跟住宅为什么要连结在一起? 2.车站的使用机能有谁使用? 3.progr
Thumbnail
▄︻┳┻─( 这是枪喔诶黑) 上禮拜吧?評圖的樣子~ 自我檢討一下,本來前面應該還要有一篇評圖前邊整理東西邊打的周記...但我不知道他去哪了,反正內容也亂七八糟的就統一一起在這篇發~ 評圖後整理一下,老師們的提問 1.金城车站跟住宅为什么要连结在一起? 2.车站的使用机能有谁使用? 3.progr
Thumbnail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Thumbnail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Thumbnail
地景設計不同於雕塑創作的地方在哪裡? 要如何讓捷運線不同線路的辨別度更高?我們可以期待優秀的地景設計在台北市出現嗎?
Thumbnail
地景設計不同於雕塑創作的地方在哪裡? 要如何讓捷運線不同線路的辨別度更高?我們可以期待優秀的地景設計在台北市出現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