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史館中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張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北二師)學生放學離校的照片。照片中的學生面露微笑,有人步行,有人牽著腳踏車,走在田間小路,左下角的輕便軌道直指背景的拇指山,是一張反映1920年代青春洋溢師範生的經典照片。
不過對師範教育史稍有研究的人來說,這張照片有個奇怪的地方:戰前戰後臺灣的師範生都一律住校,一日的課程結束後頂多在學校內外走走,怎麼會有學生集體離校的場景呢?
其實關鍵就在於「校舍完工的時間差」。1927年北二師開校當時,只有未來作為宿舍的部分,以及現為市定古蹟的禮堂完工。本館紅樓(已拆除)尚未完工,所以學生暫時還住在原來第一、第二師範分立前的宿舍,每天通學到下內埔,把宿舍當作教室上課,因此留下這張難得的「師範生放學」的照片。只要我們把鏡頭的角度轉一下,就會看到當時掛著「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校名牌的臨時正門。在本館紅樓完工後,這裡就會變成通往學生宿舍的側門。國北教大校史館藏的玻璃板照片中,就保留了這個角度的照片:
而且令人意外的是,這張照片中的兩棟建築物,遠景的學生宿舍與圖左近景的校門衛所(警衛室),竟然到了九十多年後的2020年還保留在原地,只是已經被大幅改造,失去原本的樣貌。但只要將古今照片對照,仍然不難看出舊有的風景。
現在國北教大在臥龍街口的側門仍可見到1927年的殘影
紅磚宿舍在戰後加上圍牆,變成教師宿舍,目前被文產系作為展演空間使用,部分則改為外籍生宿舍。木造的警衛室也被改為教師宿舍。但這棟警衛室,很明顯為了居住的功能而做了很多改造。如果不對照老照片的話,應該不會有人知道它原本的用途。
目前的發展應該是會朝向原地整修,拆除後來增建的部分,以回復九十年前的模樣。但在重建時,也不要忘記這棟建築物作為教師宿舍的時間,比作為校門衛所還要長久,是教師的棲身之處,也是他們記憶所繫之處。在《圖說臺北師範校史》中,我就曾經以一節的篇幅記述「以校為家的校內社區」,其中當然也有提及這棟屋頂特殊的木造建築。限於時間與精力,以及校內宿舍大多已被學校收回改作教學用途,2013年時我只能對校內社區做概觀性的介紹。如果以後有機會,我也希望能夠從退休教師的回憶與口述中,得知北師校內社區曾有過的記憶。透過這樣的歷史記錄工作,即使我們要重建1927年的入口意象,也不會因此忘掉曾經作為校內社區一部份的歷史。對於保留歷史論述的多元性來說,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工作。
現在這座警衛室已經在
2018/11/09由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並由管理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展開修復的研究計畫。在前次開會討論時,我從主持修復的建築師那邊得知這座警衛室有16坪。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因為在〈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工事用監督員詰所新築ノ件〉這份檔案中提到,監督員詰所(監工辦公室兼休息室)是16.75坪,面寬10尺(3.3公尺)。監督員詰所在1926年5月25日完工,後來轉移給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保管。如果公文中提到的監督員詰所就是這棟警衛室的話,那這棟建築就是國北教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了。
不過這個推測還有個問題,檔案記載的監督員詰所是用「本島(臺灣)瓦葺」,但現存的照片中,該警衛室屋頂都不是這樣的形式,而現存的屋頂應該就是九十幾年前的屋頂,並非後來修改後的結果。這是個待解決的問題,也可能永遠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