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打工仔與關閉所有博物館的COVID-19

2020/07/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疫情期間大門深鎖,冷清的倫敦南肯辛頓博物館區自然歷史博物館。
  上一次更新這個專題是2月的時候,那個時候一切還是世界原本的模樣(遠望)

發生了什麼?

  簡單的來說,我所有的工作都被迫暫停,失業,而且被關在家裡長達三個月。
  如果各位跟我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話,可能會發現今年三月開始整個地球有點不一樣了。在台灣的各位可能覺得還好,不過身在(本來不應該是)風暴中心的倫敦,真的是一瞬間風!雲!變!色!
  詳細的各種狀況啊政策評論可以左轉看我疫情期間的〈E國疫情觀察筆記〉,裡面非常細節的記錄下我周遭的各種狀況。除了社會與政治法律等等的觀察以外,筆記中應該也有提到我這個打工仔所遇到的狀況,但我也想要在此篇文章跟大家來整理分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博物館全面關閉

  三月底,雖然早已有預感,不過看到首相頂著一頭金亂髮在電視上嚴肅發言的時候,我還是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不安。早在首相宣布所有非必要商店及場所即日起關閉的前幾天,3/17 倫敦的博物館陸續宣布閉館。我最後一次到公共場合上班是3/18 在拍賣行的工作。當天的工作狀況可以參考疫情觀察筆記。
  閉館之前有些博物館其實也早就做好了不閉館的相關應對措施,但整個政府的政策下達還是迅速到對我來說措手不及。本來我以為博物館勢必關閉但應該關個一個月多就會開門了吧,還沒看的特展到時候再去看就好啦。但果然事情沒有憨人想的這麼簡單,大部分的博物館一關,就關到現在(七月初)還沒開門。預計要到8-9月才有可能恢復某部分的正常。
  當政府宣布即日起全面在家工作,如果是一般辦公室工作的人,大部分都可以直接轉換成在家工作。但由於我的工作都是前台工作,博物館及拍賣行等公共場所關閉,我與我的同事就是第一波沒工作做的人。博物館們雖然各自有各自的應對計畫,不過我的身分其實都不是正式員工,而是外包及零時約的工作人員,因此即使有些館方會想辦法安排前台服務人員轉為以在家工作形式繼續工作(大部分博物館客服助理平常也就會負責部分的幕後工作,例如回覆email或協助策展等等) 我也並不在那些可以轉為在家工作的名單中。
  所以,簡而言之我失業了。對於長期處在半失業打工仔狀況底下的我,沒有工作做真的不是什麼大事。且正好在疫情變的嚴重起來之前,我接了一個小小打工是可以在家裡做的,時數並不多,但是多多少少有點事做且有點小收入,不過這個小打工也隨著疫情越加嚴峻而中止了。
  政府發布的無薪假補助計畫救了我,我手上的三份工作(博物館/拍賣行/額外的小打工) 都放我無薪假。政府的補助計畫是可以補助8成的薪水給被放無薪假的員工。我手上的三份工作都是零時契約,也就是說我沒有固定的工時,也沒有固定的月收入,可能因為這樣的合約在英國很盛行,政府的無薪假補助也包括了零時契約。因此我每個月都可以拿到我過去工作月收入平均的8成。由於零時契約特性的關係,工作是有季節性的,例如博物館那份工作我是在聖誕節前後加入,當時排的班非常多,相對收入也多,但一二月的排班就少的可憐了,沒有排班就沒有收入。所以其實計算平均薪資依此發放補助,反而讓我的收入變得穩定且增加了。且因為是直接抓稅務資料,申報也是都由公司處理,我就關在家裡回email,補助金就入帳了。不過時間上還是等了非常久,超過一個月才拿到第一筆小額的補助金,後面的才慢慢入帳。真的是要感謝英國政府的德政,讓大家可以乖乖被關在家。
  本來我對於今年的夏季工作抱持著希望,想說到五月六月應該就會疫情趨緩,逐步開放了吧,去年做過非常喜歡的夏季工作應該還是可以做?五月底就收到工作單位通知他們決定今年夏天不開門了,因此要取消所有人的工作offer,不過因為很晚告知這件事,該單位表示願意給每位工作人員一周的薪資作為補償。看到這個薪資補償真的是差點哭出來,真不愧是英國的業界典範(感動)。沒隔幾周就收到他們發來的一周薪資,雖然還是很難過不能再去吃免費午餐大賺一波回家的盤纏,但是這個單位仁至義盡我心中充滿感恩。也因為這個工作取消,我最終決定提早離開英國回到台灣。到了六月英國每日確診人數還是在1000+人,高居不下,當然沒有博物館及觀光景點開放的空間。想想該單位還真是高瞻遠矚,提早喊卡對大家都好。
  7月4日英國政府全面解封,開放除了現場演出劇院及健身房等高風險場館以外的所有公共場所可以開門營業。倫敦有幾個博物館趕上第一波開門,以提前預約、減少入場人數、單一方向通行等措施來為博物館的「新日常生活」做準備。但大部分的大型博物館目前還是在準備期,某大型博物館之前的資訊是會在八月開放博物館的部分區域,之後看實施狀況再陸續往全面開放努力。看起來博物館們及藝廊們要回到過去的樣子,至少要等到九月十月。

那現在呢?

  歷經一番波折,我在六月底提早結束在英國的生活回到台灣。從決定回台開始,因為對於找工作這件事的焦慮跟緊張,我早早就開始看台灣的工作。台灣公家單位的工作要申請報名還是滿複雜的,大部分博物館及學術工作求職網站上找不到就算了,有不少單位都要求要寄實體掛號信件去申請。對於人在國外的求職者真的麻煩,還好有家人幫忙投遞了幾個職缺。
  回台之前收到其中一個職缺的面試邀約,因為還要隔離,所以面試是在隔離中的旅館進行的。第一次視訊面試也是非常久違的台灣面試,開始之前非常緊張。幸好隔離處的網路還算順暢,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面試完也感受到視訊面試的隔閡感,無法現場看到面試官的表情跟現場氛圍,加上真的太久沒有跟人用中文說正經話(??) 覺得有些問題實在回答得不好。過去兩年各種面試失敗經驗不是蓋的,姐可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就當成是面試的練習,畢竟回台第一個面試就想拿到工作,也是想的太簡單了。
  沒想到,我順利的拿到了這個工作!好像過去的所有磨練真的都很有用,也好像上天在告訴我提早回台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成功在隔離前就拿到工作,一切無縫接軌,本來很想要趕快找到工作,確定下來後又有點後悔好像沒有機會休息(等等過去兩年休的不夠多嗎!)。這份工作是在我很喜歡並認同理念的博物館,且是在另一個我沒有住過的城市。新生活就像浪潮一般撲面而來,準備搬去一個新城市了。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們有詢問我如果要搬去該城市會不會有很大的困難,我心裡想著倫敦都住過了,不過是移住台灣的其他城市應該完全沒問題吧,表達了很正面的信心。但要在一周內搞定所有事情,還是有點胃痛啊。
 反正我就是個會挖坑給自己跳的人,硬著頭皮一件一件解決,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總之這好像就是倫敦博物館打工仔暫時的結局,在臺灣的博物館找到一份不算是打工的工作。一個全新的冒險地圖展開在眼前呢。
 讀者諸君,已經知道了故事的開頭跟結尾,中間的部分我就看緣分慢慢寫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SC
    SC
    20代後半,人類學/藝術史作為名義上的背景。從新店溪畔搬到泰唔士河畔,2020年遷居鹽水溪旁。在各地的博物館偶爾打滾偶爾掙扎的生存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