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預防感冒?掌握4原則, 提高孩子免疫力,讓感冒離遠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每次一到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冬天感冒通常都很頑固,感冒週期也特別的長🤧

尤其是在幼稚園、托兒所這種集體環境,
一次這麼多小朋友待在一起,接觸密集之下,
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很快整個班都會受到波及🤢
受苦的是孩子,心疼的是我們做爸媽呀…….

作伴給大家幾個孩子預防感冒小原則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吧💪


為什麼孩子容易感冒?

在秋冬時早晚溫度變化快,室內外溫差也很大,
病毒在乾燥環境下容易存活😈,它們會停留在空氣中幾個小時或幾天。

👃小朋友本身鼻腔比較短,呼吸系統發育尚未成熟,
一不小心就很難阻擋病毒入侵,小孩子抵抗力沒有成人來的強,
所以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感冒。


那該如何預防孩子感冒?

1.保持舒適環境

細菌無所不在,與其害怕它的存在,不如正視它並想方法減少它出現機會!

raw-image

整潔環境

整潔環境更不容易滋生細菌,應養成定期清潔居家的習慣。
把孩子常接觸物品定期做消毒、使用個人餐具、經常換洗床單、
回家徹底洗手、換掉髒衣服、在物品上噴酒精……等等,
維持一個舒服的環境,降低細菌存活可能。

保持通風

冬天待在家把窗戶鎖得緊緊的,雖然能有效保持溫度,
但不流通的空氣容易讓細菌在裡面游存,孩子突然從溫暖房間出來,
溫差也可能會造成著涼。

所以我們應該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室內外溫差減少了,就不用小朋友害怕出門突然適應不了而感冒。



2.加強防疫力

讓孩子擁有強健的免疫力,自然就有力氣抵抗病毒的侵襲!

raw-image

補充水份

天氣寒冷時,更應該多補充水份💦可把冷水換成溫水孩子會更好入口,
多喝水不只加強身體代謝、促進消化吸收還可以滋潤口唇,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飲食均衡

尤其在冬季,特別容易消耗熱量,補充營養也是提高抵抗力重要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飲食,盡量保持飲食均衡,不要挑食。
加強小朋友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C的食物🍎
例如:蔬菜、水果、蛋及肉類。

適當運動

到了冬天,減少了許多戶外活動,大家也變得懶懶的不想動,
但還是要帶著孩子適當的活動,盡量讓孩子動起來,增加身體活躍度,
讓身體能保持在一個健康水平,增加自己的免疫力💪

充足睡眠

擁有充足良好睡眠,身體會啟動自我修復,精神也會變好,可以改善免疫力,
所以盡量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至少有8小時以上睡眠時間💤
讓孩子睡好睡飽,自然身體抵抗力也會變得更好😴


3.穿著合適衣服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這句話呈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
總是覺得讓孩子穿得像顆球才算有保暖到,但孩子適應溫度需要時間,
一次給孩子加上很多衣物,反而會無法承受。

raw-image

而且小朋友活動量本身比較大,跑跳玩耍時常會出汗💦
如果這時衣服穿的過厚,身體熱量反而無法發散,濕透的衣服反而容易著涼,
所以孩子的穿著可以試著用 洋蔥式穿法 來做添加。

🧅洋蔥式穿法👕
最裡面:透氣排汗內衣
中間:稍有厚度毛衣
加強保暖:背心
最外層:擋風外套

衣物盡量選擇容易穿脫的,孩子可以根據當下體溫增減衣物~
也可在孩子書包內戴上可替換的衣物、手帕巾備用,
給孩子擦汗和更換使用,盡量保持身體的乾燥,才不容易感冒唷😉


4.注意個人衛生

俗話說的好「預防勝過於治療」,我們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旁邊幫助他,
不如教導孩子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及觀念,是保護孩子最大的利器。

raw-image

勤洗手

孩子喜歡東摸西摸,細菌由手入口的感染路徑非常危險,
擊退手上的細菌,洗手是最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明白洗手的重要性🧼
「不洗手的話,很多細菌都會留在手上,就會生病哦!」

洗手時機不再只是在飯前便後,從外面回家、玩完玩具、觸碰到公共物品後,
這些情況下都必須洗手,並教導孩子正確搓洗方式
「濕、搓、沖、捧、擦」搭配「內、外、夾、弓、大、立、腕」
洗手超過20秒,才可以沖掉,養成洗手好習慣。

戴口罩

疫情盛行,戴口罩已變生活的一部份,口罩可以降低飛沫傳染的機會,
但必須戴好才能發揮功用,提醒孩子戴口罩時注意以下幾點,😷
不然細菌還是會跑到嘴巴裡面哦~

1.正確配戴,密合臉部不留空隙。
2.暫時拿下口罩時,摺疊收好不要碰到內部。
3.將乾淨口罩放在收納盒中,放在書包內做備用。
4.避免觸碰口罩表面,經常更換口罩。

隨身配帶消毒配件

當孩子出門在外,有些地方比較難找到洗手的地方,
在孩子包包內準備消毒配件應急使用,做好隨身的抗菌準備。

孩子包包備用清單:
1.濕紙巾
2.乾洗手
3.將酒精分裝到小噴瓶4.抗菌噴霧

體積大小盡量以輕便為主,固定清潔的同時達到抗菌作用,
以上這些都是應急使用,還是要搭配勤洗手效果才能發揮最大哦~


結語

綜合以上作伴小分享的幾點,不只小孩、大人也可以參考唷!
爸爸媽媽們給孩子一個好示範~在日常中執行這些好習慣,

孩子感冒次數一定能大大減少,身體也會改善的🤭
感冒防治在於預防,如增強體質、注意衛生、加強防護,
讓我們一起當個健康乖寶寶!^^



🔗作伴官網
🔗作伴Facebook
🔗作伴Instagram
🔗作伴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作伴 ZuoBann的沙龍
17會員
82內容數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Thumbnail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Thumbnail
流感(Influenza)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會影響呼吸道系統的傳染病,感染可擴及肺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流感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臺灣地區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自11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流感病毒容易在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
Thumbnail
流感(Influenza)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會影響呼吸道系統的傳染病,感染可擴及肺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流感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臺灣地區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自11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流感病毒容易在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
Thumbnail
炎熱的夏天 可能讓你有「冷氣病」🌞 在冷氣房下頭暈、咳嗽、眼睛鼻子過敏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空氣乾燥且不流通 病菌、過敏原在室內傳播👾 且處於低溫環境讓血液循環變慢 造成手腳冰冷🥶🥶 是種因劇烈的溫差變化產生的綜合性表現 提供幾個方式改善📣 1. 【#溫度設定25至28度】 2. 【#多多補
Thumbnail
炎熱的夏天 可能讓你有「冷氣病」🌞 在冷氣房下頭暈、咳嗽、眼睛鼻子過敏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空氣乾燥且不流通 病菌、過敏原在室內傳播👾 且處於低溫環境讓血液循環變慢 造成手腳冰冷🥶🥶 是種因劇烈的溫差變化產生的綜合性表現 提供幾個方式改善📣 1. 【#溫度設定25至28度】 2. 【#多多補
Thumbnail
每次一到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冬天感冒通常都很頑固,感冒週期也特別的長! 尤其是在幼稚園集體環境,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很快整個班都會受到波及~ 作伴給大家幾個孩子預防感冒的小原則💪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Thumbnail
每次一到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而且冬天感冒通常都很頑固,感冒週期也特別的長! 尤其是在幼稚園集體環境,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很快整個班都會受到波及~ 作伴給大家幾個孩子預防感冒的小原則💪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Thumbnail
無隆是隆冬還是盛夏,這兩個時節都是培養感知力的最佳時刻。因為身體的感受在此時尤其強烈,如果連如此強烈的感受都把握不住的話,那春、秋兩季較細微的氣候轉變,他們怎麼可能察覺得出來呢?以下教爸媽三個提問方法,協助小朋友在冷颼颼的季節,牢牢抓緊當下的感觸,加強感知力。
Thumbnail
無隆是隆冬還是盛夏,這兩個時節都是培養感知力的最佳時刻。因為身體的感受在此時尤其強烈,如果連如此強烈的感受都把握不住的話,那春、秋兩季較細微的氣候轉變,他們怎麼可能察覺得出來呢?以下教爸媽三個提問方法,協助小朋友在冷颼颼的季節,牢牢抓緊當下的感觸,加強感知力。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醫院的兒科急診輪訓服務,也因此常見到抱著發高燒孩童的父母親,衝進診間的場景。當父母進到診間,除了希望醫生找出孩童發燒的原因外,常會鞭炮似地詢問一連串關於感冒發燒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醫生,最近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子才會著涼感冒?」
Thumbnail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醫院的兒科急診輪訓服務,也因此常見到抱著發高燒孩童的父母親,衝進診間的場景。當父母進到診間,除了希望醫生找出孩童發燒的原因外,常會鞭炮似地詢問一連串關於感冒發燒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醫生,最近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我的小孩子才會著涼感冒?」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教室裝了冷氣,不是就沒了問題 ... 有了冷氣,許多孩子下課更走不出去,耐熱能力更差;或是裡外冷熱兩邊跑,沒有適時擦汗換衣或補充水分,反而更容易身體不適;密閉空間增加了傳染病的散播機會,特別是體育課後,教室裡充滿汗臭味;部分班級欠缺管控冷氣,放任孩子太早開或開太冷。
Thumbnail
教室裝了冷氣,不是就沒了問題 ... 有了冷氣,許多孩子下課更走不出去,耐熱能力更差;或是裡外冷熱兩邊跑,沒有適時擦汗換衣或補充水分,反而更容易身體不適;密閉空間增加了傳染病的散播機會,特別是體育課後,教室裡充滿汗臭味;部分班級欠缺管控冷氣,放任孩子太早開或開太冷。
Thumbnail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Thumbnail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