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或著涼,真的會引發/加劇孩子的感冒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醫院的兒科急診輪訓服務,也因此常見到抱著發高燒孩童的父母親,衝進診間的場景。

當父母進到診間,除了希望醫生找出孩童發燒的原因外,常會鞭炮似地詢問一連串關於感冒發燒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

「醫生,最近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子才會著涼感冒?」

我們也常常聽長輩在講:

「不要讓孩子著涼,不然會很容易感冒發燒。」

究竟這樣子的疑問有沒有道理呢?

raw-image

首先,小朋友之所以感冒發燒,一定是遭到了感染。感染小朋友的病原體,絕大多數為病毒。接著針對這個議題,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細談。

天氣寒冷的「環境」,會不會比較容易感冒發燒?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稍微有一點點邏輯概念就知道,這個世界上,台灣算是一個非常熱的亞熱帶國家,天氣比我們寒冷的國家比比皆是,像是緯度較高的日本、韓國,甚至是更高的俄羅斯,還有接近北極圈的地帶如阿拉斯加,一年四季的氣候都較台灣冰冷許多。但在這些冰冷的區域,感冒發燒的盛行率有跟著低溫程度而增加嗎?

科學研究指出,沒有

在寒冷地區,被感冒病毒感染而發燒的人們,比例並沒有因為氣候而有顯著變化,因此天氣寒冷並非是否得到感冒的主要影響因子

另外也可從今年年初新冠病毒剛開始流行的狀況來看,一二月時有不少學者根據以前的傳染病經驗(但其實也沒有太嚴謹的科學依據)來推斷說,等到五、六月天氣漸熱時,病毒帶來的疫情應該會趨緩甚至消失。結果現在已是七月中旬,國際疫情的感染人數還是直線上升,很多地方更是爆發第二波、第三波感染。這也證實了病毒(例如感冒病毒、或是新冠病毒)的傳染力,其實跟溫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那為什麼台灣的冬春季,比較容易有感冒或流感的大流行呢?一來是因為天氣冷的時候,大家群聚的機會提高(例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此時只要有一個人感冒發燒,其他人就有可能因為群聚的關係,經由飛沫或接觸的方式而中標;再來,台灣冬天因日照相對不足,人體合成的維生素D減少,也可能間接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感冒發燒。也因此,單論寒冷的「環境」,其實跟冒發燒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raw-image

但如果我們是在寒冷的環境下「著涼」呢?

著涼之後,會不會比較容易感冒發燒?

這個問題,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

著涼的意思是,身體不但處在寒冷的環境,還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導致因寒冷產生不舒服的狀況。關於著涼跟感冒的關係,過去醫學界有兩個滿著名的研究。

第一個實驗發生於1968年,當時美國科學家找來了44個自願者,然後給每個人都吸一口含有鼻病毒的噴液(鼻病毒為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之一)。接著將他們平均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去泡溫泉,另外一組人則進到冰櫃中享受寒冷~

接下來數天的觀察,科學家發現,這兩組志願者不論是發病比例還是嚴重度,都沒有顯著的差異。當時此研究結果被刊登在《NEJM新英格蘭雜誌》這個著名期刊上,並得出「著涼並不會加重感冒」的結論。

嗯?但不是說著涼後會比較容易感冒發燒嗎?這就要往後看到2005年的另一個研究了。

2005年的實驗,採用了另外一種研究方式。這一次因為倫理法規的關係,並沒有採用幫受試者噴鼻病毒液的做法,而是直接找了180個健康的受試者,一樣分成兩組,一組讓他們脫掉鞋襪,下半身去浸泡冰水,產生一點點失溫著涼的狀況;另外一組運氣比較好,就在旁邊看熱鬧當成對照組。

後來在這兩組人回家數天之後,追蹤他們的感冒狀況,結果發現浸泡冰水的那群人中,有感冒症狀的比例,竟然為對照組的近兩倍!

但,為什麼兩篇研究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科學家分析指出,1968年的第一個實驗,因一開始所有人都已經接觸到高劑量的鼻病毒,而鼻病毒正是造成感冒的元凶。因此當大家接觸高劑量的病毒後,身體會被鼻病毒入侵到鼻咽及口咽部,繼而產生感冒、發燒……等等的症狀,此時無論受試者處在溫暖或是容易著涼的環境下,一樣都會感冒!

但2005年的實驗,是基於「每個人都處於健康狀態,且沒有特別接觸到高量病原體」的前提,只是讓其中一組人著涼,另一組沒有,這時候是否會感冒,關鍵就在於個人的免疫力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體的免疫力是良好的,即使平常可能接觸到少量的感冒病毒,但鼻黏膜的免疫防線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入侵,因此身體並非碰到病毒就一定會遭到感染。但一旦著了涼,鼻黏膜血管收縮的結果,供應鼻黏膜的免疫細胞數目就可能不足,導致鼻黏膜的防禦工事潰堤。若身體此時遭到感冒病毒入侵,發燒、咳嗽等症狀便可能相繼出現。

raw-image

所以每當家長詢問感冒與著涼的相關問題,我都會靜下心來跟家屬解釋:

一般常見的感冒發燒,是所謂的病毒感染。病毒是一種病原體,會入侵我們的體內,尤其是呼吸道如鼻咽部、口咽部、跟喉咽部的部分。一旦遭到病毒入侵,孩童的身上自然會起免疫反應,引起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而這些免疫反應,正是身體用來驅逐病毒(病原體)的方式。

因此,造成感冒發燒的根本原因還是病毒,往往來自於他人的傳染。至於天氣寒冷或著涼這些外部因素,都是比較次要的原因。在一般狀況下,即使在天氣寒冷的地方生活,若有做好保暖措施,其實並不會增加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但如果是身體在比較寒冷的狀況下著涼了,導致鼻咽部的免疫防禦工事潰堤,就會有比較高的機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感冒。

但假如你是跟一個重感冒的人共處一室,對方咳嗽、打噴嚏所噴濺出來的病毒量十分巨大(就像1968年,鼻病毒菁華液的實驗),進而直接突破你鼻咽黏膜的防線,那不管你有沒有做好保暖措施,病毒都有極大機會感染你的身體,造成後續發燒等症狀。若要預防這種狀況,將口罩戴好戴滿才是最佳解。

最後還是叮嚀一下,面對新冠病毒的疫情,雖然說時值夏天,不太會有因著涼使鼻咽部局部免疫力降低的情形。但因為新冠病毒是傳染力非常強的病原體,只要少少的病毒量,就足以突破免疫防線而感染人體。因此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維持社交距離,無法維持社交距離則務必戴上口罩,這樣才是最為嚴謹的作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蒼藍鴿的沙龍
4.4K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你重視知識來源根據,希望汲取醫學新知,歡迎訂閱本專題,讓我來為你把關內容,提供更正確的醫療資訊。我會將艱澀的醫療知識轉譯為大家都能輕鬆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逐一打破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謠言,輔以實例說明,帶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蒼藍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1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血癌(白血病)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血癌的生成:骨髓內,白血球的母細胞發生突變癌化 ❸ 血癌的症狀與治療 ❹ 家長應留心的 9 點兒癌徵兆
Thumbnail
2020/12/21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血癌(白血病)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血癌的生成:骨髓內,白血球的母細胞發生突變癌化 ❸ 血癌的症狀與治療 ❹ 家長應留心的 9 點兒癌徵兆
Thumbnail
2020/12/07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腦炎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腦炎 v.s. 腦膜炎?病原體如何入侵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 ❸ 孩童嘔吐就是得了腦膜腦炎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況解析
Thumbnail
2020/12/07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 ❶ 一名腦炎病童的診斷經過 ❷ 腦炎 v.s. 腦膜炎?病原體如何入侵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 ❸ 孩童嘔吐就是得了腦膜腦炎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況解析
Thumbnail
2020/11/23
最近台灣正值一波「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大流行,有不少兩歲以下的孩童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而染上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一點的孩童甚至喘到需要住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支持。今天要為大家簡介急性細支氣管的症狀、嚴重度的區分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並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童得到急性細支氣管炎......
Thumbnail
2020/11/23
最近台灣正值一波「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大流行,有不少兩歲以下的孩童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而染上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必須住院治療,嚴重一點的孩童甚至喘到需要住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支持。今天要為大家簡介急性細支氣管的症狀、嚴重度的區分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並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童得到急性細支氣管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台灣的學童放暑假時家長總會在假日時安排親子旅遊,但在台灣的夏季常常是高溫炙熱的天氣熱傷害已經是常見的幼兒戶外疾病。那我們帶領幼兒外出時應當讓幼兒穿著輕便、通風的衣服,戴上帽子和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和頭皮。給孩子塗抹防曬乳液,保護皮膚,最重要的莫忘記幫孩子帶上水壺多喝水,補充水分。不要讓孩子在烈日下活
Thumbnail
在台灣的學童放暑假時家長總會在假日時安排親子旅遊,但在台灣的夏季常常是高溫炙熱的天氣熱傷害已經是常見的幼兒戶外疾病。那我們帶領幼兒外出時應當讓幼兒穿著輕便、通風的衣服,戴上帽子和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和頭皮。給孩子塗抹防曬乳液,保護皮膚,最重要的莫忘記幫孩子帶上水壺多喝水,補充水分。不要讓孩子在烈日下活
Thumbnail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Thumbnail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Thumbnail
每次一到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冬天感冒通常都很頑固,感冒週期也特別的長! 尤其是在幼稚園集體環境,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很快整個班都會受到波及~ 作伴給大家幾個孩子預防感冒的小原則💪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Thumbnail
每次一到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冬天感冒通常都很頑固,感冒週期也特別的長! 尤其是在幼稚園集體環境,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很快整個班都會受到波及~ 作伴給大家幾個孩子預防感冒的小原則💪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Thumbnail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Thumbnail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Thumbnail
因為實在太炎熱,原本平時不注意農曆節氣,昨天還特別上網查,現在才農曆五月,過了「立夏」與「小滿」,距離真正炎熱的農曆七月「大暑」與「小暑」還有一段時間,氣候卻已經如此高溫悶熱,感覺夏季是一年比一年更長,氣溫也是一年比一年升高,地球溫化的跡象愈來愈明顯。
Thumbnail
因為實在太炎熱,原本平時不注意農曆節氣,昨天還特別上網查,現在才農曆五月,過了「立夏」與「小滿」,距離真正炎熱的農曆七月「大暑」與「小暑」還有一段時間,氣候卻已經如此高溫悶熱,感覺夏季是一年比一年更長,氣溫也是一年比一年升高,地球溫化的跡象愈來愈明顯。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醫院的兒科急診輪訓服務,也因此常見到抱著發高燒孩童的父母親,衝進診間的場景。當父母進到診間,除了希望醫生找出孩童發燒的原因外,常會鞭炮似地詢問一連串關於感冒發燒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醫生,最近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子才會著涼感冒?」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醫院的兒科急診輪訓服務,也因此常見到抱著發高燒孩童的父母親,衝進診間的場景。當父母進到診間,除了希望醫生找出孩童發燒的原因外,常會鞭炮似地詢問一連串關於感冒發燒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醫生,最近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子才會著涼感冒?」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Thumbnail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Thumbnail
很多人從戶外高溫環境走進冷氣很強的室內時,寒冷的空氣會讓皮膚表面血管收縮、停止流汗,身體內的熱排不出去,這就是中醫形容的「寒包火」,也就是體外有寒氣,體內卻上火。
Thumbnail
很多人從戶外高溫環境走進冷氣很強的室內時,寒冷的空氣會讓皮膚表面血管收縮、停止流汗,身體內的熱排不出去,這就是中醫形容的「寒包火」,也就是體外有寒氣,體內卻上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