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觀察】台灣為什麼沒有人主張應該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是說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在推特上貼文,批評美國川普政府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定,稍後江啟臣又呼籲蔡英文總統應該對美國的種族問題表態,表現出國民黨對目前川普政府的敵視態度。國民黨的這種態度其實很不恰當,不過倒也不令人意外。不恰當的原因是押寶共和黨或民主黨,風險都很高,畢竟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結果沒有人會知道,民主國家政權輪替又是常態,正常的做法是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中立,兩邊交好。國民黨以前也是這樣,不會押寶其中一黨。只是現在的川普政府,與中國的關係非常緊張,讓過去的美、中、台三邊架構遽變,衝擊了國民黨過去所主導的兩岸關係,再加上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幾乎毫不掩飾地支持國民黨的對手蔡英文,導致國民黨再次敗選,而讓國民黨非常不滿。

raw-image

江啟臣的算計大概是認為只要川普繼續執政,美、中兩國的關係持續惡化,國民黨的處境就會越來越艱難,而短時間內國民黨要與川普政府打好關係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賭賭看會不會政黨輪替,民主黨再度執政,讓、美中關係能暫時走向緩和,國民黨有在台灣社會繼續主張溫和中國政策的空間。不過江啟臣這個策略的風險,在於萬一川普連任,或民主黨上台後也沒有扭轉美國既定的政策方向,那對國民黨來說,將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國民黨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失去美國的支持,卻沒有痛定思痛,修補與美國的關係,反而劍走偏鋒,以投機的方法,希望不勞而獲,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畢竟從白宮剛送交國會的「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報告中,我們可以預見美、中對抗可能會是長久的趨勢,即使民主黨上台,大方向也可能不會改變,只是程度與手法的程度差別罷了。

國民黨今日的困境,追根究底,始作俑者就是馬英九。且先不談馬英九執政八年對於台灣的功過是非,馬英九對於國民黨的傷害,是全面性、長久性與制度性的破壞。美國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其實是比較傾向支持馬英九與國民黨的,因為之前陳水扁在執政後期,與美國的關係可以說非常壞。但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年間,美國態度卻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最大的關鍵在於馬英九自己主張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並沒有真正落實。在中國不擇手段的統戰與滲透下,馬英九政府過於輕忽,而導致希望維持的美、中、台等邊三角型關係徹底變型,出現極度親中、對日冷淡,開始疏離美國的情況。這在美國仍然由歐巴馬主政,奉行接觸政策以求改變中國時,問題還不是那麼大,但在美國開始認為過去的接觸政策是災難,中國與中國共產黨難以改變時,國民黨就要承受嚴重的苦果。

或許這樣的結果,並非馬英九的本意,但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內,國民黨內部已快速變質是事實。馬英九與中國交流的政策,剛好給了中國共產黨一個破口,可以施展中國共產黨最擅長的收買與利誘。很多國民黨人開始成為穿梭兩岸的買辦,原本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立場,變成在捍衛人民幣,這在一開始時讓不少國民黨人嘗到甜頭,畢竟選舉需要資源,中國共產黨的注挹與各種外圍輿論協助,讓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在國內選舉中佔了上風。只是這如同是毒品一般,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也因此在今天難以洗去親中的色彩。更糟糕的是,馬英九甚至還認為這是所謂的「兩岸和平紅利」,而沒有警覺到這種情況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危機。

在蔡英文的第一任任期裡,國際情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美中兩強的對抗突顯了國民黨的親中立場。雖然國民黨與馬英九認為他們並不是親中,是被民進黨污名化,並嘲弄蔡英文是藉著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與美中關係緊張才能僥倖蟬聯。但國民黨無法否認的是,國際情勢現在對國民黨極度不利,溫和的中國政策在台灣是否還有空間,已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前文「泛藍的困境與泛綠的焦慮」中,我們談到國民黨與民進黨處理中國問題的不同策略。國民黨認為不應該盲目地挑釁中國這個大國,應該採取理性的「事大策略」,民進黨則認為要使用「槓桿策略」來聯合友邦,對抗中國的侵略。但我們現在卻看到,國民黨在陷入目前的困境後,卻採取了敵視美國川普政府的反射態度,這甚至連「槓桿策略」都還談不上。

有意思的是,美國其實才是今日的世界超強,即使連中國也承認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中國才有可能追上美國。而馬英九理想中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其實也是希望延續過去國民黨政權由美國扶植,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的路線,只是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剛好走向相反的方向。更進一步來說,在台灣走向民主化後,似乎很難有主張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的空間,原因在於美國是個民主國家,台灣也是個民主政體,「理論上」雙方應該平起平坐。國民黨內部主張不可以挑釁中國,應該採「事大策略」的人,卻剛好也是激烈要求應該對美國採取強硬政策的人。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嚴重限縮了國民黨的政策彈性。這些與中國戰狼外交沆瀣一氣的深藍統派,其實正將國民黨帶上萬劫不復之地。今日的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在美國留學主修國際關係,又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但仍然選擇嚴詞批評川普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討好這些國民黨的內部勢力,雖然事後再去拜會AIT尋求支持,但這樣的作法其實頗為不智。

而更有趣的是,民進黨的立場長期傾向支持台灣獨立,卻因為面對中國的強大軍事壓力,而自知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雖然民進黨一樣不會明說台灣應該對美國採取「事大策略」,但民進黨的支持者普遍可以理解為了要維持美、台關係,必需要犧牲一些東西。或者簡單來說,對民進黨的多數支持者而言,走向獨立要付出代價,如果這個代價不是戰爭,而是向美國多繳些保護費,多買些美國商品與農產品,以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那這代價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其結果就是讓民進黨政府在執政時,對美政策擁有更大的彈性。反而是蔡英文的一些保守政策,常常引來綠營支持者的強烈批評,認為蔡英文過於膽小慎微。

就因為美國是個民主國家,而中國是個蠻橫不講理的國家,所以台灣社會討論並主張應該對中國採取「事大政策」,但卻認為美國應該以平等的地位來對待台灣,這其實是某種很畸型的誤解。在這種情勢下,國民黨被迫孤注一擲繼續壓寶美中關係會回到過去,也沒有辦法維持較彈性的對美政策,形成是非常不利的情勢,江啟臣若真的有心重振國民黨,必需要徹底扭轉馬英九所犯下的錯誤。而民進黨政府雖然成功爭取到美國的支持,也力求與美國兩黨維持良好的關係,儘量不隨川普起舞,這或許是個穩健的政策,只是會不會因此錯失去良機,讓支持者失望,也是蔡英文第二任應該思考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5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4/04/25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1/12/22
就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同質性高的民眾黨,才是目前國民黨最大的威脅,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國民黨,但民眾黨如果在接下來幾年內逐漸蠶食國民黨,最後很有可能取國民黨而代之.......
Thumbnail
2021/12/22
就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同質性高的民眾黨,才是目前國民黨最大的威脅,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國民黨,但民眾黨如果在接下來幾年內逐漸蠶食國民黨,最後很有可能取國民黨而代之.......
Thumbnail
2021/11/24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2021/11/24
是說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中,拜登老調重彈將遵守在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與三個公報下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與穩定。結果中國官方媒體將其曲解為拜登反對台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媒體引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讓拜登在稍後又補充說明了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但前後矛盾又模糊的說詞,卻讓外界霧裡看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雙英(蔡英文跟馬英九)不約而同,幾乎同時外訪,同時回國。 相信沒有人認為這是巧合,究竟這是兩人在尋求外交突破,還是追求個人定位,大家各自解讀。 不可諱言,兩人各有得也有失,但也有其動機。本文帶你解讀雙英外訪的表面現象和背後用意。
Thumbnail
雙英(蔡英文跟馬英九)不約而同,幾乎同時外訪,同時回國。 相信沒有人認為這是巧合,究竟這是兩人在尋求外交突破,還是追求個人定位,大家各自解讀。 不可諱言,兩人各有得也有失,但也有其動機。本文帶你解讀雙英外訪的表面現象和背後用意。
Thumbnail
就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同質性高的民眾黨,才是目前國民黨最大的威脅,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國民黨,但民眾黨如果在接下來幾年內逐漸蠶食國民黨,最後很有可能取國民黨而代之.......
Thumbnail
就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同質性高的民眾黨,才是目前國民黨最大的威脅,因為民進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國民黨,但民眾黨如果在接下來幾年內逐漸蠶食國民黨,最後很有可能取國民黨而代之.......
Thumbnail
公投在即,先不管同意或不同意, 要看的是這段期間政治人物的言行。
Thumbnail
公投在即,先不管同意或不同意, 要看的是這段期間政治人物的言行。
Thumbnail
2020的總統大選,是一場流於形式的墮落選舉。民主制度原本是用來制衡權力者的。但在2019年的台灣人,交出了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力,不管怎麼投,你選的只能是「中華」。交出了是非判斷的能力。交出了標準一致的素養。交出了主權在民的精神。人民把自己變成了權力者牌桌上的籌碼。任由政治分贓。
Thumbnail
2020的總統大選,是一場流於形式的墮落選舉。民主制度原本是用來制衡權力者的。但在2019年的台灣人,交出了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力,不管怎麼投,你選的只能是「中華」。交出了是非判斷的能力。交出了標準一致的素養。交出了主權在民的精神。人民把自己變成了權力者牌桌上的籌碼。任由政治分贓。
Thumbnail
要秉持自己的價值觀行事,還是向權力靠攏,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事長久以來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政壇亦是如此,台灣很少出現孫運璿、李國鼎、李光耀等等傑出的政治家,從踏入政壇至末期始終保持著初心,為人民服務,使台灣、新加坡國力迅速成長。但有多少踏入政壇的人士忘記了初心,因為現實的權力而迷惑?
Thumbnail
要秉持自己的價值觀行事,還是向權力靠攏,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事長久以來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政壇亦是如此,台灣很少出現孫運璿、李國鼎、李光耀等等傑出的政治家,從踏入政壇至末期始終保持著初心,為人民服務,使台灣、新加坡國力迅速成長。但有多少踏入政壇的人士忘記了初心,因為現實的權力而迷惑?
Thumbnail
你有亡國感嗎?我沒有。最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三個字。我個人判斷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真的很多人陷入對國家未來的焦慮;第二是有人刻意想要利用、並強化這種焦慮。「亡國感」這個詞帶有一股絶望的味道,反應的是無計可施、無力回天、無可依賴的失落感。
Thumbnail
你有亡國感嗎?我沒有。最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三個字。我個人判斷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真的很多人陷入對國家未來的焦慮;第二是有人刻意想要利用、並強化這種焦慮。「亡國感」這個詞帶有一股絶望的味道,反應的是無計可施、無力回天、無可依賴的失落感。
Thumbnail
台灣與美國加強關係,我相信各政黨應該都會贊成的,執政黨與在野黨不同調,問題也許出在搶功勞。
Thumbnail
台灣與美國加強關係,我相信各政黨應該都會贊成的,執政黨與在野黨不同調,問題也許出在搶功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