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想知道,是不是我不適合賣東西?這也可以約銷售諮詢嗎?」收到詢問信,信裡的內容只有這句,並附上連絡方式。為什麼對方知道我有【銷售諮詢服務】?是粉專?還是臉友?讓我好奇了好一陣子,直到連絡到對方才明白。
小白是我上過課的手作老師,小白從事永生花教學,起初只是自己喜歡,後來有朋友想學就開始教學,教學的空間是在自家開始。漸漸的有許多人,看見小白粉專作品報名上課,學生變多後,單純的事開始變的不單純。
首先是收費問題,一開始因為朋友人數不多,使用的材料都是自己練習下來,所以只收材料費。後來學生變多,己經無法用剩的材料教學,常為了要上課還要特別買花材,永生花的成本很高,不可能買剛好,要以盒為主,每次上完課總是會有多出來的花材,這都是成本,加上空間不夠,需要租場地。
經過小心細算,小白把上課費用調整為一倍後,報名的人變少,還有人留言賺太多。但就算如此,扣掉材料和場地費,小白講師費用一小時居然不到160元。小白想如果花材可以賣掉,那麼應該可以多一點收入。所以上課時小白總是會介紹花材,希望學員可以買。卻在課後,有學生說太商業化了,下次不會來上課。
小白會來找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心想,如果自己真的不適合做這個,那她就回去上班,再也不用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付出,反正家人也不贊成。
和小白見面時,小白一開始講到教永生花時,眼神是發光的,看得出她是真心喜歡,直到講到花材銷售,小白眼中開始出現委屈,尤其是學生說太商業化,下次不來上課時,小白哭紅了眼。
小白說:「她沒學過銷售,也不知道怎麼銷售,看了很多網路上教的銷售,她都學不來。是不是,她根本就不適合銷售?不適合做這行?」
小白真正想問的並不表面上的問題,
而是如果她想繼續做的話要怎麼做?
「小白妳的課我上過一次,作品還放在我桌上,我喜歡妳的花材也會想買。」
小白聽見我這麼說,心情開始由難過轉變平穩。
《真正的問題不在銷售》
很多人和小白一樣喜歡某項技能,也願意花錢學習和大家分享,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站在舞台中間,往前往後都很不安。
小白的課我只上過一次,也是從粉專被吸引過去的。小白的課並不算是正統的教學課程,最多只是分享教學。小白的課程過於單一,沒有主題,課程中只是教學員可以怎麼使用花材,接著就讓學員自己發揮,小白除了看現場的學員外,還一直專注在拍照,除非學員問老師,不太與學員互動,學員無法感受到花材的高級,這樣的氛圍要學員買單,是有困難的。
《不能只做自己喜歡的》
小白沒有體認到自己做的事,就是創業的行為。當妳開始收錢了,就要為學員的學習負責,不能只是隨意的教學。我問小白「這麼多人教永生花,為什麼客人要和妳學?」小白說:「因為她用的花材很好,一般業界都用便宜的花材。」
「那妳的客人知道嗎?」Angel
「知道啊!我FB都有寫」小白
「客人都是從FB來的嗎?」Angel
「有些是朋友帶來的」小白
對第一次來的學員,商品的價值為何?一定都不知道,就需要講師把商品特色與顧客連接,才能勾起消費欲望。對顧客來說同屬性商品一定有,差別在價格,高價格一定要含妳的專業才有價值。
一旦定好位,就要找出差異化,小白在一開始的定價方向就錯了,接著差異化又不明確,才會形成客人只來一次。
在那次銷售諮詢中我請小白,先把「會做與想做」的商品列出來,再依成本給不同商品特性,商品銷售不是推銷沒有那麼可怕,我教小白在課程中置入些話術客人就會買。最後我們產出三個新課程,三個系列商品組合。
小白經由修改與練習後,再次推出新課程新價格,課程結束當天,小白馬上給我訊息,她興奮的留言說:「Angel老師,我的庫存都清光了。當天也有學員預定下次課程,很多學員說我是很適合教這個吔~還好我沒放棄,下次要進新品時,我還可以找妳嗎?謝謝Angel老師」
也謝謝小白讓我知道,原來除了美妝我真的可以教其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