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故事〉桃園轉角遇到田

2020/08/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桃園市,只要行往蘆竹大園觀音的路,不論走哪條路,都可能遭逢一片田,尤其是緊鄰中壢桃園的蘆竹,每次騎腳踏車常常前一刻在工業區路段想著壓力好大、空氣有點差、該不該閉氣,下一刻突然被一大片搖曳的綠意療癒,想著「啊~解脫了!」的同時,常不禁駐足拍照。
這張照片,是我從蘆竹南竹一帶穿越往中正路的橋底隧道出口光景,
這個奇特的景象怎麼來的?要講這個,就不得不提桃園特有的埤塘系統。我們都知道桃園是一片台地,不論開車騎機車還是騎腳踏車,只要有從桃園大園往中壢方向行車的經驗,大概多少都注意過那些路段的大斜坡,作為腳踏車族,騎上去超級累,滑下來超暢快,以我從桃園火車站和內壢火車站間騎腳踏車經驗為例,來回車程可以差到10分鐘,可見那個斜坡真的很明顯。想像一下,這樣的斜度,比起平原水更容易溜滑梯滑下去,那在過去以農為本的社會中,該怎麼好好耕田──需要大量用水的水田收入相對較高,而即使決定讓這片土地作為旱田,也是需要水的啊?於是,從明朝開始,桃園的埤塘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到了日治時代的水利計畫,在離海比較近的蘆竹、觀音、大園這些埤塘面積比較大的西北地區興建桃園大圳,藉由埤塘輔助大圳灌溉,國民政府時期則在東南半部則建了由石門水庫輔助灌溉的石門大圳。
由誰輔助,誰就有它的利用價值,於是,桃園大圳一帶的埤塘相對不可或缺,而消失的比例比東南半部少了非常多,也因為桃園大圳建得早,西北地區在豐沛水源的輔助下農業可以好好發展,至於其他地方,既然沒辦法大量發展水田,就慢慢走向工業發展與都市化,既然水庫讓埤塘變少了,田也慢慢減少經濟價值,就一起慢慢消失了。回到一開始的提問:怎麼從桃園中壢往蘆竹大園觀音走,就突然是工業區,突然又冒出田?或許一個比較簡略的說法是,地形與水文決定了桃園各區的埤塘規模,而最一開始的埤塘規模決定了政策先在哪邊建水利系統,也讓哪邊的農田維持得比較久,另一邊則成為城市。行經田園、工業與都會區的交界點時,我們可以多些想法:桃園埤塘的發展史不僅受自然與文化影響,政策的導向進一步的決定了各區埤塘文化的興盛與衰頹。換言之,埤塘的消失並不全是命定或該地區經濟發展所決定,政策也需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桃園大圳,埤塘文化和農業一同成長,因為工業向埤塘要地,卻沒有同時轉型文化,使目前中壢一帶變成只剩地名和埤塘有關的地方,滿可惜的。
----------------
參考資料:
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張翰璧,2004)
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hakka/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41內容數
回到山林,走入家庭,穿越小說、電影、動漫與各式創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在這裡我將引入臨床人文療癒作筆記,捕捉生命中的殘影,歡迎跟我一起從不同角度去觀看,生出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成長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