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關島設辦事處:台灣人應當為戰爭來臨做出準備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吳嘉隆的VIP論壇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專題,訂閱不同專題將可進一步閱讀不同的付費內容。

台灣將要在關島設辦事處,據說是要強化印太戰略,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

我在這裡講兩點。

第一點是美軍已經在做開戰的準備,沖繩與關島不斷的有新的部署:超音速的隱形轟炸機B1B已經部署了4架在關島;傘兵部隊、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等等已經就位;3個航母戰鬥群也開過來;奪島演習不停;運輸機連續飛過台灣周邊;從德國撤出的9500人當中,很大一部分要部署在沖繩與關島。

這已經超出警告中共的需要。我認為,整個看來,美軍是在搶時間做開戰的準備,所以也才會要台灣去關島設辦事處。

第二點是印度。一旦有軍事衝突,美國的戰略構想應該會是讓中共承受兩線用兵的壓力,所以,中印邊界應該會真的駁火,而且,會與台灣海峽這邊(包括南海、東海)同時進行。

印度的基本國策是:要與中共有摩擦,以便證明自己有地緣政治價值,值得美國來扶持與拉攏,但是也別衝過頭,搞到與中共真的開戰。

何況,一帶一路正是從陸地與海洋來包圍到印度,所以印度的國家安全大受威脅,遲早要對中共動手。

所以,我的結論:台灣要進入備戰狀態才是!

台灣的和平時間太久了,70年了,有點不正常,是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和平與安全是有代價的,台灣人要開始對戰爭的來臨做出準備,該承受就承受,該出手就出手!疫情的戰役我們打過了,現在是海軍、空軍準備上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相對於一月美國智庫CSIS發表廣受矚目的詳細但難度頗高的兵推報告,本期《經濟學人》以一篇引言和一篇長篇專題具體描述戰前、開戰後的各種細節 走訪現役印太與華府美軍將領來幫助讀者想像戰爭爆發前後的各種狀況與可能的結果。不光讓讀者了解戰爭可能會如何進行與可能的結果,最大目標還是希望找出能防止戰爭爆發的良方
Thumbnail
相對於一月美國智庫CSIS發表廣受矚目的詳細但難度頗高的兵推報告,本期《經濟學人》以一篇引言和一篇長篇專題具體描述戰前、開戰後的各種細節 走訪現役印太與華府美軍將領來幫助讀者想像戰爭爆發前後的各種狀況與可能的結果。不光讓讀者了解戰爭可能會如何進行與可能的結果,最大目標還是希望找出能防止戰爭爆發的良方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Thumbnail
台灣將要在關島設辦事處,據說是要強化印太戰略,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我在這裡提出兩點分析。
Thumbnail
台灣將要在關島設辦事處,據說是要強化印太戰略,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我在這裡提出兩點分析。
Thumbnail
台灣將要在關島設辦事處,據說是要強化印太戰略,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我在這裡提出兩點分析。
Thumbnail
台灣將要在關島設辦事處,據說是要強化印太戰略,我猜想應該是應美國的提議或要求,我在這裡提出兩點分析。
Thumbnail
是說長期以來,台灣社會都普遍認為一旦台海爆發戰事,美國一定會介入,但有趣的是,卻很少討論美國如果介入,可能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多數人的想像應該都是最簡單的情況,就是在戰事一開始時,美軍就會派遣部隊參戰。只是衡諸過去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衝突,美軍在第一時間就介入的狀況並不多,而且介入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是說長期以來,台灣社會都普遍認為一旦台海爆發戰事,美國一定會介入,但有趣的是,卻很少討論美國如果介入,可能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多數人的想像應該都是最簡單的情況,就是在戰事一開始時,美軍就會派遣部隊參戰。只是衡諸過去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衝突,美軍在第一時間就介入的狀況並不多,而且介入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有時候,誰距離比較近其實是由「情報」、以及平常的準備來決定的,而不是看誰開車過來的里程比較近。
Thumbnail
有時候,誰距離比較近其實是由「情報」、以及平常的準備來決定的,而不是看誰開車過來的里程比較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