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故事〉桃園轉角遇到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桃園市,只要行往蘆竹大園觀音的路,不論走哪條路,都可能遭逢一片田,尤其是緊鄰中壢桃園的蘆竹,每次騎腳踏車常常前一刻在工業區路段想著壓力好大、空氣有點差、該不該閉氣,下一刻突然被一大片搖曳的綠意療癒,想著「啊~解脫了!」的同時,常不禁駐足拍照。

raw-image

這個奇特的景象怎麼來的?要講這個,就不得不提桃園特有的埤塘系統。我們都知道桃園是一片台地,不論開車騎機車還是騎腳踏車,只要有從桃園大園往中壢方向行車的經驗,大概多少都注意過那些路段的大斜坡,作為腳踏車族,騎上去超級累,滑下來超暢快,以我從桃園火車站和內壢火車站間騎腳踏車經驗為例,來回車程可以差到10分鐘,可見那個斜坡真的很明顯。想像一下,這樣的斜度,比起平原水更容易溜滑梯滑下去,那在過去以農為本的社會中,該怎麼好好耕田──需要大量用水的水田收入相對較高,而即使決定讓這片土地作為旱田,也是需要水的啊?於是,從明朝開始,桃園的埤塘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到了日治時代的水利計畫,在離海比較近的蘆竹、觀音、大園這些埤塘面積比較大的西北地區興建桃園大圳,藉由埤塘輔助大圳灌溉,國民政府時期則在東南半部則建了由石門水庫輔助灌溉的石門大圳。

由誰輔助,誰就有它的利用價值,於是,桃園大圳一帶的埤塘相對不可或缺,而消失的比例比東南半部少了非常多,也因為桃園大圳建得早,西北地區在豐沛水源的輔助下農業可以好好發展,至於其他地方,既然沒辦法大量發展水田,就慢慢走向工業發展與都市化,既然水庫讓埤塘變少了,田也慢慢減少經濟價值,就一起慢慢消失了。回到一開始的提問:怎麼從桃園中壢往蘆竹大園觀音走,就突然是工業區,突然又冒出田?或許一個比較簡略的說法是,地形與水文決定了桃園各區的埤塘規模,而最一開始的埤塘規模決定了政策先在哪邊建水利系統,也讓哪邊的農田維持得比較久,另一邊則成為城市。行經田園、工業與都會區的交界點時,我們可以多些想法:桃園埤塘的發展史不僅受自然與文化影響,政策的導向進一步的決定了各區埤塘文化的興盛與衰頹。換言之,埤塘的消失並不全是命定或該地區經濟發展所決定,政策也需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桃園大圳,埤塘文化和農業一同成長,因為工業向埤塘要地,卻沒有同時轉型文化,使目前中壢一帶變成只剩地名和埤塘有關的地方,滿可惜的。

----------------
參考資料:
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張翰璧,2004)
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hakka/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與心交會之處
32會員
46內容數
回到山林,走入家庭,穿越小說、電影、動漫與各式創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在這裡我將引入臨床人文療癒作筆記,捕捉生命中的殘影,歡迎跟我一起從不同角度去觀看,生出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成長 :)
山與心交會之處的其他內容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1/06/15
晚上七點半,轉往新營交流道的公車還要十分鐘,卻見那神秘的鹽水天主堂竟然有開,便溜進去晃晃。 鹽水天主堂有傳統禮拜堂的木長椅數排,也有寺廟一般刻著對聯的大紅柱子,後頭還有金字紅木匾額,理論上該感到違和,但一切又是那麼的合理安詳,要說中西合壁反而太化約,因為,這就是這裡最初的模樣。
Thumbnail
2021/06/15
晚上七點半,轉往新營交流道的公車還要十分鐘,卻見那神秘的鹽水天主堂竟然有開,便溜進去晃晃。 鹽水天主堂有傳統禮拜堂的木長椅數排,也有寺廟一般刻著對聯的大紅柱子,後頭還有金字紅木匾額,理論上該感到違和,但一切又是那麼的合理安詳,要說中西合壁反而太化約,因為,這就是這裡最初的模樣。
Thumbnail
2021/04/29
山腰駁坎間,忽然我們來到一個開闊平台,這裡,是舊古樓社舉辦五年祭(Maljeveq)的所在,而五年祭的背後,藏著一段承諾與愛的故事。
Thumbnail
2021/04/29
山腰駁坎間,忽然我們來到一個開闊平台,這裡,是舊古樓社舉辦五年祭(Maljeveq)的所在,而五年祭的背後,藏著一段承諾與愛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桃園大溪的田野風光徐徐展開,彷彿一幅水墨畫。這裡,是通往鶯歌的鄉間,再過去,就是那靜靜流淌的大漢溪。遠山隱約可見,似乎披著一層薄霧,給這片土地增添了一絲神祕與靜謐。 田間水道蜿蜒,波光粼粼,倒映著藍天與白雲。幾棵老樹斜斜地立在水邊,枝幹如蒼龍般盤旋,倒影卻被拉長、扭曲,如夢似幻
Thumbnail
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桃園大溪的田野風光徐徐展開,彷彿一幅水墨畫。這裡,是通往鶯歌的鄉間,再過去,就是那靜靜流淌的大漢溪。遠山隱約可見,似乎披著一層薄霧,給這片土地增添了一絲神祕與靜謐。 田間水道蜿蜒,波光粼粼,倒映著藍天與白雲。幾棵老樹斜斜地立在水邊,枝幹如蒼龍般盤旋,倒影卻被拉長、扭曲,如夢似幻
Thumbnail
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的景色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桃園地區,水塘和三合院的搭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美景。這些水塘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資源,也成為了農村景觀的一部分。三合院的傳統建築風格,配上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鄉村氛圍。 三合院 三合院作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一部分,有其獨
Thumbnail
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的景色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桃園地區,水塘和三合院的搭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美景。這些水塘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資源,也成為了農村景觀的一部分。三合院的傳統建築風格,配上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鄉村氛圍。 三合院 三合院作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一部分,有其獨
Thumbnail
中原埤塘生態公園沿著滯洪池設置了環湖步道及景觀平台,適合民眾散步、健走、欣賞埤塘風景,在靠近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端設有景觀餐廳,提供桌遊、輕食、咖啡等休閒與用餐需求,公園靠近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及環中東路端均設有少量停車空間,沒有額外的娛樂或公園常見的運動設施,環湖步道走一圈大約十分鐘結束。
Thumbnail
中原埤塘生態公園沿著滯洪池設置了環湖步道及景觀平台,適合民眾散步、健走、欣賞埤塘風景,在靠近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端設有景觀餐廳,提供桌遊、輕食、咖啡等休閒與用餐需求,公園靠近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及環中東路端均設有少量停車空間,沒有額外的娛樂或公園常見的運動設施,環湖步道走一圈大約十分鐘結束。
Thumbnail
桃園市觀光資源是甚麼??答案當然是埤塘。埤塘在桃園市可說是大自然給桃園一個觀光資源,桃園市在以前就被稱為千埤之鄉。導演齊柏林先生生前以「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來形容桃園城市的埤塘風光。可見得桃園城市埤塘之動人之處。這篇來介紹中壢區陸軍士校大池。 陸軍士校大池相關資訊: ​地址: 桃
Thumbnail
桃園市觀光資源是甚麼??答案當然是埤塘。埤塘在桃園市可說是大自然給桃園一個觀光資源,桃園市在以前就被稱為千埤之鄉。導演齊柏林先生生前以「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來形容桃園城市的埤塘風光。可見得桃園城市埤塘之動人之處。這篇來介紹中壢區陸軍士校大池。 陸軍士校大池相關資訊: ​地址: 桃
Thumbnail
今天我要搭5:30的火車從桃園經樹林轉普悠瑪回池上。對於目前這種桃園-池上二地居住的模式,我甘之如飴。 池上擁有好山好水,就是我心中的仙境。而桃園有著豐富的政治資源,交通便捷,設施完善。當我在仙境悠哉生活一段時間,再回到都會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禮,激化我的腦細胞,我想應該可以預防失智吧!
Thumbnail
今天我要搭5:30的火車從桃園經樹林轉普悠瑪回池上。對於目前這種桃園-池上二地居住的模式,我甘之如飴。 池上擁有好山好水,就是我心中的仙境。而桃園有著豐富的政治資源,交通便捷,設施完善。當我在仙境悠哉生活一段時間,再回到都會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禮,激化我的腦細胞,我想應該可以預防失智吧!
Thumbnail
桃園八德埤塘池畔是個非常適合休閒遊憩的好地方。池塘旁有環湖步道,可以散步、騎自行車,欣賞池塘風光。埤塘裡有許多水生植物,如蓮花、荷花、水芙蓉等,在夏天盛開時,景色非常美麗。池塘裡也有許多水鳥,如白鷺鷥、小白鷺、翠鳥等,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的生態。
Thumbnail
桃園八德埤塘池畔是個非常適合休閒遊憩的好地方。池塘旁有環湖步道,可以散步、騎自行車,欣賞池塘風光。埤塘裡有許多水生植物,如蓮花、荷花、水芙蓉等,在夏天盛開時,景色非常美麗。池塘裡也有許多水鳥,如白鷺鷥、小白鷺、翠鳥等,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的生態。
Thumbnail
出門時陽光普照,到得二水站天陰陰的,還好,本來心情就沒多好。修圖時重手一點就是了。 從二水站搭一個站到源泉,往前一公里左右就到達花旗木鐵道。如果是從二水往集集方向,源泉站落車後要小跑過去,按時程表,逆行火車十到十五分鐘就會駛過,剛好能拍到。錯過了只好再等一小時。 難怪每個人都開車來,不搭火車。CP值
Thumbnail
出門時陽光普照,到得二水站天陰陰的,還好,本來心情就沒多好。修圖時重手一點就是了。 從二水站搭一個站到源泉,往前一公里左右就到達花旗木鐵道。如果是從二水往集集方向,源泉站落車後要小跑過去,按時程表,逆行火車十到十五分鐘就會駛過,剛好能拍到。錯過了只好再等一小時。 難怪每個人都開車來,不搭火車。CP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