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湯問影評|《那年,雨不停國》: 害怕滴水聲的女孩

湯問
發佈於Tom Wen
2020/06/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年,雨不停國》/ 2010/ 台灣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海報

劇情摘要

最討厭下雨的我,偏偏搬到全台灣最會下雨的地方。劇中的林雨菁自從原本與爸爸和奶奶住的小林村因八八風災滅村後,全家僅存她倖免於難。諷刺的是,她卻搬到了叔叔住的東北角,也成為了她最難適應之處。

關於一位災後受難者

因為一場土石流而家破人亡的她,怕水的個性便從生活中可見一斑。像是每逢漏水的水龍頭就會去鎖緊;走在下雨的大街上就會戴起耳機,對周遭環境充耳不聞。
此外,難以平復痛失親人的她,不論在紙蓮花上寫信並投入海中隨波逐流,還是留語音訊息給原本早該停話的老爸門號,抑或吹奏著小時爸爸教她的一首薩克斯風曲,便成為自我心靈上與家人溝通的寄託。
面對叔叔健全的一家三口,也許是忌妒心態,也許是心靈創傷,她總覺得自己是個包袱且難以融入。唯一的朋友就是在她房間那隻不斷轉圈圈的倉鼠。她曾經傷心地斥責那隻倉鼠:「跑沒有用!跑真的沒有用...。」一如她的心境,坐困喪親之痛無法自拔。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劇照

林雨菁的三個願望

意外之下,張福海因窺見林雨菁紙蓮花的信而被罵了一番,並答應她實現三個願望。就我看來,它們也化為林雨菁對張福海的心理投射,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心靈轉折。
願望一: 離她越遠越好
就像她和叔叔家庭的格格不入,想盡辦法與外界斷離聯繫以保有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不論如何,這樣負面的心理狀態也反映到課業,甚至面臨強制退社的遭遇。直到倉鼠之死,她發現張福海才是背後默默陪伴的最大支柱。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劇照
願望二: 前往小林村
當她提議要張福海陪她回高雄老家,也成為這場戲的高潮,令我印象深刻。在前往小林村的公車上,畫面以暖色調呈現,也代表著林雨菁正試圖揭開回憶的傷疤。一望無際的溪谷之中,雨菁和張福海漫步於厚重而灰朦的土石地面,指出一條曾經的村莊街道,左邊則是小學上課必經的雜貨店。在遙遠的那方,一棵被土石掩埋半身的老樹下正是她與爸爸、外婆相依為命的老家。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劇照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劇照
對於過去無法諒解雨菁的張福海而言,眼前的寫實景象有如春雷一陣。在拍攝張福海向雨菁道歉的戲時,慧翎導演曾說劇本原始設定是想營造日系清新的愛情節奏,直到劇組來到災區現場拍攝,才發現氛圍是如此凝重,便當機立斷修改台詞。事實上,飾演吳建豪剛進災區不久便難掩悲傷地一度啜泣。當他向雨菁哭訴並道歉以前對她的不諒解,更使得整部劇從通俗愛情劇中脫穎而出。在冰冷的惡地環境帶入溫馨的真情流露,渾然天成的畫面更是唯美地令人動容。
願望三: 求求你醒過來
儘管雨菁因張福海而逐漸走出陰霾,但面對生母的若即若離,使得無法接受被家人拋棄的她終於失去信任,憤怒地將之前生母送的薩克斯風揹帶丟入海中。然而,無法阻止一切的張福海也隨之落水,這也象徵張福海對待雨菁就像親人般的不離不棄。倘若他沒撿回揹帶,雨菁又得陷入被拋棄的迴圈,造成二度傷害。
經歷這場浩劫,雨菁便將注意力轉移到昏迷不醒的張福海上。所幸在管樂社薩克斯風的呼喚下,他也奇蹟似般地醒來。直到劇末,張福海騎機車載著雨菁前往山上的秘境,劇情頓時從壓抑沉重的氛圍轉換成青澀甜蜜的粉紅泡泡。於是,整齣劇在雨菁拿著寶特瓶與花草共舞,試圖把親人的靈魂裝入瓶中而宣告結束。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劇照

我們與受難者的距離

這部劇主要在探討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藉由劇中主角雨菁與親友的互動,將發現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使得她對任何人事物產生不信任。也許真實世界中,類似性格的人拾府即是。也許他們原本住著樂觀開朗的靈魂,只是某些遭遇造成心靈上無法挽回的傷害,便對世界產生陰影,格格不入。
就我看來,他們就像是坐困精神監獄,自己是典獄長也是囚犯,期待心靈有朝一日受到赦免。與更生人不同的是,在受到社會接納之前,自己要先學會如何接納社會。可惜的是,有人對自己宣判無期徒刑,永遠活在陰影之中;有人思覺失調,對社會鑄下無法挽回的悲劇;有人直接死刑定讞,對這個世界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對他們而言,我們是外星人,擁有思想卻操著不同語言而無法溝通。渴望著願意伸出援手的天使,那怕是一句關心與鼓勵,引領逃出行屍走肉的崩壞。就像華晨宇<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歌詞:
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忽然我開始莫名期待...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專輯

賣命的拍攝過程

初探劇中的橋段,不難發現許多鏡頭十分困難且具危險性。慧翎導演曾說,這部劇充滿雨戲,礙於台灣拍片資源與經驗匱乏,僅可透過水車灑水而無專業機具協助。如此克難的環境下,狀況也隨之層出不窮,像是淋到攝影機;某灑水人員因水管爆裂而掛彩;某機車騎士演員因路滑加上交管不佳而摔車送醫......。
至於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張書豪的跳海橋段。為了捕捉他撈到揹帶的橋段,經歷多方嘗試雖成功,但也因不慎觸礁而有皮肉傷。因此,在欣賞動人的畫面之餘,也不可抹滅背後演員的賣命演出與劇組的奉獻。尤其負責發號施令的導演,畫面與風險權衡下所付出的代價與愧疚自不待言。
《那年,雨不停國》電影海報

總結

作為公視擁抱青春靈魂最深處三部曲的一份子,這部最為貼近真實生活,沒有太多戲劇性的鋪排,純粹以寫實風格刻劃受難者創傷的心境。就敘事特色,我尤愛劇初整排水龍頭不停滴答作響,然而這只是林雨菁的意識流畫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生活中的細節足以令她崩潰,便可快速帶領觀眾入戲,掌握劇情氛圍。
此外,主角的叔叔與嬸嬸算是難演的角色之一,吳朋奉與謝瓊煖的傳神演技也是整部劇的亮點,彷彿自己就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製作與《爆炸》仍有差距,但也算是可圈可點的特色小品,況且以薩克斯風為題材的劇算是少之又少吧。在此推薦給與主角同樣有過迷茫經驗的人們。
2020.6.13 完稿於九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湯問
湯問
千禧年誕生的小作家,希望在對的時間,用文章跟你交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