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觀光是無煙囪產業?重回蘭嶼,原來「人」才是解藥

2020/09/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隔 15 個月,我再次踏上蘭嶼這座人之島。今年是遊客,去年是小幫手,時隔一年,身份轉換之間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從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島上的停留時間一直到旅行對自我的影響。
時隔 15 個月,我再次踏上蘭嶼這座人之島。
這趟是以遊客的身分回到蘭嶼,去年身為小幫手所在乎的,環保餐具、文化規矩、生活物資⋯⋯今年看起來,原來不是那麼理所當然。就算是比一般遊客多待上幾週時間的小幫手,長遠來看仍然是島上的一介過客,環境與文化衝突之外的痛,還有很多很多是我沒有認知到的;就好像今年當了一次遊客之後,才理解去年那些被我唾棄的行為,多少存在某些「合理性」。

「生活」與「放縱」之間,其實都有各自的現實問題

當一個小幫手不愁吃住,而且相比之下與遊客差距最大的,莫過於「時間」——小幫手有足夠的時間去認識這片土地、有足夠的時間去避免環境到破壞、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美麗背後的代價。
儘管不見得所有小幫手都會這麼做。
但是作為匆匆遊客,情急之下沒有容器跟餐具,就只好用免洗的;深夜突然渴了餓了,沒有自家廚房跟食材的情況下,便利商店就是難以避免的選擇;只來幾天而已,當然不能浪費太多時間在交通上,所以車速快了、安全也省了;辛苦搭船來到蘭嶼,怎能不把自然美景盡收眼底,所以開始攀爬岩石,只為了一張可以保留永世的照片⋯⋯
(作者攝)
但是其實,有時候我們在蘭嶼的行為與身處都市時無異:便利商店、免洗餐具、鑽車縫搶黃燈⋯⋯只是在心態上,困在都市的時候是為生活而折腰,出去玩的時候則是享受生活盡情放縱。這個「生活」與「放縱」之間,差別究竟是什麼。
常常聽到人說蘭嶼是個可以逃避現實的地方,但身在蘭嶼的島民們也有自己的現實啊,核廢料、醫療資源、教育資源、交通便利等等,很多很多是為美麗的人文與風景所隱藏起來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會看到。
遊客為了短暫逃離自己的生活,來到一個地方。或多或少,帶給地方一些負擔。當地居民已經有原本自己生活上的不便了,還要承受著生活上的負擔,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要求每個遊客去承擔那些原本的問題呢。就是這樣,循環上演著。

如果四海為家,至少可以做到真正的無煙囪

離去前一晚,我來到紅頭部落的海很藍咖啡。
一對想要外帶的父女來到吧檯前,但是老闆說為了響應減低垃圾的理念,並不提供外帶包裝。在幾番討論後,父女回去跟民宿借了盤子,阿賀也建議他們可以買無需另外包裝的起司條。看來終究是有辦法解決的。
老闆跟我說,野銀開始推廣禁擦防曬乳下水的公約,希望遊客們可以一起實踐。島民們其實很努力在做些什麼,將一些行動融入到遊客在蘭嶼的生活當中,遊客們能接收多少,又可能是另一件事情了。
(作者攝)
許多人說旅行是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但我想,旅行更是透過一個環境的經驗認識自己的過程,你在那個環境的當下體驗了什麼、感受了什麼、用什麼心情生活,你就會慢慢鏡射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觀光被視為是個無煙囪產業,但看起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無論走到哪裡,大家都能當成是自己的家,而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那些伴隨旅遊而來的「負擔」,是不是就可以輕一些了呢。
116會員
97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