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愛恨實則是無法拆分的複合名詞:《我們沒有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性的未可輕易啟齒,讓它在社會空間上掙得了一處陰影,那裏頭可能有甜蜜肉感的愛膩,亦存在著足以嚙碎對方的恨意,性在二人關係中存在得極為曖昧,囊括了神秘、魅人、禁忌、背德等諸多因素、它的多義性是《我們沒有秘密》的故事核心,以其為中心蛛網般開展出在各式關係中的壓抑:在鄉里狹隘人際圈的閒談八卦、青春女孩彼此間的黏密繫連、男女之間發言權的隱然差異云者,相互堆疊膠結成為書中所言的,秘密。


《我們沒有秘密》書封/吳曉樂著/鏡文學出版

《我們沒有秘密》書封/吳曉樂著/鏡文學出版


  與前幾部作品相比,吳曉樂在這部當中呈現了全然相異的閱讀風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從類田野經驗中觀察到教育縫隙,過分綑綁在一起的親子已不應該是個集合名詞,遙望和獨立也是種愛的展現;到《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結合了自身經驗,將學業抉擇和母女對談放入文字中,從中拓印出某種隱然存在的遊戲規則──盡管帶出了可能值得悲觀的隱形缺陷,但於我而言讀起來都屬於輕盈,也帶點溫暖關懷。

  然在《我們沒有秘密》當中,卻是種持續墜下的失重感受,讀畢後仍感到底蘊深沉,甚至有些沉重。故事起初像是個類懸疑小說的敘事,某天律師范衍重的妻子吳辛屏失蹤了,他在逐步追查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她從未談過、甚至說謊以掩藏的親族和朋友,范衍重逐漸發覺妻子的過往,可能不如他想像的那般寂靜無聲。前段的主線轉移靈活,能夠循序漸進的一步步探索拆卸纏繞絲線而不感到混亂,至後段則專心於核心三角:吳辛屏、宋懷萱及宋懷谷間糾纏的性侵羅生門,懸疑並不只單純解謎,更在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心靈狀態裡頭,有著文學式的細密觀照。以下試圖從三組角色對照,解決我所看到的幾個主題。(以下有雷)

  性是青春裡必然存在著的一個問號,它不透明,無論從內或外望過去,都是一片模糊漫漶的毛玻璃。之於個體內部,生理上漸變的私密性徵可能帶來不便與困惑,譬若陰部長毛、女性落紅,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心理影響若無法妥善疏通,之於異性的認知或許就會產生偏差,進而傷害到對方。秘密基底是宋懷萱和宋懷谷的背德亂倫,最初因超出了我的經驗範疇而無法理解,但依循著作者回溯角色過往,會發現不幸家庭縱然有千百種原因,也都匯流至同一處痛苦深潭。在家庭失能前提之下,年齡相近的手足反成了最能容納彼此的樹洞,那裏頭自然也碰觸到了性的外圍。因為是問號,所以他們不斷的嘗試親密的底線,也因為是問號,那樣的愛撫與插入充滿著不確定性:不確定到底對彼此是好是壞,不確定究竟面對哥哥,自己是更愛他還是更恨他一點。

  台灣社會的特產之一是檢討被害者,特別是在與性相關的案件中,總是能聽到女性為何不明確拒絕?為何她表現得並不向我們熟知的受害者形象?這是個討論已久的命題,這裡作者給出的詮釋,再度強調了性的混雜,裡頭最重要的兩端線頭是愛與恨,共同雜揉編織了受害者的複雜認知。

  愛是體膚接觸、愛是心理上的寄生依託,愛也是能帶領人走過幽谷的美好能量,在許多沒那麼明顯使用暴力脅迫對方的「誘姦」案件中,受害者大多是先碰觸到愛了,以為抓住了那條在無明世界中的求生索,不論事後證明那是錯覺或是猜想,他必然曾經感受到歸屬感,感受到他被對方接住了。在對方跨出那條門檻後,如此的愛仍然存在,某種程度上卻漫漶了受害者對自身的理解,我們曾經如此靠近,但這是否就允諾了我們有性的可能?這是不是某一種我還不知道的愛的體現?

  並不容易,但翻面過後會體認到愛的反面不是無感離去,而是種逆向的偏執在乎。恨來自於對方強迫逼近的反思、恨是心理上的拒斥抵抗,然在本質上,它又像無法歇止的紅外線準心,不斷逼迫受害者去追索那個事發核心如核爆現場。常說心念電轉,但內心要形成強大穩定的價值認知,實則跟不上肉體所遭遇的迅速刺激,往往是外在蒙受傷害後,才能以此經驗作為素材,在往後漫長時間中釀成心靈狀態。所以才會越想越不對勁,在愛與恨之中,受害者是極端混亂的「依賴/抗拒」著加害者,如同書中精巧描述的狀態:(雖然書中是對吳辛屏所說的)

  「要如何讓自己被一個人永恆地惦念?讓他對你愛恨交加就是了。如此一來,他每一刻都得想一個問題,他是愛你多一些還是恨你多一些。他在心底琢磨你的時間就比他愛過的人跟恨過的人都還要多。」(p190)

  在一連串誤會瓜葛之後,吳辛屏決定逃離過往,離開成長的鄉間小鎮,進而在網路上認識了奧黛莉,後者在部落格上抒發了她幼年曾被老師性侵的心聲,那或許隱晦,但卻是受害者們能夠解讀的暗語。奧黛莉同樣陷入了愛與恨的雙重矛盾,曾經信任的師長竟然對她作出這種事,導致了她數年間的失語,無法在這次經驗上加諸任何意義,以至於她說出口時是如此蒼白荒涼,貌似自己只是個目擊者。

  若無法完全痊癒,傷口自身是會繁衍的,它猶如生物殖生般在群眾中拉群聚體,針對受害者而言,複數自我的出現也許是種寬慰救贖,說明自己並不孤單,但這個由芝行、奧黛莉和吳辛屏所組成的小型團體某種方面,也在重現另一種處於極端的愛恨依賴狀態。他們並不時常重述過往,僅用過分緊密的擁抱覆蓋住曾經的自己,卻造成另一場暴烈的人際災害,太過在意對方的關係總是演變成蠻橫霸道,你無法僅僅拆除愛的管線,而不引發恨的迸生,盡管在他們之中沒有性,但那也是某種身體自主尺度的案例。吳辛屏的離開被情緒綁架,也是從生理存在靠近與不靠近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所展現的加害者大部分是無臉孔的,不論是主線劇情中親暱妹妹的宋懷谷、要求奧黛莉脫下褲子的老師、甚至是最後方知有毆妻真相的范衍重,我們大多都只能透過客觀描寫去側面得知他們的人格特質,雖然范衍重算是主角之一,但在次數甚多的心理呢喃中,讀者僅能知曉他的焦慮,關於家庭責任、關於社會形象、關於猜疑妻子(甚至想過報復情緒壓力),卻始終不明言他曾經犯下的暴行。當然,這可能是基於小說敘事需要,但依然能看出他抱持著內疚感極力粉飾此事,無論是對外人或自己。

  擴大層次來說,故事中多數意識形態被後方更大型的父權結構所綁架,舉凡吳啟源因入贅而有羞愧之意、吳辛屏的父母認為被性侵的女兒很髒、院長在家毆打僅身穿內衣的妻子,這類傳統思維即是隸屬於社會結構的暴力,男性憑恃著生理經濟等優勢地位而傷害弱勢,自然不限於女性,只要不合乎框架,連自我也可能是檢討批鬥的對象,同時也是造就書中祕密的幕後黑手。

  我想,這的確是吳曉樂有意識到作為女性作家所要處理的現實,宋懷萱和吳辛屏分別代表了父權體系下性受害者的兩種處理模式,前者糾纏於與加害者的愛恨認知,採取激進式的個體報復,不管是對哥哥或吳辛屏,其復仇皆基於情感摧毀後的反撲;後者則是選擇切割封藏,迫不得已接受了強勢者的經濟補償而選擇沉默,在無所不在的輿論壓力下,拋下了自己作為受害者的身分繼續生活。兩者不存在孰優孰劣,顯而易見的是,她們都不是個夠好的選項,但小說厲害之處,就在於讀完你只能明白,她們也只能這樣。

  我們沒有秘密無疑是句反諷,書中大部分人都有未能對人言的幽暗處,重點不應該是潘朵拉的盒子裡有多腥羶色,而是打造這個盒子的外在環境,是誰導致了有這麼多人必須要擁抱這個盒子渡過餘生。是的,書中各個角色所受到的傷害也不是秘密,幾乎是陳腔濫調、填滿每日的庸俗新聞,但我們依然習之慣常,就像最後范衍重和吳辛屏相互自白之後,他們繼續維持的婚姻是愈趨甜蜜?還是更加尷尬疏遠?如此說來,我們沒有祕密更像是一句悲傷妥協,黑色幽默沒必要說破,只待有更多生命拿血肉之軀參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個問號的沙龍
36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給個問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於推理小說來說,暴雷會讓讀者少掉許多樂趣,甚至可能連翻都不會再翻開。因為大家想知道的是案件的真相,所以當知道了兇手與解答,就不有趣了。 可是《我們沒有祕密》不是。 或許是因為推理的小說看過許多,作者的推理手法我很快就識破了。 但,就算把推理的部分拿掉,也精采絕倫。
Thumbnail
對於推理小說來說,暴雷會讓讀者少掉許多樂趣,甚至可能連翻都不會再翻開。因為大家想知道的是案件的真相,所以當知道了兇手與解答,就不有趣了。 可是《我們沒有祕密》不是。 或許是因為推理的小說看過許多,作者的推理手法我很快就識破了。 但,就算把推理的部分拿掉,也精采絕倫。
Thumbnail
「曾經的孩子們懂了,睜大眼睛有時候反而會看到不該看的, 而有些時候,目睹了就退無可退, 從童年的狀態強硬登出,丟失了密碼, 不管在門外哭得多麼狼狽,從今而後就是大人了。」
Thumbnail
「曾經的孩子們懂了,睜大眼睛有時候反而會看到不該看的, 而有些時候,目睹了就退無可退, 從童年的狀態強硬登出,丟失了密碼, 不管在門外哭得多麼狼狽,從今而後就是大人了。」
Thumbnail
部分有雷,請自行評估閱讀 走過16集隨著主角心動、心痛、煎熬,終於要到了與河常秀分手的時候,《愛情的理解》是一部逼自己直面曾在愛情受的苦,那些惶惶不安,那些故作偽裝、藏在謊言的真心,都這樣赤裸裸在短短16集一針見血的揭穿成年人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部分有雷,請自行評估閱讀 走過16集隨著主角心動、心痛、煎熬,終於要到了與河常秀分手的時候,《愛情的理解》是一部逼自己直面曾在愛情受的苦,那些惶惶不安,那些故作偽裝、藏在謊言的真心,都這樣赤裸裸在短短16集一針見血的揭穿成年人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作者:姑娘別哭 年少時你問我:什麽是愛呢? 我笑著望你,沒有說話。 十六年後你問我:什麽是愛呢? 我笑著望你,沒有說話。 你大抵不懂,我沒有說話,但望著你的目光,是愛。
Thumbnail
《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作者:姑娘別哭 年少時你問我:什麽是愛呢? 我笑著望你,沒有說話。 十六年後你問我:什麽是愛呢? 我笑著望你,沒有說話。 你大抵不懂,我沒有說話,但望著你的目光,是愛。
Thumbnail
愛情,到底是無私還自私?愛是很主觀的感受,卻有其共通性,綜覽現實生活乃至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無一不訴說著,愛,是由無私的本質和自私的本能層疊而纏繞,複雜又矛盾的情感。 阿姆斯特丹,兩個特殊身分的男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開啟了三人曲折的緣分。女主角惠瑛,是一位對愛情憧憬的畫家,芳齡二五,亭亭玉立,渴望
Thumbnail
愛情,到底是無私還自私?愛是很主觀的感受,卻有其共通性,綜覽現實生活乃至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無一不訴說著,愛,是由無私的本質和自私的本能層疊而纏繞,複雜又矛盾的情感。 阿姆斯特丹,兩個特殊身分的男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開啟了三人曲折的緣分。女主角惠瑛,是一位對愛情憧憬的畫家,芳齡二五,亭亭玉立,渴望
Thumbnail
其實是因為圖書館架上擺著,像是新書的感覺,然後還有額度就借來當作閒書翻看。誰知道,剛好又是一篇和性侵相關的小說,已經是近期第三本類似主題的書,密集度高到開始懷疑這種事好像比想像的還普遍,以至於有這麼多的小說都有這樣的情節,圍繞著這個主題。 中學時期累積的誤解和恨,像是夢魘一般的把所有人的生活都吞噬了
Thumbnail
其實是因為圖書館架上擺著,像是新書的感覺,然後還有額度就借來當作閒書翻看。誰知道,剛好又是一篇和性侵相關的小說,已經是近期第三本類似主題的書,密集度高到開始懷疑這種事好像比想像的還普遍,以至於有這麼多的小說都有這樣的情節,圍繞著這個主題。 中學時期累積的誤解和恨,像是夢魘一般的把所有人的生活都吞噬了
Thumbnail
吳曉樂出新書了,是另一本長篇小説,《#我們沒有秘密》,比兩年前的《#上流兒童》來得厚。這是一本顛覆三觀,猜不出結局的故事。 《我們沒有秘密》書寫一對夫妻的故事,律師丈夫范衍重,因妻子吳辛屏一夕間消失,所以展開調查,偏偏這名律師曾有家暴疑雲,因此被懷疑是兇手。範律師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重返妻子長大的小
Thumbnail
吳曉樂出新書了,是另一本長篇小説,《#我們沒有秘密》,比兩年前的《#上流兒童》來得厚。這是一本顛覆三觀,猜不出結局的故事。 《我們沒有秘密》書寫一對夫妻的故事,律師丈夫范衍重,因妻子吳辛屏一夕間消失,所以展開調查,偏偏這名律師曾有家暴疑雲,因此被懷疑是兇手。範律師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重返妻子長大的小
Thumbnail
《我們沒有祕密》是一本從懸疑出發,探討「性」的小說。讀的時候總是會不禁想到,很多網友喜歡諷刺「越想越不對勁」的性侵被害者。若身為男性,會傾向站在捍衛同性別的立場,或許也是情有可原;然而一個性侵案件,真的是一般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嗎?
Thumbnail
《我們沒有祕密》是一本從懸疑出發,探討「性」的小說。讀的時候總是會不禁想到,很多網友喜歡諷刺「越想越不對勁」的性侵被害者。若身為男性,會傾向站在捍衛同性別的立場,或許也是情有可原;然而一個性侵案件,真的是一般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嗎?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性的未可輕易啟齒,讓它在社會空間上掙得了一處陰影,那裏頭可能有甜蜜肉感的愛膩,亦存在著足以嚙碎對方的恨意,性在二人關係中存在得極為曖昧,囊括了神秘、魅人、禁忌、背德等諸多因素、它的多義性是《我們沒有秘密》的故事核心
Thumbnail
   性的未可輕易啟齒,讓它在社會空間上掙得了一處陰影,那裏頭可能有甜蜜肉感的愛膩,亦存在著足以嚙碎對方的恨意,性在二人關係中存在得極為曖昧,囊括了神秘、魅人、禁忌、背德等諸多因素、它的多義性是《我們沒有秘密》的故事核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