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藝術家書籍文獻庫
Photo © Scarlett
藝術家書籍的魅力來自於藝術家的理念游弋於書籍的物質性、閱讀的時間性、翻閱的空間性等。
——PAPER MATTER|Artists' books Atelier 創辦人蔡胤勤
朋友或家人近日會開始好奇,為什麼我對藝術家書籍有興趣,或是也會提出疑問:他們平常都不太讀書了,感覺去看藝術家書籍也有理解上的困難度。但我覺得反而藝術家書籍會讓人重新提起對閱讀的興趣,像是回到小時候,翻閱藝術家書籍有種探險遊戲的感覺。
事實上藝術家書籍這個概念都還算是近新的,是從60年代後開始,才有藝術家不是單純為了作書來作書,而是正式廣泛地有意識選擇書籍作為創作的媒材。直到1973年,“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這個詞因為在費城的一場展覽,才真正誕生。這其實很有意思,因為我們處在一個藝術家書籍正在攀爬興盛、卻還有很多花樣可以玩的時期。讓人除了在梳理先前脈絡的節奏下,又忍不住期待著還有什麼會發生。
訪談期間聽蔡胤勤講起許多國外的出版社、同樣推廣藝術家書籍的機構單位,有紐約的Printed Matter、巴黎的Yvon Lambert,有PAPER MATTER(以下簡稱PM)最終期許達到的願景如馬德里的Ivorypress⋯⋯蔡胤勤常講到一個地點、一間出版社、或一位藝術家,就翻找出一本有關聯的文獻或藝術家書籍,或是直接指著某個層架的方向說出某本書名。這讓我覺得藝術家書籍文獻庫(以下簡稱ABA: Artists’ Books Archive)雖然小巧,其中放置的一切都息息相關。
Yvon Lambert 1980 © Cy Twombly
攝於 藝術家書籍文獻庫
例如先讓大家偷窺一小角掛在牆上的這幅畫作,蔡胤勤介紹到,美國知名畫家Cy Twombly 1980年在Yvon Lambert的藝廊辦了一場個展,這是他當初為那自己的那場個展畫的海報。後來Yvon Lambert找出這張海報,高清掃描重新印製出1000份。蔡胤勤笑說,Cy Twombly的原作一幅最高幾乎有拍賣至20多億,既然買不起他的原畫,至少還可以擁有得起他的海報。我回想到這個小插曲覺得很有趣,既用一個故事表達了ABA空間陳設都有各自背後意涵,也帶出了「為什麼我們可以收藏藝術家書籍」這個問題的答案。
若喜歡一位藝術家,比起他其他的藝術品,書籍不論就價格或重量大小而言,相對來說都是更容易收集的品項。當你本來就熟悉這位藝術家,那就更能透過他所製作的藝術家書籍來理解、探討他的佈局。
所以收藏的方向可回到藝術家個體,從搜齊一位藝術家的大部分作品為目標,藉此經驗其持續性的態度與思考是如何貫穿在眾書籍當中,於此,不僅培養了觀看的深度,也能從這位感興趣的藝術家出發,連結其他相似的創作者。
——蔡胤勤
沉墨 © 蔡胤勤
敬人紙語工作坊交下的作業為德國詩人充滿雨和水的詩
紙張翻頁時一直重複著同一首詩
利用紙質的疊升彷彿閱讀詩句時內在的情緒起伏起來
直到詩句像雨水一樣飄散到變成無法閱讀的凌亂
只餘下讀完詩後殘存的情緒
北京對於蔡胤勤來說,在推動藝術家書籍的層面上大概功不可沒。
首先是在北京參加過由呂敬人老師開設的書籍設計研究班,蔡胤勤表示,那是第一次製作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書籍,並且至今還是深受那個工作坊影響。不管是對那邊的連結,或是對個人藝術作品的產出,那裡醞釀出來的動力到現在依然能夠清楚記得。
當2018年得知未獲取北京清華大學的博班,一個轉念便下了決心,既然北京不留他,何不如自己先在台北闖出想要的成績?然後短短不到兩個禮拜,就成立了PM。我在聽這段敘述時,腦海中浮現的詞是「這是一種初生之犢的無畏搭上了少年不甘失志的傲氣」,兩者結合之下,真的會迸發出全新的能量。
藝術家書籍不是一般的書,它身為書籍本身帶有一種儀式性甚至治癒性,讓你會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這不是一般書籍辦得到的,一定是藝術。
——蔡胤勤
6 Septembres © Christian Boltanski
作品提供: PAPER MATTER
雖然上篇提到了沒有所謂的外行,但我仍然好奇哪一本會適合介紹給初接觸藝術家書籍的人閱讀,蔡胤勤於是推薦了Christian Boltanski的《6 Septembres》。他是仍然在世的法國知名當代藝術家,因童年時期曾經歷過納粹大屠殺,故常涉及歷史、記憶、死亡作為他作品的主要題目。
這本《6 Septembres》我個人也非常喜歡,因為它從概念到設計都足夠簡單。這本書源於法國視聽研究院、也是法國主要的電視檔案庫,邀請Boltanski利用他們擁有的檔案資源來進行一個創作。Boltanski於是挑選了從1944年到2004年之間,每一年9月6日的一張電視畫面。
6 Septembres © Christian Boltanski
第一頁
他是9月6日出生,他將這60張分散開來不具有任何意義性的照片,在書籍中以明信片的形式,創造出生命的堆積,給過去跟未來的自己。
6 Septembres © Christian Boltanski
既不張揚,卻又記錄下歷史的脈絡;不僅僅是作為容器或記憶的載體,更像是一種能夠喚起過去的符號,有回返過往和未來的特性。
6 Septembres © Christian Boltanski
最末頁
60張,60歲,60年。那麼輕巧地述說著具有重量的主題:時間,然後像用呢喃之聲悠悠告知:我記得。
Répertoire © Daniel Buren
作品提供: PAPER MATTER
這裡要再次提及開頭所講到的「藝術家書籍的魅力來自於藝術家的理念游弋於書籍的物質性、閱讀的時間性、翻閱的空間性等」,這本《Répertoire》雖是蔡胤勤針對“裝幀”所推薦的,但此藝術家Daniel Buren的理念也著實值得一談。
Répertoire © Daniel Buren
Buren的作品都喜歡用8.7公分的線條去繪製一切,也因此而聞名。
他曾集結了三個朋友有一場宣告,像是一種質問:繪畫為何必須是再現或抽象?為何不能夠選擇單一的符號從頭畫到尾?
而Buren的宣告就是「我這一生就用8.7公分的線條繪畫」,也只有他堅持到最後。
Répertoire © Daniel Buren
我想要將藝術品減少到只剩它的材料、形狀或構造。
——Daniel Buren
Répertoire © Daniel Buren
從這樣藝術家的作品來認識“裝幀”有相輔相成的恰當,這本《Répertoire》以黑線的雙線鐵環塑造檔案感,裡面含括了不同紙質的顏色和線條,在翻閱間感受各種結構的8.7公分,在切割、透明的紙材間來回跳繞。
以下影片從2:03開始,可以實際看到此書被翻閱的臨場感:
Motifs © Gerhard Richter
作品提供: PAPER MATTER
講到了從翻閱感受裝幀的結構,Gehard Richter的《Motifs》則是能帶來時間流動性的一本藝術家書籍。
他使用了自己1990年的一張畫作,以極其複雜的費氏數列來分隔,不只分隔,還將其鏡射、重複。
這本書就是同一幅作品不斷地分隔、鏡射下,把原本靜止的畫作,慢慢越切越細,透過書籍翻閱的形態,產生出時間的流動性。
Atlas © Marcel Broodthaers
作品提供: PAPER MATTER
這本在倫敦白教堂藝廊內書店意外搜到的復刻版《Atlas》為Marcel Broodthaers去世前一年的經典作品,接續在時間的流動性之後,此本則能代表身體的翻閱感。
Atlas在西方象徵的是寰宇,所以通常命名為Atlas的出版物都是極大的地圖集。但Broodthaers將他的《Atlas》做成掌心大小,將世界各國的版圖均一化並且塗黑。各國間再沒有界線,每一個國家的輪廓都是統一尺寸。地緣政治的問題在此本地圖集被彌平,是公平地從A排到Z,在藝術家的概念、設計裏,呈現出完全和諧的狀態。
Atlas © Marcel Broodthaers
事實上,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本“Atlas”,和你以往必須雙手撐住來捧著可能仍嫌過重的地圖集是同樣概念的書籍,光是這點就改變了你身體的觀看方式。
在好奇「怎麼Atlas會這麼小本?」的時候,彷彿一時覺得身體也整個被縮小了。
在翻閱上面,因為身體是複雜的複合感官,不僅只是觸覺,而是在認知的情境上也會影響身體在閱讀的感官改換。
用一隻手也可以翻閱的書籍,在掌心中觀看的私密性,視覺及身體的姿勢都會隨之變化,和平常閱讀時的習慣相異:
Le Lycée Chases © Christian Boltanski
作品提供: PAPER MATTER
這一本《Le Lycée Chases》也是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前面有提到他因為童年經歷,所以作品主要都在探討記憶/歷史、真實/虛構、死亡/失落等命題。
Boltanski對於記憶深感興趣,而書籍本是承載歷史的手段。
——蔡胤勤
此本書中紀錄了1931年維也納一所猶太高中18位學員的肖像,在開始翻閱時可以看到18個人聚在一起、像畢業典禮的照片。隨後每一個人的頭像被放大並裁減,被單面印刷在奶油色的聖經紙上。首先放大和裁切的動作,對應到他們之後每一位皆逝世於猶太集中營的命運,便已讓人不寒而慄了起來;而在聖經紙上的頭像,Boltanski把他們的眼睛都遮住,就像是徘徊無歸處的靈魂一般。
Le Lycée Chases © Christian Boltanski
一切都有表達的能力;對象越平淡,內涵也就越深刻。
——Christian Boltanski
這樣的想法在《Le Lycée Chases》表現得淋漓盡致:當選用的紙質和藝術的想法是吻合的,越簡單的素材,便越能呈現出有力度的概念。
不同於為了呈現出好看的書籍,有時候在材料上節制地使用,反而有完美的表現。
Le Lycée Chases © Christian Boltanski
每一本書都是承載著藝術家想法的容器,但從Boltanski的作品中,或許是因為挖掘的東西夠深、剖開的力道夠強,更容易感受到屬於感性部署那一塊,讓人不禁去反思些什麼、思考他是否在提醒什麼。
Le Lycée Chases © Christian Boltanski
這裡藏著可以移動的想法介面。
藝術家書籍當然不只這些,最重要的是也“不止這些”。(Artists’ books are more than these, and more than this.)
僅花上下兩篇,算是有些克難地把我希望傳達的濃縮起來。
對我來說,藝術家書籍是真正的“書器”。因為具有容納的儀式性,所以具有契約的神聖感;因為想說的事情,可以不限於文字和影像來遞送,還能夠結合除了視覺的感官來碰觸到一個人。
而關於我自己開始收藏藝術家書籍的脈絡,以及我是被誰撼動的,就留待下次再說了。
▣ 蔡胤勤
於 2018 年成立 PAPER MATTER|Artists' books Atelier 藝術單位,致力於研究推廣藝術家書籍的美學、實踐與知識建構。
▣ 藝術家書籍文獻庫 Artists’ Books Archive
開放時間:每週五14:00~18:00、週六10:00~14:00(預約制)
位置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
這裡是「書器(Book as an Object)」。
關於這裡,我是這麼解釋的:
1. Object (n.) [content, body] 是內容、是物件、是承載的空間
2. ㄕㄨ ㄑㄧˋ[shu chi]:書作為容器,書的氣味,與書訂的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