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存於彼方的理想鄉:台灣建築的記憶花園-蔡佳緯創作畫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翻開台灣的歷史,這座被葡萄牙人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前前後後被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以及日本人統治,而這些外來者所留下的最具體痕跡便是融合了他們家鄉風貌的建築。
raw-image
一場台灣建築集合再造的饗宴

走上二二八紀念館的三樓,迎接每一位看客的是佈置在兩側的白色展覽牆,上面懸掛著幾幅裱框的建築畫,那是理想鄉的公共建築-公會堂、市場、圖書館……每一棟矗立於水面的別墅皆以線條勾勒,一磚一瓦、門廊窗戶、亭台樓閣,一筆一畫皆清晰可見。

遠遠看到這些建築畫,第一眼是被建築明亮和諧的配色吸引,走近看的第二眼,是對整棟建築融合了各種建築風格,既突兀而又和諧的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的訝異,而細看之後的第三眼,是驚豔於作者細膩又有耐心地一筆一筆用線條將構造繁複的建築物勾勒出來,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馬虎。

理想鄉系列作品總共八幅,八棟構築於湖面的建築物,包攬了這理想國度的一切食衣住行,而每一棟建築身上,都有著台灣過去的記憶,它可能是和式的屋頂、閩式的紅瓦飛簷、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體,那些紅磚黑瓦,角樓與圓頂,都標誌出曾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活動的外來統治者們生活的痕跡。

在這八棟建築中,「成思閣」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棟。成思閣是一間圖書館,參考了武德殿、書屋、學校等建築構思而成,西式的建築體搭配上日式的屋頂,雖然略有衝突卻又很平衡,讓我不禁聯想到館藏書籍中各種各樣的思想雖然可能互相衝突,卻又可以和平共存的狀態。成思閣的出入口並非直接對著民眾開放,人們需要走過木橋和山門才能夠到達建築物本體,這個非開放式入口的設計,意喻了潛心學習時心無旁鶩的狀態。

〈理想鄉‧成思閣〉,2016

〈理想鄉‧成思閣〉,2016

從一棟建築到一個社區,最後形成一個城市

理想鄉系列的八棟建築形成了一個社區,而延續理想鄉的概念,作者繼續組合重疊台灣建築,從社區擴張成一個城市。

走進展覽廳,寬廣的展覽空間提供觀賞者一個舒適的環境能夠細細探究理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街道、巷弄、廣場、房屋、塔樓……映入眼簾的,滿滿都是熟悉的閩式建築,錯落其中的西式、日式建築,成為台灣島漫長生命中既是點綴、卻也不容忽視的一部份。

〈山羊城記〉是作者從紀錄片式將建築形象完全移植的創作方向,漸漸轉變到在建築細節與結構上重新組建的作品。整個山羊城是垂直向上延伸的,宛若一座依山而建的山城,而山羊狀的外觀,像是這座城市的守護神,既是這座城市本身,同時也俯看著這座由祂守護的山城。

〈山羊城記〉,2018

〈山羊城記〉,2018

有別於〈山羊城記〉,〈虎街市町圖〉在建築的剛硬與動物身形的柔軟中,找到了協調的方式,讓充滿台灣色彩的建築們彼此對話,進而成為一體的城市,並由城市帶領著觀眾的視線,在這豐富而又溫暖的街景游移,偶爾迷路的時候,或許便能因緣際會發現這虎街市町的秘密。

〈虎街市町圖〉,2019

〈虎街市町圖〉,2019

那些還在的、不在的古蹟們

在展場的中央,放置了一個玻璃展櫃,以及一片投影螢幕,投映著關於作者、關於展覽,以及創作理念的影片。

玻璃展櫃裡是無數破碎的鏡面,有的碎片什麼也沒有貼,有的貼上了黑白的建築老照片,有的貼著彩色的建築畫。每一塊貼有照片與圖畫的碎片都只有建築物的一角,零零落落的將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建物們切割開來,映照在同樣零碎的時間上,等著時間流將其衝入不可達的遠方,抑或是被有心人拾起,一片一片拼湊起來,或許是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也或許是重組成另一個全新的樣貌。

〈時間流〉,2016

〈時間流〉,2016

低頭看著展櫃裡錯落的碎片,沒有貼上照片或是圖畫的鏡面顯現出「現在」,現在正在觀展的你我,現在那些已經被當成古蹟保護的建築,還有現在正面臨拆遷、拆毀、正在被努力搶救的老房子。

銀色的鏡面宛若水面,讓我聯想到了理想鄉的八棟別墅便是建造在湖面上,一切往來都以船隻為交通工具。站在玻璃展示櫃前,抬頭看著不斷循環播放的影片,正好播放到作者提及理想鄉的建築都蓋在湖面上的原因:一是因為「湖間運輸隊」,湖間運輸隊利用船隻將這些承載了台灣歷史的建築的一部分運入理想鄉,建立一個新的家園,理想鄉的故事由此開始。二是建造在湖面上,離水源很近,就不怕建築被自燃了。

古蹟「被自燃」的事件近幾年層出不窮,看著那些還存在著,或傾頹、或即將面臨拆毀、或維護得宜的老屋,想著那些毀於戰火、被拆除、被改建、被自燃的舊房舍,再看向懸掛在展場內外一張張揉合、保留了各種建築風格重組而成的建築,不知道在理想鄉裡,有沒有他們被搶救下來的建築零件呢?

〈移住理想鄉-光輝之城的船螺聲響〉,2019

〈移住理想鄉-光輝之城的船螺聲響〉,2019

每一棟建築,每一個城市,都是好幾代人的故事。他們承載了人們的、城市的、族群的美好、難過、遺忘,當然,還有新生。



展覽資訊

二二八藝文系列│他們的年代:台灣建築的記憶花園-蔡佳緯創作畫展

展覽時間:2020.05.23-08.23

展覽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三樓展覽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avatar-img
2020/06/14
好特別的畫展,感謝推薦,有空去朝聖!
avatar-img
觀影‧看戲‧讀點書‧走段路
53會員
108內容數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個人的好處是隨興而至,漫步在台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用腳走路、用眼觀察、用心體會、用耳聆聽。這條心儀已久的散步路線,老房舍搭老樹,憶往事配故事,光是廣場的防空洞,大王椰子與老榕樹的氣根共生,還有整修後的屋瓦,室內透光明亮的格局,過往的人文風味、歷史典故,值得慢慢細細地品味。
Thumbnail
一個人的好處是隨興而至,漫步在台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用腳走路、用眼觀察、用心體會、用耳聆聽。這條心儀已久的散步路線,老房舍搭老樹,憶往事配故事,光是廣場的防空洞,大王椰子與老榕樹的氣根共生,還有整修後的屋瓦,室內透光明亮的格局,過往的人文風味、歷史典故,值得慢慢細細地品味。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我很習慣從某條陌生巷弄走進之後,竄出發現新天地的那種驚奇感;也很熟悉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店、生活的氣息交雜的建築形式。
Thumbnail
我很習慣從某條陌生巷弄走進之後,竄出發現新天地的那種驚奇感;也很熟悉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店、生活的氣息交雜的建築形式。
Thumbnail
台灣設計展|嘉義。家意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 如果說對台南最精準的描述是作家葉石濤的「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那麼這次嘉義設計展剛剛好的城市裡頭選用的這首詩也勾勒出嘉義人的形象: 我太喜歡咱兜的闊度毋是看坪數是頭前有美術館照路後壁有阿里山看顧
Thumbnail
台灣設計展|嘉義。家意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 如果說對台南最精準的描述是作家葉石濤的「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那麼這次嘉義設計展剛剛好的城市裡頭選用的這首詩也勾勒出嘉義人的形象: 我太喜歡咱兜的闊度毋是看坪數是頭前有美術館照路後壁有阿里山看顧
Thumbnail
一個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繁華,探訪貴族的官宅。華燈,豪奢,佳餚,交錯穿梭。浮誇或奢華,原來是低俗與優雅之間,非常細微的差別。生活上,講究細節的差異,就是階級的跳升。然而,審美二字,仍有一套”不明講”的規則,而且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喜好、選擇。 【點點夫人】觀後感~ https://zh.wik
Thumbnail
一個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繁華,探訪貴族的官宅。華燈,豪奢,佳餚,交錯穿梭。浮誇或奢華,原來是低俗與優雅之間,非常細微的差別。生活上,講究細節的差異,就是階級的跳升。然而,審美二字,仍有一套”不明講”的規則,而且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喜好、選擇。 【點點夫人】觀後感~ https://zh.wik
Thumbnail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
Thumbnail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
Thumbnail
翻開台灣的歷史,這座被葡萄牙人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前前後後被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以及日本人統治,而這些外來者所留下的最具體痕跡便是融合了他們家鄉風貌的建築。
Thumbnail
翻開台灣的歷史,這座被葡萄牙人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前前後後被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以及日本人統治,而這些外來者所留下的最具體痕跡便是融合了他們家鄉風貌的建築。
Thumbnail
濕重的風吹落,矮房的陰影裡是一隻隻倦意濃密的狗,屋脊岔開了朵朵檳榔叢,浮動的薄雲讓臨海街巷忽明忽暗 ── 與我剛才在美術館裡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 ── 走進一個展間,把眼罩子放亮,走進另一個展間,又像貓那樣把瞳孔縮成直線。
Thumbnail
濕重的風吹落,矮房的陰影裡是一隻隻倦意濃密的狗,屋脊岔開了朵朵檳榔叢,浮動的薄雲讓臨海街巷忽明忽暗 ── 與我剛才在美術館裡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 ── 走進一個展間,把眼罩子放亮,走進另一個展間,又像貓那樣把瞳孔縮成直線。
Thumbnail
日本所謂「擬洋風建築」,是西洋建築出現初期,地方擅長傳統建築的匠師與這些洋館相遇後,將其體驗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成果。
Thumbnail
日本所謂「擬洋風建築」,是西洋建築出現初期,地方擅長傳統建築的匠師與這些洋館相遇後,將其體驗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