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報報】虛與實的模糊邊界──展覽《無垠之森》

2023/08/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風起時,森林便成了一個曖昧的空間。在森森樹影中,時間與空間不再,現實與夢境共存,一切都變得無邊無際,不見界線。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以攝影、裝置、書寫及複合媒材,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探究藝術中沒有時間意識的「中介時刻」,並引領觀者尋找貫穿時間、空間與文化領域三者之間的過渡地帶。

展覽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將萬物劃清界線,可能嗎?

「界線」是個看似有標準卻又毫無標準的概念。何以見得?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因人而異,因交情而異,因各種關係而有所不同,每一條線之間的距離無法統一。或許有人會說,人心善變,本來就沒有準則可言,但當你將界線的概念套用在看似兩個完全相反的概念上,例如生與死、虛與實、人與神之類,這些看似一翻兩瞪眼的兩個概念,卻又透過不同的方式向你展示了他們之間的曖昧不清。

走進展場,觀眾們遇到的第一個展品,便是放在一張弧形藍色塑膠桌上的兩本厚書,那是藝術家張紋瑄的作品《南勢庄故事集》,一共四冊手工書,散落在展場的四個角落。

南勢庄故事集,張紋瑄,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藝術家自藏。

南勢庄故事集,張紋瑄,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藝術家自藏。

《南勢庄故事集》是藝術家在採訪鹿港南勢庄乩童後,創作的類紀實小說,透過乩童在牽亡過程中,讓無主孤魂分享故事的方式,帶出無主魂們為求得渡而替名代姓的作法,也揭露一個常人無法感受的不可見世界。放置書冊的第一張透明藍色塑膠桌讓人聯想到水的意象,水也經常作為與另一個世界產生連結的媒介,就像故事以乩童為引線,成為串起孤魂們的故事的人,是人與靈的交錯。而故事以外的名詞註解與實體物件,打破了文字奇想與時空的界線,讓讀者以閱讀方式認識台灣民俗文化之餘,也以實物加強印象。

南勢庄故事集書冊部分被挖空,放入與故事相關的物件。

南勢庄故事集書冊部分被挖空,放入與故事相關的物件。

然而,《南勢庄故事集》不只打破了故事與讀者之間時空界線,散落在展場中、放置不同故事段落的三張木桌,以及書冊中部分註解與展覽中的其他展品互相呼應,也打破了展品之間的界線,讓觀者在置身展場、欣賞展品的同時,也從文字得到了另一種體驗。

世間萬物的界線真的分明嗎?或許界線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只是有沒有人願意試探、連結兩端而已。


在生與死、人與神之間,尋找中介地帶

在兩間展覽室的連接處,設計了一個全黑的房間,正面的牆上嵌了兩個大螢幕,以雙聲道對稱影像的方式播映外國藝術家麗莎‧蕾哈娜的《Tai Whetuki-死亡之屋》。

只有螢幕光以及通往兩邊展間的走廊燈光,幾近全黑的空間讓觀者在踏進房間的那一刻開始,便不由自主的感到微微的不安與忐忑。《Tai Whetuki-死亡之屋》講述一名毛利勇士從生到死的旅程,全片採用破碎、多重循環的敘事結構,藉由瀕死的年輕勇士、引導亡者的女神,以及波利尼西亞的豐富文化符碼、大溪地的巫師傳統,讓觀眾彷彿與勇士的靈魂一起走入混亂迷失的叢林,一同置身在生與死的邊界,等待薩滿巫師的引導,順利歸於幽冥的安息地。

Tai Whetuki-死亡之屋,麗莎‧蕾哈娜,Jan Warburton 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創作,藝術家自藏。

Tai Whetuki-死亡之屋,麗莎‧蕾哈娜,Jan Warburton 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創作,藝術家自藏。

走出身陷叢林的黑暗房間後,觀眾遇到的第一件作品是藝術家李雅諾的《春之祭》。以五個大長方形組成的人群圖像,每個人都衣衫不整、表情瘋狂,完全放開的肢體動作就像他們正在參加一場狂歡慶典,竭盡所能的追求無上的快樂與歡愉。

春之祭,李雅諾,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春之祭,李雅諾,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Tai Whetuki-死亡之屋》讓觀眾透過生與死看見人與神之間莊嚴肅穆的互動,《春之祭》卻展現出了人與神之間荒誕淫靡的酒池肉林。看見《春之祭》的第一眼,我彷若看見希臘神話中酒神戴奧尼修斯的信徒們正在舉辦酒神祭禮的癲狂模樣,狂飲以後的狂歡與失態,過度的歡愉麻痺了理性,或許在那個當下,每一個信徒都看見了他們心目中嚮往的美好天堂。


模糊的邊界 究竟能更了解自己,抑或是更加迷茫

展覽的最後一個作品是外國藝術家簡‧金‧凱森的《離別社群》。《離別社群》由懸掛的三個大螢幕組成,每一個螢幕都播放不同長度的影片,有設置座椅在前的那個螢幕則是這一作品的主要敘事。

《離別社群》的主要影片片長72分鐘,從作者去訪各地的訪談,觀眾能夠感受到離散者在異地的格格不入、在異族間受到排擠,以及對遙遠故鄉的思念,再藉由朝鮮薩滿教巫師的視角,回溯韓國經歷南北分裂、專制統治等多重分裂的歷史傷痕。

影片中拍攝濟州島、南北韓交界、日本、中國與歐洲等地的影像,並以朝鮮薩滿教神話鉢裡公主的傳說穿插其中,結合薩瑪祭祀表演以及曾經歷相關歷史的人們或後代的記憶,以此構築非線性的歷史史觀與多重敘事美學。片中也收錄了韓國薩滿超渡祭儀與歌訣吟誦場景,在薩滿巫師的吟哦中,不只藉由超渡儀式撫慰離散社群記憶中的創傷,也探討人們面對社會與文化集體的心理狀態。

離別社群,簡‧金‧凱森,藝術家與馬丁艾斯貝克藝廊收藏。

離別社群,簡‧金‧凱森,藝術家與馬丁艾斯貝克藝廊收藏。

何處是歸屬?當觀眾看完展覽中的所有展品之後,或許會如此自問。當你走完了這片無垠之森,這沒有時間意識的中介時空當中,或許你透過每個展品呈現的不同過渡儀式試圖看清自己身在何方,但最終會發現,一切的過渡都只是歷程,是在經歷迷茫無措、分裂流亡後的自我整合與重生。

這幽微而混濁的中介地帶,既在此端也在彼端,它存在於任何一個維度,存在於每一個個人、社會群體與文化系統。你是誰?你們是誰?我們又身處何方?或許都要親自走過那曖昧而界線不清的中介地帶後,才能找到一個僅有當下適用的解答。


展覽資訊

無垠之森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E、F展覽室

展期:即日起~9/24

票價:30元/人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