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國安法是香港的墓誌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Credit: Colin Tsoi CC BY-ND 2.0
城市有幾種不同的死法?你一輩子見過幾次城市在你面前死去?
西元1000年的西歐屬於落後地區,當時歐洲有四個人口超過四萬人的大城市,都不在西歐,而是在像是威尼斯、雷根斯堡等地。另外還有四個穆斯林統治的地中海沿岸城市,人口也超過四萬人,像是巴勒摩與格拉納達等。
從1000年到1500年,大城市逐漸北移到像是安特衛普或是熱那亞,往倫巴底核心地帶移動。到了1800年,西歐已經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地區,巴黎與倫敦成為超越50萬人的大城市。
而那些曾經在西元1000年左右繁榮的城市,有些就逐漸沒落了。影響城市興衰的不僅是經濟力量,還有帝國統治的需要。
工業革命之後,經濟成長終於有了意義,成為城市最重要的主導力量。無論是日本人、美國人,乃至後來的中國人,幾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在高速經濟成長時,都會由鄉村往城市移動,是謂大遷徙。
隨著經濟成長,美國城市之間的貧富差距以每年2%的速度接近,但是到了1980年代起,城鄉差距開始擴大,小鎮開始沒落,去工業化之後,鐵鏽區以及其他地方的小城市開始衰退,酗酒與吸毒大量增加。
在二十一世紀的2020年7月1日,我們見證一種新的城市死亡方式。
帝國撕毀五十年不變的國際條約,獨裁者通過的《國安法》被強行施行於海港城市。外國人連乘坐香港飛機都可能被逮補,有些依賴帝國的銀行家與商人依舊保持微笑,但這微笑的保存期限只到美國施行經濟制裁的那一天為止。
哈佛的Edward Glaeser曾經認為大城市不會真正死去,同樣的工作移到人口加倍的城市去做,平均工資可以增加10%。美國有96%的創新來自都會地區,其中紐約、洛杉磯、波士頓、舊金山四大城就佔了45%。大都會將永垂不朽。
但是中國共產黨無疑為香港的死亡訂做了一套特別的方法,他們專門訂製了香港《國安法》,先是鎮壓異議份子,然後是逮補外國人,之後將面對美國的制裁,接著是資金的外流,人才的出走,與創新的枯竭,然後城市就慢慢一點一點的死去。
共產黨說香港將與大灣區一起繁榮,但是有的時候,城市的心一旦死去,那個城市也隨之告別了,無論有多少燈紅酒綠、高樓大廈,這座城市的靈魂正在逐漸死去。所謂的《國安法》只是香港墓誌銘的別稱,要等到共產黨不再統治中國──至少不再統治香港──香港才有重生的一天。
Credit: Studio Incendo CC BY 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8會員
47內容數
透過策略與組織理論的角度,分享具有歷史縱深而非侷限於一時一地的世界觀察,以及對於台灣政治與經濟政策的意見。希望說清楚某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商業習慣、我們的經濟政策,為什麼演化成現在的樣子?能夠一起追求解決之道,而非無止境的繞圈圈,不只是一起探索世界的政經現狀,也一起塑造世界的未來面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榮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個商學院,兩座圖書館,兩位傑出女性,成了我讀書時的兩段回憶。在今日國民黨立委佔領立院,陳菊再度成為台北政壇爭議焦點之際,是為記。
孟晚舟案所引發的中國人質外交事件,有了最新的發展。在加拿大前外交官Michael Kovrig(康明凱)被中國拘捕560天後,一直保持沈默的妻子Vina Nadjibulla,在加國總理Trudeau罕見表態對中國失望後,出面接受媒體訪問。
在孟晚舟敗訴之後,引渡美國的程序繼續進行,同時中國政府正式起訴兩名加國人質間諜罪。加拿大的司法體系不同於中國,進入訴訟後,總理已經無權干涉,因此並不像某些國際媒體所說的,要釋放孟晚舟,中國的起訴另有目的。
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企業可以在制定5G標準上與華為合作,這引來一些國家與企業的疑惑,美國政府是否違反去年自身頒布的實體清單禁令,突然對華為政策大轉彎?
除了那些被稱為「檳榔」的事件之外,對於柯文哲的行為,其實心理學有更一般也更簡單的解釋,可以在柯文哲每天自我打臉的表面矛盾下,提出一致性的說法,那就是自利性偏誤(self-serving bias)。
我們經常認為歐洲福利國家式的資本主義是高稅率的象徵,與美國式低稅率、低社會福利的個人主義式資本主義恰為兩種典型,《不公不義的勝利》卻帶我們看到未必如此──美國的最高邊際稅率曾經高達93%!
兩個商學院,兩座圖書館,兩位傑出女性,成了我讀書時的兩段回憶。在今日國民黨立委佔領立院,陳菊再度成為台北政壇爭議焦點之際,是為記。
孟晚舟案所引發的中國人質外交事件,有了最新的發展。在加拿大前外交官Michael Kovrig(康明凱)被中國拘捕560天後,一直保持沈默的妻子Vina Nadjibulla,在加國總理Trudeau罕見表態對中國失望後,出面接受媒體訪問。
在孟晚舟敗訴之後,引渡美國的程序繼續進行,同時中國政府正式起訴兩名加國人質間諜罪。加拿大的司法體系不同於中國,進入訴訟後,總理已經無權干涉,因此並不像某些國際媒體所說的,要釋放孟晚舟,中國的起訴另有目的。
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企業可以在制定5G標準上與華為合作,這引來一些國家與企業的疑惑,美國政府是否違反去年自身頒布的實體清單禁令,突然對華為政策大轉彎?
除了那些被稱為「檳榔」的事件之外,對於柯文哲的行為,其實心理學有更一般也更簡單的解釋,可以在柯文哲每天自我打臉的表面矛盾下,提出一致性的說法,那就是自利性偏誤(self-serving bias)。
我們經常認為歐洲福利國家式的資本主義是高稅率的象徵,與美國式低稅率、低社會福利的個人主義式資本主義恰為兩種典型,《不公不義的勝利》卻帶我們看到未必如此──美國的最高邊際稅率曾經高達9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壹、      研究結論 城市商業的發展隨著人類文明歷經數千年歷史更迭,過去和未來都儼然成為人類生命璀璨的焦點。   1.        歷史上的城市商業:城市商業的歷史幾乎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各個重要的文明城市都發展出了獨特的商業文化,留下了豐富的商業史蹟。舉以下例子:   n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身邊所接觸到的朋友大多是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許多作家也以城市普遍心靈冷漠,枯寂的生活來調侃:「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寂寞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大都市裏的人有很多種痛苦,有時候希望不理人,有時候希望找個人說話,但兩者均極為困難。」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壹、      研究結論 城市商業的發展隨著人類文明歷經數千年歷史更迭,過去和未來都儼然成為人類生命璀璨的焦點。   1.        歷史上的城市商業:城市商業的歷史幾乎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起源,各個重要的文明城市都發展出了獨特的商業文化,留下了豐富的商業史蹟。舉以下例子:   n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身邊所接觸到的朋友大多是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許多作家也以城市普遍心靈冷漠,枯寂的生活來調侃:「所謂城市,就是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過著寂寞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大都市裏的人有很多種痛苦,有時候希望不理人,有時候希望找個人說話,但兩者均極為困難。」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