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住過的北城/02永康街。2000~2001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8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換日線的沙龍
19.9K會員
90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15
我再沿太原路去逛了一些包裝和瓶罐的店家,最後離開住了五天的住處拉著行李慢慢走到台北車站。回到二十歲那年下車的承德或市民大道路口,我沒有想起那支MV、沒有想起我的二十歲!但我想,以後每一次我到台北,我都會想念這樣一個午後!

2020/06/15
我再沿太原路去逛了一些包裝和瓶罐的店家,最後離開住了五天的住處拉著行李慢慢走到台北車站。回到二十歲那年下車的承德或市民大道路口,我沒有想起那支MV、沒有想起我的二十歲!但我想,以後每一次我到台北,我都會想念這樣一個午後!

2020/06/14
每一次離開台北都有點不捨。知道台北不是我的家,而我的家鄉卻很難有如這樣一個午後、這樣一場再平凡不過與朋友看場電影的日常!

2020/06/14
每一次離開台北都有點不捨。知道台北不是我的家,而我的家鄉卻很難有如這樣一個午後、這樣一場再平凡不過與朋友看場電影的日常!

2020/06/11
這原是在〈高雄的樣子〉以後接續寫下的,我住過的地方。本以為沒有寫到最後我離開台北之前的永和。沒想在email發現有草稿,便把這系列找出來刪修了一番。
幾乎是二十年前的記憶了。如今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了。卻發現那是我逃離高雄最初的記憶。

2020/06/11
這原是在〈高雄的樣子〉以後接續寫下的,我住過的地方。本以為沒有寫到最後我離開台北之前的永和。沒想在email發現有草稿,便把這系列找出來刪修了一番。
幾乎是二十年前的記憶了。如今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了。卻發現那是我逃離高雄最初的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某日為了加入職業工會投保跑流程之故,意外來到25年前租屋處的附近,沒想到經過了四分之一世紀再回到昔日的租屋處,周遭景物似乎變化不大,街口的早餐店一樣開著,但不知店主是否已換人經營。循著往日覓食的路線,我安步當車沿途張望,懷念那段剛入社會的過往,當年新鮮的肝也有段青春時光。

某日為了加入職業工會投保跑流程之故,意外來到25年前租屋處的附近,沒想到經過了四分之一世紀再回到昔日的租屋處,周遭景物似乎變化不大,街口的早餐店一樣開著,但不知店主是否已換人經營。循著往日覓食的路線,我安步當車沿途張望,懷念那段剛入社會的過往,當年新鮮的肝也有段青春時光。

永康街我落腳台北的第一個地方。不是刻意找這個觀光著名的街道,純粹是當時半生不熟的網友C住在青田街上。隻身北上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心想無論怎樣得有一個人照應,即便我跟朋友的距離一直都是我不麻煩人的那種,但找一個還算有交集的朋友住得近一點就可以少一點害怕。

永康街我落腳台北的第一個地方。不是刻意找這個觀光著名的街道,純粹是當時半生不熟的網友C住在青田街上。隻身北上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心想無論怎樣得有一個人照應,即便我跟朋友的距離一直都是我不麻煩人的那種,但找一個還算有交集的朋友住得近一點就可以少一點害怕。

這原是在〈高雄的樣子〉以後接續寫下的,我住過的地方。本以為沒有寫到最後我離開台北之前的永和。沒想在email發現有草稿,便把這系列找出來刪修了一番。
幾乎是二十年前的記憶了。如今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了。卻發現那是我逃離高雄最初的記憶。

這原是在〈高雄的樣子〉以後接續寫下的,我住過的地方。本以為沒有寫到最後我離開台北之前的永和。沒想在email發現有草稿,便把這系列找出來刪修了一番。
幾乎是二十年前的記憶了。如今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了。卻發現那是我逃離高雄最初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