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貨幣政策思維跟你想的不一樣:量化寬鬆不必然導致通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

raw-image

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聯準會在2012年曾提出每年2%的通膨目標,促使美國經濟良性的成長。然而,在過去八年的時間內,美國幾乎都在這個目標底下。根據美國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0.24%,處於歷史低檔。長期低通膨可能會使得聯準會無法調高利率,限制遭遇金融危急時的應對能力。更詳盡的數據,可以參考下圖:

⋯⋯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嘉隆的VIP論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目前的中國經濟至少有下面五大危機同時爆發,失業危機,房地產危機,地方財政危機,銀行危機或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與外匯儲備危機。現在這些危機硬是同時爆發,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我估計習近平也只能放棄拼經濟,於是會繼續推動態清零,用來掩蓋經濟的困境。
Thumbnail
2022/10/31
目前的中國經濟至少有下面五大危機同時爆發,失業危機,房地產危機,地方財政危機,銀行危機或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與外匯儲備危機。現在這些危機硬是同時爆發,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我估計習近平也只能放棄拼經濟,於是會繼續推動態清零,用來掩蓋經濟的困境。
Thumbnail
2022/10/31
從二十大之後習近平的人事布局可以看出來,他的指導思維強調安全,強調鬥爭,也強調民族主義,骨子裡就是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同時,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也不想利用改革開放派來修補。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困境,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基本沒招了,很可能只好放棄。
Thumbnail
2022/10/31
從二十大之後習近平的人事布局可以看出來,他的指導思維強調安全,強調鬥爭,也強調民族主義,骨子裡就是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同時,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也不想利用改革開放派來修補。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困境,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基本沒招了,很可能只好放棄。
Thumbnail
2022/10/31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2022/10/31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主要探討2008年量化寬鬆與2020年量化寬鬆的不同之處,連帶讓讀者思考為何2008年的量化寬鬆不會引起嚴重通膨,而2020年的量化寬鬆卻引起了嚴重通膨?
Thumbnail
這篇主要探討2008年量化寬鬆與2020年量化寬鬆的不同之處,連帶讓讀者思考為何2008年的量化寬鬆不會引起嚴重通膨,而2020年的量化寬鬆卻引起了嚴重通膨?
Thumbnail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Thumbnail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跟你實話實說,在聯準會眼中,通膨只是表面文章。
Thumbnail
美國近日公布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原本預期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6%,結果是出人意料的4.2%,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最高年增水準。 圖片截自財經M平方 通膨增溫使市場擔憂聯準會將提前將貨幣政策緊縮,而股市的價格是由金錢堆砌而成,因此許多人選擇減碼持股,股市因此下跌。 經濟學家傅利曼
Thumbnail
美國近日公布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原本預期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6%,結果是出人意料的4.2%,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最高年增水準。 圖片截自財經M平方 通膨增溫使市場擔憂聯準會將提前將貨幣政策緊縮,而股市的價格是由金錢堆砌而成,因此許多人選擇減碼持股,股市因此下跌。 經濟學家傅利曼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最近有些網友私下來問,疫情帶來經濟衰退,聯準會又推超級量化寬鬆,引來通膨的隱憂,合起來這樣會不會出現「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談過,但是,還是值得再談一下。先講幾個要點……
Thumbnail
最近有些網友私下來問,疫情帶來經濟衰退,聯準會又推超級量化寬鬆,引來通膨的隱憂,合起來這樣會不會出現「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談過,但是,還是值得再談一下。先講幾個要點……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漲(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相信,中央銀行推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貨膨脹。再加上現在失業暴增,經濟滑坡,所以他們就認為現在會進入停滯性通漲(Stagflation),簡稱滯漲。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發展是:美國根本沒有通膨壓力,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